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曉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班主任的工作職責已經從簡單的班級管理轉變?yōu)槿嬗恕T趯嵺`中,鼓勵教育被越來越多的班主任看作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個性發(fā)展的有效途徑。本文將從班主任的角度出發(fā),探討激勵教育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旨在促進班主任提高管理水平,實現(xiàn)全面育人目標。
作為初中班主任,深切理解學生就像一棵成長的小樹,脆弱又稚嫩,任何風吹雨打都可能將他們摧毀,而只需要稍加一點鼓勵,就可以讓他們茁壯成長。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堅信鼓勵教育的重要性,因為它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培養(yǎng)他們自信、自強、努力、積極的品質。通過鼓勵教育,能夠看到那些不善于表達的學生變得開朗,他們開始敢于展示自己,勇敢地表達觀點;也能夠看到那些愛犯錯的學生變得更加自省,他們開始從錯誤中學習,懂得反思,不斷進步;貪玩的學生逐漸學會了自律,他們明白了玩樂與學習的平衡,開始對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更好地進行班級管理,需要將全面育人落到實處,本文從經驗者的角度探討鼓勵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鼓勵教育對初中生發(fā)展的價值
因為一句鼓勵而獲得成功的事例不勝枚舉,每一次鼓勵都可能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每一次鼓勵都可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跡。鄧亞萍熱愛乒乓球,卻因為身材矮小而屢次被拒絕,她的父親卻說:“你很優(yōu)秀,你能夠得到你想要的?!弊罱K,鄧亞萍憑借著自身努力成為著名的乒乓球國手。電影《八角籠中》的孩子們也是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最終戰(zhàn)勝了自我,找到了人生的出路。電影《第一名》中的男孩因為先天性疾病受到同學和教師的排擠,但校長的支持和鼓勵讓他從羞愧、怯懦中走了出來,最終成為一名人民教師。種種事例都在表明鼓勵教育的重要性,在班級管理中鼓勵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
(一)幫助初中生增強自信心,促使其勇于面對麻煩
馬斯洛著名的人類需求理論將人的需求分成五個方面,也就是生理需求、社交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xiàn)需求。在初中生的成長過程中,他們面臨著各種挑戰(zhàn)和困難,有時會因為一些小問題而陷入自我懷疑和缺乏自信的狀態(tài)。由于自身發(fā)展并不成熟,相比于物質需求,他們更需要的是精神需求,也就是肯定、尊重、贊美和關愛,有時一次肯定的點頭、一個贊賞的表情,甚至是一句贊揚的話語,都會讓他們樹立自信。隨著年齡的持續(xù)增長,學生開始學會隱藏自己的情緒,但這并不代表他們不希望得到稱贊和鼓勵。相反,此時的教師更需要細心觀察,把握住任何鼓勵學生的機會。如果學生長時間得不到鼓勵和贊揚,一味地接受挫折教育,那么他們將在自尊心受挫和缺乏安全感的環(huán)境中長大,自然容易產生心理健康問題。因此,班主任和家長在這一階段要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自我認知和自信心,讓他們勇于面對困難和麻煩。通過鼓勵,可以幫助學生戰(zhàn)勝挫折,培養(yǎng)毅力和堅韌性,促使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更加自信、樂觀、積極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zhàn)。
(二)幫助初中生培養(yǎng)優(yōu)秀品質,推動其綜合發(fā)展
初中生的思想和行為習慣正在形成,品質和思想品德的塑造對他們的未來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初中生心智尚未發(fā)育完全,對學習的興趣并不穩(wěn)定,對愛好的甄選并不明確。鼓勵教育可以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積極正向的反饋,幫助初中生發(fā)掘自身的才能,找到自身的興趣與愛好,并用真切的話語、熱心的行動,引導初中生做正確的事、找到正確的努力方向。因此,班主任和家長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秀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如獨立思考、自我管理、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等,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和教育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和自我約束力,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為他們的未來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這也能夠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競爭力,為其未來的發(fā)展做好鋪墊。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實施鼓勵教育策略的有效途徑
(一)轉變教育觀念,實現(xiàn)公平化的鼓勵教育
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往往偏向重視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而忽視了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這種偏見不僅會給學生造成壓力,也會影響他們的學習動力和自信心。因此,班主任需要轉變教育觀念,實現(xiàn)公平化的鼓勵教育,理解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并通過個性化的教學和評價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班主任應該給予其適當?shù)目隙ê酮剟?,激勵他們保持努力進取的態(tài)度;對學業(yè)成績較差的學生,班主任應該幫助他們找到問題所在,并給予其積極的鼓勵和支持,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并在他們取得進步時給予贊揚和獎勵。
贊揚是一種重要的鼓勵方式,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動力。對于那些在某一方面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班主任應該給予積極的肯定和贊揚,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認可,激發(fā)他們繼續(xù)努力的積極性。同時,班主任應該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激勵他們開拓自身專長,充分發(fā)揮自身潛能,實現(xiàn)個性化成長。
此外,班主任應該與其他教師、學生以及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在各科目上的表現(xiàn),從不同角度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與家長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和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更全面的指導。同時,家校之間的溝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共同關注學生的發(fā)展,為學生的學習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
俄國作家捷爾任斯基曾經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這句話深刻地表達了愛與教育之間的關系,只有真正愛孩子的人,才能夠對他們進行有效的教育。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班主任是他們最親近的人之一,也是能夠直接影響他們的人。因此,班主任要從關注每個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了解學生的內心情緒變化,通過一對一的交流,為學生提供有效幫助和指導。
