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兵器類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的背景下,通過對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專業(yè)必修課程“爆炸安全技術與管理”的支撐畢業(yè)要求指標點進行梳理,制定了相對應的課程目標?;谡n程目標制定了課程目標達成度比例矩陣及達成評價標準,并提出了該課程的達成度評價方法。以彈藥2020―5班學生為樣本,進行了該課程目標的達成度計算與分析。結果表明,建立的課程目標達成度比例矩陣、達成評價標準以及對應的達成度評價方法能高效地追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針對性地跟蹤每個學生對各課程目標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提出該課程的教學改進方法及措施,為今后教育教學的持續(xù)改進提供了數(shù)據(jù)支撐和參考。
關鍵詞 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課程目標達成度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2024.6.034
Analysis of Course Objective Achievement of Explosion Safety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LI Rui, WANG Quan, WU Hongbo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for weapons major, course objectives have been developed by delineating the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and indicators relevant to the compulsory course Explosion Safety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within the major of Ammunition Engineering and Explos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course objectives, an achievement degree ratio matrix of the course objectives and the achievement evaluation standard are formulated, and the achievement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course is proposed. The achievement degree of the course objectives was analyzed using the grade data of 2020-5 Class as a samp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hievement degree ratio matrix, achievement evaluation standard and the attainment evaluation method can efficiently trace the various links in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rocess, track each student's mastery of each course objective, and put forward the teaching improvement methods and measures of the course, which provide data support and reference for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the future.
Key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ammunition engineering and explosion technology; course objective achievement
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現(xiàn)已是國際上被廣泛接受的工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同時也是工程教育和工程師資格在國際范圍內相互認可的關鍵基礎[1]。2006年,我國由教育部等有關部門開始啟動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工作,是工程師制度改革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2]。2016年,我國正式加入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工程教育本科學位互認協(xié)議——《華盛頓協(xié)議》,成為第18個正式成員[3]。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的目標是使工科專業(yè)文憑具有國際等效性,通過認證的工科專業(yè)畢業(yè)生學位,《華盛頓協(xié)議》其他成員國之間相互認可。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對提高高等教學質量,深化教育體系改革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我國在工業(yè)化和現(xiàn)代化建設過程中,培養(yǎng)高素質、創(chuàng)新型的工程科技人才的必由之路[4-5]。
安徽理工大學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專業(yè)是我國最早的一個主要培養(yǎng)民用爆破器材與工程爆破技術專門人才的本科專業(yè)[6]。安徽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對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專業(yè)的工程教育認證工作十分重視,在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專業(yè)工程教育認證的準備與實施階段對專業(yè)相關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梳理和改進。本文通過梳理專業(yè)必修課程“爆炸安全技術與管理”支撐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的畢業(yè)要求指標點,制訂了相應課程目標,建立了課程目標達成度比例矩陣以及達成評價標準,并提出了該課程目標的達成情況評價方法。通過收集彈藥2020―5班學生爆炸安全技術與管理課程的期末考試成績和平時成績等原始數(shù)據(jù),對該課程目標達成情況進行分析,提出該課程的教學改進措施,為今后該課程教育教學的持續(xù)改進提供參考。
1 "課程目標的制訂
在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基本理念的指引下,結合安徽理工大學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爆炸安全技術與管理課程組教師對課程“爆炸安全技術與管理”的支撐畢業(yè)要求指標點進行了多次討論和系統(tǒng)研究,最終制定了本課程的3個課程目標。
目標1:掌握安全科學的基本理論、事故致因理論的有關知識和分析方法,掌握化學危險品的分類和特性,了解各類?;返奈kU等級和火災危險性,結合火炸藥和爆破器材的有關法律法規(guī),對危險化學品的防火防爆作出合理性的分析。
目標2:掌握防火防爆的一般原則及在電、熱、機械作用、靜電、雷電、射頻、雜散電流等作用下,爆炸危險品的安全及其防護措施,熟悉爆破工程的爆破安全知識和拒爆、盲炮的處理方法,了解工程爆破的必須遵守的相關法律和法規(guī),了解爆破作業(yè)人員和爆破工程技術人員的職責和責任。
