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在讀后續(xù)寫教學中要根據(jù)學情,搭建不同層級循序漸進的閱讀、寫作與評價支架,引導學生在獨立探索、協(xié)作學習中解構文本、高效寫作、反思評價,從而優(yōu)化讀后續(xù)寫教學,提升高中生的英語閱讀和寫作能力。文章以支架式教學理論為指導,對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教學問題進行了簡單分析,并以一節(jié)公開課為例,以“閱讀—寫作—評價”三個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為“支點”,探討了支架式教學理論在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高中英語;支架式教學理論;讀后續(xù)寫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4)05-0017-03
讀后續(xù)寫是英語高考改革后的新題型,旨在考查學生的語篇閱讀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以及準確運用語言的寫作能力。這種題型以語篇為依托,要求學生在閱讀并理解文本的基礎上,與原文互動,明確寫作方向,需要考生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或推斷,從而達成對文章續(xù)寫的目的,最后形成一篇邏輯合理、情節(jié)結構完整的短文。讀后續(xù)寫對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這也意味著高中英語教學走進了一個“重閱讀,強輸出,講思維”的時代[1]。
一、當前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高中英語讀寫教學實踐中不難發(fā)現(xiàn),許多教師依舊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缺乏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指導,閱讀和寫作教學割裂,重閱讀輕寫作、重語言輕思維,這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非常不利。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的首要前提就是“讀”,教師應使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然而,在文本解讀過程中,教師往往只注重結果,忽略過程,學生僅停留在被動接受語篇表面信息的層面,缺乏對閱讀文本的深入剖析,無法真正體會和理解文本所要傳遞的情感和中心主旨[2]。在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過程中,學生缺乏對謀篇布局的整體思考,導致續(xù)文內容不夠充實,和原文銜接不當,甚至偏離主題。在續(xù)寫過程中,部分學生刻意追求和使用“高級詞匯”,實則內容空洞,缺乏真情實感,不能在體裁和語言風格上與原文保持一致,無法實現(xiàn)讀寫的有效互動。
二、支架式教學理論與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教學的關系
支架式教學理論主張教師將符合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的活動作為支架,讓學生借由支架的幫助實現(xiàn)文本含義的理解和續(xù)寫內容的構建,幫助學生突破“最近發(fā)展區(qū)”,達到更高的發(fā)展水平,實現(xiàn)從實際知識水平到更高知識水平的過渡[3]。在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教學過程中,將支架式教學理論引入其中,以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為基礎,找準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通過提供閱讀、寫作、評價等不同形式的“腳手架”,把復雜的讀寫任務進行分解,能夠支持、引導、協(xié)助學生逐漸構建、內化知識技能,發(fā)展思維能力,從而幫助學生突破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保證讀后續(xù)寫任務有效實施。
當然,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具體的學情,有選擇性、組合性地運用各種過程支架,實現(xiàn)教學策略的最優(yōu)化,真正幫助學生提升思維品質,發(fā)展讀寫能力。本文以一節(jié)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的公開課為例,闡述如何將支架式教學理論運用于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課堂教學。
三、支架式教學理論在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教學中的具體實踐
本課例為筆者開設的一節(jié)福州市市級公開課,教學文本選自浙江名校聯(lián)盟高三模擬聯(lián)考試題,以“丟失的手套”為話題。73歲的喬治是一個平日購物精打細算、常常買到物美價廉商品的老人,十年前以低價買到了一副十分滿意的手套。然而在一個圣誕夜的前夕,老人在雜貨店購物后清點物品時,發(fā)現(xiàn)心愛的手套不見了。他四處詢問無果,開始抱怨社會中人們善良品性的消失。在決定另買手套之前,他最后一次來到失物招領處碰碰運氣……學生就此展開續(xù)寫,使之成為一個情節(jié)完整,構思合理的故事。該文本故事內容生動,情節(jié)貼近學生的生活,脈絡清晰,具有趣味性、延伸性,語言樸實,句型和詞匯難易適中,學生容易理解、模仿和再創(chuàng)造。為此,下面將從以下方面進行教學分析:
(一)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經過本堂課的學習,學生需要達到如下學習目標:(1)理清文本的基本要素,把握故事發(fā)展的情節(jié)和情感線索;(2)挖掘故事蘊含的關于人性善惡的主
旨;(3)體會并模仿故事的語言風格特點,合理構思情節(jié)并完成讀后續(xù)寫任務。
