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鄭東華
【作者簡介】? 李 鵬,男,山西太原人,韓國清州大學藝術學院博士生,四川傳媒學院有聲語言藝術學院
助教,主要從事電影影像、電影敘事、電影制作技術、電影史研究;
鄭東華,女,山東濟寧人,韓國清州大學藝術學院博士生,四川傳媒學院藝術設計與動畫學院
助教,主要從事藝術學、動畫電影影像、世界動畫史研究。
穿越作為經(jīng)典敘事模式,通常涉及時間穿越、空間穿越等類型。穿越題材電影作品往往以現(xiàn)實社會為基礎,在向不同空間、時間穿越的同時,講述不同故事情節(jié)。1889年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創(chuàng)作了小說《在亞瑟朝廷里的康涅狄克州美國人》,其中講述了生活在19世紀的美國工匠穿越到英國亞瑟王時代的魔幻故事,開啟了穿越題材文藝作品的創(chuàng)作浪潮。1960年,由喬治·帕爾執(zhí)導,羅德·泰勒、艾倫·揚等人主演的美國電影《時空大挪移》開啟了“時空穿越題材”電影的創(chuàng)作先河。1976年日本細川智榮子和芙美子創(chuàng)作的漫畫作品《王家的紋章》以穿越的方式描述了古埃及的生活畫卷,講述曼菲士和凱羅爾跨越三千年的愛情故事,進一步拓寬了穿越題材作品的藝術空間。1989年,由程小東執(zhí)導,鞏俐、張藝謀等人主演的電影《古今大戰(zhàn)秦俑情》,成為中國較早開展穿越電影的代表作品。1993年,中國臺灣作家席絹發(fā)表的《交錯時光的愛戀》、中國香港作家黃易發(fā)表的《尋秦記》開啟了穿越題材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歷程。1994年由劉鎮(zhèn)偉執(zhí)導,周星馳、朱茵等人主演的《大話西游》系列電影借助時空穿越的敘事模式,塑造平行時空,成為一代經(jīng)典。
2006年,我國以“穿越文”為主要特征的網(wǎng)絡文學作品,借助網(wǎng)絡平臺迅速引發(fā)閱讀潮流。2006、2007年甚至被媒體稱為“穿越年”。由張欒執(zhí)導,馬麗、常遠、魏翔等人主演的喜劇電影《哥,你好》(中國大陸,2022),以人物身份轉換與時空逆轉的方式,勾連不同時代場景,主要講述意外獲得穿越力量的小伍意外穿越到20世紀80年代,成功撮合父母愛情的溫暖喜劇故事。穿越題材憑借想象優(yōu)勢、獨特美學風格迅速應用于影視作品創(chuàng)作,通過營造現(xiàn)實與想象的世界空間,不僅打破了現(xiàn)實題材的敘事束縛,也有助于挖掘更加深刻的情感與人文內涵。《古今大戰(zhàn)秦俑情》(程小東,1990)、《大話西游》(劉鎮(zhèn)偉,1995)、《哥,你好》等穿越題材喜劇電影作品,通過將穿越元素融入敘事場景,以新奇的故事情節(jié)、豐富的創(chuàng)意美學,為觀眾營造新的人文空間,為研究穿越題材喜劇電影的敘事范式提供借鑒。
一、影像語言風格
影像語言系統(tǒng)的選擇與構建,不僅影響了觀眾對電影敘事內容的接受和理解,還直接關系影像敘事的美學形態(tài)與創(chuàng)意表達。英國布萊恩·麥基在《思想家》一書中提出:“當我們體驗世界時,我們是通過語言的范疇來體驗世界的,而語言又幫助我們形成了經(jīng)驗本身……我們的現(xiàn)實就是我們的語言范疇?!盵1]穿越題材喜劇電影通過使用豐富多變的影像語言和具有強烈年代感的物象符號,不僅豐富了影片的表達形式、內容素材,也形成了獨特的影像語言風格。
(一)影像風格:模擬場景的虛像呈現(xiàn)
