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萬勝
母親最熱愛陽光。陽光給她溫暖,給她撫慰,給她自信。
每當?shù)谝豢|陽光趴在母親的窗戶上時,她就不自覺地走到窗前,喃喃自語,似乎在和陽光說著心里話。陽光也盡顯溫柔,它撫摸著母親整齊的白發(fā)與干凈的面龐,撫摸著母親的粉花格子外套和她的老寒腿。母親沉浸在陽光濃濃的愛意中,像一尊佛像,在陽光的照射下更顯圣潔。
這幾年,母親的身體狀況不太好,幾乎每年住兩次院,春季一次,冬季一次,皆是天氣極變之時。母親常說,她的身體比天氣預(yù)報要準得多,什么時間刮風,什么時間落雨,什么時間飄雪,她的身體提前就有反應(yīng),不是腿麻胳膊疼,就是一整夜睡不著,第二天果然準;什么時間住院也知道,嗓子癢得厲害,一咳粘稠的黃痰就該去住院了。母親這次在市醫(yī)院住了一個星期,出院是臘月二十八,臨近年關(guān)。我們本想讓母親再住兩天,再掛兩天水,可母親說:“過年得回家,不能待在醫(yī)院?!?/p>
除夕之夜我沒能陪在父母身邊,所以無論怎樣,都要回去陪父母過小年。母親打電話說:“今年過年榆林非常熱鬧紅火,你要是忙就不要回來了?!背跷迨莻€陰天,太陽沒出來,有風,且裹挾著沙塵,整個榆林城都是灰蒙蒙的,讓人心情不爽。沒想到神木亦如此,和榆林的天氣差不多,有長沒寬的縣城仿佛被老天蓋了一條灰色的被子,我的心情沒來由地發(fā)悶。
回到家,見母親側(cè)躺在床上玩手機,見了我也沒吭聲,我以為母親又病了,忙伸手摸了摸母親的額頭,不燒。母親說:“這幾天準備年事,有些累著了?!蔽覒抑囊活w心這才放了下來。
回家最幸福的事有三件,一是聽父母聊家長里短,知道老家高家堡的一些人和事的變化;二是吃母親做的飯,找回久遠而溫馨的腸胃記憶;三是能安心舒服地睡個懶覺,雖然睡懶覺常常被母親打攪。母親一般不到五點就起來了,在廚房給自己準備早飯,不外乎昨晚的剩湯剩飯,不外乎快過期的牛奶泡餅干,不外乎開水煮一小把掛面,放點油和鹽。我多次給母親說,早餐不能湊合,要吃好,每天最少保證一顆雞蛋。母親總是說:“吃著了,吃著了,吃得好著了。”可我發(fā)現(xiàn),母親的早餐,沒一頓正形。
我一般六點剛過就醒了,看一會手機,然后再睡個回籠覺,這樣一天就有精神。母親聽見我的臥室有響動,就推開門,探進來半個腦袋問:“你喝甚呀?有滾熱的露露……”我沒反應(yīng),母親慢慢地閉了門。沒一會,母親又推開門說:“喝渾酒呀不?好渾酒,又甜又細,我給你做?!蔽矣譀]反應(yīng),母親悻悻地把門閉住。沒過一會,門又被推開了,母親用商量的口吻說:“還剩一碗昨天的臊子,我給你熱一碗粉湯?你愛吃粉湯嘛!”后一句語氣明顯加重。我把身子側(cè)過去,背對著母親,翻看著手機,母親又輕輕地閉上門。瞌睡蟲再次爬了上來,我接連打了幾個哈欠,這時母親又推開門,走到床邊,不容置疑地說:“我給你熱一碗牛奶,再泡上兩根麻花?!蔽矣悬c煩,想發(fā)脾氣,但轉(zhuǎn)念一想,母親年紀大了,還生著病,不能惹她不開心,況且她知道我有吃早餐的習慣。我反轉(zhuǎn)身說:“媽,我不想吃,我還想睡個回籠覺。”母親一邊搭著門把手一邊自言自語:“家里暖氣這么好,睡一晚上喉嚨不干?奇怪!”
我和弟弟妹妹不在家的時候,父母的飯食總是湊合著吃,甚至中午就把下午的飯也做好了,相當于一天只吃同一種飯食。我們在家時,母親做飯就特別認真,蒸煮炒撈,油鹽醬醋,一道也少不了。我們不在時,母親盛的第一碗飯肯定是端給父親的,我們在時,母親的第一碗飯肯定是端給我的。母親常說,你是長子,責任大,負擔重。
我吃飯快,是早年在鄉(xiāng)鎮(zhèn)工作時養(yǎng)成的習慣,狼吞虎咽,三下五除二就連稠帶稀扒拉進肚里了。見我這樣,母親總說:“慢點吃,慢點吃,沒人跟你搶著吃,吃飯快對身體不好。”我知道母親也說不上來哪些不好,但總勸阻我,但我總也改不了。母親吃飯慢,有時吃一陣會稍稍歇一陣。父親吃飯也快,有時頭也不抬,只顧吃,且有響聲,但總是被母親喝住,父親抬起頭,望望母親,吃飯的速度自然降了下來,細細咀嚼嘴里的飯菜。
小年夜飯,照例我第一個放碗,從廚房出來,打開新聞聯(lián)播,看到母親和父親在廚房邊吃邊聊天,不巧有幾句被我聽到。母親說:“我自十八歲嫁進韓家門,害了一輩子病,也拖累了你一輩子,今向你道個歉。”我把電視音量調(diào)低,只聽父親說:“人吃五谷難免害病,你為我生兒育女,操持家里,孩子們也都爭氣。”母親說:“我三天兩頭住院,給你和孩子們添了不少麻煩。”父親接過母親的話茬:“別說這些話,你為我做了一輩子飯,我就是個甩手掌柜,要說道歉,也是我向你道歉,我沒護好你?!甭牭竭@,我的眼淚瞬間涌了上來,看到的電視畫面一片模糊。
母親的心里儲滿陽光,樂觀開朗,把所有的愛給了家庭。小時候我不曾理解過父母之間的愛,如今,我看著他們?nèi)諠u灰白的鬢角和依偎在一起的背影,不禁感嘆,歲月如流水,唯有彼此為磐石。
——選自文學陜軍微信公眾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