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課堂教學效果有直接影響。主要分析了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現狀,闡述了小學數學多樣化課堂導入的意義,從游戲導入、生活導入、問題導入、故事導入、圖片導入、復習導入六個角度探討了小學數學多樣化課堂導入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樣化課堂導入;策略
作者簡介:蔣定偉(1986—),男,甘肅省慶陽市合水縣太白鎮(zhèn)連家砭小學。
課堂導入作為一節(jié)數學課的初始環(huán)節(jié),不僅會影響數學課堂氛圍,還會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梢哉f,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學生開展數學學習的基礎。但通過觀察分析,筆者發(fā)現小學數學課堂導入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導致該環(huán)節(jié)的真正價值沒能充分體現。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小學數學多樣化課堂導入進行深入的分析,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現狀分析
(一)未能重視課堂導入
數學教師的教學觀念會直接影響數學課堂導入的效果。從實際情況來看,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并未充分重視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他們過于重視基礎數學知識的傳遞,通常會直接進行數學知識的灌輸,而忽視課堂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使得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這樣無法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導致學生無法快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中,從而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1]。
(二)課堂導入方式死板
從目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況來看,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認識到數學課堂導入對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作用,也開始嘗試進行課堂導入,希望能幫助到學生,但整體導入效果還不夠理想。之所以會出現這一情況,是因為部分教師沒有靈活運用導入方式,喜歡采用單一死板的口頭導入方式,這與直接講解數學知識沒有什么區(qū)別,導致數學課堂導入流于形式。這樣的數學課堂導入,不僅不能給學生提供實質性的幫助,而且還會浪費課堂教學時間。
(三)忽視學生主體地位
在進行小學數學課堂導入時,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忽視了這一點,沒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些教師在設計課堂導入內容時,很少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認知水平,導致課堂導入內容超出了學生的接受范圍。從表面上看,他們的課堂導入設計得很合理,但實際上學生根本無法理解,也無法有效參與其中,這樣的課堂導入失去了原本的意義。
二、小學數學多樣化課堂導入的應用意義
(一)有利于快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直接講解數學知識,這樣無法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而通過多樣化的數學課堂導入,教師能以各種有趣的內容和方式,有效提升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吸引力,向學生展示數學課程的學習樂趣,從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會被充分吸引,主動參與到數學課堂學習中。
(二)有利于深度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
在傳統數學教學中,學生習慣于跟著教師的講解思路學習,很少進行獨立思考,這導致他們不清楚該如何自主開展數學學習。而通過多樣化的數學課堂導入,教師能營造出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引領學生不斷思考和分析,使學生真正學會數學學習。如此一來,學生的數學學習潛能便能得到充分挖掘[2]。
(三)有利于充分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
數學課堂導入的有效性能直接影響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面對傳統數學課堂教學中單一、枯燥的課堂開場白,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無法形成較深入的理解。而教師通過有趣、生動的數學課堂導入,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探究知識,思考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小學數學多樣化課堂導入的應用策略
(一)游戲導入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數學知識學習是否有趣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參與程度和學習效果。而開展趣味游戲是快速突出數學知識趣味性的有效途徑,能有效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運用趣味數學游戲進行課堂導入,以有效發(fā)揮多樣化課堂導入的價值。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喜好特點,選擇學生喜歡的游戲,并將數學知識融入其中,以趣味數學游戲為載體導入新課知識。這樣既能為學生營造出活力滿滿、生機勃勃的學習氛圍,又能讓學生在課堂導入中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3]。
比如,在進行“可能性”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僅通過文字進行課堂導入,就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進行知識探究。對此,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時,可引入趣味數學游戲——摸球游戲:將提前準備好的小球放入不透明的袋中,讓每一個學生提前猜測自己會摸到什么顏色的球并走上講臺進行摸球活動。這樣的數學游戲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在游戲結束后,教師可讓學生對比他們的猜測結果與摸球結果,以此導入“可能性”的相關知識。教師通過這樣的趣味游戲導入教學,既能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保持高漲的學習熱情,又能讓學生快速掌握相關知識。
(二)生活導入
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之間有緊密的聯系,因此,小學數學教師也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導入新課。教師要深入挖掘與數學知識相關聯的生活情景,并將其引入數學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這樣一來,學生便可以從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出發(fā),逐步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究,并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輕松理解相關的數學知識。
