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宇
范本呈現(xiàn)
梨花風起正清明
◎丁立梅
祖母走后,祖父對家門口的兩棵梨樹特別地上心起來。有事沒事,他愛繞著它們轉,給它們松土、剪枝、施肥、捉蟲子,對著它們喃喃說話。
這兩棵梨樹,一棵結蘋果梨,又甜又脆,水分極多;一棵結木梨,口感稍遜一些,得等長熟了才能吃。我們總是等不得熟,就偷偷摘下來吃,吃得滿嘴都是渣渣,不喜,全扔了,被祖母用笤帚追著打?!皵〖易影?,糟蹋?。 弊婺付逯∧_罵。
我打小就熟悉這兩棵梨樹。它們生長在那里,從來不曾挪過窩。那年,我家老房子要推掉重建,父親想挖掉它們,祖母沒讓,說要給我們留口吃的。結果,兩棵梨樹還是兩棵梨樹,只是越長越高、越長越粗了。中學畢業(yè)時,我約同學去我家玩,是這么叮囑他們的:我家就是門口長著兩棵梨樹的那一家啊。兩棵梨樹儼然成了我家的象征。
我家窮,但兩棵梨樹很為我們賺回一些自尊。不消說果實成熟時,逗引得村里孩子沒日沒夜地圍著它們轉。單單是清明前后,它們一頭一身的潔白,如瑤池仙子落凡塵,就足夠吸人眼球。我們玩耍,掐菜花,掐桃花,掐蠶豆花,掐薺菜花,卻從來不掐梨花。梨花白得太圣潔了,真正是“雪作肌膚玉作容”的,連小孩也懂得敬畏。只是語氣里,卻有著霸道,我家還有梨花的?!壹业模《囹湴?。
祖母會坐在一樹的梨花下,疊紙錢。那是要燒給婆老太的。她一邊疊紙錢,一邊仰頭看向梨樹,嘴里念叨,今年又開這許多的花,該結不少梨了,你婆老太可有得吃了。婆老太是在我五歲那年過世的。過世前,她要吃梨,父親跑遍了整條老街,也沒找到梨。后來,我家屋前就多出兩棵梨樹來,是祖母用一只銀鐲換回栽下的。每年,梨子成熟時,祖母都挑樹上最好的梨,給婆老太供上。我們再饞,也不去動婆老太的梨。
我有個頭疼腦熱的,祖母會拿三根筷子放在水碗里,嘴里念念有詞。等筷子在水碗里終于“站”起來,祖母會很開心地說:“沒事了,是你婆老太疼你,摸了你一下。”然后,就給婆老太疊些紙錢燒去。說來也怪,隔日,我準又活蹦亂跳了。
那時,對另一個世界,我是深信不疑的。覺得婆老太就在那個世界活著,縫補漿洗,一如生前。有空了,她會跑來看看我,摸摸我的頭。這么想著,并不害怕。特別是梨花風起,清明上墳,更是當作歡喜事來做的。墳在菜花地里,被一波一波的菜花托著。天空明朗,風送花香。我們兄妹幾個,應付式地在墳前磕兩個頭,就跑開去了,嬉戲打鬧著,扎了風箏,在田埂道上放。那風箏,也不過是塊破塑料紙罷了,被納鞋繩牽著,飄飄搖搖上了天。我們仰頭望去,那破塑料紙,竟也美得如大鳥。
祖母走后,換成祖父坐在一樹的梨花下疊紙錢。祖父手腳不利索了,他慢慢疊著,一邊仰頭望向梨樹,說:“今年又開這許多的花,該結不少梨了,你奶奶肯定會歡喜的?!闭Z氣酷似祖母生前。
我怔一怔,坐他身邊,輕輕拍拍他的手背。我清楚地知道,有種消失,我無能為力。祖父突然又說:“你奶奶托夢給我,她在那邊打紙牌,輸了,缺錢呢?!蔽衣牭皿@異,因為夜里我也做了同樣的夢,夢見祖母笑嘻嘻地說:“我每天都打紙牌玩呀?!蔽倚牛H人之間,定有種神秘通道相連著,只是我們惘然無知。
祖母走后三年,祖父也跟著去了。他們在梨花風起時,合葬到一起。他們躺在故土的懷抱中,再不分離。
(選自《丁立梅散文精選·青少卷》,有刪改)
技法提煉
1.精心選擇“線”
運用“一線串珠法”,“線”的選擇是關鍵。作為“串珠”的“線”,可以是物,可以是事,也可以是人的思想感情,只要能夠體現(xiàn)文章的主題思想即可。這篇選文,作者采用“一線串珠”法來回憶往事,通過描述關于“梨樹”的幾件事,表達了對家鄉(xiāng)的牽掛、對童年時光的眷戀,以及對親人的真切思念,濃郁的情感從字里行間溢出,讓人動容感懷。
2.巧妙選擇“珠”
