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婧,錢秋晨,何清,秦敬翠
良性特發(fā)性眼瞼痙攣(BEB)是一種常見的局灶性肌張力障礙疾病,主要表現為眼輪匝肌肌肉活動增加,伴眨眼次數增加,以及眼瞼開閉失用[1]。BEB患者除了運動癥狀外,還伴有抑郁、焦慮、睡眠障礙、認知障礙等非運動癥狀。非運動癥狀不僅會加劇運動障礙,也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2-3]。A型肉毒毒素對治療BEB運動癥狀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而對非運動癥狀改善的相關研究較少。臨床發(fā)現,對于合并有睡眠障礙的BEB患者,僅采用A型肉毒毒素治療的效果欠佳[3-4]??紤]到失眠比運動癥狀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更為嚴重,改善BEB患者睡眠障礙十分重要[5]。烏靈膠囊是神經內科常用于失眠輔助治療的藥物,具有鎮(zhèn)靜催眠、抗焦慮、抗抑郁等作用,已被多項指南和專家共識推薦使用[6]。本研究旨在探討烏靈膠囊聯合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治療BEB伴失眠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其對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2月—2021年5月徐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BEB合并失眠患者60例,男21例,女39例,年齡38~66歲,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者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男10例,女20例;年齡39~65(51.73±7.77)歲,病程12~30個月。對照組男11例,女19例,年齡38~66(50.40±9.80)歲,病程12~26個月。2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符合《世界醫(yī)學協(xié)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
1.2 病例選取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BEB診斷標準,經保守治療后效果欠佳;(2)年齡18~70歲,經神經系統(tǒng)檢查未見其他神經系統(tǒng)陽性體征;(3)失眠診斷標準參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精神障礙分類)》[7],臨床表現為失眠,每周出現>3次,且持續(xù)>1個月;(4)無研究用藥禁忌證;(5)患者和(或)近親屬知情同意并簽字。排除標準:(1)眼瞼鄰近部位肌張力障礙,并伴其他神經系統(tǒng)癥狀、體征;(2)合并多發(fā)性硬化癥、帕金森病等神經系統(tǒng)疾病;(3)繼發(fā)性眼瞼痙攣;(4)既往曾接受過肉毒毒素注射;(5)隨訪資料不全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蘭州生物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生產,規(guī)格:每瓶含A型肉毒毒素100 U,以生理鹽水稀釋,嚴格依據癥狀與體征選擇注射部位(通常選擇上下瞼、眼輪匝肌、眉間復合體等部位),每個部位注射量為2.5~3.75 U。痙攣癥狀未消除者1周后追加注射1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烏靈膠囊(浙江佐力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0.33 g口服,每天3次,連續(xù)服用6周。
1.4 觀察指標與方法
1.4.1 焦慮、抑郁評價:治療前及治療后4、8周,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進行評價,各包含20個項目,將20個項目得分相加為初分,乘以1.25后取整數即為標準分。SAS量表標準分≥50分為焦慮;SDS量表標準分≥50分為抑郁。
1.4.2 睡眠質量評價:治療前及治療后4、8周,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估睡眠質量,該量表包含19個自評條目和5個他評條目,總分0~21分,分值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
1.4.3 生活質量評價:治療前及治療后6周,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活質量簡表(WHOQOL-BREF)評價生活質量,該量表包含26個條目,包括生理領域(7項)、心理領域(6項)、社會關系領域(3項)、環(huán)境領域(8項)等4個領域及2個獨立分析的問題條目(評價個體自身生活質量和健康狀況的主觀感受),得分越高,該維度或總的生活質量越高。
1.4.4 不良反應:包括流淚、視物不清、惡心、口干等。
1.5 療效評定標準 采用Shorr痙攣強度分級標準[8]評估療效,根據痙攣強度分為0~Ⅳ級。完全緩解:治療后痙攣強度由Ⅱ~Ⅳ級降至0級;明顯緩解:痙攣強度由Ⅱ~Ⅲ級降至Ⅰ級或由Ⅳ級降至Ⅰ~Ⅱ級;部分緩解:痙攣強度由Ⅲ級降至Ⅱ級或由Ⅳ級降至Ⅲ級;無效:治療后無變化。總有效率=(完全緩解+明顯緩解)/總例數×100%。
2.1 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93.33% vs. 86.67%,χ2=0.185,P=0.667),見表1。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效果比較 [例(%)]
