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佼
作者單位: 410000 長沙市,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yī)院
子宮腺肌瘤為子宮腺肌癥的一種表現(xiàn),在臨床中十分常見[1]。臨床治療以腹腔鏡子宮腺肌瘤切除術為主,其優(yōu)點為微創(chuàng)、術后恢復快等,但由于其具有彌漫性生長的特點,術后容易復發(fā)[2-3]?;诖?臨床常于手術完成后配合藥物治療,以提升總體療效。常規(guī)方法為屈螺酮炔雌醇片口服治療,但單一藥物治療效果局限,常配合其他藥物共同治療[4-5]。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為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在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等治療中具有積極作用,其對垂體產生一定作用,繼而間接降低性激素水平,使子宮體積增大、子宮內膜增生等癥狀得到有效改善[6-7]。本研究觀察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聯(lián)合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子宮腺肌瘤術后治療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6月—2021年10月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yī)院診治的子宮腺肌瘤術后患者114例,以隨機抽簽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7例。觀察組年齡22~36(29.39±3.21)歲;病灶位置:子宮前壁24例,子宮后壁17例,子宮底部16例;腫瘤直徑1.4~4.4(2.79±0.60)cm。對照組年齡21~37(29.33±3.25)歲;病灶位置:子宮前壁25例,子宮后壁20例,子宮底部12例;腫瘤直徑1.5~4.5(2.82±0.64)cm。2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過患者同意,并簽字確認后開展,同時已得到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病例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1)經超聲檢查、臨床癥狀檢查、手術病理診斷后確診為子宮腺肌瘤的患者;(2)認知功能正常,可順利完成研究的患者;(3)近6個月未接受過相關治療的患者。排除標準:(1)卵巢功能異常的患者;(2)有精神疾病史的患者;(3)凝血功能異常的患者;(4)中途放棄研究的患者;(5)對本研究相關藥物有禁忌證的患者;(6)有惡性腫瘤疾病的患者;(7)既往接受過輸卵管切除術、子宮肌瘤切除術治療的患者;(8)同時患有其他盆腔疾病的患者。
1.3 治療方法 2組患者均采用相同方法開展子宮腺肌瘤手術治療。術后,對照組給予屈螺酮炔雌醇片(Bayer Weimar GmbH &Co. KG生產,規(guī)格:每片含炔雌醇0.03 mg和屈螺酮3 mg)口服,每次1片,每天1次,1個治療周期為21 d,間隔7 d后實施下1個周期的治療。觀察組給予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上海麗珠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治療,于術后第2天皮下注射3.75 mg。每28 d注射1次,此為1個治療周期。完成3個治療周期后,加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療,劑量方法同對照組。2組均治療6個周期。
1.4 觀察指標與方法 (1)子宮體積及月經相關指標:治療前、治療6個周期后,通過多普勒超聲檢查測量子宮體積,并統(tǒng)計月經周期、經期及月經量。(2)治療前、治療6個周期后分別采集患者清晨空腹肘靜脈血4 ml,應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小鼠來源抗體(Bax)、B淋巴細胞瘤-2(Bcl-2),試劑盒生產廠家為武漢優(yōu)爾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激素水平:治療前、治療6個周期后分別采集患者清晨空腹肘靜脈血4 ml,以3 000 r/min速度,離心10 min,獲取血清,放置于-20℃狀態(tài)下保存待檢,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試劑盒生產廠家為上海森雄生物技術公司。(4)復發(fā)率:隨訪1年,統(tǒng)計疾病復發(fā)情況。
1.5 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各類臨床癥狀(如經量異常、痛經等)全部消失,子宮體積基本恢復至正常狀態(tài);顯效:各類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子宮體積縮小20%或恢復至正常狀態(tài);有效:各類臨床癥狀得到一定的緩解,子宮體積有所恢復;無效:未達上述標準??傆行?(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2.1 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49%,高于對照組的82.46%(χ2=5.960,P=0.014),見表1。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效果比較 [例(%)]