穿越題材電影是指主人公受某種原因影響從原本生活的時代離開,穿越到另一個時代,并展開活動的電影作品。從時間向度看,穿越題材電影主要有回到過往歷史、去向未來和去向超驗世界等三種穿越類型。通過引入影像技術,構建包含社會話題、情感、歷史等多種元素的敘事結構,在貼近觀眾心理、審美期待的同時,使觀眾更好理解、認同影片內容。[2]電影《哥,你好》以向過往穿越的方式,精準穿越到父母初識的時代語境,當小伍穿越到母親難產場景,看到母親寧愿犧牲自己也要生下自己時,急于勸解母親,但是自己卻被困在封閉的空間之中。該片通過巧妙使用光線、構圖和造型語言,移植荒誕喜劇的敘事技巧,構建超越時空的親情、愛情空間,使現(xiàn)實場景與過往虛像產生強烈的對話性特征。電影《大話西游》以粗獷荒涼的場景為基礎,以充滿油畫質感的視聽畫面,不僅象征了傷感的影像場景,也隱喻了悲喜交融的愛情故事。在人物塑造方面,紫霞仙子出沒于四周蘆葦蕩的水景之中,詮釋了柔情與堅韌復雜交織的人物性格,而手腕上的金鈴不僅象征了紫霞仙子的人物形象,還為講述其與至尊寶的愛情故事埋下伏筆。在鏡頭應用方面,通過合理設置月光寶盒的特效,采用快速切換鏡頭的方式,展示橫跨不同時空的奇幻場景,為講述至尊寶與紫霞仙子的復雜愛情故事搭建了良好空間。該劇通過采用紅色和藍色等沖突性極強的色彩語言,結合色彩組合,使用交叉、穿插、閃回等剪輯技巧,構筑起類似于“夢境”“錯覺”的想象場景,不僅為后續(xù)故事推進、主題反思搭建了良好空間,也讓觀眾對人物內心的復雜情感產生更加直觀的認識。
(二)物象風格:懷舊場景的具象還原
學者李力、梁明在《電影色彩學》中提出:“黑白、彩色影像片段交替既是人物生理、心理時空轉換標志,也是創(chuàng)作者對影片內核的獨特時空解讀?!盵3]電影是以聲畫語言為基礎的藝術文本,為使敘事場景與故事情節(jié)、人物心理相匹配,必須依據(jù)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來置景、選擇敘事符號,從而避免角色失真以及年代感缺失。[4]電影《哥,你好》在轉化敘事時空時,為使穿越場景符合時代實際,通過采用澡堂、車間、小賣部到父母婚禮等大量具有年代質感的影像符號,盡可能完整、真實地再現(xiàn)20世紀80年代場景,講述“人廠一家”的生活方式、個人強烈的集體認同感以及職工的美好生活,交代了不斷交換的敘事時空。反復出現(xiàn)且具有敘事功能的戒指是該片最有象征性意義的造型符號,作為婚姻和愛情的重要象征,戒指承載、見證了母親陸春麗和父親伍紅旗之間真摯的感情。同時,戒指還是小伍穿越的重要工具,小伍使用戒指反復穿越、不斷重復,制造了大量故事橋段。電影《古今大戰(zhàn)秦俑情》作為我國早期穿越電影的代表作品,通過精選物象符號,雜糅動作、冒險、穿越、愛情等多種元素,用穿越的非自然敘事方式,講述了秦朝元素在民國、現(xiàn)代等不同時空的穿越經(jīng)歷,塑造了恢宏的敘事場景,彰顯了神秘凄美的美學特質,為觀眾了解、感知郎中令蒙天放與少女韓冬兒橫跨三世的愛情故事營造了良好氛圍。
(三)意象風格:情感場景的人文表達
穿越題材電影的邏輯仍然是對現(xiàn)實的詮釋,在敘事過程中,需要捕捉現(xiàn)實表象,合理融入穿越元素,以合理的影像語言對現(xiàn)實文本進行轉化,對現(xiàn)實話題進行重構。[5]“敘事就是沿著一根線條向前走,任何講述都是以不同的‘線條去對某件事的再度表現(xiàn)與重新講述?!