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峰
維生素可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大類。水溶性維生素包括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脂溶性維生素包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等。脂溶性維生素能在脂質(zhì)環(huán)境中被吸收,通常存儲于脂肪組織和肝臟,過量攝入會導致中毒;水溶性維生素則通過水來傳輸和吸收利用,會通過尿液、汗液等很快排出,不會在體內(nèi)囤積,所以需要從日常飲食中不斷補充。孕婦如果缺乏維生素,不僅會影響胎兒的正常生長發(fā)育,還會導致孕婦出現(xiàn)水腫、便秘、抽筋、免疫力下降等狀況,繼而影響后面的分娩和哺乳。本文將介紹維生素與妊娠健康之間的關系。
維生素A
維生素A可促進胎兒視力發(fā)育,增強抗病能力,尤其有益于牙齒和皮膚黏膜的健康。但是,維生素A攝入過量會引起胎兒畸形。孕婦缺乏維生素A可發(fā)生夜盲、貧血、早產(chǎn),胎兒可能因此致畸,如唇裂、腭裂、小頭畸形等。因此,維生素A不建議藥補,以食補為佳。維生素A多存于動物肝臟、魚肝油、奶、蛋、胡蘿卜、橘子、杏等食物中。每天保證1個雞蛋、1杯牛奶,每周吃1~2次豬肝即可滿足機體對維生素A的需求。
B族維生素
B族維生素種類比較多,包括B1、B2、B6、葉酸、B12、煙酸等。其中,葉酸是廣大孕婦最為關注的B族維生素,可預防胎兒神經(jīng)管畸形。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孕婦每天攝入400~800 μg的葉酸。其實,其他B族維生素也很重要。如維生素B1嚴重缺乏有可能導致韋尼克腦病,會危及孕婦生命安全,嚴重時需終止妊娠;維生素B2在蛋白質(zhì)、脂肪和糖類的代謝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缺乏可能引起孕中期口角炎、舌炎、眼部炎癥,并會增加早產(chǎn)兒的發(fā)生率;維生素B6在預防孕期嘔吐、焦慮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維生素B12缺乏可導致巨幼紅細胞性貧血以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損傷。B族維生素主要存于動物肝臟、奶、肉、魚、蛋以及各種蔬菜、谷物豆類內(nèi)。孕婦每周吃2次動物肝臟,每天堅持喝1~2杯牛奶即可。
維生素C
維生素C俗稱抗壞血酸,不僅可以促進胎兒的生長發(fā)育,還能提高孕婦對鐵離子的利用率,有助于糾正缺鐵性貧血。此外,維生素C能提高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在預防感染性疾病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我國營養(yǎng)學會推薦孕婦每日補充維生素C為80~100 mg。食物中的維生素含量主要來源于新鮮的蔬菜水果,但要注意維生素C遇熱容易被破壞,所以應避免長時間高溫烹煮。
維生素D
維生素D可促進小腸黏膜細胞對鈣和磷吸收,有助于孕婦骨骼鈣鹽的更新和胎兒的新骨生成,維持孕婦和胎兒骨骼的正常生長發(fā)育。一旦缺乏維生素D,會引起胎兒骨骼發(fā)育障礙和孕婦手足抽搐。孕婦每天需要10 μg的維生素D,可以通過食物如魚類、蛋黃、奶制品等補充。此外,日光浴可以促使體內(nèi)合成維生素D,所以孕期需要適當?shù)綉敉饣顒?、曬太陽?/p>
維生素E
維生素E具有明顯的改善生殖功能,在婦產(chǎn)科臨床上多用于孕早期的先兆性流產(chǎn)和習慣性流產(chǎn),也可用于母兒血型不合情況下的溶血性疾病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