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木娜莎
什么是觸動?觸動是那句“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活”;觸動是一封滿含教導(dǎo)的家書;觸動是那個牽著你的手的影子……對我而言,那個門前的身影,也是觸動。
每一年假期我都會在外婆家度過,她總會在木門前等著我,看到我和媽媽,她就微笑著迎向我們,一邊推開母親遞過去的她最愛的糕餅,一邊點點我的鼻子:“俺家幺幺又長高了?!蹦菚r的我,則一臉不樂意,總是無比抗拒著外婆的親昵。
這樣的場景,從小到大,不知上演了多少次。只記得有一天,里屋中,媽媽的話語清晰可辨:“都叫您不要在門前等著咱們,看,腿病又犯了吧?”外婆不語,在外屋寫作業(yè)的我,也不說話。縱然如此,每一次去外婆家,外婆依然在門前守候著,微笑地點點我的鼻子:“俺家幺幺又長高了?!倍也辉僖荒樋咕?,微笑著說:“外婆,我們進屋吧!”
長大后,我可以一個人去外婆家了,不再提前通知外婆。因為我不愿看見在門前的那個蒼老的身影。我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走著,黃昏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長。忽然,我一怔,我看見黃昏剪出了她微微彎曲的身影,余暉照亮她頭上一根根銀發(fā),秋風(fēng)涌,吹動她衣服上那些復(fù)古的圖案。外婆站在那里,像一座塑像,我不是沒說我要來嗎?難道她每天都是如此度過?望著村口的方向,盼著她心愛的幺幺,然后歡喜地說:“俺家幺幺又長高了?!笨筛鄷r候,她的等待是一場空吧!
我的心,顫抖著。那個身影在那天的多年后,在現(xiàn)在,成了我對那個小村子唯一的印象。時光扮成一副斯文的模樣,與她一起等待在那春夏秋冬里。在那木門后,在那小院前,讓她期待她的幺幺走過來大喊一聲“外婆”。又讓她在夜幕四合時,一個人走進那個孤獨的小院……
每一年,每一天,她等待著。
而我活在她給我的觸動里,對人生與未來,充滿期待與感激。感謝她在我的人生,留下那么深摯的一筆。
評語? 這篇考場作文如一杯清茶,喝一口,只是淡淡的香;再喝一口,那香便順著喉舌滑向肺腑……外婆等在小村里,等在門前的身影,從前只道是尋常。“我”從抗拒外婆的撫摸,無視外婆“幺幺又長高”的寵溺,到擔(dān)心外婆長久等待而故意隱藏的歸期,再到發(fā)現(xiàn)外婆站在門前翹首的日常,水到渠成地詮釋了何為觸動!想象中外婆一次一次等待落空而回轉(zhuǎn)院落的孤獨身影,就成了故鄉(xiāng)留給“我”的唯一印象。
這樣的觸動,帶著一個孩子恍然大悟后的心酸,帶著一個孩子超越同齡人的敏感,還帶著一個孩子不知不覺間滿溢的愛與溫暖!
初中生學(xué)習(xí)指導(dǎo)·作文評改版2024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