盵6]電影《哥,你好》延續(xù)了電影《老師·好》(張欒,2019)的喜劇風格,通過使用充滿視聽張力的影像語言,從生活細節(jié)切入,講述真摯感情,將荒誕元素與現(xiàn)實主義相融合,描述父母親情狀態(tài),建構具有代入感的時空情境,在解構線性敘事模式的同時,通過對父子代際溝通、父母愛情和自我價值等人文意象進行闡釋,實現(xiàn)對現(xiàn)實生活的突破與超越,成功引發(fā)觀眾的情感共鳴。深層次的人文思考是該片敘事的重要價值取向,通過精心設置小伍作為“隱性講述者”構建奇觀化的視聽場景,在反復穿越的影像空間中,見證父母真摯情感,感召觀影者共同參與敘事,使觀眾對家庭情感、人文倫理等人文意象產生更加強烈、深刻的反思。電影《大話西游》以至尊寶的人物經(jīng)歷為主線,講述具有時空代入感的荒誕喜劇故事,并借助至尊寶的愛情歷險故事,探究成長、愛情及責任等現(xiàn)實主題,實現(xiàn)了從荒誕喜劇到人文情懷的表達升級。
二、敘事技巧
學者黎嬋在《論科幻小說中非自然敘述的特征》一文中提出:“最陌生的文本也以某種方式關涉人類、人類關懷或人類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大多數(shù)后現(xiàn)代主義作品仍舊建構了一個具有基本現(xiàn)實要素的故事世界,因此以經(jīng)驗世界為基礎的理解方式具有合法性。”[7]穿越題材電影作品通過以受眾審美期待為重點,轉化敘事視角,積極回歸現(xiàn)實場景,在關注現(xiàn)實的同時,通過采用“回環(huán)式”敘事結構,使觀眾獲得新奇的視覺感官體驗。
(一)敘事視角:視角轉化的內容陳述
穿越題材電影通過采用跨層敘事,不僅營造了充滿笑點的荒誕空間,也借助視角轉化,傳遞了更加豐富的人文意義。[8]“跨層會帶來滑稽可笑或荒誕不經(jīng)的奇特效果。”[9]電影《哥,你好》講述了小伍穿越回到20世紀80年代,目睹、見證了父母之間溫暖的愛情故事,彌補了現(xiàn)實生活的遺憾,消除了對父親、對自己的誤解。父子之間的隔閡、代溝是每個家庭普遍存在的問題,父親老伍與兒子小伍之間由于缺少溝通、疏于表達,難以釋放感情,建立共情。該片注重視角轉化,通過“父子到朋友”的視角轉化方式,來重新解讀父母愛情、父子關系,并以藝術化的敘事方式,將和解、親情等內容貫穿其中,探討父母與孩子以朋友方式相處的意義,使觀眾獲得“心靈治愈”的觀賞體驗。由賈玲執(zhí)導并主演的穿越題材喜劇電影《你好,李煥英》(賈玲,2021)以“尋找母愛”的親情敘事為內核,用“朋友”視角塑造新型父子關系,重新演繹母女感情,借助情緒敘事技巧,在細膩的情緒變化中,詮釋對母親的真情懷念,表達更加真實、自然的人文情懷。
(二)敘事結構:“回環(huán)式”結構的問題描述
美國當代電影理論家大衛(wèi)·波德維爾和美國學者克里斯汀·湯普森認為:“我們可以把敘事看作是一連串發(fā)生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之中的具有因果關系的事件。”[10]傳統(tǒng)喜劇電影在敘事過程中,通常會選擇放大矛盾、創(chuàng)造沖突的敘事技巧來吸引觀眾,穿越題材喜劇電影則通過采用時間往復的回環(huán)敘事策略,超越傳統(tǒng)時空觀,淡化說教意義,實現(xiàn)多重視角、碎片情節(jié)的有機拼貼。電影《哥,你好》預先設置的喜劇風格和穿越題材,不僅形成新的“狂歡情境”,也為故事劇情的多重反轉提供更多可能,使觀眾接受該片一些不夠合理的故事情節(jié)。該片通過采用“回環(huán)式”結構,在不同時空進行演繹,最終仍然失敗而回到現(xiàn)實時空,使現(xiàn)實問題與小伍穿越情境形成完整互文,讓原本不可能的喜劇情節(jié)具備一定合理性,使觀眾能夠在劇情反差、時空錯位的敘事結構中,充分體會到父母親情的現(xiàn)實意義。由閆非、彭大魔執(zhí)導,沈騰、馬麗等人主演的穿越題材喜劇電影《夏洛特煩惱》(閆非/彭大魔,2015)通過采用“大回環(huán)”的敘事結構,恰當運用穿越敘事的隱喻優(yōu)勢,以“穿越”的造夢手段,營造假定性時空,對情感進行生動投射、呼應,以細膩手法揭示“愛與夢想”的故事主題,利用穿越來揭示現(xiàn)實矛盾,借助純真、質樸的青春記憶,啟迪觀眾領悟人生與追尋真愛。