2.2 子宮體積及月經相關指標比較 治療前,2組子宮體積、月經周期、經期、月經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6個周期后,2組子宮體積、月經量均小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小于對照組(P<0.01),2組月經周期、經期與治療前、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前后子宮體積及月經相關指標比較
2.3 Bax、Bcl-2比較 治療前,2組Bax、Bcl-2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6個周期后,2組Bax高于治療前,Bcl-2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變化幅度大于對照組(P<0.01),見表3。
表3 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前后Bax、Bcl-2比較
2.4 血清激素水平比較 治療前,2組血清LH、E2、FSH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6個周期后,2組血清LH、E2、FSH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4。
表4 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前后血清激素水平比較
2.5 復發(fā)率比較 觀察組復發(fā)率為1.75%(1/57),低于對照組的12.28%(7/57)(χ2=4.839,P=0.027)。
子宮腺肌瘤主要表現(xiàn)為進行性痛經、月經量過多等,且痛經程度較為嚴重,多表現(xiàn)為腰部疼痛、持續(xù)性下腹疼痛、肛門墜脹感等[8-9]。隨著病情不斷加重,其治療難度亦加大,因此應在確診后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手段[10]。最常見的方法是腹腔鏡手術切除治療,但術后仍有復發(fā)風險,因此常于術后配合藥物治療[11]。
常規(guī)治療藥物為屈螺酮炔雌醇,其為炔雌醇、屈螺酮復合物,前者能對垂體、下丘腦起到正、負反饋調節(jié)作用,小劑量即能刺激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口服后3 h能同機體血漿蛋白結合,生物利用度約為40%。后者同時具有抗雄激素及抗鹽皮質激素活性,其藥理作用同人體天然孕酮有較高的相似度。二者復合應用能對機體排卵產生抑制作用,并對孕激素具有較強的親和力,因此可降低孕激素水平,有效緩解痛經癥狀,且有助于抑制子宮內膜增生,對月經周期的調節(jié)具有積極影響[12-13]。但單一用藥效果局限,治療后容易復發(fā),效果并不理想。
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為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能對下丘腦—垂體產生作用,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釋放,對調節(jié)機體激素水平具有積極效果[14]。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6個周期后,2組子宮體積、月經量均小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小于對照組,分析原因:二者聯(lián)用能產生良好的協(xié)調作用,屈螺酮炔雌醇對機體排卵產生抑制作用,有效降低機體中雌激素、孕激素水平,進而控制子宮內膜增生,使子宮內膜細胞萎縮速度加快,改善子宮體積及月經相關指標,進一步降低復發(fā)風險。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Bax高于治療前,Bcl-2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變化幅度大于對照組,分析原因:子宮肌瘤屬雌激素依賴性疾病,長時間受雌激素刺激的影響,患者子宮內膜及腺體會出現(xiàn)異常增生情況,其中Bax主要作用為促進細胞凋亡,內膜細胞凋亡率越高,其表達水平越高;Bcl-2屬于一種癌基因,主要存在于內膜細胞中,具有較為關鍵的調節(jié)作用,其在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中具有較高水平。使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聯(lián)合治療后,能抑制孕激素、雌激素的分泌,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LH、E2、FSH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同虞蕾虹等[15]研究結果一致。進一步說明二藥聯(lián)合治療在改善患者機體激素水平方面具有較大優(yōu)勢。同時,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表明二者聯(lián)合可充分發(fā)揮優(yōu)勢,進而提升療效,且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能控制卵巢分泌激素量,并起到短暫關閉月經的作用,因此對加快子宮體積縮小有重要意義。此外,本研究中,觀察組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說明聯(lián)合用藥能有效彌補單一用藥存在的不足,并使疾病復發(fā)問題得到有效控制。
綜上所述,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子宮腺肌瘤術后治療效果較好,對各臨床指標的改善均具有積極作用,且復發(fā)率低,值得推廣應用。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