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盼 胡娜 晏霞 黃蘭 蘇瑤
【摘要】 目的:探討思維場療法聯(lián)合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 training,PMRT)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運動耐力、心理應激及睡眠質量的影響。方法:選擇宜春市人民醫(yī)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AMI患者100例,采用抽簽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5 d采用PMRT進行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思維場療法進行干預,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的運動耐力指標[運動持續(xù)時間(exercise duration,ED)、峰值攝氧量(peak oxygen uptake,VO2peak)、無氧閾值(anaerobic threshold,AT)]、心理應激指標[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評分、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評分]及睡眠質量指標[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評分]。結果:觀察組干預完成后次日的VO2peak、ED及AT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干預完成后次日的HAMA及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干預完成后次日,觀察組的AI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PMRT結合思維場療法能進一步提高AMI患者的運動耐力水平,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同時改善患者睡眠質量。
【關鍵詞】 思維場療法 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 急性心肌梗死 運動耐力 心理應激 睡眠質量
目前指南指出[1],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治療的首要原則為疏通狹窄或閉塞血管,首選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能夠迅速恢復缺血心肌的血供,雖PCI創(chuàng)傷小、治療總有效率高,但患者因擔憂支架的置入、術后長期口服抗凝藥物及疾病復發(fā),可導致明顯的抑郁及焦慮情緒[2],引起睡眠質量下降,降低治療依從性,引發(fā)不良心血管事件,同時影響機體運動功能恢復。目前多數學者認為,對PCI術后患者進行良好的干預,能夠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改善患者機體運動耐力。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 training,PMRT)是一種有序、循序漸進的肌肉訓練方法[3],通過有序放松及緊繃相關肌肉群,引導個體最終達到放松及舒適的狀態(tài),近年來已在臨床多個科室開展。但實際應用過程中,該方法需患者進行較好配合,且部分年齡較大的患者無法按照指定的方法進行漸進放松,實施難度較大,效果不確切。思維場療法是一種基于中醫(yī)經絡理論和現代心理學原理的心理干預方法,通過教導患者輕拍特定的穴位,來調節(jié)其思維場中的能量流動,從而消除負性情緒和行為問題。思維場療法已被廣泛應用于治療各種心理障礙,如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恐懼癥、焦慮障礙、抑郁障礙等,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本研究中采用PMRT聯(lián)合思維場療法對PCI術后AMI患者進行干預,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宜春市人民醫(yī)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AMI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1)納入標準:①經冠狀動脈造影術確診為AMI;②發(fā)病時間在12 h內;③均為首次行PCI手術治療;④均在本院成功實施PCI手術治療;⑤既往及目前未參加過心理放松治療;⑥言語功能及理解能力正常,可配合完成相關操作。(2)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慢性疾??;②合并重要臟器功能障礙;③既往精神病史;④合并心源性休克;⑤嚴重心律失常者或合并惡性腫瘤。采用抽簽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本文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已通過宜春市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颊呒捌浼覍僦橥獗狙芯?。