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平
摘 要:微課是一種以簡短視頻為主要形式呈現的教學資源,通過生動的圖像、聲音和動畫等多媒體手段,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的知識和技能,提高他們的數學素養(yǎng)。本文主要探究了微課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有效策略,包括利用微課完成課前預習、化解教學難點、鞏固數學知識、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和培養(yǎng)計算能力等。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年級;微課教學;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539(2024)01-0113-03
*本文系建甌市2022年度教育科研立項課題“《微課應用于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的案例研究》”(課題立項批準號B22013)階段研究成果。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和普及,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逐漸被應用到各個學科的教學中。特別是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對學生的學習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將對微課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探究和研究,旨在為教師提供一些有效的指導和借鑒。
微課指的是通過視頻形式展示的短時、精準的教學內容,輔助教師進行教學,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小學高年級的數學內容相對較難,學生需要在課堂上掌握大量的知識和解題方法,而微課利用圖文并茂、生動直觀的方式進行展示,能夠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并形成記憶,提高學習效果,微課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程度進行分層次的設計,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1]。
小學高年級數學是一門相對抽象、有一定難度的學科,一些基礎不牢的學生可能會對數學學習產生抵觸情緒。而微課可以通過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數學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因為微課中的豐富圖文、動畫和實例等元素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和運算過程,從而增加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喜愛。
此外,微課還能夠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精神,讓學生在自己的節(jié)奏和規(guī)劃時間內進行學習,比如在家中利用碎片時間觀看和練習,從而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微課中一些案例和實例也可以促進學生的探究和思考,培養(yǎng)他們的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可以主動思考、提問和解答問題,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和思維能力。微課還能夠提供資源共享和教學研討的平臺,教師通過微課平臺分享自己的優(yōu)質課程,與其他老師進行交流和研討,相互借鑒和加強教學理念。
(一)教學內容符合課程標準
微課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要與教育部門提出的課程標準相一致,教師在制作微課時,要根據學科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特點,科學地安排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確保微課的教學內容與課程標準的要求一致。
(二)微課設計符合學情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能力不同,設計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習活動,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表現,靈活調整微課的教學節(jié)奏和內容難度,確保學生都可以在適合自己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
(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設計一些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激發(fā)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比如教師提供一些案例分析和實踐活動,讓學生實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能夠掌握知識,還能夠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培養(yǎng)學生合作能力和學習主動性
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的設計,引導學生進行互動和合作,比如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設計小組活動讓學生合作解決問題,通過與同學的互動和合作,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的知識,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在微課的應用中,教師的角色也需要合理轉變,教師不僅需要扮演知識的傳授者,還需要充當指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引導和評價等方式,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和思考,管理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過程,以及及時給予學生反饋和指導。
(一)利用微課理解抽象概念
在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學生對于一些較為抽象的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難度,尤其是空間思維能力較差的學生。通過微課,教師可以將抽象的概念視覺化、立體化呈現,便于學生理解。
比如,在講授“長方體、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時,教師在課堂上利用道具盒,將與之對應的立方體、正方體的平面形狀等進行說明。在微課制作部分,教師可以演示正方體以及長方體的各邊,并將其記錄下來,通過對所獲得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到了如下規(guī)則:正方體物體的每一條邊都具有相同的長度,共12條棱線,而長方體則是4個相等的棱角。在掌握了這些規(guī)則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課堂上標注長方體、正方體的頂點,在此基礎上,學生可以得到正方體、正方體的頂點規(guī)則。兩個幾何體共8個頂點,分解后,發(fā)現兩個不同的圖形相對于另一個平面相等,每個平面都是等邊,這樣學生就可以輕松掌握本課程的重難點。在對長方體、正方體平面展開圖的探索中,教師同樣可以利用微課的形式,將兩種幾何圖形的展開方法呈現出來,在制作微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靈活調整微課視頻的播放速度,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理解和思考,以此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數學中一些抽象的東西,從而使課堂上的學習效率得到極大的提升。
(二)利用微課化解教學難點
比如在學習北師大版教材五年級上冊《倍數與因數》這一章節(jié)中,學生需要理解倍數與因數的概念,掌握求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并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一知識點對于許多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利用微課教學,可以有效化解這一教學難點。
教師可以制作一個關于倍數與因數概念的微課視頻。在視頻中,通過生動的實例和直觀的畫面,引導學生理解倍數與因數的概念。例如,以“長度倍數”為例展示一個長度為10厘米的線段,通過動畫演示將其倍數逐個展示出來,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倍數的概念,同時也可以用類似的方法解釋因數的概念。接下來,教師可以設計一個關于求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微課教程,在這個教程中,詳細講解求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并舉例說明。例如,可以教授學生如何利用倍數的關系求一個數的倍數:假設要求數x的8倍,可以利用倍數的關系進行計算,根據倍數的定義,一個數的n倍可以理解為將這個數重復n次,并將每個數相加,所以,數x的8倍可以表示為:x + x + x + x + x + x + x+ x,此外還可以通過一些有趣的實例,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這些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這些微課視頻,然后組織課堂活動,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微課的引導,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倍數與因數的概念,掌握求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進行課堂測評,檢查學生對倍數與因數知識的掌握情況。設計一些測試題目,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通過微課形式的測評,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還可以及時發(fā)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后續(xù)教學提供依據。
