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來,乳腺癌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但死亡率卻呈下降趨勢,這得益于針對乳腺癌的早期診斷和更有效的治療手段?,F(xiàn)在臨床上確診的乳腺癌患者以早中期居多。這些患者手術切除后通常給予輔助放化療等綜合治療,可以取得很好的療效,獲得較長的生存期。
乳腺癌患者的放化療往往療程長、副作用大,對患者的身心造成巨大的傷害,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但如果術后再輔之以中醫(yī)調理治療,可以減少患者的治療痛苦和治療周期,改善患者的生存狀態(tài),從而達到提高生活質量、減少復發(fā)的良好效果。
中醫(yī)認為乳腺癌的生成主要是情志失調、肝氣郁結,造成經絡痞塞、氣機阻滯,致使痰濁瘀血內生??梢哉f,情志不遂加之乳房護理不當,是乳腺癌發(fā)生的重要機理。當然,也有另一種情況。氣血虧虛,沖任失調,也能造成氣機不暢、血行不順,從而痰濁聚集、瘀血漸生,終成癌變。但無論是情志不遂還是氣血不足,都必須達到痰氣血三者的交阻,且化熱成毒,才有癌變可能。所以,乳腺癌患者乳房皮膚后期多呈黑褐色,皮下腫塊堅硬,觸之凹凸不平,狀如巖石。因此中醫(yī)謂之乳巖,《丹溪心法》中早有記載。
中醫(yī)關于乳腺癌患者術后的調理,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五個步驟。
要迅速減輕術后放化療對身體的傷害,使患者食納、睡眠恢復基本正常狀態(tài),從而形成自我修復能力。常用方劑主要是半夏瀉心湯和高枕無憂散,合方加減。
在《金匱要略》中,張仲景更明確指出“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惡心、嘔吐、納呆,正是“痞”的癥狀,用半夏瀉心湯最為合適。半夏瀉心湯調和寒熱,黃芩、黃連降肝陽之亢;半夏、干姜溫脾之虛寒,助之人參、大棗、甘草養(yǎng)中州之土,故而能夠寒熱平調,散結除痞。
高枕無憂散見于明代醫(yī)學家龔廷賢《壽世保元·不寐》篇,由人參、陳皮、茯苓、麥冬、半夏、龍目艮肉、竹茹、枳實、酸棗仁、石膏、甘草、生姜組成。這個方子是溫膽湯、白虎湯、酸棗仁湯三方的合方,外加龍眼,且以麥冬易知母。本方能升少陽之氣,改善患者精神狀態(tài),對于因術后放化療引起的本虛標實之各項癥狀,都大為有益。
上述兩方合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食納、睡眠,使患者回到基本正常生活狀態(tài)。
無論是情志不遂還是氣血不足,都應從調暢氣機人手,而不是急于化痰散結。調暢氣機,改善氣機運行和循環(huán),這是基礎的和必需的過程。常用方是丹梔逍遙散加味。
丹梔逍遙散是中醫(yī)調治情志活動異常的名方,能有效調節(jié)機體神經內分泌免疫功能;丹梔逍遙散也是調節(jié)肝脾不和的常用方,對平衡肝脾關系,促進消化吸收有積極作用。
加味方面要對癥用藥。一般來講,丹梔逍遙散原方的力度不大,所以行氣的分量要加大,還要加味,木香、香附、乳香、青皮,都可選擇使用,特別是青皮,味苦性溫,能“治乳腫”(《本草綱目》)、“治乳巖初起”(《瘍醫(yī)大全》)。有時可以直接加入成方,比如升降散。升降散有多種,應正確選擇使用。對氣血不足的,加入升氣藥物,如人參、黃芪,還可以加重原方中白術、當歸的劑量;也可以同服補中益氣之類的成藥。