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PCI術后5 d進行PMRT干預,具體方法如下:(1)由護士長對醫(yī)護人員進行PMRT指導培訓;(2)實施干預時讓患者處于靜息狀態(tài),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做好5個循環(huán)的深呼吸,而后指導患者進行PMRT,每次遵循先收縮再放松的順序,收縮時間維持在5~10 s,放松時間維持在25~35 s;(3)具體肌肉訓練按照以下順序依次進行,左手、右手、左臂、右臂、頭頸部、左肩部、右肩部、背部、腹部、胸部、左大腿、右大腿、左小腿、右小腿、左腳及右腳,每個部位進行1次收縮放松訓練;(4)在醫(yī)護人員監(jiān)督指導下患者完成前3~5次訓練,而后患者可自行進行訓練,訓練過程中可播放輕柔的背景音樂;(5)訓練時間為每日上午10點及下午5點,訓練地點為病床上,訓練時間為20~30 min每次,且以患者機體耐受為宜,連續(xù)訓練2周后停止訓練。
觀察組患者在PMRT干預基礎上,增加思維場療法,具體方法如下:(1)由護士長對醫(yī)護人員進行思維場療法的指導培訓,在PCI術后5 d進行干預;(2)實施干預前醫(yī)護人員讓患者喝一杯溫水,選擇安靜環(huán)境,讓患者背靠椅子,取坐位,由醫(yī)護人員引導患者想象疾病相關的困惑,如術后需長期服藥、治療費用高、復發(fā)等,而后指導患者對上述困惑情緒進行評分,分值0~10分,分數越高越焦慮;(3)待引導出患者不良情緒后,予以能量平衡訓練,采用“掛鉤法”,將患者雙臂前伸,與肩部平行,手掌心向外,右手放置在左手上,雙手十指相扣,手臂彎曲,將雙手掌放置在胸前,左腳踝放置于患者右腳踝關節(jié),雙唇緊閉,舌頭頂住上門齒后牙齦,用鼻腔呼吸,頻率保持在7~10次/min,保持上述狀態(tài)3~5 min;(4)指導患者雙腳平放至地面,與肩部同寬,挺直腰背,選擇俞府穴、食竇穴、膻中穴、承泣穴、大包穴進行稍用力敲打,敲打過程中告知患者并攏食指與中指,每個穴位敲打30 s左右,指導患者深呼吸;(5)完成10輪敲打后再次評估患者情緒,若評分仍超過3分,則再次進行敲打,而后再次評分,至評分為0~1分為止;(6)在完成敲擊后讓患者飲水,并及時與護士進行交流,若效果欠佳,則由護士指導患者揉按酸痛點,再次進行敲擊,直至不良情緒緩解;每日進行2次干預,時間在完成PMRT之后,連續(xù)干預2周。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比較兩組PCI術后5 d及干預完成后次日的運動耐力指標,包括運動持續(xù)時間(exercise duration, ED)、峰值攝氧量(peak oxygen uptake, VO2peak)、無氧閾值(anaerobic threshold, AT),在上述時間點評估患者運動耐力指標,具體測量方法如下,讓患者首先進行心肺運動試驗,采用功率自行車為器械,在自行車上進行3 min的靜坐,而后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緩慢蹬車熱身,根據患者情況設置功率遞增速率,在10~15 W/min,讓患者最終達到50~60 r/min的轉速并維持,此過程中使用監(jiān)護儀監(jiān)測患者的各項指標,包括血壓、血氧飽和度等進行持續(xù)監(jiān)測,采用心肺運動測試系統(tǒng)對患者運動過程中的ED、VO2peak及AT進行測定。(2)比較兩組患者PCI術后5 d及干預完成后次日的心理應激指標,包括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ous scale,HAMA)評分及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評分,在上述時間點使用HAMA量表及HAMD量表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HAMA量表包括14個條目[5],HAMD量表包括17個條目[6],各量表每個條目評分為0~4分,分別表示無癥狀、輕度癥狀、中等癥狀、重度癥狀及極重度癥狀,HAMA量表分數范圍為0~56分,HAMD量表分數范圍為0~68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負性情緒越嚴重。(3)比較兩組睡眠質量指標,在PCI術后5 d及干預完成后次日,使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sens insomnia scale,AIS)評估患者睡眠質量[7],該量表包括入睡延遲、夜間睡眠中斷、早醒、對白天情緒的影響、睡眠時間、對白天功能的影響、白天困意情況、對總體睡眠評價,共8個自評條目,每個條目分數范圍為0~3分,分別表示無、輕度、中度及重度,總分范圍在0~24分,在6分以上表示存在失眠,4~6分表示可疑失眠,4分以下表示無失眠,分數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行字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行配對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對照組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53~78歲,平均(61.50±6.56)歲;體重指數19~27 kg/m2,平均(21.85±2.06)kg/m2;病變血管:右冠14例,回旋支8例,前降支16例,多支病變12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51~76歲,平均(60.46±5.67)歲;體重指數20~26 kg/m2,平均(22.04±2.11)kg/m2;病變血管:右冠12例,回旋支7例,前降支17例,多支病變14例。兩組患者基線資料具有同質性(P>0.05)。