目標3:熟悉民用爆炸物品的生產、儲存、運輸、使用及銷毀過程中的安全知識,了解職業(yè)衛(wèi)生及其職業(yè)病的防護方面的相關知識,熟悉爆破及爆破器材的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識,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民爆、國防軍工等行業(yè)中。
2 "達成情況評價方法設計
2.1 "課程目標達成度計算矩陣
安徽理工大學課程成績按照課程考試成績(占比70%)和平時成績(占比30%)兩種考核方式結合進行評價,其中課程考試成績采用閉卷考試形式進行,最終得分作為該部分成績。平時成績的考核通過課堂表現(xiàn)及課后作業(yè)等綜合評定。
為了評價學生對該課程目標學習的達成情況,需要明確不同課程目標的考核與評價方法,以及在各課程目標中的占比。安徽理工大學爆炸安全技術與管理的課程組教師經過多次的討論,明確了由課程考試和平時成績支撐各課程目標。建立了爆炸安全技術與管理中各課程目標的達成度比例矩陣,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課程目標1―3主要由課程考試和平時成績兩部分組成,其中,平時成績主要采用課堂表現(xiàn)和課后作業(yè)進行考核。對于課程目標1,課程考試、課堂表現(xiàn)和課后作業(yè)分別占比35%、7%和6%;對于課程目標2,課程考試、課堂表現(xiàn)和課后作業(yè)的占比分別為20%、5%和5%;對于課程目標3,課程考試、課堂表現(xiàn)和課后作業(yè)的占比分別為15%、4%和3%。各課程目標的達成情況按照如下式進行計算:
(1)
2.2 "課程目標達成評價標準
《安徽理工大學學生手冊(2022版)》中規(guī)定:所修課程的平均學分績點小于1.8時,不授予學士學位。其中,績點的計算如下:
(2)
由式(2)可知,所修課程的平均分應不少于68分才能獲得本專業(yè)的學士學位。因此,將0.68設定為課程目標達成的評價標準。
3 "課程目標達成情況評價及持續(xù)改進
3.1 "課程目標達成情況分析
以彈藥2020―5班學生為對象,對該班學生的爆炸安全技術與管理課程的各個課程目標及總目標的達成情況進行分析和評價。
3.1.1 "課程目標1的達成情況分析
使用式(1),結合表1的課程各目標達成度比例矩陣,對彈藥2020―5班學生的爆炸安全技術與管理課程目標1的達成情況進行分析與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課程目標1的平均達成度為0.84,最高達成度為0.97,最低達成度為0.63,高于平均達成度有21名學生。學生總體表現(xiàn)良好,大多數(shù)學生通過學習對該課程目標相關知識能夠較好掌握。課程目標1有3名學生沒有達成,分別為序號32、33和34,這3名學生的達成情況分別為0.66、0.63和0.65。對本目標的相關知識掌握不足。
3.1.2 "課程目標2的達成情況分析
利用式(1)和表1,對彈藥2020―5班學生爆炸安全技術與管理課程目標2的達成情況進行分析與統(tǒng)計。結果表明,課程目標2的平均達成度在0.89,最高達成度為0.96,最低達成度為0.60,高于平均達成度有27名學生。學生總體表現(xiàn)良好,大多數(shù)學生通過學習對該課程目標相關知識能夠較好掌握。本項課程目標有1名學生(序號為33)沒有達成,這名學生的達成情況分別為0.60,對本課程目標的相關知識掌握不足。
3.1.3 "課程目標3的達成情況分析
同樣,利用式(1)和表1對彈藥2020―5班學生爆炸安全技術與管理課程目標3的達成情況進行分析與統(tǒng)計。結果表明,課程目標3的平均達成度在0.83,最高達成度為0.96,最低達成度為0.56,高于平均達成度有21名學生。有3名學生對該課程目標沒有達成,分別為序號14、22和33,這3名學生的達成情況分別為0.60、0.57和0.65。對本目標的相關知識掌握不足。
3.1.4 "課程總目標的達成情況分析
對彈藥2020―5班學生爆炸安全技術與管理的課程總目標達成情況進行分析與統(tǒng)計。結果表明,該課程總目標的平均達成度為0.85,最高達成度為0.95,最低達成度為0.62,高于平均達成度有21名學生。課程總目標有1名學生沒有達成,序號為33,這名學生的達成情況為0.62,對本課程的總目標的相關知識掌握不足。分析該學生的每一項課程目標的達成情況,并在考核后與該學生進行了談話,發(fā)現(xiàn)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足,對課程學習投入不足,在后續(xù)課程中提醒教師需要重點關注,以便于該學生在后續(xù)學習中克服相關問題。
3.2 "課程持續(xù)改進措施
本課程為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專業(yè)的專業(yè)必修課程之一,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門課程。通過彈藥2020―5班學生對該課程教學結果的分析,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對課程目標2的相關知識點掌握較好,而對于課程目標1和課程目標3的知識點,有3名學生對該知識點掌握不足,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對課程目標1和課程目標3需要重點關注和講解。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進一步運用好現(xiàn)代信息教學技術,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保證學生對每一個知識點能夠全面領會掌握,達到“以考促學”的目的。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改進:①增加關于課程目標1和課程目標3相關課后作業(yè),通過作業(yè)練習回顧,以加強學生對這兩個課程目標知識點的掌握。②進一步加強課堂師生交流,多一些課堂討論,提高授課效果。③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及課外補課答疑解惑等工作。④鼓勵學生利用學校的圖書資源、網絡資源,拓展爆炸安全與管理的相關知識,并加強與工程實際的結合。
4 "結語
根據(jù)爆炸安全技術與管理課程特點及支撐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的畢業(yè)要求指標點,制定了該課程對應的課程目標,基于課程目標完成了課程目標達成度比例矩陣設計及達成評價標準制定。以彈藥2020―5班的學生為樣本,對爆炸安全技術與管理課程目標的達成情況進行評價。通過實踐和研究,發(fā)現(xiàn)在爆炸安全技術與管理課程中引入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相關理論和方法,能夠高效地追溯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能針對性地實現(xiàn)學生對各課程目標知識點的掌握情況,為今后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持續(xù)改進提供了數(shù)據(jù)支撐,并提出了該課程在今后教學過程中的改進方法及措施。
*通訊作者:汪泉
基金項目:安徽理工大學高層次引進人才科研啟動基金資助;安徽理工大學校級重點項目(XJZD2020-08)。
參考文獻
[1] T/CEEAA 001-2022.工程教育認證標準[S].北京:中國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協(xié)會,2022.
[2] 張建樹,郭瑞麗.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課程達成度的評價改革[J].高教論壇,2016(6):72-74.
[3] 王瑤,王錯,楊振朝,等.基于工程教育認證的學生能力達成度評價系統(tǒng)開發(fā)研究[J].評價改革,2022,28(12):99-105.
[4] 林健.工程教育認證與工程教育改革和發(fā)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0-19.
[5] 張國強,陳峻,王昊,等.工程教育認證背景下“交通控制與管理”課程達成度評價研究與實踐[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19(S2):10-19.
[6] 汪泉,何杰,郭子如,等.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國家特色專業(yè)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思考[J].高教學刊,2016(22):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