本堂課的教學重難點是教師通過搭建閱讀、寫作和評價支架,幫助學生解構文本,理清故事的邏輯和人物情感變化,培養(yǎng)學生語篇意識,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使續(xù)寫的內容結構緊湊、表達準確,同時與原文融洽度高。
(二)教學過程
為了促使讀后續(xù)寫課堂順利進行,教師以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閱讀—寫作—評價”為“支點”,在不同環(huán)節(jié)搭建不同層級、循序漸進的支架,引導學生在獨立探索、協(xié)作學習中解構文本、高效寫作、反思評價、提升素養(yǎng)。
1.閱讀支架:解構文本,范例建模
(1)通過導學支架,進入情境。教師從學生的經歷出發(fā),通過問題鏈的形式,搭建導學支架,幫助學生快速進入情境,如“Have you ever accidentally lost something?”“Were you lucky enough to find it back in the end? What do you think of our society?”等,以問題為紐帶,通過不同觀點的分享,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活學生原有的認知和生活經驗,使其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在引入主題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迅速瀏覽文本,把握語篇類型。
(2)通過內容支架,把握情節(jié)。教師通過對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記敘文基本要素的提問和梳理,幫助學生理清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例如,時間為“on Christmas Eve”,地點為“in a store”,主要人物是“seventy-three-year-old George”,事件是“George lost his gloves while shopping and wanted to find them back.”。然后,教師指導學生找出文本中的關鍵性短語,如find gloves lost、search his pockets、re-enter the
store、follow the same route、ask the customers and cashiers for help、stare at anybody wearing gloves等。根據(jù)這些關鍵短語,學生能夠繪制出反映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思維導圖,呈現(xiàn)故事的開端、發(fā)展、高潮和結尾,進而更具體、形象地勾畫出故事的先后發(fā)展線索和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通過思維導圖的繪制、文本內容支架的搭建,學生可以由點到面,有步驟、有邏輯地理解文本結構,理清文章脈絡,為接下來的讀寫進行有效的鋪墊。
(3)通過問題支架,挖掘內涵。教師以問題為驅動,通過“How did George select food?”“What did it reveal?”“How did George feel when he found his gloves lost?”“What attempts did George make after re-entering the store?”等問題,幫助學生挖掘文章的人物特征、情感因素、情緒的變化,同時通過文章中涉及的動作、語言、心理等描寫內容,幫助學生剖析人物的情感在故事發(fā)展過程中的變化,找到情感的轉折點,并以此為脈絡,確定讀寫篇章的基調。
2.寫作支架:搭建支架,撰寫文本
(1)搭建結構支架,構思文本。結構支架主要是指在學生閱讀文章后結合所給的兩段的段首句,構思續(xù)寫的內容,列出續(xù)寫的框架,定出故事梗概。例如,
第一部分給出“Suddenly, he noticed a man heading for the door.”。針對第一個段首句,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四個問題:①How did George feel when he found a man? And why?②What did George do to them?③Could it be George's gloves?④What would George do next?學生據(jù)此列出續(xù)寫第一段的框架結構:①他發(fā)現(xiàn)那個人正戴著黑色手套;②喬治很激動并過去詢問;③喬治發(fā)現(xiàn)那人戴著的并不是他的手套;④喬治不得不失望地離開。
第二部分給出“Back home, he was very sad and always thinking whether he had to buy a new pair now.”。針對第二段首句,教師通過以下三個問題:①What was George's alternative plan?②What would George do before making a final decision?③Would George have good luck?學生在問題引導下列出讀寫第二段的框架結構:①在這寒冷的冬季,如果舊手套找不到,那么他就不得不去買一副新的手套;②在決定買新手套前
他想再去店里最后詢問一下;③他找到了自己的黑色手套。
在搭建結構支架時,教師還應注意挖掘文章的伏筆點?!捌踉X夫的槍”是一種戲劇理論,大意是在戲劇第一幕中出現(xiàn)的槍,在第二幕的時候一定要打響,要不然,這支槍就沒有必要出現(xiàn)在第一幕中。在讀后續(xù)寫中,文章中隱藏的伏筆點就是要形成前后照應的地方。因此,在續(xù)寫搭建結構支架時,教師應幫助學生
“find out the 'guns' and fire them”。
例如,當George找不到手套時,他自言自語地說道:“Society has changed, people have changed ... Now a good deed is lost.”此時,教師可提出以下問題:
①What's writing purpose of this passage?②Does the
writer want to tell us a good deed is lost in our society now?