2.2 兩組運動耐力指標比較
觀察組干預完成后次日的VO2peak、ED及AT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兩組心理應激指標比較
干預完成后次日,觀察組的HAMA及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兩組睡眠指標比較
干預完成后次日,觀察組的AI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AMI是中老年人群常見疾病,相關研究指出[8],我國心血管疾病患者數量在3億以上,其中冠心病構成比約3.33%。AMI的主要表現為持續(xù)性心絞痛及心律失常,疾病機制為冠狀動脈出現狹窄或閉塞,引起血流相對或絕對供應不足,導致心肌缺血[9]。PCI為患者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治療措施,但患者對術后并發(fā)癥、疼痛、服藥等的擔憂可顯著加重心理負擔,引起負性情緒,過度的負性情緒可導致患者心理應激狀態(tài),影響心臟節(jié)律,導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增加。目前國內研究顯示[10],焦慮、抑郁及AMI是互相影響的,其中焦慮及抑郁情緒可增加血小板凝聚風險,同時還可誘發(fā)血管內皮的病理性改變,導致血壓及血脂升高,最終引起AMI,此外AMI患者因疾病應激,也可引起患者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部分研究顯示[11],AMI患者PCI術后一氧化氮表達水平較高,一氧化氮可改變人體血腦屏障功能,通過一系列復雜機制引起抑郁。關于PCI術后負性情緒危害方面,國內部分研究證實[12],焦慮抑郁患者發(fā)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風險是心理健康患者的5倍左右。部分研究顯示[13],不良情緒能刺激人體大腦海馬組織,增加機體抗利尿激素的釋放,誘導機體產生微循環(huán)障礙,引起缺血缺氧等改變,加重AMI患者病情。疼痛、抑郁及焦慮狀態(tài)對患者睡眠質量影響產生較重的負面影響,睡眠質量差會造成患者機體整體機能低下,引起腎上腺素等激素釋放的增加,進而增加患者心腦血管意外的發(fā)生風險。因此對AMI患者進行相應的心理干預,具有重要臨床價值。
隨著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目前發(fā)現個體處于情緒波動時,全身肌肉會出現僵硬及沉重,在情緒平穩(wěn)時,相關肌肉可通過睡眠、肌肉按摩等形式放松[14-15]?;诖嗽?,PMRT有效放松個體的肌肉,緩解肌肉緊張,進而間接對負性情緒如焦慮、抑郁產生緩解作用。目前研究顯示[16-17],PMRT不僅能夠對機體骨骼肌系統(tǒng)產生影響,還能使人體大腦皮層處于較低喚醒水平,進而對人體整體機能產生調節(jié)作用。但該方法實際操作過程中,部分患者肌肉舒縮控制力不足,加上AMI患者通常為中老年人群,健康知識水平不足,導致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思維場療法按照一定的順序敲擊人體穴位能夠改善負性情緒[18]。本研究中采用PMRT結合思維場療法對AMI患者進行干預,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的運動耐力指標及心理應激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分析后認為,機體應激反應與交感或副交感神經的調節(jié)相關,通過思維場療法過程中的穴位敲擊,對副交感神經及交感神經產生調節(jié)作用,進而減輕人體的應激反應,結合PMRT的干預,通過舒縮相關運動肌群,進一步改善患者的運動耐力指標。思維場療法通過“掛鉤法”及敲擊俞府穴、食竇穴、膻中穴、承泣穴及大包穴,能夠較快疏通患者經絡,促進機體血液循環(huán),結合PMRT干預過程中的放松效應,進一步減輕患者不良情緒[19]。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的睡眠質量指標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PMRT結合思維場療法能進一步改善AMI患者的睡眠質量。本研究數據顯示,兩組干預前AIS評分在6分以上,提示AMI患者在術后存在失眠情況,其睡眠質量處于較差水平;干預后兩組睡眠質量均有所改善,分析后認為,PMRT通過放松及漸進性訓練可降低大腦皮層喚醒水平,對減輕不良情緒有益,此過程中可促進機體自主神經活動向利于睡眠周期的方向轉化[20],結合思維場療法中的交感及副交感神經調節(jié),共同改善患者睡眠質量。
綜上所述,PMRT結合思維場療法能進一步提高AMI患者的運動耐力水平,舒緩不良情緒,同時改善患者睡眠質量。本研究樣本量較小且為單中心研究,關于PMRT結合思維場療法在AMI患者中的應用效果,今后將展開更加深入的探討。
參考文獻
[1]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2019)[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9,47(10):766-783.
