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就建設教育強國進行的集體學習時強調指出,“要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高校必須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基礎上,加快實踐育人共同體建設。黨建引領高校實踐育人共同體建設,本質上體現了“為誰培養(yǎng)人”的政治立場,對于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意義重大。
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協同育人機制。高校實踐教育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整體性、系統(tǒng)性工程。它的活動范圍已從校園擴展到社會各個領域。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有效開展,需要著力加強頂層設計,頂層設計是實踐育人有效推進的行動指南。一方面,高校要在內部形成校黨委統(tǒng)一領導、各部門各方面齊抓共管實踐育人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高校要聚焦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大局,在發(fā)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基礎上,建立高校黨委與黨的地方組織、黨的基層組織有機聯系的協同育人組織體系架構。通過這兩方面的頂層設計,最終實現黨組織對各類實踐育人活動的統(tǒng)籌規(guī)劃和制度安排。
突出政治引領,開展掛職鍛煉。選派大學生骨干赴基層掛職鍛煉,是推動黨建引領實踐育人共同體內涵式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參與掛職鍛煉的學生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積極爭取和依托大學的多方面資源,盡可能為基層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為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做貢獻。掛職鍛煉將給大學生提供更多接觸基層的機會,有利于增強青年學生扎根基層、服務基層的意識,同時也將最大限度地保障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體現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政治導向。
加強價值引導,實施志愿服務。志愿服務是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有效渠道,是新時代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大學生志愿服務是黨建引領高校實踐育人共同體建設中實現價值引導的有效路徑。大學生志愿服務以服務社會需要、人民需求為出發(fā)點,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旨歸。黨建引領高校實踐育人共同體建設要始終遵循“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價值導向,科學構建“高校-政府、高校-社會、高校-企業(yè)、高校-行業(yè)”多層次志愿服務載體和多維度志愿服務育人平臺。通過“以德樹人、以智啟人、以體育人、以美化人、以勞塑人”,打造專業(yè)化服務型志愿服務隊伍,推動志愿服務內涵式建設和高質量發(fā)展。
提升思想境界,組織社會調查。開展社會調查是大學生融入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基礎,是黨建引領高校實踐育人共同體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組織大學生開展社會調查,本質上要求高校結合黨的路線方針、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經濟社會發(fā)展大局,培養(yǎng)大學生為黨、為國、為民調查的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社會調查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改革發(fā)展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國際變局中的重大問題,提升大學生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前瞻性和先導性。通過社會調查,使大學生在了解社會的過程中逐步將國家、社會與個人聯系起來,在情感認同上培育家國情懷,不斷增強責任意識、服務意識與擔當精神。
(作者系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湖南工業(yè)大學基地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