(三)敘事技巧:“情緒敘事”的事實敘述
情動是一種原始的、無意識的存在,采用情動敘事技巧,將有效挖掘人類共通情感,激發(fā)觀眾深層情感參與。[11]電影《哥,你好》的導演張欒在接受采訪時談道:“希望觀眾看完電影能有一點小感動,去擁抱沒來得及擁抱的人,去傾訴平日羞于開口的情感?!薄扒楦泻蜕鐣g存在著某種隱喻關系,社會規(guī)約著特寫情感的發(fā)生,情感表征著社會現(xiàn)實。”[12]盡管該片以幽默荒誕的方式來描寫喜劇劇情,彰顯喜劇笑料,但是故事內核仍然充滿悲情。小伍一輩子并沒有見到過自己的母親,只是不小心看到了父親藏在床底下的日記,才對父母的愛情有了一定了解。當他看到父親在日記的每頁上,都寫著“想念你”,才明白父親對母親的一往情深。一直以來,由于小伍父子之間缺少有效溝通,小伍對父親始終充滿誤會、怨恨,影響了父子情感。當小伍穿越回到20世紀80年代,隨著深入了解父母之間的感情故事,逐漸消除對父親的怨恨。為了能夠讓父母過上幸福生活,救助因為難產而死的母親,小伍冒著個人生命消失的風險,決定要改變母親的命運。與此同時,父母之間誠摯、含蓄的愛情故事是該片重點渲染的內容,丈夫老伍知道妻子喜歡花,經(jīng)常給她買花。而妻子大六為了能給兩人贏得戒指,冒著快要生孩子的風險來參加廠里的比賽。丈夫老伍羞于表達,而妻子大六的性格外向,喜歡表達,通過詮釋自然、真實的情緒,使觀眾對父母愛情獲得直觀體驗。該片通過采用簡單、詼諧的方式來描寫親情,以“情緒敘事”的技巧,用完全虛構的時空來闡釋現(xiàn)實話題,在細膩的故事情節(jié)中自然地表達溫暖情緒,最終實現(xiàn)從故事描述到社會話題的深刻思辨。
三、文化敘事策略
“電影的主要魅力和社會文化功能基本上是屬于意識形態(tài)的,電影實際上在協(xié)助公眾去界定那迅速演變的社會現(xiàn)實并找到它的意義。”[13]穿越題材喜劇電影以受眾易于接受的文化語境為基礎,利用穿越敘事的多場景優(yōu)勢,將現(xiàn)實場景與懷舊場景相縫合,不僅有助于觀眾深度了解敘事主題,也使觀眾在“目睹”想象場景和心理變化中,獲得良好的認同感。
(一)懷舊文化:溫暖記憶的集體喚醒
穿越題材電影在敘事過程中,通過構建觀眾與文本的對話性空間,以合理的形式表現(xiàn)了創(chuàng)作者的態(tài)度、理念,實現(xiàn)了敘事主題的有效表達。[14]美國漢學家浦安迪認為:“敘事就是作者通過講故事的方式把人生經(jīng)驗的本質和意義傳示給他人?!盵15]電影《哥,你好》以編劇董天翼個人剛出生孩子的現(xiàn)實經(jīng)歷和導演張欒本人的溫暖記憶為創(chuàng)作靈感,以溫馨感人的家庭故事為主線,通過還原具有年代質感的聲畫場景,將主要穿越場景設定在集體懷舊的20世紀80年代,賦予相關敘事符號必要的文化傳承功能,更好地喚醒了觀眾的情感記憶,傳遞了該片蘊含的深遠意義?!按罅标懘蝴愂且粋€有力量、有智慧并且十分主動的女生,其人物形象、性格優(yōu)點匯聚了20世紀80年代“三八紅旗手”的優(yōu)點,通過詮釋其樂觀直爽、充滿活力的人物性格,塑造了時代女性的榜樣力量。電影《你好,李煥英》以懷舊審美情懷為敘事基調,以文化商品的形式,對賈曉玲記憶中的生活場景進行還原,設定1981年的人物形象、角色身份、性格心理和工作環(huán)境,以極強的真實感、年代性,借助勝利化工廠、衛(wèi)東機械廠等敘事場景、父母一代的工作生活經(jīng)歷,成功喚醒觀眾的溫暖記憶,也以講故事的方式,向觀眾展示了母親李煥英對女兒的質樸感情。
