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煥青
摘要:讀與寫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兩大主要形式,兩者是緊密聯(lián)系、互相依存的。以讀促寫的教學策略是通過大量的閱讀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以讀促寫教學策略的實施具有積極的作用。文章旨在探討以讀促寫的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首先分析了以讀促寫的理論基礎,然后詳細闡述了它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方法,最后驗證了以讀促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
關鍵詞:以讀促寫;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在當今社會,有效的溝通和表達能力對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技能。對于小學生而言,語文學習是培養(yǎng)這些技能的重要途徑。然而,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往往注重知識灌輸,忽視了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要通過引導,讓學生在享受閱讀的同時提升能力。
1? ?以讀促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以讀促寫是一種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教學策略。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是個體在與環(huán)境互動中主動建構的,而不是被動接受的。閱讀是學生與文本互動的過程,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詞匯、理解語法、掌握表達方式,從而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和靈感。
1.1提升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
通過以讀促寫策略在教學中的應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素材,學習表達技巧,從而提升寫作能力。同時,寫作也能促進學生深入地閱讀和理解文本。
1.2培養(yǎng)閱讀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以讀促寫強調閱讀的重要性。通過大量的閱讀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興趣。一旦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他們就會主動尋找和閱讀更多的書籍,從而不斷擴大知識面,提升學科素養(yǎng)。
1.3增強語言感知,提升運用能力
在語言學習中,閱讀與寫作是兩個不可忽視的部分。通過以讀促寫的方式,能使學生在閱讀時能感受到語言的節(jié)奏、韻律與美感,并在寫作時應用所學到的語言知識,進而加強對語言的感悟與應用。
1.4促進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科素養(yǎng)
以讀促寫既是語文教學策略,又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手段。學生在閱讀中能夠開闊視野、了解不同的文化與理念;學生通過寫作能夠表達觀點,提升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以讀促寫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2? ?以讀促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教學正在經(jīng)歷著從傳統(tǒng)知識灌輸向能力培養(yǎng)的轉變。在這個過程中,以讀促寫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策略,受到了廣泛關注。它通過引導學生大量閱讀,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被認為是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升的有效途徑。然而,在實際應用中,以讀促寫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zhàn)。
2.1教材使用不當,讀寫教學割裂
一些教師在采用“以讀促寫”策略時,不能充分利用教材。他們因對教材缺乏全面的認識,只根據(jù)單篇文章的特點來講授,忽視了教材單元主題的整體性,進而導致閱讀和寫作教學脫節(jié)。
2.2教學方法陳舊,忽視實踐操作
一些教師在實行以讀促寫教學時,缺少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往往會過分強調理論知識的教學,而忽略實際操作的意義。這樣,就很難讓學生在讀的時候深入地理解課文,不能有效地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寫作當中。
2.3重視文本閱讀,忽視以讀促寫
在一些課堂上,閱讀與寫作教學出現(xiàn)了脫離的現(xiàn)象。一些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比較重視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對寫作技巧和表達方式等方面的滲透則很少。這樣就使學生難以積累寫作素材,也就很難學會表達技巧,從而導致讀寫分離的情況出現(xiàn)。
3? ?以讀促寫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和教學方法的日益多樣化,以讀促寫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受到了廣泛關注。這種策略強調通過閱讀活動的引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然而,在實際應用中,以讀促寫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zhàn),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教師需要積極探索和實踐有效的教學策略。
3.1優(yōu)選閱讀材料,引導學生享受閱讀過程
對于正在成長中的學生來說,閱讀不僅是獲取知識和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徑,而且是塑造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然而,面對浩如煙海的閱讀材料,如何選擇適合學生年齡和認知水平的讀物,是每位教師肩負的重要責任。在選擇閱讀材料時,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可以選擇語言簡單、情節(jié)有趣的讀物,以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則可以選擇內容豐富、思想深刻的讀物,以提升他們的閱讀理解和思維能力。選擇符合學生年齡和認知水平的閱讀材料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有當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并享受閱讀時,他們才能從中汲取智慧,成長為具有廣博知識和高尚品格的人。因此,作為教師,應該精心挑選閱讀材料,為學生的閱讀之旅鋪設一條充滿樂趣和啟迪的道路。
一是符合學生特點,提高閱讀效率。選擇適合學生年齡和認知水平的閱讀材料是以讀促寫策略成功的關鍵。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認知能力和生活經(jīng)驗有限,因此,教師需要精心挑選既簡單易懂又富有吸引力的閱讀材料。這些材料可以是生動有趣的故事和寓言,也可以是與他們生活緊密相關的科普文章。通過恰當?shù)倪x擇,教師可以確保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會遇到太多障礙,從而順利地理解閱讀內容。
