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圓環(huán)蛇的堅持
程? 剛
智利大草原上有一種圓環(huán)蛇,因為它們通身黑色,且有白色的圓環(huán),因此而得名。
每年夏天,智利的埃魯特山崖壁上,總會掛著許多死去的圓環(huán)蛇,風吹日曬,大部分已經(jīng)干枯。
那么,這里為什么會有這么多死去的圓環(huán)蛇呢?要知道,它們平時都生活在草原上,而現(xiàn)在卻出現(xiàn)在光禿禿的崖壁上。
有人開始跟蹤觀察,經(jīng)過半年的努力,終于解開了這個謎團。
原來,每年夏末秋初的時候,這一帶的豆鼠便要翻過山崖,到另一邊去吃紅豆,而這種豆鼠正是圓環(huán)蛇的最愛。所以,當大量的豆鼠翻到山崖的另一邊后,圓環(huán)蛇為了得到充足的食物,自然就要跟著翻山。
大家都知道,蛇類在光禿禿的崖壁上行走是很困難的,圓環(huán)蛇也如此。有些時候,鋒利的尖石還要劃破它們的肚皮。但多數(shù)圓環(huán)蛇咬定了過山的目標,路途再險它們也要翻過去。
它們奮力地攀爬,可許多時候都在原地打轉,身體盡管彎成了幾道,但前進的幅度卻不大。
一來二去,許多圓環(huán)蛇耗盡了體力,再加上得不到食物補給,便累死在崖壁上,經(jīng)過風吹日曬后成了干。巧的是,正是這些風干的蛇堆在崖壁上,后面那些努力的圓環(huán)蛇才得以通過它們借力移動,最后成功地翻過了山崖。
(選自《意林原創(chuàng)》2023年10期)
【素材解讀】
光禿禿的山崖,阻礙了圓環(huán)蛇翻山,但幸運的是,有許多蛇干鋪路。這個現(xiàn)象值得人類思考。很多時候,完成偉大的事業(yè)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前仆后繼,而成功的關鍵也不在于體力,在于堅韌不拔的毅力。
適用話題:堅持、毅力、奉獻、成功……
柳青道歉
姚秦川
1960年5月,柳青的長篇小說《創(chuàng)業(yè)史》出版后,在文壇引起極大轟動,引來贊譽聲一片,柳青也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
一年后,時為北京大學中文系講師的嚴家炎卻給出了不同意見,他在《文藝評論》上連發(fā)三篇評論文章,質疑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但他同時表示,“這些評論僅代表個人觀點,以此與柳先生就文學方面的話題進行探討,并沒有想要冒犯柳先生的意思”。
嚴家炎的評論發(fā)表后,反響極大,讀者有贊成也有反對。當時,柳青看完嚴家炎那三篇評論,非常生氣,立即寫了一篇回擊文章發(fā)表在《延河》雜志上,表示很不贊成嚴先生的觀點,并認為嚴家炎是“自己想出名”。對于柳青的針鋒相對,嚴家炎只是無奈地笑笑,并沒有再說什么。
兩年后,柳青才從他人處得知,其實嚴家炎并沒有想要和他作對的意思,也沒想要靠評論他的書出名,而是實在對他的《創(chuàng)業(yè)史》非常喜歡,故才寫出了那三篇評論。柳青聽后心里頓時有所不安。
十幾年后,柳青和嚴家炎兩人在西安第一次見面,此時的柳青對當初自己的“較真”感到抱歉,他真誠地對嚴家炎說:“當初我對你誤解了。我總以為,批評《創(chuàng)業(yè)史》中梁生寶形象的那些意見,恐不是你個人意見,而是有人想借此抹黑我,我因此才在《延河》上發(fā)表了那篇《提出幾個問題來探討》。十幾年來,我一直深深愧疚?!?/p>
面對大自己十多歲的柳青的真誠道歉,作為晚輩的嚴家炎連連說這只是學術上的爭鳴,自己依然是柳先生作品最忠實的讀者,自始至終,從未改變。最終,兩雙友誼之手緊緊握在了一起。
(選自《做人與處世》2023年21期)
【素材解讀】
