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
導讀:兒童繪本以生動的圖畫、凝練的文字揭示深刻的道理并將其傳遞給幼兒。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幼兒大多會對繪本中的內(nèi)容留有深刻的印象,不斷開展相關的想象和聯(lián)想。因此,繪本教學與傳統(tǒng)幼兒教學中的說教式教學相比更具優(yōu)勢,也更符合幼兒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幼兒園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兒童繪本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并將其與幼兒德育緊密結合,為幫助幼兒建立健全品格、樹立正確價值觀念打下堅實基礎。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利用兒童繪本開展幼兒德育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詳細闡述。
幼兒園階段的幼兒正處于身體、思想、品格成長與塑造的關鍵階段,幫助幼兒養(yǎng)成健全人格以及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是開展德育的重要目的。因此,其在整個幼兒教育中占據(jù)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幼兒階段,對人格、精神、思想的塑造方式多種多樣,教師需結合幼兒實際認知水平以及發(fā)展現(xiàn)狀選取更為有效、科學的培養(yǎng)方式。兒童繪本本身兼具趣味性與教育性,且符合幼兒認知水平,廣受幼兒教育工作者的歡迎,對幼兒德育工作的開展具有促進作用。
一、利用兒童繪本開展幼兒德育的必要性
(一)兒童繪本故事性強,滿足幼兒學習需求
兒童繪本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知識類繪本和故事類繪本。在針對幼兒開展德育時,一般會優(yōu)先選擇故事類繪本,主要是因為與前者相比較,其具有豐富的故事情節(jié)和一定的情境性特征,能夠以更為生動、有趣的方式將需要表達的道理與情感傳達給幼兒。幼兒正處于形象思維占據(jù)主導的發(fā)展階段,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需結合這一特點,盡量避免單調(diào)、枯燥的方式。具有較強故事性的兒童繪本更符合現(xiàn)階段幼兒的心理需求與認知水平,同時能夠有效彌補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缺陷,以更加輕松、簡單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并吸收其中的內(nèi)容與人生哲理。例如,日常行為規(guī)范、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堅強勇敢等優(yōu)良品格的培養(yǎng)很難通過傳統(tǒng)教學方式得以實現(xiàn),利用兒童繪本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利用兒童繪本開展德育的過程中,幼兒會在不知不覺中沉醉在故事情節(jié)里,從而獲得更為深刻的情感體驗。這更有利于喚起幼兒心靈上的共鳴,為促進其健康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在日常生活中,幼兒還可以與其他伙伴談論閱讀體會。教師也可以組織幼兒開展將繪本故事重現(xiàn)的有關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加深幼兒對故事內(nèi)容的理解與感受,從而培養(yǎng)其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二)兒童繪本畫面性強,促進幼兒深度學習
繪本內(nèi)容主要由繪畫構成,這里所說的繪畫不是傳統(tǒng)圖書中起輔助作用的插畫,也不是與文字敘述毫無關聯(lián)的配圖,它是能夠完整展現(xiàn)故事情節(jié)的繪畫,幼兒只需要觀看圖畫就能理解其中包含的主題思想與人生哲理。兒童繪本圖文結合、畫面生動、色彩鮮明,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到一起,且完美符合幼兒認知特點與興趣愛好,既為幼兒提供了愉悅的學習體驗,又為其預留了充足的想象空間。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幼兒除了能夠閱讀故事情節(jié),還可以通過看圖、分析圖畫、畫圖得到意料之外的教學效果,從而獲得更為深刻的學習體驗。如果教師想希望培養(yǎng)幼兒團結互助的能力,僅依靠簡單的說教是無法讓幼兒真正認識到其重要性與意義的,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兒童繪本的加持。在繪本故事《999個青蛙兄弟》中,999個青蛙兄弟在生動有趣的生活中也會遭遇種種危險與困難,在面對比自身力量強大百倍的敵人時,青蛙兄弟之間的團結協(xié)作與相互信任幫助它們一次次化險為夷。通過看圖,幼兒既得到了視覺上的享受,又明白了團結協(xié)作的重要性以及團隊信任的強大力量。