首先,班主任應該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和興趣愛好,以及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所面臨的困難,可以通過與學生的交流,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關心他們的成長。同時,班主任應該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性,不應該將學生的行為和想法簡單地歸類或評價。
其次,班主任應該注重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班主任應該尊重并理解學生的表達方式,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支持。在交流過程中,班主任還應該耐心聆聽學生的意見或建議,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
最后,班主任應該為學生提供積極的引導。在了解學生的情況后,班主任可以根據(jù)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給予他們相應的支持。例如,對學習困難的學生,班主任可以與他們一起制定學習計劃,并提供相應的輔導;對情緒不穩(wěn)定的學生,班主任可以通過心理輔導和溝通交流,幫助他們調整情緒,緩解壓力。
(二)改良管理方式,開展高效化的鼓勵教育
在開學初期,班主任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來促進班級的良好發(fā)展。首先,班主任可以安排班委組織全班制定班集體奮斗目標、建立行動計劃和班級規(guī)范。通過集體討論,確立一個共同的目標,使全班學生有一個統(tǒng)一的努力方向。其次,班委定期召開例會,與全班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這些例會可以用來反饋班內出現(xiàn)的問題,共同探討解決辦法。班委將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匯總,并與班主任一起討論如何改進班級工作和學習環(huán)境。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及時解決問題,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最后,班主任可以培養(yǎng)班干部隊伍,提高班干部的責任感和領導力。班干部是班級中的重要角色,負責協(xié)調班級的各項事務。通過對班干部進行培訓,可以提高他們的組織能力和領導水平,從而更好地管理班級事務。同時,班干部的存在能夠激發(fā)全體同學關心班集體的意識,學生會更加關注班級的發(fā)展和班級活動,積極參與到班級建設中去。
對班集體來說,班主任可以設立班級理事會,讓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和決策,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責任,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同時,與家人的溝通也是十分重要的,班主任要了解學生在家庭環(huán)境中的情況,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關愛和支持。班級理事會可以由五名負責任的學生組成,他們負責分析班級的自我教育情況,并提出改進措施。這樣的方式可以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責任感,促使他們在班級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同時,將班務工作交給班干部管理項目組,并進行細化,可以讓班干部更加專注于自己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另外,采取“對抗式”的管理模式可以鍛煉學生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約束能力。這種模式通過設置競爭機制,讓學生面對困難,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堅韌品質和自我調節(jié)能力。同時,班主任需要適時給予指導,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三)改善管理環(huán)境,開展合理化的鼓勵教育
在班級環(huán)境文化建設中,教室的布置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良好的教室環(huán)境可以為學生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和學習習慣。班主任可以合理布置教室,營造溫馨、整潔、有序的氛圍,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更容易專注學習,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品德素養(yǎng)。在班級制度文化方面,班主任需要根據(jù)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日常行為規(guī)范、能力評定標尺、學習評定標尺等,以規(guī)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和學習活動。制度化的管理可以提高學生的自律性和責任感,促進班級秩序和學習氛圍良性發(fā)展。班主任需要與學生一起建立共同遵守的規(guī)范,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使班級更加和諧、穩(wěn)定。
此外,班級精神文化是班級環(huán)境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班級精神包括班級的核心理念和核心價值觀,班級目標是班級共同努力的方向,班級形象則是班級在校園和社會中所展現(xiàn)出的形象。班級凝聚力、班級輿論、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等也是班級精神文化的重要內容。班主任要引導學生一起踐行班級精神文化,通過各種方式增強學生對班級的認同感和凝聚力,促進班級成員間的團隊合作,從而提高班級的整體向心力。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能夠意識到良好的行為表現(xiàn)會得到認可,而不當?shù)男袨閷艿脚u。管理上的適度張弛意味著要根據(jù)具體情況施加壓力或給予激勵,不應一味地放任學生的行為,而是要在適當?shù)臅r候加以引導和約束。同時,重視對班級環(huán)境的管理,保持良好的班風和學風,讓學生能夠在積極的氛圍中學習與成長。
(四)增加柔性教育,開展普惠化鼓勵教育
處理學生犯錯問題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班主任應該允許學生犯錯,但同時要保證不影響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不傷害學生的自尊。犯錯的學生需要時間和空間來改正,班主任應該具備耐心、包容和等待學生改變的品質,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采取不同的方式對待犯錯的學生。針對違反紀律情節(jié)較輕的學生,班主任可以采取一些輕度的懲罰形式,如讓學生上講臺唱一首歌或者講一個動聽的故事。這樣的懲罰形式既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又不會造成較大傷害,同時能夠促使學生自我反省和自我認識。對于違反紀律情節(jié)較重的學生,班主任可以要求其用正楷字體寫一份200字的違紀心理報告書,描述當時的違紀心理狀態(tài)。這樣的懲罰形式既能讓學生深刻地反思自己的行為,又能讓其通過書寫來了解自己的內心狀況,從而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有助于學生的心理調適和行為改變。
任何情況下,班主任都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通過適當?shù)膽土P措施,幫助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引導他們改正錯誤、走上正軌,同時要注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班主任應該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激發(fā)他們的潛能,塑造他們的品格。
三、結語
作為班主任,要重視鼓勵教育的作用,通過鼓勵教育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實踐中,班主任要靈活運用各種方式,給予學生具體、及時的鼓勵,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同時,班主任要認識到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鼓勵教育。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班主任工作的全面育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