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靜,劉淑梅,劉 爽*
(1.井岡山大學商學院 江西 吉安 343009;2.井岡山大學體育學院 江西 吉安 343009)
紅色經典藝術是新中國革命歷史中紅色文化的重要元素,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xiàn)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xié)調的現(xiàn)代化,要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用好紅色文化,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奔t色經典藝術是高校共青團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高校共青團為紅色經典藝術的傳承和發(fā)展提供了重要平臺,紅色經典藝術為高校共青團工作提供支持和借鑒。將紅色經典文藝融入高校共青團工作,能最大限度地推進高校共青團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貢獻力量。
高校共青團工作是黨的青年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共青團作為黨委領導下的群團組織,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工作主線,不斷履行鞏固和擴大黨執(zhí)政的青年群眾基礎的政治責任,在高校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進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共青團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和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充分把握新時代高校共青團工作的新形勢非常必要。
紅色經典藝術是蘊含紅色歷史、紅色文化的經典藝術作品,它包括文學作品、曲藝、影視作品等。紅色經典藝術處處彰顯著紅色精神、理想信念,集中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藝術表現(xiàn)方式。將紅色藝術經典融入高校共青團工作中,能提升青年團體對青年團組織的認可,能提升高校共青團的組織力、動員力、號召力、影響力、輻射力和凝聚力,能增強大學生對黨的領導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認同、政治認同和情感認同,提升政治引領力,能豐富高校共青團工作內容,拓寬第二課堂育人平臺,打造三全育人格局。
目前,高校共青團員都是“00 后”的青年大學生,他們極具時代特點。針對團員青年的“活”思想,共青團工作要與時俱進,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紅色經典藝術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創(chuàng)造出來的文化符號,具有深刻而豐富的歷史內涵。它富含紅色基因和紅色血脈,學習優(yōu)秀紅色經典藝術作品,能幫助青年團員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斗爭的歷程和取得的豐功偉績,堅定“四個自信”;有助于大學生更好地認識到新時代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堅定紅色理想,增強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通過學習紅色經典藝術所蘊含的崇高精神品質,如愛國情懷、民族氣節(jié)等,引導當代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培養(yǎng)他們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以及堅韌不拔的意志品格。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紅色經典藝術是中國獨有的藝術形式和文化瑰寶,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源泉之一。紅色經典藝術作品本身就承載著重要的歷史、文化和藝術信息,它們以獨特的方式記錄并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和優(yōu)良作風。通過學習和鑒賞這些作品,有利于培養(yǎng)團員青年的文化素養(yǎng)和審美情趣,加深對中華文明的理解和認同,不斷提升文化自信。
紅色經典藝術具有鮮明的紅色政治屬性和強大的感染力,是高校共青團開展工作的鮮活素材。其內容豐富,包括紅色影視作品、紅色文學作品、紅色歌曲、紅色經典畫作等,為開展共青團工作提供了翔實的素材。充分考慮青年團員的接受心理及審美習慣,選取既符合主流意識形態(tài)又兼具觀賞性、娛樂性的優(yōu)秀紅色經典藝術作品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入素材,能更好地發(fā)揮育人功能。
第二課堂作為“三全育人”的重要陣地,其靈活多樣的形式和豐富多彩的內容深受廣大團員青年的喜愛,利用好這一育人平臺,巧妙地將紅色經典藝術融入共青團組織工作的方方面面,組織開展青年團員喜聞樂見的校內外實踐活動,讓青年團員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紅色精神的熏陶。例如,紅色經典藝術內容運用在第二課堂,通過云上走讀、線上鑒賞、開展系列紅色比賽活動,營造濃厚的紅色教育學習氛圍,把好團員青年思想行動的總開關,強化共青團建設,擔起培根鑄魂職責,更好地服務青年。
