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安慶,有一座被譽為“京黃故里,戲曲之鄉(xiāng)”的小城——懷寧縣。當?shù)氐狞S梅戲劇團是有著67年歷史的老劇團。成立之初,劇團的老一輩演員用扁擔挑著服裝、樂器、道具,徒步上山下鄉(xiāng)送戲。隨著送戲活動的開展,“一條扁擔挑遍全縣”的故事廣為流傳。
從2012年開始,懷寧縣黃梅戲劇團每年要送70場戲進校園。此外,劇團每年還會開展120場“送戲進萬村”演出,以及各類公益演出60余場次。送戲之余,劇團一直用心用情打磨作品,更多更好的劇目是他們參加各種交流演出的底氣。
傳統(tǒng)戲曲文化必須傳承,而且需要年輕人來傳承。懷寧縣黃梅戲劇團的演員,一半以上為“85后”“90后”和“00后”,青年演員已經(jīng)成了主力。劇團給年輕演員創(chuàng)造條件,誠意留下那些真正熱愛黃梅戲的好苗子。
近年來,因為把黃梅戲搬進直播間,這個老劇團再度引發(fā)關(guān)注。2022年1月,懷寧縣黃梅戲劇團正式入駐抖音,并開啟直播。每晚7點半,劇團的青年演員們會準時出現(xiàn)在抖音直播間。她們身穿戲服、帶著戲裝,在專業(yè)表演和愉悅互動中,把一段段或經(jīng)典或冷門的黃梅戲唱段分享給線上觀眾。
(摘編自《人民日報》2023年11月9日)
◆素材解讀
1.文化傳承需要與時俱進。近年來,隨著直播風的興起,黃梅戲也從傳統(tǒng)的舞臺走進直播間。懷寧縣黃梅戲劇團的青年演員們借助抖音直播間,把黃梅戲唱段分享給線上觀眾。這樣,黃梅戲這一傳統(tǒng)的藝術(shù)在全國各地越發(fā)引發(fā)關(guān)注。
2.傳統(tǒng)文化需要年輕人來傳承。懷寧縣黃梅戲劇團的“青春密碼”是什么?是該劇團特別注重年輕演員的培養(yǎng)。該劇團不僅一半以上為“85后”“90后”和“00后”的青年演員,而且為年輕演員創(chuàng)造條件,誠意留下那些真正熱愛黃梅戲的好苗子。
◆適用話題
文化傳承 與時俱進 青春舞臺 熱愛追求
【黃永紅 彭依/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