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瑞娟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提出了“英語學習活動觀”,并指出其意義,其中學習理解指向知識掌握,應用實踐指向能力提升,遷移創(chuàng)新指向素養(yǎng)提升。這三個方面屬于縱向發(fā)展,而多維教學則是在這三個層面上的擴展和補充,最終實現(xiàn)學生素養(yǎng)多維度、多層次的提升。
一、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概念解讀
英語學習活動觀指的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結合問題情境,以主題為引領,以語篇為依托,在已有知識的前提下,運用相關的語言以及策略,通過學習理解類、應用實踐類和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獲取和梳理語言和文化知識,建立基于主題的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內化所學語言和文化知識,加深對主題的理解;進而結合個人實際,嘗試在新情境中運用所習得的語言、知識、思想和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用英語表達對所學主題的認知、態(tài)度以及價值判斷。
二、英語學習活動觀應遵循的原則
第一,整合性原則。在遵循整合性原則的過程中,教師要圍繞所學習的主題進行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整合。
第二,層次性原則。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從學習理解層面到實踐應用層面,教師要使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幫助學生習得并運用語言知識,在語言建構和內化中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并學會遷移和創(chuàng)新,同時將所學習的語言知識以及思想方法運用到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情境問題上。
第三,關聯(lián)性原則。學生在學習知識之前,必須在已有知識與所學知識之間建立相關聯(lián)系,并使它們形成互通結構。
第四,實踐性原則。新課標的教育目標注重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在英語學習活動觀視角下,學生必須以學習為主,以活動為中心,通過嘗試主動參與進去,在“做中學”的同時提升其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以及學習能力等。
第五,發(fā)展性原則。發(fā)展性原則適合于不同主題的英語學習活動,學生通過學習不同難度的語言,結合不同認知層面的語篇進行多角度的學習,達到全面發(fā)展的目的。
三、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指導意義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想要探究英語學習活動觀視角下小學英語多維閱讀教學,就需要明確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實際意義。當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教師需要明確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通過提升學生的閱讀技巧和方法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在多維閱讀教學設計中,教師可以通過科學的設計并展開多維閱讀教學活動,提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實效性、科學性、層次性、關聯(lián)性以及實踐性,讓學生達到知識理解、知識內化、知識遷移、知識運用的目的。
四、英語學習活動觀視角下的小學英語多維閱讀
(一)以學習活動觀為導向,制訂多維閱讀教學目標
小學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以及學習能力四個維度。英語閱讀語篇是教學的基礎性資源,語篇賦予語言學習以情境和內容,是英語課堂教學的核心載體。英語語篇要結合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chuàng)新等學習活動進行深層理解,同時結合站位、角度、側重點進行適當補充,學生會有不同的閱讀收獲和讀后感。因此,在制訂多維閱讀教學目標時,我們要結合這四個維度進行。同時不但要強調語言知識的學習,而且需要在此基礎上以學生為主體,對學生進行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樣才可以提升教學效率,讓學生全方位發(fā)展。我們以冀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 Lesson 24? A Wonder-ful Trip為例進行說明,同時引導學生從以下兩個維度進行語篇的高效閱讀。維度一,尋找關鍵,提煉每部分的主旨。在這個過程中,思考每部分的主旨又可以分為段落關鍵信息詞和提煉出每個部分的主旨。維度二,依話題,歸納語篇大意。首先,展開語篇話題。其次,結合語篇話題進一步歸納語篇大意。整體分析,站位不同,就會有不同的閱讀體驗和感受。在學習完本課的知識點后,學生就可以運用這種方式進行文本閱讀,在閱讀的同時達到遷移創(chuàng)新的運用(如圖1)。
(二)結合語篇閱讀內容,探究其中內涵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結合相關的語篇展開閱讀教學,語篇含有語言知識、文化知識,教師通過對相關英語閱讀知識的梳理和全方位的講解,同時結合學生的真實生活體驗,讓學生感知并提升閱讀理解和閱讀實踐能力,達到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chuàng)新的目的。在學習冀教版五年級上冊Unit 3 Writing Home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明信片購買、寫信以及郵寄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具體的步驟展開:First,buy some postcards in a shop. Second,write a letter on paper or on line. Third,send the email to someone.本單元的核心部分: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明信片的主題文化延伸和內涵解讀,即在1840年,一個英國人寄送了世界上的第一張郵政明信片,這張明信片是霍克郵寄給自己的,其中的圖案是由自己手繪的一幅漫畫,至此經過數(shù)年后,霍克被認為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一項偉大發(fā)明的創(chuàng)始人。隨著印刷術的發(fā)展,明信片開始作為一種人們所喜愛的通信手段進入大眾的生活,同時風靡全球。了解明信片的發(fā)展史,學生就可以結合相關知識,對明信片有深刻的解讀,達到了解和掌握的目的。在課后實踐階段,學生可以結合各種方式搜集不同類型、不同圖形以及不同樣式的明信片,同時了解明信片背后的知識。另外,在遇到其他與明信片有關的類似內容時,就可以將所學習的知識進行遷移和創(chuàng)新。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提升閱讀教學活動的效率和質量