人際交往中,一個具有良善品格的人,敢于直面自己的錯誤并為此道歉;而一個能容納他人錯誤的人,其表現(xiàn)的包容同樣令人贊賞。
適用話題:直面錯誤、包容、品質……
“遲鈍”的力量
張君燕
在所有的弟子中,小徒弟算是最愚笨的一個。師父教授的東西,別人只需要半個時辰就能學會,小徒弟卻很遲鈍,至少要用一天,甚至兩三天才能勉強記??;有時不小心犯了錯,別人總能找到逃避懲罰的理由,小徒弟卻呆頭呆腦,老老實實地接受責罰。
為此,小徒弟常常遭受一些諷刺和嘲笑,卻從來沒有在意,像是沒有聽到一樣,實在避不開的時候就撓著腦袋,嘿嘿一笑,然后繼續(xù)做自己的事情。時間久了,大家覺得沒意思,也不再拿他開玩笑。
有一次,小徒弟在門前的空地上苦練師父教授的拳法。這套拳法難度并不是太大,大部分徒弟都學會了,可小徒弟卻打得很糟糕,不是記不住拳法,就是動作不到位,遠遠看去,就像是喝醉了酒一般東倒西歪。一個路人從此地經(jīng)過,哈哈大笑道:“這是什么拳法呀,打得太好了。依我看,不出多久,他就能成為武林高手?!?/p>
盡管師兄們平日也會嘲笑小師弟,但如今外人如此赤裸裸的諷刺還是讓他們感覺不舒服。小徒弟卻依舊在認真練拳,還一臉不解地問師兄們:“你們?yōu)槭裁床痪毴??”一個師兄氣憤地說:“這個人太過分了,怎么可以那么說你?”“他怎么了?他剛才不是夸獎我了嗎?當然他說得太夸張了,我不可能成為武林高手的?!毙⊥降苷f著,還不好意思地笑起來。師兄們見狀都哭笑不得,也不好再說什么。
一晃多年過去,小徒弟靠著勤奮和堅持,將師父傳授的武藝練得出神入化,成為師父最得意的弟子。而其他師兄有的早已離開師門,放棄了學武。
(選自《意林少年版》2023年16期)
【素材解讀】
毫無疑問,“遲鈍”并不是一件好事,但有時候,“遲鈍”卻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面對非議和嘲諷,面對挫折和磨難,我們不妨“遲鈍”一點,如此便能保持從容和淡定,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
適用話題:面對磨難、堅持、堅守自我……
只盯一個點
侯美玲
東京奧運會女子乒乓球比賽中,日本選手伊藤美誠的發(fā)球姿勢引起網(wǎng)民熱議。
伊藤美誠每次發(fā)球前都喜歡做一些動作,這些動作極其夸張,包括雙眼緊盯乒乓球,露出兇狠的表情。她扭腰旋轉,持拍的手臂一通揮舞,一連串的假動作做下來,著實讓對手眼花繚亂。
面對伊藤美誠的花式發(fā)球,很多對手感到頭痛,接發(fā)球顯得比較吃力,常常亂了既定打法,有位運動員一場球賽直接吃了伊藤美誠11個發(fā)球,成績慘不忍睹。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乒壇女皇鄧亞萍看來,伊藤美誠的花式發(fā)球是為了迷惑對手,分散對手注意力,干擾對方做出正確判斷。鄧亞萍給乒乓球選手支了一招,“不要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姿勢所蒙蔽,只要盯住她最后發(fā)球那一個點就行了?!?/p>
(選自《生命時報》2023年11月21日)
【素材解讀】
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我們遇到一些難題,最初覺得它錯綜復雜,似乎難以應對。其實,忽略某些環(huán)節(jié),只盯一個關鍵點,由淺入深、由表及里,難題往往迎刃而解。
適用話題: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關鍵問題、只盯一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