二、開展幼兒德育的繪本選擇
(一)以幼兒為中心,選擇具有幼兒文化的繪本
幼兒文化較為獨特,它是所有幼兒行為習慣、思維方式、興趣愛好的匯總,其形成主要依靠幼兒本身的認知水平與心理特點。幼兒文化的差異性直接決定了其閱讀方式的不同,只有蘊含豐富想象力的、具有十足趣味性的、故事情節(jié)生動形象的作品才能夠吸引幼兒注意力,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兒童繪本需要同時滿足這些需要。根據(jù)相關調(diào)查結果顯示,與狡猾、奸詐的人物相比幼兒更喜歡誠實、勇敢、善良的正面人物形象,在繪畫顏色上明亮、鮮艷的色彩更受幼兒喜歡。
(二)以幼兒為中心,選擇蘊含人生哲理的繪本
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時,幼兒教師需重點關注幼兒當前的認知水平情況,不能僅因幼兒年齡較小就將其行為、認知武斷地歸納進“幼稚”一類。幼兒本性單純善良,且具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其言行舉止無不散發(fā)著哲學氣息。因此,在結合德育對兒童繪本進行篩選時,教師需要優(yōu)先選擇主題鮮明、主旨明確且蘊含人生哲理的繪本,確保內(nèi)容能夠對幼兒成長起到正面影響。例如,繪本《不可思議的朋友》主要講述了主人公與自閉癥男孩小安之間從陌生防備到彼此信賴、相互幫助、共同成長的長達20年的友情故事。通過閱讀該故事,幼兒能夠明白“人之初、性本善”的真正含義,理解情感的本質是愛的相互給予,與他人的交往構成了人的生活。所謂樂于助人,就是善于理解他人的處境、情感和實際需要,隨時為他人提供幫助與關心,只有和諧友愛、互幫互助、真誠待人才能收獲最溫暖的人際關系。
(三)以幼兒為中心,選擇符合幼兒認知的繪本
篩選繪本是為了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因此繪本本身也需要與德育的目標相吻合。教師需考慮到幼兒年齡段的不同以及認知水平、思維能力的局限性,盡量以圖畫占比大、故事情節(jié)豐富的繪本為主,這樣能夠保證幼兒閱讀質量。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幼兒年齡段的不同組織開展不同內(nèi)容的德育教學。例如,針對小班幼兒,教師可以選擇以善良、勇敢為主題的繪本進行德育,如《邋遢熊和六只白鼠》《汪汪隊立大功》等;針對大班幼兒,教師可以選擇以責任、奉獻為主題的繪本進行德育,如《彩虹色的花》《小海螺和大鯨魚》等。
三、利用兒童繪本開展幼兒德育
(一)利用兒童繪本,加強親情教育
當前社會生活節(jié)奏加快,部分父母由于工作壓力較大,無法抽出大量時間對幼兒進行高質量的溝通與陪伴。有些幼兒年齡較小,無法真正理解父母的辛苦與難處,只知道一味索取,卻不懂得付出和孝順。結合此種社會現(xiàn)狀,教師可以利用以親情為主題的繪本開展德育工作,以此加強對幼兒的親情教育,培養(yǎng)幼兒的感恩之心。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這類繪本幫助幼兒學會體會身邊的愛并將自己的愛傳達給他人。例如,在繪本《逃家小兔》中想要離家出走的小兔子與兔子媽媽展開了以下對話:“我就要變成小溪里的小鱒魚,游得遠遠的?!薄叭绻阕兂尚∠锏男△V魚,我就變成捕魚的人去抓你?!薄拔揖鸵兂尚▲B,飛得遠遠的?!薄叭绻阕兂尚▲B,那我就變成大樹,好讓你飛回家。”“我不如就待在這里,當你的小寶貝吧?!惫适略谛⊥米优c媽媽溫馨的對話中結束。在日常生活中,幼兒也經(jīng)常有覺得爸爸媽媽不夠愛自己、對自己過于嚴厲的時刻,容易產(chǎn)生誤解親情的情況。教師可以結合繪本故事幫助幼兒更加清晰、肯定地確認父母對自己濃厚的愛,并引導幼兒向父母表達愛。
其次,教師可以借助繪本故事引導幼兒主動思考親情的內(nèi)涵。例如,在《我爸爸》中,教師可以帶領幼兒思考“爸爸在什么情況下最棒?”“爸爸都做過哪些讓你佩服的事情?”“爸爸在你心里是什么樣的形象?”“我能為爸爸做些什么?”等。當前幼兒正處在邏輯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只要能夠結合提出的問題有所表述,教師就需要立刻給予正向反饋。在問題的引導下,幼兒會逐漸意識到爸爸在家庭中的重要性以及爸爸的辛苦,從而促使自身做出改變,向爸爸表達愛意。
(二)利用兒童繪本,加強感恩教育
擁有感恩之心是每個中華兒女的基本道德準則。當前,大部分幼兒作為家中的獨生子女備受長輩的寵愛,認為自己理應獲得父母親人的關心與愛護,從而形成自私自利、不為他人著想、不尊重生命等人格缺陷。幼兒年紀尚小,理解能力和生活經(jīng)歷十分有限,如果教師對幼兒的感恩教育僅停留在感謝父母的愛護、感謝教師的栽培、感謝朋友的關心這一層面上,那么就始終無法達到讓幼兒真正理解感恩含義與價值的程度。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幼兒實際情況,將感恩教育與兒童繪本相結合,使得幼兒能夠通過閱讀故事真正理解感恩的內(nèi)涵。
