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曉
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 Osteoporotic vertebral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指骨質疏松患者在不同程度輕微外傷或無明顯外傷的情況下,引起脊椎、胸椎、腰椎等部位的疼痛,導致患者出現(xiàn)凸畸形、駝背、活動受限等情況[1]。OVCF 的主要特征為骨量下降,骨微細結構被破壞,導致患者骨結構出現(xiàn)異常、進行性骨質脫鈣的情況,增加骨折發(fā)生率,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人口老齡化病情的加重,OVCF 發(fā)生率逐漸升高,若未及時進行治療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2]。藥物鎮(zhèn)痛、支具固定、臥床休息等方法均無法解決患者脊柱畸形的情況,導致骨折組織長時間難以愈合,因此椎體后凸成形術(percutanous kypho plasty,PKP)成為治療OVCF 的主要方案,但在圍術期因患者對疾病認知不足,加之其擔心治療及預后效果,極易產(chǎn)生生理、心理應激反應,為避免影響治療及預后效果,需要加強護理干預措施[3]。綜合護理以患者為中心,各措施的實施具有全面、針對的特點,為明確該方案對控制患者身心應激反應的價值,本文遴選2019 年1 月至2023 年7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老年性OVCF 患者研究,匯總如下。
以EXCEL 表格統(tǒng)計2019 年1 月至2023 年7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老年性OVCF 患者研究,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
觀察組中,男性17 例、女性13 例,年齡62~83歲(平均70.34±4.21 歲),BMI 21~27kg/m2(平均23.64±1.02kg/m2),病程0.5~3d(均值1.11±0.22d),損傷類型:20 例下段胸椎骨折、10 例腰椎骨折;對照組中,男性16 例、女性14 例,年齡63~82 歲( 平均70.38±4.22 歲),BMI 21~27kg/m2( 平均23.68±1.04kg/m2),病程0.6~3d(平均1.52±0.24d),損傷類型:21 例下段胸椎骨折、9 例腰椎骨折,兩組5 項資料經(jīng)SPSS 統(tǒng)計(P>0.05),可比。
納入標準:①結合臨床癥狀、影像學資料,參考WHO 制定的OVCF 標準進行診斷[4];②椎體后壁無缺損;③椎體壓縮范圍在30%~75%[5];④年齡≥60歲;⑤簽署“知情同意書”后入組;⑥術前應用鎮(zhèn)痛、抗炎類藥物效果不理想;⑦新鮮骨折。
排除標準:①自行退出本次研究;②術前評估存在神經(jīng)根受損情況;③手術禁忌證;④合并惡性腫瘤;⑤臨床資料丟失;⑥椎體出現(xiàn)占位性病變;⑦嚴重臟器組織損傷;⑧語言及聽力障礙;⑨脊柱骨折史、脊柱手術史;⑩陳舊性骨折。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在手術實施前為患者講解OVCF 相關知識,告知其骨折原因、骨折程度等,并詳細講解手術步驟、注意事項、風險、費用等,在征得患者同意做好手術安排工作。協(xié)助患者進行術前準備,并對其情緒進行疏導,達到消除其緊張、焦慮的目的。在手術中密切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同時配合醫(yī)師完成手術治療,術后需加強康復指導,指導其盡可能地進行健康飲食、科學運動,促進機體功能恢復。
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服務。(1)術前護理:①在手術實施前護理人員需要積極、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及交流,在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性格等情況后,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其次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相對專業(yè)的健康宣教,并及時就患者不了解的內(nèi)容進行講解,達到消除其內(nèi)心疑慮的目的,從而樹立治療信心,積極配合進行臨床治療。②指導患者進行胸片、腹部超聲、心電圖等檢查,同時密切觀察其病情變化情況,并查看其生化功能檢測結果、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凝血功能檢測結果等,并評估其是否存在手術禁忌證。③術前指導患者合理進食,避免攝入牛奶、豆制品等易產(chǎn)氣食物,在實施手術前1d 以開塞露進行灌腸,旨在減少機體內(nèi)部氣體對手術操作帶來的影響,同時指導患者進行大小便訓練。(2)術后護理:①在手術結束24h 內(nèi),護理人員遵醫(yī)囑指導其進行吸氧,同時密切關注其生命體征、手術切口等變化情況。②對患者腰部疼痛程度進行評價,若疼痛程度較高患者無法耐受,可遵醫(yī)囑為其提供鎮(zhèn)痛類藥物,但需加強對用藥后不良反應的觀察。③手術結束回至病房后,告知其平臥24h,在平臥期間護理人員需要協(xié)助其進行翻身、下肢活動,避免出現(xiàn)脊柱扭曲或血栓等情況。④手術后24h 可為患者佩戴支具,協(xié)助進行下地行走,告知其行走中避免過度彎腰或下蹲,同時指導家屬做好防護工作。
1.3.1 心理狀態(tài)
在護理前與護理后,參考SDS、SAS 量表評價,臨界值為53 分、50 分,得分越接近或超臨界值越高提示患者心理狀態(tài)越差[6]。
1.3.2 疼痛程度