(三)利用微課鞏固數學知識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針對性,可以有效地鞏固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以北師大版教材五年級下冊《分數乘法》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來創(chuàng)設一些有趣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制作一個動畫微課,展示兩個小朋友分蛋糕的場景,其中一個小朋友切下一塊蛋糕的二分之一,另一個小朋友再切下一塊的四分之一,那么兩個小朋友最后能得到多少塊蛋糕呢?通過這種有趣的情境創(chuàng)設,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這一課中,分數乘法運算的難點在于如何正確地運用運算律進行計算,教師同樣可以利用微課來突破這一難點。制作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微視頻,針對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進行講解和演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數乘法的運算規(guī)律,同時利用微課來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分數乘法應用場景,如超市打折、分水果等,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加深對分數乘法的理解。
由于學生的數學基礎和思維能力存在差異,這一課中可以利用微課進行分層教學,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作不同難度和內容的微課視頻。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制作一些基礎知識的微視頻,幫助他們鞏固基礎知識;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制作一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微視頻,讓他們在挑戰(zhàn)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數學能力。
(四)利用微課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例如在北師大版教材六年級上冊《分數混合運算》這一章節(jié)中,教師可以設計下面這個有趣的微課視頻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視頻內容可以是一個關于分數混合運算的實際問題,例如,“小明和他的朋友們一起去公園玩耍,他們一共分成了3組,每組有4個人?,F在,他們想要平均分配糖果,如果每組糖果數量相同,那么每組應該分到多少糖果?”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中,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問題背景,并初步感知到分數混合運算的實際意義。接下來,教師要引導學生觀看微課視頻,并引導學生關注視頻中的關鍵信息,逐步理解問題的本質,從而為后續(xù)的分數混合運算教學做好鋪墊。在觀看微課視頻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分享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和解決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還要關注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以便了解他們對問題的理解程度。在學生充分討論后,教師可以借助微課視頻展示分數混合運算的解題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強調運算順序和運算法則,讓學生明確分數混合運算的步驟。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實際問題,講解分數混合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從而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在講解完分數混合運算的方法和步驟后,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練習題,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操作,包括基本算式練習、混合運算題以及實際問題應用題等。在學生完成練習題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及時發(fā)現并糾正他們的錯誤。
(五)利用微課解析應用試題
以北師大版教材六年級下冊《正比例與反比例》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的方式對一些典型的試題進行解析。例如,針對正比例的概念及性質:某公司每月生產零件數一定,生產了6個月后,總共生產了360個零件。請問這個關系是什么關系?
教師可以在微課中利用動畫、圖表等形式直觀地展示正比例的特點,并通過實例演示來講解正比例的關系,例如,在兩個變量中,一個變量變化時,另一個變量隨之變化,且它們的比值不變。在這個例子中,每月生產零件數是變量,生產時間(月)是變量,因為每月生產零件數不變,所以這兩個變量之間成正比例關系,讓學生明白正比例與比例系數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正比例的概念,從而提高他們應對類似試題的解題能力。針對反比例的概念及性質,也可以選擇一道例題進行解析,通過實際問題引入反比例的概念,然后再通過具體的數學模型來解題,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逐步理解反比例的運算規(guī)律。通過微課的解析,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反比例的特點,如當一個量增大時,另一個量會減小,進一步提高他們對于反比例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六)利用微課提升計算能力
在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微課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工具,幫助學生提升他們的計算能力。以分數混合四則運算“1/4×3/7+4/7÷4”為例,教師可以通過提示語,引導學生思考,提示學生將除法轉化為乘法,看看題目會有哪些變化,這樣的引導可以幫助學生明確解題的思路。同時通過在屏幕上書寫和標注,清晰地展示每一步的解題過程,指導學生準確進行下一步的計算。通過在微課中演示,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步驟的具體操作,并理解其作用。示范可以幫助學生具體把握解題的技巧,從而提高他們的計算能力。
(七)通過微課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習興趣
微課中還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例子和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通過將數學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學習動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解決分數混合四則運算的問題時,可以引入一些關于食物配方、購物優(yōu)惠等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看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增加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理解。在微課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練習題,讓學生在課后進行練習,以鞏固所學知識,同時,教師還可以在微課中引入一些在線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
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完成課前預習、化解教學難點、鞏固數學知識、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和培養(yǎng)計算能力等策略來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教師在使用微課的過程中需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微課資源,結合課堂教學進行引導和講解,以及及時對學生進行反饋和指導,以確保微課的有效應用。
(責任編輯:陳娟)
[1]張一春. "微課"教學資源建設研究——以高職院校為例[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23(3).
[2]王長江, 吳俊華, 李衛(wèi). “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 中小學電教, 2022(10).
[3]梁樂明, 曹俏俏, 張寶輝. 微課設計[J]. 數字教育, 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