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嚴之
世界無人機看中國,中國無人機看深圳。
2012年,來自深圳的大疆無人機,推出世界上首款航拍一體機“大疆精靈Phantom 1”,一舉撬開了消費級無人機的藍海市場。截至2023年底,深圳實際運行的無人機及產業(yè)鏈企業(yè)達1 730家,年產值超過960億元,占據了全球70%以上的消費市場。
作為風起之地,深圳被譽為“世界無人機之都”,是最容易感知無人機發(fā)展趨勢的地方。2016年7月,為慶祝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深圳大漠大智控憑借“敢為天下先”的勇氣,使用80架無人機參與CCTV7拍攝的《紅星照耀中國》,開啟了中國第一個大型無人機編隊燈光秀。自此,一場國內無人機表演的大戲拉開帷幕。
作為低空經濟的新型生產服務方式,無人機表演集成了多旋翼飛機、自動控制、無線通信、航跡規(guī)劃、三維建模與仿真、LED燈光編程等技術,可以在天空呈現出2D文字和圖片,以及更為炫酷的3D動畫。
近年來,春晚、奧運會、城市夜景、文旅項目等盛大活動,紛紛加入了無人機表演,以深圳北站中心公園為例,每年就有超過200場的無人機表演項目。強烈的科技感,新穎的宣傳方式,以及娛樂性和商業(yè)性兼顧的價值,共同催生了無人機表演產業(yè)的“超跑速度”。
無人機表演最早誕生于歐洲。2012年夏天,奧地利北部的林茨市舉辦了一場電子藝術節(jié),9萬多名觀眾聚集在多瑙河兩岸,見證了全球首次無人機戶外表演,也拉開了無人機表演行業(yè)的序幕。
作為最早布局無人機表演賽道的企業(yè),英特爾在2016年首次實現100架無人機空中編隊飛行,隨后又在兩年后的平昌冬奧會上,放飛1 218架無人機表演燈光秀,創(chuàng)造了“同時放飛數量最多無人機”的吉尼斯世界紀錄。但很快,這個紀錄便被國內的高巨創(chuàng)新打破。2021年高巨創(chuàng)新在深圳龍崗大運體育中心,同時放飛了5 200架無人機,甚至還有企業(yè)嘗試放飛過一萬架無人機。
幾年時間,表演規(guī)模從幾十架上漲到上萬架,刷新紀錄成為企業(yè)們“秀肌肉”的主要方式。百家爭鳴之下,國內無人機表演賽道誕生大漠大智控、高巨創(chuàng)新、億航智能、一飛智控、千機創(chuàng)新等頭部企業(yè),他們占據了國內九成以上的市場份額,被業(yè)界稱為“五小龍”。
國內無人機表演的火熱,離不開燈光秀的加持。當你在夜晚抬頭仰視天幕時,空中龐大的無人機隊列,通過搭載的燈光制造出流動的霓虹圖景,在央視春晚、節(jié)慶表演、國際展會、城市地標等地方,都能看到一場“科幻照進現實”的視覺盛宴。
2018年是無人機表演行業(yè)的高光之年,“忙”成為企業(yè)們最甜蜜的負擔?!暗叫陆呈羞M行了一場政府采購的表演后,公司每天都能收到新疆不同縣市的商演預訂電話”,一飛智控創(chuàng)始人齊俊桐介紹,“團隊在外飛了一個多月,就像馬戲團巡回表演一樣?!?/p>
同樣忙不過來的還有億航智能,除了團隊親自表演之外,億航智能還將無人機租給代理商,通過系統(tǒng)后臺給代理商們設置好三維動畫舞步,滿足不同地區(qū)客戶的需求。很快,以無人機表演為核心的空中媒體解決方案,成為億航智能的主要收入,2018年營收3 100多萬元,占到了總收入的47%。
一臺無人機一萬元,每次表演15分鐘,一場燈光秀輕松賺取上百萬元利潤……無人機表演業(yè)務扭轉了消費級無人機不盈利的局面,飛行編隊的發(fā)展也完全超出了企業(yè)預期。根據《2022年文旅行業(yè)無人機編隊表演數據洞察報告》的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無人機編隊表演達到7 228場,2022年底全國無人機運營企業(yè)超過1.5萬家,年產值達到1 170億元。通過短短幾年間,中國企業(yè)便在這個領域走到了世界第一。
2024元旦跨年夜,河北石家莊一步行街因為臨時取消無人機表演活動,一位男性負責人遭現場觀眾起哄,最后不得不下跪道歉。這件事,似乎成為無人機表演行業(yè)潮起潮落的一種隱喻。
目前,業(yè)內無人機表演分為了兩個技術流派:一種是以“石家莊下跪門”為代表的代理企業(yè),他們依托于運營商基站,一旦基站不密或是基站現場觀眾人數過多,都會對定位精度造成嚴重影響;另一種是不依賴于運營商的自研企業(yè),他們通過自主網技術——RTK(用于高精度定位的實時差分系統(tǒng))來實現厘米級高精定位,使每架飛機能夠快速在空中找到自己的專屬位置,以確保動畫內容的靈動和細膩。