比如,在進行“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這一課的教學時,為了展現小數加減法的學習價值,教師可結合現實生活中的情景導入新課內容。在進行課堂導入時,教師可創(chuàng)設“超市收銀”的情景,讓一名學生扮演收銀員,讓其他學生扮演顧客在收銀臺排隊結賬,以此為學生提供進行小數加減法計算的機會,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對學生來說,他們對于超市收銀的情景較為熟悉,因此會積極參與活動,主動探究相應的知識。在這一導入情景中,教師可讓扮演顧客的學生和扮演收銀員的學生一起計算一共花了多少錢,讓他們真正感受到學習小數加減法知識的必要性,進而愿意主動投入相關的知識學習中。教師通過這樣的生活情景導入,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三)問題導入
恰當的數學問題,能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開動腦筋,從而提升數學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效果。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嘗試利用數學問題導入新課,以此展現數學課堂導入的價值。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數學知識,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設計相應的數學問題。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把握好問題的難度,可從簡單到復雜,一步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究,以此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信心,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比如,在進行“觀察物體(二)”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結合數學問題導入新課內容。首先,教師可拿出一個正方體模型,并提問:“站在這個模型的左邊,你們會看到什么樣的圖形呢?”以此引發(fā)學生的思考。然后,教師可將兩個完全相同的正方體模型疊放在一起,并提問:“現在再從左邊看會看到什么樣的圖形呢?”接著,教師按照同樣的方式增加正方體模型的數量,并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最后,教師再以之前的問題為基礎,導入本課內容。這樣一來,由于學生在之前的觀察和分析中已經對相關知識形成了一定的認識,因此能輕松掌握對應的數學知識[4]。
(四)故事導入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豐富、有趣的故事十分感興趣,如果教師能結合故事導入新課內容,就能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嘗試結合趣味故事導入新課內容,以此充分發(fā)揮數學課堂導入的價值。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具體的數學知識,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設計豐富的數學故事情節(jié)。同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講故事,以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進行“計算器”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便可結合相應的故事導入新課內容,向學生介紹計算器的發(fā)展歷史,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相應知識的興趣。首先,教師可從古代的算籌開始講解,讓學生了解古人是如何運用算籌進行計算的。之后,教師可講解算盤等計算工具的出現與運用方法,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講完這一系列故事之后,教師再順勢導入計算器的相關知識,讓學生深入學習。這樣,在數學故事的輔助下,學生會主動探究相關知識。
(五)圖片導入
數學知識抽象性很強,因此不少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會遇到困難。而運用圖片展示相關知識,能使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生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可通過圖片導入新課內容,以此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教師需要提前搜索與相應數學知識相關的圖片內容,而后在課堂上一一進行展示,以圖片的形式進行相應的知識教學。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知識,還可以豐富數學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內容。
比如,在進行“軸對稱”這一課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有效掌握相關概念,教師可提前搜索軸對稱物體的圖片,如風箏、蝴蝶等的圖片,并向學生展示這些圖片。在展示圖片時,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圖片的特點。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后,學生就會得出結論:圖片的兩邊是完全相同的。之后,教師可結合這些圖片和學生得出的結論來導入軸對稱概念的知識。有了這些直觀圖片的輔助,學生就能快速理解軸對稱的內涵,輕松理解相應的概念。
(六)復習導入
復習導入也能取得良好的導入效果,它既能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舊知,又能合理引出新的數學知識,比較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在運用復習導入方式時,教師需要把握好新舊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將舊數學知識的復習作為開場內容。由于學生本身具備相應的數學經驗,因此他們很容易被引入相應的數學學習中,并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5]。
比如,在進行“小數乘整數”這一課的教學時,由于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數學學習經驗,因此教師可嘗試采用復習導入法。首先,教師可結合學生學習過的數學知識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們還記得之前學過的整數乘法嗎?誰能說一說呢?”這時候,教師還可以展示幾道簡單的計算習題,讓學生嘗試計算。對于學生來說,這一知識點并不陌生,因此他們會積極參與進來。然后,教師可繼續(xù)引導學生思考:“大家大膽猜想一下小數乘整數與整數乘整數之間存在什么相同之處呢?”這樣可引領學生結合自身的知識經驗進行分析和思考。最后,教師可順勢引入小數乘整數的知識內容。通過這樣的復習導入,教師既能幫助學生鞏固已學過的知識,又能讓學生快速掌握小數乘整數的知識。
結語
總而言之,多樣化數學課堂導入的應用非常重要,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重視課堂導入,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心理發(fā)展特點,不斷探索并嘗試運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數學課堂導入方法,以有效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黃晶.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應用研究[J].江西教育,2023(31):64-65.
蔣霞.充分發(fā)揮小學數學課堂導入作用的路徑[J].學園,2023,16(4):42-44.
馬澤龍.優(yōu)化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幾點思考[J].科幻畫報,2022(10):118-119.
徐靖宜.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導入方式的探索[J].新課程,2020(47):82-83.
陸君彥.小學數學課堂的導入藝術研究[J].考試周刊,2020(89):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