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于1月19日至2月1日舉行的2024年江原道冬青奧會,給全球青年運動員提供了參與奧運級別賽事的一次機會。
被任命為本屆賽事全球大使的中國運動員谷愛凌向青年運動員們發(fā)出號召:“與冬奧會不同,冬青奧會在年輕運動員的職業(yè)生涯中只有一次。因此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可以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志同道合的年輕人學習并建立聯(lián)系。”
冬青奧會每四年舉辦一次,前三屆均在歐洲,分別于2012年、2016年、2020年在奧地利因斯布魯克、挪威利勒哈默爾和瑞士洛桑舉行。江原道冬青奧會是冬青奧會首次來到亞洲,也是韓國在舉辦2018年平昌冬奧會之后又一次舉辦奧運賽事。本屆賽事將充分利用平昌冬奧會場館,所有冰上項目均使用冬奧場館,而跳臺滑雪、冬季兩項、越野滑雪和雪車雪橇也在冬奧場館進行。
一生只能參加一次的奧運賽事
說青奧會和冬青奧會一生只有一次參賽機會,是因為國際奧委會對參賽選手的出生日期有嚴格要求。以江原道冬青奧會為例,只有在本屆賽事舉辦年份2024年的12月31日年滿15至18歲,也就是在2006年1月 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間出生的選手才可參賽。而上一屆洛桑冬青奧會的參賽選手出生日期則在2002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之間。由此可見,一旦錯過,再等四年,選手們將無緣參賽。
本屆冬青奧會共設(shè)7個大項、15個分項、81個小項,預(yù)計將有來自81個國家和地區(qū)奧委會的約1900名運動員參賽。中國體育代表團由98人組成,其中55名運動員將參加本屆冬青奧會7個大項、12個分項、50個小項的比賽。
從2010年的新加坡到2024年的韓國江原道,過去14年間舉辦了三屆夏季青奧會和三屆冬季青奧會。我國南京曾在2014年舉辦第二屆夏季青奧會。與奧運會和冬奧會相比,奧運旗下另外兩大賽事——青奧會和冬青奧會在影響力、商業(yè)價值等方面無法媲美,但也有其獨特魅力與價值。
一手創(chuàng)辦青奧會的國際奧委會前主席羅格曾說:“青奧會絕對不是迷你奧運會,而是將體育與教育、文化體驗結(jié)合在一起的活動。”
國際奧委會改革路線圖《奧林匹克2020議程》的40條建議中,有一條就是“審視青奧會定位”。經(jīng)過近幾屆青奧會和冬青奧會的探索和實踐,國際奧委會重新賦予青年人的奧林匹克三大定位:高水平的青少年體育競技場,體育與教育、文化相結(jié)合的節(jié)日大舞臺,奧林匹克運動的創(chuàng)新試驗場。
面向青少年,意味著青奧會和冬青奧會從誕生之初就被深深打上了“創(chuàng)新”的烙印,這一點在項目設(shè)置上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許多新項目、新規(guī)則都利用這一平臺進行實驗,比如滑雪登山、三人籃球、攀巖、滑板等新興運動,都是先成為青奧項目,之后才成為奧運項目;再比如冰球三對三、混合性別組隊、打破選手國籍(地區(qū)籍)界限混編參賽等,也通過青奧賽場進行了嘗試。
