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茜
慢阻肺,全稱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但這種病在部分人群中并不被充分了解,錯誤的認識帶來的影響不容忽視。
慢阻肺的癥狀多種多樣,其中最常見的是慢性咳嗽和咳痰。這種咳嗽通常在晨間較為顯著,夜間也可能出現(xiàn)陣發(fā)性咳嗽和排痰。同時,慢阻肺患者可能出現(xiàn)氣短或呼吸困難的癥狀,尤其在勞累或進行輕度體育活動后;嚴重時,即使在休息狀態(tài)下也可能出現(xiàn)氣短現(xiàn)象。此外,患者還可能出現(xiàn)胸悶和氣喘的癥狀,特別是在快速行走或彎腰時,這些癥狀可能更為明顯。
慢阻肺主要影響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尤其是長期吸煙的人群。吸煙是導致慢阻肺的主要原因之一,吸煙時間越長、吸煙量越大,患慢阻肺的風險就越高。此外,家族中有慢阻肺病史的人和經常出現(xiàn)咳嗽、咳痰癥狀的人也容易發(fā)生慢阻肺。長時間暴露在油煙、粉塵環(huán)境中或與粉塵、化學物質接觸的人也有較高的患病風險。
然而,很多人對慢阻肺缺乏認識,尤其是對一些煙民來說,總是認為吸煙跟自己的咳嗽咳痰等關系不大,還以“有些人一輩子吸煙,身體依然健康”來為自己辯解。
對于大部分煙民來講,基本無戒煙意識,并且不會認為自己是慢阻肺的高風險人群。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在吸煙率持續(xù)升高的情況下,慢阻肺發(fā)病率也會不斷上升。吸煙早期,可能無任何異常感受,但是隨著時間的延長,支氣管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阻塞,并且肺臟結構會被破壞。因此,少數(shù)人情況并不能夠代表整體,吸煙人群需要引起重視。
還有一些人認為,慢阻肺早期的表現(xiàn)無非是“咳嗽”,不會影響身體,所以無需管理。但是此病會進行性發(fā)展,若病情嚴重時,再用藥已為時已晚。慢阻肺早期主要是咳嗽、咳痰,雖然表面上對生活、工作無較大的影響,但是疾病所致的肺功能減退不可逆。而若能夠在疾病早期進行治療,則不僅能夠阻止病情進展,還可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因此,防治慢阻肺,需要高風險人群提高防范意識。
對于普通人群來說,預防慢阻肺的關鍵在于遠離煙草。這不僅意味著要主動戒煙,還要避免二手煙的暴露。同時,積極預防嬰幼兒和兒童期的呼吸道感染也至關重要。此外,減少室內外空氣污染、職業(yè)粉塵和有害氣體的暴露,都是預防慢阻肺的重要措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接種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也能為預防慢阻肺提供額外保障。
對于已經診斷為慢阻肺的患者來說,自我管理至關重要。首先,盡早戒煙并避免與二手煙接觸,以減少對肺部的進一步傷害;其次,按時服用藥物是治療的基礎。定期到醫(yī)院隨訪和接受肺功能檢查,有助于及時發(fā)現(xiàn)病情的變化。此外,學會早期識別慢阻肺急性加重的癥狀,并了解相應的處理方法,能夠減輕疾病對身體的損害。在病情穩(wěn)定期,患者還應在專業(yè)人士的指導下進行呼吸功能康復訓練,以提高生活質量。
總之,慢阻肺是一種需要引起足夠重視的慢性疾病。對于高風險人群來說,日常生活中的防護措施至關重要。而對于已經確診的慢阻肺患者來說,積極的自我管理和醫(yī)院的專業(yè)治療同樣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