紅色經典藝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資源。紅色經典藝術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影響力,是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將紅色經典藝術融入高校共青團,可豐富校園文化內涵,提升校園文化的品質和影響力,營造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同時,紅色經典藝術的傳播和發(fā)展對促進青年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紅色經典藝術涵蓋的多種藝術形式,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教育價值,將紅色經典藝術融入高校共青團,青年通過欣賞、學習和實踐,提高審美素養(yǎng)和藝術修養(yǎng),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推動校園文化建設的同時,促進青年全面發(fā)展。
高校共青團工作不能局限于共青團干部講,團員青年被動接受的陳舊模式。在開展共青團日常工作要注重頂層模式,做到有組織、有設計、有過程、有結果、有評價的閉環(huán)管理模式,不斷提升育人實效。首先,把紅色經典藝術的內容引入共青團“三會一課”中,不斷突出基層團組織的政治領航力。通過開展主題團課、主題團日活動、基層團組織支部大會等,讓紅色經典藝術的熏陶環(huán)繞著團員青年,讓團員青年時刻感受強大的紅色力量。其次,重視加強第二課堂建設,重視以文化人和實踐育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發(fā)揮共青團、學生會組織和學生社團的作用,團學組織是高校共青團開展工作的有力支持。高??蓮牡诙n堂著手,將紅色經典藝術融入高校共青團工作的制度設計中,把紅色經典藝術的育人實效納入第二課堂考評中,以此建立科學的培養(yǎng)體系。在第二課堂開辟紅色經典藝術欣賞的專門課堂,開展相關鑒賞課程,分析課程效果,再進行評價分析,不斷優(yōu)化教學內容和形式,提升團員青年的政治認同。最后,根據班團一體化的要求,我們要利用好班級,尤其是班干部,充分發(fā)揮團支書,宣傳委員和組織委員在班級團支部的先鋒模范作用,打造一支紅色宣傳隊伍,在班級團組織中開展有紅色特色的活動,豐富團員青年的生活,在潛移默化中感受紅色精神。
首先,深刻理解紅色經典藝術,并提煉出精華內容,在這個基礎上,與學校黨委宣傳部、組織部、學工部等部門協(xié)同合作,重點打造紅色經典藝術進校園的品牌校園文化。其次,高校團委能夠充分發(fā)揮團員青年的優(yōu)勢,開展青年藝術思政課。充分發(fā)揮紅色經典藝術這個資源寶庫的作用,打造充滿青春味道、藝術味道的立體式、沉浸式、互動式青年藝術思政課。用音樂劇、話劇、微團課等舞臺劇場將思政教育從平面走向立體,用藝術的形式,鼓勵團員青年創(chuàng)作并參演劇目,用思想之美、青春之美、藝術之美浸染學生,用貼近青年視角的方式,讓共青團工作鮮活起來,是能夠“看得見”“摸得著”的。突出展現(xiàn)團員青年愛黨、愛國的情懷,讓紅色基因在藝術熏陶中傳遞。最后,高校共青團要善于利用新媒體技術,打造線上線下相聯(lián)動的思政課。尤其是利用好直播平臺,根據學生的喜好將紅色經典藝術進行內容的設計,增強與學生的線上互動,鼓勵學生用自媒體記錄上課過程,進行經驗的分享,形成思想引領效果的二次傳播。通過各種方式,全過程、全方位的營造紅色經典藝術育人的氛圍,讓團員青年在校期間能夠深刻地感悟紅色精神的傳承與時代精神的貫通,真正地愛上紅色經典藝術。
高校共青團應充分運用紅色經典藝術的內容,整合各類資源,開展藝術實踐,深化育人實效。首先,高校團委可以深入挖掘學校所在地區(qū)紅色藝術資源,將紅色藝術資源融入團員青年的社會實踐中。團委可利用三下鄉(xiāng)暑期實踐,帶領學生走訪紅色舊址,了解紅色文化,接受革命熏陶。在走訪的過程中實地感悟紅色文化精神,將這種精神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尤其是要領會并運用吃苦耐勞、勤勞勇敢的精神。其次,團委教師可聯(lián)合藝術學院專業(yè)教師,帶領團員青年開展紅色采風系列活動,到紅色資源豐富的地區(qū),采集紅色歌曲、紅色故事、紅色標語等等,讓團員青年參與到采風的整個過程中,收集和整理一手資料,感悟紅色力量。最后,團委應組織團員青年進社區(qū)、進學校、進農村,傳播優(yōu)秀的紅色經典藝術作品。通過自己看、自己尋、自己悟、自己講的方式讓團員青年完成從學到悟再到傳播的螺旋式上升模式,由教師講轉變?yōu)閳F員青年講,讓紅色精神滲透團員青年的骨血,打下紅色烙印,用紅色藝術鑄魂育人,傳承紅色基因。
新媒體時代,高校共青團要牢牢抓好“兩微一端一號一抖”的網絡育人陣地,以廣大青年喜聞樂見的方式,開發(fā)紅色經典藝術鑒賞微課程,讓學生能隨時隨地學習。通過平臺,高校共青團向青年學生傳遞有關紅色經典藝術的資訊、新聞和動態(tài),展示青年學生的紅色經典藝術作品和學習成果。如此不但能解決傳統(tǒng)課堂授課的困擾,還能擴大學習范圍,提升影響力。共青團通過各平臺建立互動交流機制,及時回應青年在接受紅色經典藝術教育中所遇到的問題及訴求,通過在線討論區(qū)、留言板等方式,鼓勵青年團員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增強對青年團組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共青團能依托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的紅色文化館藏資源和展陳內容,開展團員青年“云游”展館活動,與革命先烈開展跨越時空的對話。不斷創(chuàng)新方式,推進紅色經典藝術網絡育人的常態(tài)化和長效化,拓寬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廣度和深度。
“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應該像鹽,但不能光吃鹽,最好的方式是將鹽溶解到各種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將紅色經典藝術融入高校共青團工作中,不斷增強對青年高校共青團工作的滲透力和親和力。用紅色經典藝術作品中的精華調整與青年對話的方式,把說教式的思想政治工作轉變?yōu)橛谩靶∏锌凇敝v解“大道理”,注重日常工作的藝術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團員青年感悟正能量,將紅色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讓高校共青團在實際工作中更好的凝聚青年、吸引青年、服務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