以丹梔逍遙散為底方,逐漸減輕行氣藥(要略有保留),把重點移向活血涼血。除了加重丹皮、梔子的劑量,還可以考慮加上赤芍、茜草,紫草、仙鶴草、桃仁、紅花也可以使用。特別是王清任的幾個活血逐瘀湯,可以酌情使用。王清任的幾個方子,底方是桃紅四物湯,可以取其大旨,摘要而用,不必過于泥古。對肝火過旺的,也可以直接用小柴胡湯加味來代替丹梔逍遙散。
如果調暢氣機和活血涼血兩個程序做得到位,化痰散結就水到渠成?;瞪⒔Y需要在保留前兩個步驟的關鍵藥物的同時,加入貝母、山慈菇、夏枯草、蒲公英、連翹、瓜蔞、漏蘆、王不留行、穿山甲等。
貝母、山慈菇、瓜蔞主要用于化痰。貝母選擇土貝母和浙貝母?!冬F(xiàn)代中藥大辭典》認為土貝母對乳腺癌“有解毒散結之效”,浙貝母“功專解毒,兼散痰滯”(《本草求原》)。山慈菇“可治怪病”(《本草新編》),怪病多因痰作祟?!侗静菡x》指出,山慈菇“散堅消結,化痰解毒,其力頗峻”。瓜蔞除了化痰以外,還有“舒肝郁、潤肝燥、平肝逆、緩肝急”之功效(《重慶堂隨筆》)。
連翹、蒲公英重在清熱解毒、消腫散結。連翹常與金銀花配伍,有著名方劑銀翹散。但此處用蒲公英是因為其更有針對性,蒲公英最初入藥就是以“主治婦人乳腫”的面目出現(xiàn)的。到清代,人們對蒲公英治乳病有了更深的認識,《本草求真》認為蒲公英“能人陽明胃、厥陰肝,涼血解熱,故乳癰、乳巖為首重焉”。所以,連翹、蒲公英是一組重要的搭配。
夏枯草是解毒、散結的常用藥,也有清肝之效,一般用量較大。漏蘆、王不留行、穿山甲,共同的作用都在通竅活血。漏蘆,常用于下乳汁,其實它還可以“治身上熱毒風生惡瘡”(《藥性論》);王不留行行血通經,催產下乳,散瘀消腫,利尿通淋,是治療乳腺疾病的常用藥,也是治療乳腺疾病的引經藥。穿山甲雖為要藥,但已禁用。
癌癥患者的治療不同于一般疾病,在取得療效后不可輕易停藥,在劑量和劑型上可做調整。從二級預防和三級預防著手,重要的是防肝郁。從中醫(yī)的角度看,肝郁會導致氣滯血瘀,與乳腺癌的發(fā)生有著很大關系。
(1)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讓心情保持舒暢,減少不必要的壓力。
(2)中醫(yī)認為乳房有腫塊是因為氣血凝滯,因此一定要保持人體的氣血流通。適當?shù)剡M行體育鍛煉和運動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國內外對適當鍛煉的頻率和方式上的研究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運動的頻率,一周鍛煉3~5次,每次30分鐘;運動方式可以選擇有氧運動,讓心搏達到120次以上,讓身體出出汗,排排毒。
(3)良好的飲食習慣對預防乳腺癌是很有幫助的。對中國人來說,始終提倡飲食一定要注重葷素搭配,多吃素食、少吃油膩,同時,可以多選擇一些小米、薏米、糙米等粗糧來食用。
(4)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是預防乳腺癌的重要舉措。中醫(yī)強調陰陽平衡,如果沒有在子時前睡覺,就會破壞人體的平衡。因為人體從晚上11點到早上5點之間的每個時間段都會進行不同器官的排毒,這些都是在睡眠中進行的,因此必須讓身體獲得充分休息。
(5)要改變吸煙、酗酒、久坐等惡習。如果每天酒精的攝取量達到10~20克以上,也會成為發(fā)生腫瘤的誘因。
(6)長時間面對電腦輻射的上班族,為了預防乳腺癌的發(fā)生,要每隔半小時起身走動,并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7)發(fā)現(xiàn)乳腺增生或者纖維腺瘤等乳腺良性病變時,能夠及早診斷、盡早治療,也是預防乳腺惡性病變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