首先,教師可以為幼兒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引導幼兒沉浸式閱讀繪本故事,接受感恩教育的熏陶。例如,在繪本《謝謝!150種方式說“謝謝”》中,小男孩安迪想要向很多人表示感謝,有自己的爸爸媽媽,還有醫(yī)生、老師、同學、朋友、狗狗和泰迪熊。感謝的理由很簡單,因為“他們愛我”“對我有耐心”“帶我看世界”“給我擁抱”,于是為了感謝他們,安迪也想要為每一個人準備一份不同的禮物。在這里教師可以從“愛與責任”的角度引導幼兒進行思考“爸爸媽媽平時都為我做了哪些事?”“在學校我的老師和同學為我做了哪些事?”“在我生病或者不開心的時候是誰幫助了我,讓我重新獲得健康并快樂起來?”等問題,促使幼兒回憶并感知曾經(jīng)真切感受到愛意,思考能夠為這些愛自己的人做些什么,以此培養(yǎng)感恩之心。
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學生展示繪本故事中的圖片內(nèi)容,加強對幼兒的感恩教育。例如,在繪本《南瓜湯》中,三個好朋友貓、松鼠、鴨子住在一起,每天分工做出世界上最好喝的南瓜湯。直到有一天,鴨子因不滿分工與朋友們吵架,離家出走進而引發(fā)了一系列充滿戲劇性的情節(ji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學生展示貓、松鼠、鴨子友好分工合作以及后來吵架的故事圖片,告訴幼兒即使再和諧完美的生活也無法避免沖突,要想化解沖突就需要依靠相互理解與相互包容的力量,因此要學會感恩,珍惜與家人、朋友之間的美好相處。
(三)利用兒童繪本,加強友情教育
人無法獨自生活在這世界上,幼兒也不例外,每一個幼兒的健康成長都少不了朋友。但是很多幼兒不知道該如何與朋友正確相處,繪本故事中傳達的彼此幫助、互相信賴、和諧友愛的故事將會為他們帶來啟發(fā),幫助幼兒學會用正確、友好的方式對待朋友、維持人際關系。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兒童繪本,加強對幼兒的友情教育。
例如,繪本《友誼就像蹺蹺板》講述了森林小學開學第一天小兔子由于忘記帶午飯肚子餓而大哭起來,小刺猬將自己的蘋果分給了小兔子一半,自此以后,小兔子和小刺猬每天一起上學,小刺猬還將自己的好朋友貓頭鷹介紹給小刺。每天放學以后,小兔子還會和小刺猬去玩蹺蹺板??紤]到幼兒年紀較小,自身精力與理解能力有限,為了保證幼兒能夠深刻理解故事內(nèi)容,教師可以為幼兒制定階段性的閱讀任務,如要求每一位幼兒一天至少閱讀兩頁繪本,并且長期堅持。同時,教師還可以督促家長與學生共同開展繪本閱讀活動,并將幼兒的閱讀打卡視頻發(fā)送到班級群中。養(yǎng)成良好的繪本閱讀習慣需要時間的積累,幼兒在幼兒園閱讀的時間有限,且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存在差異,組織開展親子閱讀能夠彌補在校閱讀的不足之處,在家長的帶領下幼兒也能夠選擇更符合自身情況的閱讀方式,保證閱讀質量。
在幼兒將該繪本閱讀完畢時,教師便可在班級內(nèi)組織閱讀分享會,引導幼兒思考“如果你是小刺猬,在面對小兔子遇到困難時會怎樣做呢?”“在認識新的朋友時會選擇什么樣的交友方式呢?”等問題。這時幼兒會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有的幼兒會選擇主動為新朋友準備禮物。教師可以將大家的想法整理到黑板上,在夸贊的同時鼓勵其將這些想法真正應用于現(xiàn)實生活中。例如,在下課時幼兒不去與同伴互動,而是帶有憧憬、羨慕的眼神望著正在玩耍的同伴,教師便可以引導其回想繪本故事內(nèi)容和學到的道理,鼓勵其大膽走向其他幼兒,勇敢地結交新朋友,以此幫助其收獲友情、感知友情。又如,當發(fā)現(xiàn)班級內(nèi)幼兒鬧矛盾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其回憶讀過的繪本故事,喚醒其對友情珍貴的情感,從而培養(yǎng)其理解他人、團結友愛的優(yōu)秀品質。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幼兒園教育階段,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科學、高效的德育工作有助于幼兒優(yōu)良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以及正確價值觀念的構建,在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fā)展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因幼兒年齡較小,認知水平有限,相對抽象的教育方式不僅無法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還會適得其反。生動有趣的兒童繪本剛好能彌補這一缺陷,其中趣味滿滿的圖片能夠大幅激發(fā)幼兒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將其與德育有效結合,使得幼兒在聽故事、讀故事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的洗禮,從而提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