2.2 SAS、SDS評分比較 治療前,2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4、8周后,2組SAS、SD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前后SAS、SDS評分比較分)
2.3 PSQI評分比較 治療前,2組PSQ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4、8周,2組PSQI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3。
表3 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前后PSQI評分比較分)
2.4 WHOQOL-BREF評分比較 治療前,2組WHOQOL-BREF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6周,2組WHOQOL-BREF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或P<0.01),見表4。
表4 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前后WHOQOL-BREF評分比較分)
2.5 不良反應比較 對照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13.33%(4/30),其中流淚2例,視物不清、惡心各1例;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16.67%(5/30),其中流淚2例,視物不清、惡心及口干各1例。2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1.000)。2組不良反應癥狀均可耐受,后自行好轉或消失。
BEB包括特發(fā)性和自發(fā)性眼瞼痙攣,是一種以眼輪匝肌肌肉活動增加,伴有眨眼次數增加,有時還伴有眼瞼開閉失用為特征的局灶性肌張力障礙[1]。BEB發(fā)病年齡40~60歲,女性發(fā)病率高于男性。2018年我國臺灣省的一項流行病學研究顯示,BEB年平均發(fā)病率為0.10‰。近年來,隨著各種壓力的增加,青年患者逐漸增多[9]。BEB患者早期主要表現為瞬目增多,陣發(fā)性雙眼睜開困難;晚期出現持續(xù)性的眼瞼閉合,使患者閱讀、駕駛困難,嚴重影響其工作和社交[10]。自1986年Elston[11]首次應用A型肉毒毒素治療偏側面肌痙攣后,A型肉毒毒素就成為了治療肌張力障礙疾病的一線用藥,是目前治療眼瞼痙攣首選治療方法,可反復操作,效果穩(wěn)定。其機制為通過抑制運動神經末梢突觸前膜乙酰膽堿釋放,從而減少肌肉過度收縮,減少眼瞼痙攣頻率,幫助肌肉活動正?;?。其有效率>70%,2~7 d癥狀開始緩解,2~3周時療效最明顯且可持續(xù)3~6個月。A型肉毒毒素應用于BEB治療中,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復視、單側上瞼下垂等。本研究采用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聯合烏靈膠囊治療BEB合并失眠的患者,結果表明,對照組和觀察組眼瞼痙攣均有效改善,痙攣緩解總有效率分別為86.67%和93.33%,所有患者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除運動癥狀外,BEB的非運動癥狀逐漸受到關注,包括抑郁、焦慮、睡眠障礙、認知障礙等[2-3]。最近研究表明,BEB患者焦慮和(或)抑郁發(fā)生率高達30%~60%[12],遠高于正常人群,且睡眠質量較正常人群更差[13]。然而目前為止,BEB患者非運動癥狀的病因及治療尚不明確,且對其缺乏足夠的重視。BEB導致的眼瞼痙攣可引起精神和社交障礙,影響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而這些問題又再次加重眼瞼痙攣[14]。有研究表明,面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通過中斷從面部到大腦的本體感受反饋來治療抑郁癥,這種反饋會加強和維持相應肌肉的負面情緒表達,因此被推斷或許是A型肉毒毒素可緩解BEB患者抑郁和(或)焦慮狀態(tài)的原因[15]。但有研究表明,對合并有睡眠障礙的患者僅采用A型肉毒毒素治療的效果不佳[3]。Hertenstein等[5]研究表明,失眠比運動癥狀對BEB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更為嚴重。因此,改善BEB患者非運動癥狀,特別是睡眠質量十分重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4周、8周的SAS、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聯合烏靈膠囊可以更好的改善BEB患者焦慮和抑郁情緒。觀察組治療后4周、8周的PSQI量表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聯合烏靈膠囊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睡眠質量。觀察組治療后6周WHOQOL-BREF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聯合烏靈膠囊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觀察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在接受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治療基礎上聯用烏靈膠囊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烏靈膠囊聯合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治療BEB伴失眠安全有效,能夠改善患者焦慮、抑郁程度和睡眠質量,提高生活質量。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