隨著信息技術2.0的推進,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都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平時的教育教學中,且收到了不錯的效果。這就充分說明了在信息技術下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在小學英語多維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相關的應用程序,像冀教學英語App,其中包含小學或者初中板塊英語教材的學習。在小學英語階段,點擊小學英語教材內容學習板塊,進入相關年級的教材頁面后,里面有課文朗讀板塊和故事動畫板塊。進入故事動畫板塊中,在輸入本冊序列號(在本冊光盤里)后,就可以通過確定按鍵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和理解。通過視頻資料感官刺激,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語篇內容的理解和吸收,有效地提升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除了該App外,其他相關的應用程序也可以用于多維閱讀輔助教學,包括一些模擬真人在線對話App。學生可以進入模擬真人對話當中,減少了與真人對話的壓力,在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中融入對語篇的理解,達到知識運用和實踐的目的。
(四)通過語篇內容的理解進行遷移創(chuàng)新的教學活動
遷移創(chuàng)造類的活動是英語學習活動的第三部分內容,它包含推理與論證、批判與評價、想象與創(chuàng)造類活動。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領會語篇大意,還要通過語篇所反映出來的內容,挖掘其中所蘊含的深刻含義以及學生應具備的價值取向,以辯證的角度全面地理解一種事物,并進行批判性的評價,加深對原文內涵的理解,促進學生從能力向素養(yǎng)的轉化。我們在學習冀教版四年級上冊Unit 1 The Clothes We Wear中的單元語篇時,學生初步理解語篇單詞、短語、句子等,包括衣服的種類、衣服的顏色、衣服的特點。但是在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指導下,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遷移創(chuàng)新類的閱讀教學活動設計(如表1)。
結合表1的批判與評價,教師引導學生在語篇閱讀和理解的基礎上,設計一個批判與評價過程,以分組的形式進行討論、交流以及成果匯報,讓學生分享關于衣服在生產以及消費過程中出現(xiàn)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有的學生認為:衣服可以保護個人隱私。在夏天,衣物為人們阻擋紫外線的照射;在冬天,衣物可以為人們遮風、避寒、保暖。有的學生認為:當前,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制衣公司生產了大量的服裝制品,人們在購買服裝中出現(xiàn)了鋪張浪費的情況,導致每個人在衣柜里堆積了大量的衣物,最后成為陳年垃圾被扔進了垃圾箱里。長此以往,衣物垃圾不但會造成環(huán)境破壞,而且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在提出具體的解決策略方面,有的學生提出:可以組成小分隊,在戶外綜合實踐活動中宣傳衣物浪費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有的學生提出:要倡導社區(qū)建立衣物回收箱,將這些衣服清洗、消毒、殺菌,進行回收處理;還有的學生提出:從自身做起,減少不必要的衣物購買,以身作則,減少浪費,形成良好的價值觀。
(五)提煉重點閱讀知識進行拓展和延伸
在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對語篇內容進行教學總結,提煉語篇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教學延伸,這樣不但可以增強學生對語篇的理解深度,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對語篇理解的廣度,達到多維閱讀的目的。在學習冀教版五年級英語下冊Unit 2 In Beijing 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結合本單元的學習內容進行教學總結,即本篇文章學習描寫景點有關的內容,they arrive in+地點+at+時間+in the afternoon。緊接著使用 some place is very big描述具體的地點,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地點。然后結合相關人物的具體動作,使用動詞ing形式進行描述。因此,本單元的內容主要學習的是現(xiàn)在進行時態(tài)。教師以引導的方式進行多維閱讀教學指導,可以是情境圖或者思維導圖的引導方式,也可以是提問式的引導方式,還可以是動態(tài)視頻的引導方式等,同時引出“你去過哪里”的主題,讓學生在語篇學習結束后試著通過現(xiàn)在進行時的時態(tài)描述自己所到達的某個地方:這個地方的景物是什么樣的,這個地方是大還是小,這個地方的人都在做什么,他們的感受怎么樣(通過表情說明),語篇主要以現(xiàn)在進行時為核心,展開寫作或者口語練習。
總而言之,在英語學習活動觀視角下,教師需要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實際需求,為學生設計科學、合理的小學英語多維閱讀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中理解語篇、應用語篇以及提出自己對語篇的創(chuàng)新理解。
(作者單位: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西湖鎮(zhèn)中心小學)
編輯:溫雪蓮
注:本文系2023年酒泉市教育科研課題“以‘多維閱讀提升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JQ[2023]GHB03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