③What's the tone of the story?這些問題能精準啟發(fā)學生思維,幫助學生把握故事發(fā)展的走向,確定續(xù)寫的基調,即世界上還是有好心人的,寒冷的冬天還是有人間的溫暖的,這個世界還是充滿希望的,由此最終完成結構支架的搭建。
(2)搭建語料支架,充實文本。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以敘事為主,通過對人物的對話與心理活動的描寫來展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語言平實。續(xù)寫時語言也應該做到簡練樸實,學生可適當加入人物對白和心理獨白,模仿文本的語言形式,做到用詞準確、生動、多樣和連貫,最終達成語言交際的目的。以文中對主人公的心理、動作描寫為例,教師不妨通過頭腦風暴,幫助學生收集語料。例如,教師可以用“He came up immediately without hesitation.”
來說明心急如焚的George迫切地想知道別人戴的是否是他的手套;用“then he dragged his legs”來表達發(fā)現(xiàn)不是他的手套后的難過和沉重;用“with the last ray of hope”來表達George的不甘心;用“His face lit up with excitement.”來表達找到手套時的欣喜若狂;最后用“He said to himself, 'A good action was never lost.'”
這種自言自語的方式,與原文形成呼應。
3.評價支架:收集反饋,潤色成篇
(1)根據(jù)評價支架,收集反饋。評價反饋是讀后續(xù)寫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提供評價支架,能幫助學生明確好文章的標準[4]。例如,一篇好的讀后續(xù)寫文本,需要從內容、語言和結構三個方面進行評價,
如內容要合乎邏輯、完整,語言表達要適當、豐富、生動,結構要清晰、連貫。學生根據(jù)教師提供的評價支架,通過自評、生生互評、生寫師評等多種評價方式,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修正自己寫作中出現(xiàn)的錯誤,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自身的批判性思維,提升讀后續(xù)寫的水平[5]。
(2)根據(jù)示范支架,拓展思維。一篇優(yōu)秀的習作范例能夠對學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教師應積極提供優(yōu)秀的續(xù)寫范文,讓學生在學習、交流、借鑒和模仿中逐漸掌握續(xù)寫技能,對自己的續(xù)寫文章進行再次修改和評價,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升,同時幫助學生構建有效的讀寫語料庫。
四、結束語
在支架式教學理論運用過程中,文章讀后續(xù)寫課案例以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讀—寫—評”為支點,設計搭建相關讀寫評支架,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讀懂語篇、理清脈絡、明確方向、構思情節(jié)、潤色成篇,能夠幫助學生實現(xiàn)從語篇閱讀到構思寫作直至最后的潤色提升的續(xù)寫指導,完成從閱讀思維到寫作思維的自然過渡,實現(xiàn)“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高效課堂教學。教師需要積極嘗試通過對支架教學理論的研究和應用,巧搭支架,幫助學生突破“最近發(fā)展區(qū)”,助力英語讀后續(xù)寫教學,促進學生英語讀寫思維能力的養(yǎng)成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凌勇.讀后續(xù)寫的教學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6,39(5):31-35.
高蕾蕾,張強.讀寫評合一: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教學新模式探究[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23(8):12-16.
樊曉莉.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路徑之探[J].文理導航,
2023(22):55-57.
魏宏福.基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讀后續(xù)寫的教學研究[J].中學生英語,2023(26):95-96.
曾玉萍.淺探新高考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高中英語寫作教學[J].高考,2023,460(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