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冬杰
而當患者決定接受血液透析(以下簡稱血透)治療后,血管通路是患者和醫(yī)生要共同考慮的第一件事。一條恰當的血管通路用于將患者血液自體內引出,經過透析機去除代謝廢物、毒素和水分,再將血液回輸至患者體內,因此血管通路是患者進行血透的先決條件和橋梁,也被稱為血透患者的“生命線”。
目前常用的血管通路包括自體動靜脈內瘺、人工血管和半永久深靜脈置管等。其中,自體動靜脈內瘺是最理想的血管通路,它具有長期通暢率高、感染率低、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但是,自體動靜脈內瘺需要數周至數月的時間來成熟(血管重塑以滿足透析需要的血流量,這一過程稱為內瘺“成熟”),因此在選擇血管通路時需要提前進行準備。如果患者的血管條件較差或內瘺手術失敗,可以考慮建立半永久深靜脈置管。半永久深靜脈置管是一種較為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但其長期通暢率和感染率相對較低,需要定期更換。建議患者向相關醫(yī)生咨詢,醫(yī)生會通過查體、影像學檢查等手段,為其選擇合適的血管通路和最佳手術部位(通常為前臂或上臂)。一旦手術部位選定,患者應注意術側肢體的血管保護,避免該側肢體進行血管穿刺(如抽血、靜脈輸液或靜脈留置針)。
在等待內瘺成熟的過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項:保持手術部位干燥、清潔;經常使用聽診器或將耳朵貼近手術部分,以檢查內瘺震顫、雜音,如出現減弱或消失請及時聯系醫(yī)生;不要穿過緊的衣服,睡覺時不要把術側肢體墊在頭下,也不要用術側肢體提拿重物;用術側側手每天擠握彈力球30分鐘,每分鐘20次,持續(xù)1~2個月,可促進動靜脈內瘺成熟。
血液透析裝置通過控制透析液的電導率、pH值、溫度、壓力、流量等主要計量參數來達到治療目的,這些計量參數如果失準,輕者達不到治療目的,貽誤病情,重者可能威脅生命安全。因此,在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患者應主動了解透析原理,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接受心率、血壓、呼吸等生命體征監(jiān)測。
血液透析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并發(fā)癥,如低血壓、高血壓、心律失常等?;颊邞撟⒁庥^察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出現任何不適或異常情況,應該及時告知醫(yī)生進行處理。
透析后,患者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時間,避免過度消耗體力,可采取分段完成、適時休息的方式,以減輕身體負擔。
透析后,患者的飲食需適當調整,以低磷、低鉀、適量蛋白質為原則。內臟、堅果、巧克力等食物富含磷元素,要避免過量攝入,以防增加體內磷負荷,引發(fā)心律失常、繼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和腎性骨病等。如果血磷水平升高,可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磷結合劑如碳酸鈣、氫氧化鋁凝膠等。高鉀食物如香蕉、橘子、土豆、紫菜、鮮紅棗、豆類等也應避免,以防心律不齊導致猝死。長期血液透析過程中,患者會流失大量營養(yǎng)物質,特別是蛋白質,同時伴有無機鹽和微量元素的丟失,因此,應及時補充營養(yǎng),鼓勵進食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維生素、鈣及足夠熱量的食物。除上述,患者還應該根據自身情況,控制鹽和水的攝入量。
總的來說,血液透析是一種復雜的治療過程,患者在透析前后需要注意的事項很多。患者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做好這些事項,確保血液透析的效果和自身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