二是材料難度平衡,提升理解能力。要想使學生對閱讀材料有全面的了解,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握好材料的難易程度以及深淺程度。太過繁雜的材料可能會使學生感到困難,太過簡單的材料又可能降低學生的興趣。所以,教師在閱讀材料的選取上需要尋求平衡,保證材料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性。
三是豐富材料內容,享受閱讀樂趣。閱讀材料是否多樣和豐富,對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非常關鍵。教師在教學中除了介紹傳統(tǒng)故事和寓言以外,也可以介紹科普文章、歷史傳記和詩歌等多種閱讀材料。這些類型各異的文本能給學生帶來多樣化的閱讀體驗,有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并增長他們的見識。
3.2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既是一種獲取知識的途徑,又是一種精神的享受。然而,在現(xiàn)代快節(jié)奏的生活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他們深入閱讀,成為教育者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點燃學生對閱讀的熱情,教師需要巧妙地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其中,通過講述、展示圖片等方式創(chuàng)設生動的閱讀情境便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方法。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享受閱讀的樂趣。這種教學方式既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又能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情趣和文學素養(yǎng),為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是講述故事。教師上課時可采用生動形象的講述技巧把閱讀材料的故事情節(jié)講得有聲有色。這種講述方式能有效地引起學生的注意,把學生引入故事的世界中。通過教師的講述,學生會對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關系有初步的認識,進而對閱讀材料產(chǎn)生興趣。這種吸引人的講述方式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又可以為他們隨后的深入閱讀奠定基礎。
二是展示圖片。為幫助學生對閱讀材料有更直觀的認識,教師可以采用展示圖片的方式。通過搜集和閱讀材料有關的圖片,或者鼓勵學生畫出符合課文內容的插圖等,把文字描述變成直觀的畫面。這種圖片展示的方式能使學生對課文所述情景、人或者事物有更直觀的感知,以加深他們的理解與印象。與此同時,生動有趣的畫面還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更積極地參與閱讀活動。
3.3引導深度閱讀,提升讀寫能力
閱讀不僅是獲得知識的重要方式,而且是發(fā)展學生思維品質和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要想達到深度閱讀的目的,既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和思考,也需要教師的高效指導與悉心引導。教師既是知識的傳遞者,又是思維的啟發(fā)者和能力的培養(yǎng)者,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通過提出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究欲,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課文的深層含義和作者的意圖。討論又能使學生在交流中表達看法,從而促進對文本的深度理解與多元解讀。在對作家寫作技巧及表達方式進行分析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注意課文的語言特色、篇章結構及修辭手法。這種教學方式既有助于學生對文本的深入理解,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及表達能力。
一是提問引導,啟發(fā)思考。教師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提問,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與主題進行深度思考。提問能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挖掘課文的細節(jié)和深層含義,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與獨立思考能力。同時,還有助于學生對作者寫作意圖及表達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從而為學生讀寫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二是討論交流,碰撞思想。在教學中,要組織學生討論與交流,使學生在交流中有新的看法與認識。通過討論交流,學生能夠互相啟發(fā),互相補充見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與此同時,討論交流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溝通能力,提高思維的活躍度。在學生進行討論時,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尊重別人的意見、聽取不同意見,以發(fā)展他們的批判性思維。
三是分析寫作技巧,提煉表達方式。教師可以通過分析作者的寫作技巧和表達方式,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寫作特點和風格。通過分析作者的遣詞造句、篇章結構和修辭手法等寫作技巧,學生可以學習到如何運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提煉作者的獨特表達方式,培養(yǎng)他們的語感,以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
綜上所述,文章分析了以讀促寫的理論基礎和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方法,能夠顯著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能力。因此,建議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積極采用以讀促寫的策略,通過合理選擇閱讀材料、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引導深度閱讀和鼓勵創(chuàng)意寫作等方式,幫助學生在閱讀中積累素材、學習表達技巧,從而提升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成.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分析[J].名師在線,2023(7):2-4.
[2]林松峰.學科素養(yǎng)理念下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思考[J].教師,2022(31):33-35.
[3]王倩.閱讀與寫作結合,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發(fā)展[J].作文成功之路,2022(28):68-70.
[4]何燕.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分析[J].教師,2022(35):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