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霞/譯
控制沙門菌感染的替代策略
蔡霞?譯自Poultry World,2023,№1:15~16
靳文廣 校? 王晶晶 審
摘 要:沙門菌感染是全球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人感染后的主要癥狀是腹瀉、發(fā)燒和腹痛。人類感染的沙門菌主要來自禽產(chǎn)品,如禽肉和禽蛋。因此,必須采用各種策略來控制家禽生產(chǎn)鏈中的沙門菌感染,提高食品安全。
關(guān)鍵詞:沙門菌感染;禽產(chǎn)品;控制
中圖分類號:S855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24)02-0054-02
家禽感染沙門菌會導致亞臨床癥狀或不引起任何癥狀,這增加了由無癥狀感染家禽通過食物鏈傳染給人類的可能性。
根據(jù)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shù)據(jù),在美國沙門菌每年造成135萬例感染。由于耐藥性的出現(xiàn),抗生素的使用已被重新考慮,建議采用無抗生素的飼喂型和非飼喂型策略來控制家禽的沙門菌感染,并降低生產(chǎn)成本。
1? 難以解決的問題
沙門菌是一種革蘭陰性、厭氧、無芽孢的桿菌,屬于腸桿菌科。除了活的宿主細胞外,沙門菌可以在溫度7~48 ℃、pH6.5~7.5的各種環(huán)境條件下生長。沙門菌屬分為腸道沙門菌和邦戈爾沙門菌2個種。腸道沙門菌有2 500多個血清型,邦戈爾沙門菌有20個血清型和6個亞種。沙門菌感染是一種人畜共患病,會造成經(jīng)濟損失,是全球關(guān)注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
2? 無抗生素飼喂型策略
減少或控制家禽沙門菌感染的抗生素替代品包括益生元、益生菌、合生元、后生元和陽生素(phytobiotics,也翻譯為植物生物素)。日糧中添加這些添充劑可提高家禽的生長性能和飼料利用率。益生元是一類纖維,被定義為選擇性發(fā)酵的日糧成分,可使家禽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和活性發(fā)生特定變化,對宿主產(chǎn)生有益的生理效應。低聚果糖、曲霉菌粉和海藻糖等益生元通過調(diào)節(jié)家禽腸道微生物群、促進與抵抗沙門菌感染相關(guān)的分子產(chǎn)生以及增加腸道黏膜上IgA的沉積,可減少盲腸沙門菌的發(fā)病和傳播,及其對家禽腸道的不利影響。
2.1 益生菌
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通過改變家禽腸道微生物群可預防和治療微生物失衡。日糧中添加益生菌可提高家禽抑制致病菌生長的能力,提高生產(chǎn)性能,通過產(chǎn)生過氧化氫、乳酸、細菌素和短鏈脂肪酸等抗菌化合物,可預防感染并減少相關(guān)的負面影響。雙歧桿菌、乳酸桿菌、芽孢桿菌、腸球菌和球菌等菌種可被用作家禽的益生菌。
2.2 合生元
合生元為具有協(xié)同作用的益生菌和益生元的組合,可促進益生菌在家禽腸道中定植和存活。合生元可改變家禽腸道微生物群的組成,激活抑制沙門菌的相關(guān)機制,減少沙門菌感染的臨床癥狀,提高生產(chǎn)性能,增強免疫反應,減少排毒,降低沙門菌在盲腸中的豐度,降低家禽組織病理學損傷的強度和頻率。
2.3 后生元
后生元是指滅活的細菌或細菌代謝產(chǎn)物,如滅活細胞、酶、胞外多糖、縮醛磷脂、有機酸、短鏈脂肪酸和多肽,主要由乳酸菌產(chǎn)生。后生元可促進氨基酸和蛋白質(zhì)的吸收,提高家禽的生長性能,刺激乳酸菌等腸道有益菌的繁殖,通過凝集素結(jié)構(gòu)域抑制致病菌的附著,破壞致病菌細胞的完整性,引發(fā)免疫反應,減少家禽的沙門菌感染量。
2.4 陽生素
陽生素(phytobiotics,也翻譯為植物生物素)包括植物源化合物、植物提取物、草藥和香料,可用于改善家禽的健康狀況和生產(chǎn)參數(shù)。常用作陽生素的植物包括紫花苜蓿、佛手柑、薄荷、黑小茴香、辣椒、丁香、牛至、肉桂和大蒜。陽生素可提高家禽的采食量,刺激內(nèi)源性酶分泌,減少致病菌繁殖,促進營養(yǎng)吸收,提高肉雞胴體品質(zhì)和肌肉率,刺激免疫系統(tǒng),降低死亡率,增加體重,改善料肉比,提高回腸絨毛高度、寬度和表面積,增加黏膜厚度和肌肉層厚度,并通過減輕疾病的負面影響提高生長性能和改善腸道健康。
3? 無抗生素非飼喂型策略
飼喂噬菌體和接種疫苗是減少或控制家禽沙門菌感染的非飼喂型策略。應用噬菌體來控制家禽的沙門菌感染是一種安全的策略,因為噬菌體始終存在于宿主體內(nèi),可以保護其他微生物群。單劑量高滴度噬菌體和噬菌體混合物可以更好地控制沙門菌感染。噬菌體治療的效果還取決于細菌產(chǎn)生抗藥性的適應性。益生菌和噬菌體之間的協(xié)同作用可降低死亡率,防止細菌擴散,從而促進康復。
接種疫苗是控制家禽沙門菌感染有效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之一,可減少臨床癥狀的影響,維持群體免疫力,減少排毒和沙門菌在家禽群中的傳播,為消費者提供安全的食品。沙門菌病疫苗分為三類:減毒活疫苗、滅活疫苗和亞單位疫苗。沙門菌病減毒活疫苗經(jīng)腸外或口服接種,可在腸道中定植并刺激免疫反應。這種疫苗可在幼禽出殼后立即使用,因為此時幼禽的免疫系統(tǒng)尚未成熟。滅活疫苗以滅活過的病原體為基礎,通過皮下注射給種雞和蛋雞接種,可以提高其免疫力,抑制沙門菌在器官中定植,并減少糞便排毒。亞單位疫苗含有一種或多種重組肽/蛋白質(zhì)或多糖,可肌內(nèi)注射或皮下注射。
4? 前景
由于潛在的死亡風險、經(jīng)濟損失和公共衛(wèi)生威脅,沙門菌感染是家禽業(yè)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之一??股啬退幮缘某霈F(xiàn)推動了控制沙門菌感染替代策略的研究。然而,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了解無抗生素策略的前景,以及在減少和控制沙門菌感染方面的應用。
原題名:Alternative strategies to control salmonella infection (英文)
原作者:Samaneh Azarpajo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