[2]馮思利,陳亞琴,孫海榮,等.急性心肌梗死經PCI治療患者出院后自我護理能力的影響因素[J].中國醫(yī)藥導報,2021,18(21):177-180,184.
[3]杜啟新,王云英,陳英賽,等.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術后運動耐力及心理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2021,23(1):47-50.
[4]王建芳,鄭利鋒,邵禮虹.思維場療法對圍絕經期綜合征患者癥狀改善的影響研究[J].浙江醫(yī)學,2022,44(13):1434-1437.
[5]李姿慧,吳夢蝶,李琪,等.漢密爾頓焦慮量表和焦慮自評量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慮狀態(tài)中的應用[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8,34(4):787-790.
[6]劉寶燕,趙晉,鄭冬.HAMD與SDS區(qū)分抑郁癥嚴重程度的準確性研究[J].重慶醫(yī)學,2021,50(18):3174-3177,3181.
[7]王聞慧,石賀敏,賈海玲,等.河北省成年居民失眠及危險因素現況調查[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21,35(6):455-460.
[8]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編寫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0概要[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21,36(6):521-545.
[9] ANDERSON J L,MORROW D A.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N Engl J Med,2017,376(21):2053-2064.
[10]徐琴,何朝珠,王靜,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術后焦慮抑郁的影響因素調查[J].實用臨床醫(yī)學,2022,23(3):96-99,103.
[11]任曉園,王慧峰,張強,等.一氧化氮合酶1轉接蛋白基因多態(tài)性與冠心病病人PCI術后需要再次血運重建的關系[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21,19(17):2982-2986.
[12]楊學平,何茹.綜合醫(yī)院心血管疾病與抑郁焦慮的相關研究進展[J].中華全科醫(yī)學,2022,20(2):302-306,335.
[13]馮秀梅.電針對慢性痛大鼠杏仁核內痛感覺和情緒成分相關受體CRF1R等表達影響[D].北京: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5.
[14]石成文,田野,魚莎,等.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在臨床護理實踐中的實施進展[J].循證護理,2022,8(21):2901-2903.
[15]肖凡,李瑩,趙芳,等.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干預聯(lián)合睡眠衛(wèi)生知識教育對焦慮性失眠患者多導睡眠監(jiān)測結果的影響[J].貴州醫(yī)藥,2022,46(6):1000-1002.
[16]周蒨,董萍,鄭羽翔,等.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對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影響[J].山西醫(yī)藥雜志,2020,49(20):2723-2726.
[17]藺攀,韋鐘陽,牛云峰,等.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對四肢骨折患者精神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21,48(1):135-138.
[18]張茵,谷豐,徐蕾.思維場療法對老年慢性病病人焦慮、抑郁水平的影響[J].護理研究,2020,34(16):2993-2996.
[19]梁婕,張欣,張燕華,等.思維場療法聯(lián)合早期心臟康復訓練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彈性、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22,30(4):108-112.
[20]李精健,楊秀芳,游薇,等.漸進性肌肉放松訓練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焦慮、抑郁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國臨床研究,2021,34(1):86-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