自研企業(yè)雖然壘高了技術門檻,但也增加了較高的研發(fā)成本。有業(yè)內人士透露,一架無人機僅是RTK的成本就超過1 000元,這還不算上其他技術和人力成本,無人機表演顯然是一項重資產的運營項目。
重資產的運營模式,往往意味著一個很輕的剎車,都會帶來很重的痕跡。早在2018年4月,西安市政府為了打破當時無人機表演數量的世界紀錄,當地財政斥資 1 050萬元,計劃讓1 374架無人機在永寧門上空,擺出“西安城墻、西安年最中國、絲綢之路、四十周年”等文字圖形,然而現場嚴重的圖像亂碼事故,不僅被外界解讀為“一個出場費過高的面子工程”,更是成為無人機表演賽道由熱轉冷的分水嶺。
此后,作為大金主的政府類客戶,購買無人機表演開始變得更為謹慎,且不斷通過向企業(yè)壓價來減少財政支出。比如,中國政府采購網公開信息顯示,2023年廣州市在大型活動城市宣傳方面,無人機編隊飛行表演項目的“包年”中標價僅為12.35萬元。
政府類客戶按下暫停鍵,讓無人機行業(yè)發(fā)展明顯失速。在價格的倒逼之下,頭部企業(yè)不得不將無人機表演調整為邊緣業(yè)務,或是尋找其他商業(yè)化出路。而一些下游的中小企業(yè),則卷起了價格戰(zhàn),每架無人機甚至只有一兩百元的報價,不到行業(yè)巔峰時市場價的十分之一。
同時,政府的強勢監(jiān)管也為行業(yè)帶來了新的門檻。自2017年以來,國家相繼發(f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對無人機進行監(jiān)管,避免無人機擅闖敏感區(qū)域、影響客機正常起降、碰撞高層建筑等黑飛問題,無人機表演公司并非“想飛就飛”,不僅需要提交大量資質資料申請空域,在得到飛行空域許可后,還要帶上安保方案、應急預案、商業(yè)保險憑證等十多項材料,向當地公安治安主管部門申請報備。
行業(yè)發(fā)展初期,政府起到了強大的推動作用,但隨著價格的下探和監(jiān)管的加強,使得無人機表演后入局者更難在市場上分得一羹。
當資本的潮水退去、市場回歸理性之后,我們不得不去思考:低空表演對于無人機企業(yè)而言,還是一門好生意嗎?
其實,對于真正長期押注無人機表演賽道的企業(yè)而言,這正是行業(yè)野蠻生長和大洗牌后的一次機會。比如無人機燈光秀,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產品的推廣,已經能實現3D的視覺效果。同時,無人機的安全穩(wěn)定性也與日俱增,不僅表演時間上可以成倍延長,還能夠在嚴冬、高海拔等特殊環(huán)境下演出。再加上“綠色煙花”的環(huán)保屬性,無人機表演成為傳統(tǒng)煙花的最佳替代品。
產品技術的進步,環(huán)保趨勢的導向,讓各個廠商不斷探索新的應用場景,逐漸從政府類客戶下沉到房地產、汽車等企業(yè),甚至是個人消費者,從而產生“表演秀這種非剛需之外”的商業(yè)價值。
高巨創(chuàng)新就將目光聚焦在企業(yè)身上,全國各地樓盤和車企是其最主要的企業(yè)類客戶。比如,高巨創(chuàng)新曾接到過西南某縣城房地產商的宣傳表演訂單,對方只要求將樓盤名稱、電話等信息“打到天上”去,結果樓盤意外大賣。
除了替代傳統(tǒng)戶外廣告牌,無人機燈光秀還成為了文旅和鄉(xiāng)村振興的營銷渠道。2021年1月,穿越千機在上海外灘以無人機表演為影片《人潮洶涌》宣發(fā),通過空中二維碼掃碼購票,在沒有提前預熱的情況下,當晚即售出近萬張電影票。不僅如此,穿越千機還制訂了“一縣一品”計劃,與縣級政府共同認證當地特色優(yōu)質農副產品,通過空中二維碼實現流量營銷變現。
除了本地化的探索之外,還有公司直接將觸角伸向海外。從大漠大智控亮相墨爾本2023澳網公開賽,到億航智能成為阿聯(lián)酋阿布扎比“智能與自動化交通產業(yè)(SAVI)集群”成員之一,借助“一帶一路”倡議的紅利,普遍售價更高、需求更大的海外市場,成為無人機表演廠商們爭奪的新領空。
由此可見,無人機表演市場第二增長曲線的出現,離不開3個因素:一是無人機表演的價格下滑,拓寬了應用場景;二是無人機表演技術趨于穩(wěn)定,降低了客戶使用門檻;三是無人機表演廠商追求內容形式的創(chuàng)新,通過流量入口實現了商業(yè)價值。
與所有生命力旺盛的產業(yè)一樣,無人機表演也展現出十足的發(fā)展韌性。根據恒州博智的預計,2028年全球無人機燈光秀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7.19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1.46%。而中國企業(yè)作為無人機表演的主角,將會點亮出更加絢爛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