有了線索,文章就有了“骨架”,還需要“血肉”來豐富,因此需要巧妙地選擇“珠”。作為“串珠”的“珠”,可以是事件發(fā)展或情感發(fā)展的不同階段,也可以是同一主題的不同側面。這篇文章中,作者敘述了“我們摘梨吃,扔掉后被祖母追著打”“我們在梨樹下玩?!薄白婺冈诶鏄湎滤寄钇爬咸薄白婺溉ナ篮螅娓冈诶鏄湎滤寄钭婺浮钡葞准拢鼈兎謩e代表不同人物在不同人生階段或境遇下的感受與體驗,事例雖樸實、瑣細,卻具有典型性。多個“珠”在梨花樹這條“線”的串聯(lián)下,被安排得有條不紊,緊密相連。
3.合理安排“串珠”
找到“線”和“珠”之后,還要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將分散的材料串聯(lián)起來。在安排素材的時候,我們可以按照時間順序或者情感逐層加深的邏輯順序,采用倒敘、插敘、以小見大等方法進行敘述、描寫,使文章脈絡清晰、結構嚴謹。如這篇文章中,作者運用了插敘的手法,補充交代了兩棵梨樹的來歷,體現(xiàn)了祖母對婆老太的孝順和懷念之情,為下文敘述關于婆老太的情節(jié)做了鋪墊。
學以致用
藏在扁豆花中的愛
◎陳樂蕓
老家的小園里,趴著一叢薔薇和幾畦綠意盎然的蔬菜。其中,我最喜愛的是一架扁豆。
從我記事起,那具爬架上就年年都蕩著扁豆。它的莖是淡綠色的,柔滑的表面上疏疏地披著一層白絨毛。葉子不大,卻綠得可愛,層層疊疊、挨挨擠擠地迎著陽光?;▋旱搅讼募鹃_得最盛,串串如鈴鐺,隨意地在架子上書寫著神秘的文字。羽狀的花塔上綴著六七朵或白或紫的花,最下方的往往已經盛開,而塔尖的花朵仍是小苞。有時候從雕花木窗里望去,那花的形狀,真像一只只靈動的蝴蝶,掛著露,迎著光,翩翩起舞。
扁豆花開的時候,也是奶奶做“炸魚兒”的時候。摘下帶著嫩莖的花串,鋪滿一竹匾,認真洗凈,細細裹上面糊與蛋液,升起小火,熱上一鍋油,放入一串串花兒,煎炸至金黃,香氣就會隨著鍋中扁豆花的高歌,彌漫滿屋。剛炸出的扁豆花如同一尾金燦燦的游魚,上面附滿細細的油泡,它們吱啦作響,耀武揚威??晌乙呀浀炔患?,捏緊筷子挑起一根,置于口中快意咀嚼,酥酥的焦皮與清香的花莖在唇齒間綻放,感覺陽光正一點一點滲入我的每一寸肌膚、每一個細胞中。
小時候的我貪玩,經常與小伙伴們在村中亂跑,皮膚免不了被樹枝、土石劃傷擦破。奶奶就會采下幾枝扁豆花,磨成細細的、淺紫色的花泥,敷在我熱辣辣的傷口上,剛剛還在鬼哭狼嚎的我就會慢慢安靜下來,感受花泥的絲絲涼意。這樣連敷上一兩天,傷口就會愈合。扁豆花啊,“開”在我的傷口上了。夏末秋初,月明星稀的夜晚,我與弟弟妹妹并排坐在高大的扁豆架下,纏著爺爺為我們講故事。爺爺坐在咿呀歌唱的搖椅上,美美地吸上一口水煙,那些悠長的故事便如泉水一般涌出:有仙風道骨的神人,有齜牙咧嘴的鬼怪,還有步履輕盈的花仙……聽著聽著,我們便將臉轉向頭頂懸垂的扁豆,渴望在它密密匝匝的葉子中間與一個能實現(xiàn)愿望的仙子不期而遇。夜深,爺爺趕我們回房睡,我一摸板凳,哎呀,露水下來了。
時間在扁豆不透風的翠葉繁花中汩汩流過。我離開了老家,隨爸媽去城里生活。奶奶時常寄信給我,告訴我,扁豆花又開了。照片上,那架繁茂垂墜的扁豆下,爺爺奶奶并排坐著,笑容燦爛。也許他們的愛也像這扁豆花一樣,平實沉默,卻無時無刻不包圍著我,為我傳遞、輸送著生命的芬芳。
【福建福州第八中學】
●點評
本文采用“一線串珠”的方式,串起“我們”一家人與扁豆花之間的故事,形散神聚,結構完整嚴謹。習作語言充滿生活的詩意,想象力十分豐富,出現(xiàn)了不少閃爍著生活智慧之光的金句,字里行間讓人感受到童年生活的自由快樂以及鄉(xiāng)情和親情的美好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