與此同時,舉辦青奧會也是檢驗辦賽能力的“試金石”。2026年夏季青奧會將由塞內(nèi)加爾舉辦,這是非洲大陸首次迎來奧運賽事??梢韵胂?,如果2026年青奧會大獲成功,那么非洲距離舉辦一屆奧運會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青奧會和冬青奧會均不設(shè)獎牌榜,希望淡化競技成績,鼓勵選手多交流、多學習。青奧期間組織的“與冠軍對話”“運動員榜樣”等活動,讓青年運動員在初登奧運舞臺就接受正確的引導(dǎo)和教育。江原道冬青奧會期間,中國選手谷愛凌成為賽事全球大使。她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2020年洛桑冬青奧會上均有過2金1銀的精彩表現(xiàn),這無疑將鼓舞新一代青年運動員。
為吸引更多人關(guān)注,江原道冬青奧會除了開幕式外,所有賽事門票都免費。本屆賽事也希望打造節(jié)日派對,一場名為“冬季一起玩”的冰雪活動將為觀眾提供參與冰雪運動和了解奧林匹克價值觀的機會。此外,國際奧委會還在賽事期間針對不同青年群體組織青年運動員、青年記者職業(yè)發(fā)展等培訓,讓賽場內(nèi)外的全球青年親身感受奧林匹克的魅力。
這些巨星,從這里走出
盡管這項面對全球青年運動員的賽事不設(shè)獎牌榜,希望淡化競賽色彩,但從過往三屆比賽來看,冬青奧會具備高超的競技水準,許多冰雪運動巨星從這里誕生。
中國選手谷愛凌就是其中的典型。去年11月,自由式滑雪運動員谷愛凌被任命為本屆冬青奧會全球大使。國際奧委會表示,這是希望通過谷愛凌從冬青奧會冠軍成長為冬奧會冠軍的經(jīng)歷,激勵江原道冬青奧會的參賽者。
國際奧委會將2020年洛桑冬青奧會形容為谷愛凌的“跳板”。在洛桑,16歲的谷愛凌一鳴驚人,奪得自由式滑雪U型場地技巧和大跳臺兩枚金牌,還在坡面障礙技巧項目中摘下一枚銀牌。兩年后的北京冬奧會上,谷愛凌獲得兩金一銀,不僅成為史上最年輕的自由式滑雪冬奧冠軍之一,更是真正成為一名家喻戶曉的巨星。
谷愛凌曾表示,洛桑冬青奧會是她第一次同時參加三個項目的比賽。這段經(jīng)歷讓她學會了如何面對壓力。“學會處理壓力是運動員最重要的事項之一,我認為冬青奧會的經(jīng)歷幫助我做好了準備?!?/p>
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男子大跳臺冠軍由挪威選手比爾克·魯?shù)芦@得,他的巨星之路要追溯到2016年。那一年,他作為東道主運動員參加了利勒哈默爾冬青奧會,收獲一枚坡面障礙技巧金牌。隨后的兩個奧運周期,他在世界極限運動會中摘下四枚大跳臺金牌,最終在北京圓夢。
在平昌和北京兩屆冬奧會都收獲金牌的克洛伊·金,也是從2016年開始得到全球粉絲的關(guān)注,這位美國選手至今仍然保持著單板滑雪U型場地技巧在冬青奧會上的歷史最高分。她表示,冬青奧會的經(jīng)歷,能讓年輕運動員提前了解真正的冬奧會是什么樣子。
2012年,首屆冬青奧會在奧地利因斯布魯克舉行,在斯洛伐克名將佩特拉·弗洛娃看來,那屆賽事是她職業(yè)生涯輝煌的起點。
“那屆賽事讓我積累了很多經(jīng)驗,當我贏下回轉(zhuǎn)項目金牌時,我職業(yè)生涯的一切都開始了?!痹诒本┒瑠W會上,弗洛娃成為首位獲得高山滑雪回轉(zhuǎn)金牌的斯洛伐克選手。
此外,韓國短道速滑名將黃大憲、奧地利高山滑雪運動員馬爾科·施瓦茨、德國雪車舵手勞拉·諾爾特等人,在成為巨星之前,都曾在冬青奧會上有過美好回憶。
從2016年利勒哈默爾的1067人,到2020年洛桑的1872人,在國際奧委會看來,冬青奧會不僅在參賽選手數(shù)量上得到了提升,競技水平也有了顯著的進步。此次在韓國江原道,可以一起期待更多體壇巨星從冬青奧會走出。
(來源:新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