(二)治愈文化:尋找真實的自我救贖
“藝術是情感的符號形式?!盵16]穿越題材電影通過演繹和講述真實的情感訴求,在“以情動人”的敘事內容中,使豐富的情感理念物化為具體的敘事元素。電影《哥,你好》通過雜糅喜劇、穿越、親情等多種敘事內容,以誠摯、飽滿的情感,再現(xiàn)人物內心的情感變化,用詼諧、幽默的故事語調講述父子矛盾。母親因為難產而死、父子關系冷淡的小伍從來沒有體驗過父愛和母愛的溫暖,面對平淡的生活、父親的冷淡,小伍一直否定自己,難以獲得自我認同感。當患有阿爾茲海默病的父親在一次跳水后,小伍無意間拿到了日記,獲得了類似于“六角螺母”的樸素戒指,意外擁有了穿越回過去的超能力,見到了自己未曾謀面的母親陸春麗,并在與年輕父母的相處中,了解到父母之間的深厚的感情,重新認識了父親對自己冷淡的原因。小伍為了讓父母在一起,幫媽媽出謀劃策,撮合兩人相愛,最后甚至不惜冒著犧牲自己生命的風險,來成全父親的幸福。雖然,最終母親仍然離開了自己,但是小伍通過幾次特殊的穿越時空經(jīng)歷,不僅見證了父母的質樸愛情,也超越了淺層次的喜劇狂歡,觀眾也跟隨小伍在假定時空與現(xiàn)實空間的來回穿越中,實現(xiàn)了自我救贖與現(xiàn)實反思。電影《夏洛特煩惱》借助穿越敘事的方式,設置了夏洛“重新來過”的人生,通過講述夏洛發(fā)現(xiàn)身邊人都在利用自己的深刻體驗,認真反思了真愛的本質,不僅成功探尋了人生的真實意義,也幫助觀眾釋放成長壓力,引導觀眾深刻反思親情陪伴、父母愛情和自我價值等話題,最終實現(xiàn)了從個人情感回憶到大眾情感共識的深層關聯(lián)。
(三)主流文化:美學意蘊的藝術升華
穿越題材喜劇電影以“穿越”為途徑,以人物重生為敘事重點,通過背離傳統(tǒng)敘事的真實性,講述完全不可能發(fā)生的故事,為觀眾呈現(xiàn)了超越現(xiàn)實時空的想象空間。雖然穿越題材講述了相對玄幻的故事內容,塑造了荒誕的敘事空間,但是,本質仍是對現(xiàn)實社會情感的生動詮釋。[17]電影《哥,你好》通過采用反向視覺元素,利用荒誕的故事情節(jié),反襯相對沉重、深刻的話題,以喜劇化的敘事手法,建構起具有深層意義的敘事文本,表達了親情、愛情等話題。該片編劇董天翼的孩子在出生前,妻子因為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好,對孩子的健康十分擔心,這一故事橋段構成該片的敘事基調,通過講述母親大六為了孩子寧愿放棄自己的生命,傳遞了母愛的偉大,也使觀眾認識到要珍惜、孝順自己的父母。該片通過發(fā)揮穿越題材的奇幻敘事優(yōu)勢,將穿越、父母愛情、親子關系等元素相融合,以幽默、輕松的方式來傳遞珍貴和復雜的親情,使觀眾在歡快、輕松的敘事基調中,感受到真摯、溫暖的情緒,切實體會母愛的偉大,實現(xiàn)了主流價值的有效傳播。電影《你好,李煥英》通過以懷舊文化為基礎,積極詮釋溫情理念和美好情感,在自我救贖和致敬父母愛情等內容敘事中,借助細致的穿越場景和樸素的人物形象,實現(xiàn)了治愈文化與主流文化的生動表達。
結語