參考VAS 量表評價術后8h、12h、24h、48h 疼痛程度,分值0~10分,得分越高提示疼痛程度越高[7]。
1.3.3 護理效果
評價護理前后功能障礙程度(參考ODI 量表評價)、肌力(參考FMA 量表評價)。
1.3.4 康復效果
記錄護理后椎體高度、傷椎Cobb角、椎體壓縮率。
經(jīng)SPSS 統(tǒng)計后,護理前兩組SDS、SAS 評分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護理后,較對照組,觀察組SDS、SAS 評分降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心理狀態(tài)對比(±s,分)
表1 兩組心理狀態(tài)對比(±s,分)
組別nSDSSAS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對照組3051.64±3.6248.38±3.4153.68±2.8247.81±3.64觀察組3051.66±3.8242.34±4.8853.71±2.9743.88±2.41 t—0.0215.5560.0404.931 P—0.9830.0000.9680.000
經(jīng)SPSS 統(tǒng)計后,較對照組,觀察組術后8h、12h、24h、48h 疼痛程度降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疼痛程度對比(±s,分)
表2 兩組疼痛程度對比(±s,分)
組別n術后8h術后12h術后24h術后48h對照組304.65±1.024.03±1.023.87±1.023.67±1.02觀察組303.52±0.922.94±0.882.64±1.042.47±0.91 t—4.5054.4314.6244.808 P—0.0000.0000.0000.000
經(jīng)SPSS 軟件呢統(tǒng)計后,護理前兩組ODI、FMA評分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護理后,較對照組,觀察組ODI、FMA 評分明顯改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s,分)
表3 兩組護理效果對比(±s,分)
組別nODlFMA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對照組3038.21±1.2223.34±1.1451.42±3.6280.34±2.11觀察組3038.22±1.2420.15±1.0851.48±3.6484.42±2.52 t—0.03111.1260.0646.799 P—0.9750.0000.9490.000
經(jīng)SPSS 統(tǒng)計后,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椎體高度、傷椎Cobb 角、椎體壓縮率明顯改善(P<0.05)。見表4。
表4 兩組康復情況對比(±s)
表4 兩組康復情況對比(±s)
組別n椎體高度(mm)傷椎Cobb 角(°)椎體壓縮率(%)對照組3024.24±1.3414.42±2.8220.34±2.82觀察組3026.23±1.4111.32±2.4217.82±3.14 t—5.6034.5693.270 P—0.0000.0000.002
統(tǒng)計顯示,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重,老年性疾病發(fā)生率逐漸升高,特別是與骨質疏松有關的疾病發(fā)病率更是呈現(xiàn)持續(xù)增高的趨勢,目前已經(jīng)成為一種常見的老年性疾病[8]。OVCF 的出現(xiàn)可導致機體產(chǎn)生劇烈疼痛、脊柱畸形,從而影響其日常生活質量,經(jīng)鎮(zhèn)痛抗炎等方案治療后效果不佳,且極易出現(xiàn)壓瘡、血栓等并發(fā)癥,因此PVP 等手術方案被應用于OVCF 治療中,該術式具有操作簡單、安全性高等特點,但在促進椎體高度恢復方面效果不理想,近年來隨著外科微創(chuàng)手術的持續(xù)發(fā)展,PKP逐漸取代PVP,成為治療OVCF 的主要方案,但在圍術期需要加強護理干預服務,旨在減輕機體應激反應,促進肢體功能恢復[9-11]。
表1-4 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SDS、SAS 評分及術后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ODI 評分、FMA 評分、椎體高度、傷椎Cobb 角、椎體壓縮率,較對照組明顯改善,可見綜合護理在PKP 治療OVCF 中有理想的應用效果,分析:OVCF 多見于老年患者,此類人群機體抵抗力差、并發(fā)癥多,因此需要更為細致、周密的護理服務,而有效的護理服務可促進機體各功能恢復。相較于常規(guī)護理服務,綜合護理服務具有全面、針對的特點,各措施的實施以患者為中心,通過術前的心理護理、手術準備、飲食護理、體位訓練等,可提高患者對疾病、手術認知程度,引導其以積極的狀態(tài)接受治療[12];術后的疼痛干預、康復指導則可引導患者及早進行功能鍛煉,避免術后長期制動引起一系列并發(fā)癥,從而影響整體預后效果。再者綜合護理服務采取了多種措施促進患者術后功能康復的護理措施,結合PKP 手術特點及患者的身體情況,給予其一系列有效、科學的護理干預措施,既可以確?;颊呱?、心理、生活等方面的改善,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肌力,改善骨折患者預后效果,在提高其腰椎功能、肢體活動的同時,減輕圍術期負面情緒、生理應激反應對手術及預后效果的影響。
綜上所述,在老年性骨質疏松性脊柱壓縮性骨折患者接受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過程中,為其提供綜合護理服務可改善其生理狀態(tài)、心理狀態(tài),亦可促進其肢體及腰椎功能恢復,值得借鑒與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