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麗,羅慧玲,許承旭,賀思云,陳星宇
(蘭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科,甘肅 蘭州 730046)
支氣管哮喘(BA)可發(fā)生于各年齡段患者,有一定的家族遺傳傾向。此病患者會出現(xiàn)胸悶氣短、咳嗽、肺部哮鳴音等表現(xiàn),急性發(fā)作時可伴有支氣管痙攣、通氣功能障礙,易誘發(fā)呼吸困難,嚴重者還可能出現(xiàn)低氧血癥、心律失常等危急癥狀[1]?,F(xiàn)階段,臨床主要通過使用糖皮質激素來縮短支氣管哮喘患者的發(fā)病時間、緩解癥狀并預防復發(fā),其中布地奈德較為常用,經霧化吸入后可直接作用于病灶,起效快,但不能從根本上控制疾病。研究發(fā)現(xiàn),變應性疾病的進展與腸道菌群紊亂有關,腸道菌群中的有益菌能夠調節(jié)腸道免疫應答,進而可對機體免疫系統(tǒng)起到調節(jié)作用[2]。大腸桿菌是腸道菌群中的常見致病菌,若過度增殖可引發(fā)多種疾病,而雙歧桿菌、乳酸桿菌能夠抑制致病菌的增殖[3]。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lián)活菌片(金雙歧)是一種常用于改善消化道與代謝功能的微生態(tài)制劑,可調節(jié)腸道菌群平衡,阻止病原菌侵害人體,對調節(jié)免疫系統(tǒng)有積極作用。本研究探討了布地奈德聯(lián)合金雙歧治療BA 的效果及對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
選取蘭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患者72例進行研究,時間為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入組標準:(1)符合BA診斷標準,并經臨床檢查確診;(2)近期未使用過糖皮質激素治療;(3)治療依從性好;(4)知情并同意參與研究。剔除標準:(1)心源性哮喘;(2)重要器官(心、肝、腎等)功能不全;(3)惡性腫瘤;(4)對本研究中所用藥物有禁忌證;(5)因任何原因導致治療中斷或治療持續(xù)時間不足3 個月。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常規(guī)組和二聯(lián)組。常規(guī)組:男19 例(52·78%),女17例(47·22%);年齡13 ~64 歲,平均(54·53±6·36)歲;病程4 個月~7 年,平均(3·29±1·16)年;支氣管哮喘嚴重程度:輕度21 例,中度15 例。二聯(lián)組:男18例(50·00%), 女18 例(50·00%); 年 齡14 ~63歲,平均(54·35±6·32)歲;病程5 個月~6 年,平均(3·41±1·19)年;支氣管哮喘嚴重程度:輕度20 例,中度16 例。兩組一般資料均衡性良好(P>0·05)。本研究已通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給予常規(guī)組吸氧、抗菌、止痙、平喘等常規(guī)治療。二聯(lián)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布地奈德聯(lián)合金雙歧治療。布地奈德混懸液(國藥準字H20203063,規(guī)格:2 mL∶1 mg)用法:1 mg 藥物+2 mL 生理鹽水,霧化吸入15 min,2 次/d。口服金雙歧(國藥準字S19980004,規(guī)格:0·5 g/片),1·5 g/次,3 次/d。兩組均治療3 個月。
(1)巡房期間密切觀察患者的咳嗽、哮鳴音、胸悶氣短癥狀,記錄消退時間。(2)治療前后,采用肺功能檢測儀檢測兩組的肺功能指標,包括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氣流速(PEF)。(3)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的新鮮糞便檢測腸道中的乳酸桿菌、雙歧桿菌、大腸桿菌水平。(4)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的空腹8 h 外周靜脈血,離心后檢測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神經生長因子(NGF)、趨化素樣因子1(CKLF-1)。
二聯(lián)組的咳嗽、哮鳴音、胸悶氣短消退時間較常規(guī)組短(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的癥狀消退時間(d,±s)
表1 對比兩組的癥狀消退時間(d,±s)
組別 咳嗽 哮鳴音 胸悶氣短常規(guī)組(n=36) 6.22±1.17 5.32±1.14 4.59±1.02二聯(lián)組(n=36) 5.52±0.89 4.75±1.23 3.78±1.20 t 值 2.857 2.039 3.086 P 值 0.006 0.045 0.003
兩組治療前肺功能指標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二聯(lián)組的FEV1、FVC、PEF較常規(guī)組高(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肺功能指標(±s)
表2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肺功能指標(±s)
組別 FEV1(L) FVC(L/s) PEF(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常規(guī)組(n=36) 1.46±0.18 1.98±0.54 2.05±0.23 2.98±0.88 3.15±0.64 4.12±0.78二聯(lián)組(n=36) 1.42±0.20 2.21±0.32 2.08±0.19 3.58±0.73 3.18±0.59 4.95±0.56 t 值 0.892 2.199 0.603 3.149 0.207 5.186 P 值 0.376 0.031 0.548 0.002 0.837 <0.001
兩組治療前腸道菌群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二聯(lián)組腸道菌群(大腸桿菌、乳酸桿菌、雙歧桿菌)水平較常規(guī)組好(P<0·05)。詳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腸道菌群水平(log10 CFU/g,±s)
表3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腸道菌群水平(log10 CFU/g,±s)