穿越題材喜劇電影《古今大戰(zhàn)秦俑情》《大話西游》《哥,你好》《你好,李煥英》通過立足社會現(xiàn)實,以穿越的敘事方式、“回環(huán)式”敘事結構,深度探討真實的社會問題及人生困惑,實現(xiàn)了喜劇類型化表達與主流價值理念的有機融合。新的審美語境下,在穿越題材喜劇電影創(chuàng)作、表達過程中,要注重滿足受眾多元化的審美期待、心理期待,通過將現(xiàn)實社會與奇幻空間進行有機關聯(lián),構建多變敘事時空,關注具有人文意義的深刻話題,拓寬藝術想象空間,不斷增添喜劇電影的創(chuàng)造力、生命力,從而產生更加廣泛的敘事意義。
參考文獻:
[1][英]布萊恩·麥基.思想家:與十五位杰出哲學家的對話(第2版)[M].周穗明,翁寒松,等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4:96.
[2]李莉.國產穿越劇的敘述跨層與回旋跨層[ J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05):66-72.
[3]李力,梁明.電影色彩學[M].北京: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21:212.
[4]劉懿璇,李晗陽.《你好,李煥英》的“穿越”之美:莫比烏斯環(huán)電影時空與女性鏡像敘事探析[ J ].電影評介,
2021(12):56-59.
[5]馬云征.時空假定性喜劇電影的現(xiàn)實抵達——評三部喜劇電影[ J ].文藝爭鳴,2021(09):180-184.
[6][美]希利斯·米勒.解讀敘事[M].申丹,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40.
[7]黎嬋.論科幻小說中非自然敘述的特征[ J ].符號與傳媒,2008(02):177-189.
[8]梁冬梅,黃也平.論新世紀國產喜劇電影的狂歡化特質[ J ].學習與探索,2022(03):184-189.
[9][法]熱拉爾·熱奈特.敘事話語 新敘事話語[M].王文融,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107.
[10][美]大衛(wèi)·波德維爾,[美]克里斯汀·湯普森.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M].曾偉禎,譯.2015:132.
[11]許晶.電影《你好,李煥英》的跨媒介傳播策略與敘事美學[ J ].四川戲劇,2022(01):96-98.
[12]郭景萍.情感社會學:理論.歷史.現(xiàn)實[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8:127.
[13][美]托馬斯·沙茲.舊好萊塢·新好萊塢:儀式、藝術與工業(yè)[M].周傳基,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126.
[14]戴清,石天悅.“時空魔方”:劇集創(chuàng)作中的敘事新變與審美潛能[ J ].中國電視,2022(12):37-43.
[15][美]浦安迪.中國敘事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92.
[16][美]蘇珊·朗格.情感與形式[M].劉大基,傅志強,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63.
[17]魏明,劉艷.網(wǎng)絡穿越劇的非自然敘事及未來探索[ J ].天津社會科學,2022(04):13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