組別 乳酸桿菌 雙歧桿菌 大腸桿菌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常規(guī)組(n=36) 6.25±0.87 7.58±0.48 5.45±0.88 6.48±0.94 8.08±0.75 7.21±0.87二聯(lián)組(n=36) 6.19±0.98 8.51±0.59 5.48±0.79 7.36±1.10 8.11±0.68 6.82±0.66 t 值 0.275 7.337 0.152 3.649 0.178 2.143 P 值 0.784 <0.001 0.880 0.001 0.859 0.036
兩組治療前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二聯(lián)組血清NGF、CKLF-1 水平較常規(guī)組低(P<0·05)。詳見表4。
表4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pg/mL,±s)
表4 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pg/mL,±s)
組別 NGF CKLF-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常規(guī)組(n=36) 102.18±11.28 85.44±8.29 9.11±2.87 6.28±1.44二聯(lián)組(n=36) 102.21±11.43 76.13±6.55 9.14±2.75 5.13±1.38 t 值 0.011 5.287 0.045 3.460 P 值 0.991 <0.001 0.964 0.001
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病原因較為復雜,與氣候、呼吸道炎癥反應、肺功能障礙等有關,目前臨床尚無根治方式,治療以抗炎、改善肺功能為主。布地奈德是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質激素,可通過競爭性抑制組胺H1受體而減輕免疫過度應答,起到抗炎作用,霧化吸入后可增加局部(氣道、肺組織)的藥物濃度,深入病灶,治療效果較好[4]。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lián)活菌片可促進人體正常菌群在腸道繁殖,維持腸道菌群平衡,調節(jié)T 淋巴細胞亞群,進而提高機體免疫能力[5]。本研究中,二聯(lián)組的臨床癥狀消退較快,提示布地奈德聯(lián)合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lián)活菌片治療支氣管哮喘可加速哮喘癥狀的緩解。布地奈德霧化后顆粒直徑僅為1 ~5 μm,通過霧化吸入,可進入細小氣道和肺泡組織內,穩(wěn)定溶酶體和內皮細胞,促使支氣管平滑肌功能穩(wěn)定,直接作用于病變處,有效改善患者的咳嗽、哮鳴音等癥狀[6]。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lián)活菌片的主要成分為嬰兒糞腸球菌、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等,可增加腸道的有益菌群,糾正腸道微生態(tài)失調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有效減輕致病菌引起的炎癥反應,通過清除機體潛在致病菌緩解對免疫系統(tǒng)的刺激,達到從根源預防癥狀出現(xiàn)的目的[7]。兩藥聯(lián)用提升了癥狀緩解效率,使二聯(lián)組的癥狀消退時間更短。
研究顯示,支氣管哮喘會增加白三烯的分泌,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支氣管平滑肌異常收縮,使氣道處于高反應狀態(tài),若這種狀態(tài)長時間得不到緩解,易導致氣道重構,嚴重者會誘發(fā)肺水腫、呼吸衰竭等,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較大威脅[8]。本研究中,二聯(lián)組治療后的肺功能指標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分析原因在于,通過布地奈德局部給藥治療,可穩(wěn)定平滑肌功能,有助于迅速解除氣道高反應狀態(tài),改善氣道和肺組織黏膜水腫,確保呼吸暢通,降低肺組織壓力,減輕氣道應激反應所導致的肺泡損傷,對改善肺通氣功能有重要幫助。腸道菌群紊亂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進展均有密切聯(lián)系,調節(jié)腸道菌群平衡可輔助治療呼吸系統(tǒng)疾病。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lián)活菌片可有效抑制對人體有潛在危害的細菌繁殖,促進樹突細胞釋放細胞因子,調節(jié)免疫平衡,降低機會性感染的發(fā)生風險,避免氣道受到感染性刺激,緩解肺組織壓力,對促進肺功能的恢復有積極作用。
腸道菌群與肺部微生物群有密切關系,腸道菌群紊亂時,炎性介質通過血液循環(huán)進入肺部,會改變肺部免疫應答強度和微生態(tài)環(huán)境,因而有學者提出“肺-腸”軸的概念,認為調節(jié)腸道免疫可提升肺部抵抗病原菌的能力。本研究中,二聯(lián)組治療后腸道菌群水平較常規(guī)組好。原因分析在于,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lián)活菌片可直接為患者補充長雙歧桿菌、保加利亞乳桿菌等有益菌,促進腸道中有益菌的生長,吸附在黏膜上皮的益生菌可促進無害細菌的增殖,在腸黏膜表面形成生物屏障,對預防細菌和病毒感染有重要幫助[9]。肺部與腸道的菌群可互相影響,布地奈德提升了肺部與氣道組織的抗炎效果,降低了炎性因子的表達,有利于提升腸道的免疫功能,減少大腸桿菌等致病菌的表達。通過局部抗炎、增加腸道內有益菌群的數(shù)量,可抑制機體炎性介質的分泌,整體緩解炎癥反應。本研究中,二聯(lián)組治療后的血清NGF、CKLF-1 水平均低于常規(guī)組(P<0·05),提示聯(lián)合用藥的抗炎效果顯著。布地奈德雖有長效、起效快的優(yōu)勢,但由于是局部給藥,因此對機體炎癥反應的調節(jié)效果有限。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lián)活菌片中的主要菌種長雙歧桿菌是一種分離自嬰兒糞便的優(yōu)勢菌株,可競爭性抑制腸道病毒,改善腸道免疫功能;乳桿菌可通過與樹突細胞作用促進T 淋巴細胞的分化,減少促炎因子的數(shù)量,減輕炎癥反應,提升支氣管哮喘患者病情的控制效果。
綜上所述,布地奈德聯(lián)合金雙歧治療BA 可快速解除患者的癥狀,改善肺功能,糾正腸道微生態(tài)失調的狀態(tài),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疾病控制效果較好,推薦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