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是骨科常見的疾病之一,通過有效的護理管理,不僅能減輕患者痛苦,還能加速骨折愈合,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本文將詳細闡述下肢骨折護理管理的各個方面,包括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康復鍛煉、并發(fā)癥預防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等,以期為護理人員和患者提供參考。
下肢骨折的治療方法
保守治療
(1)石膏或支具固定:對于無明顯移位的骨折,可以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固定時間一般為4~8周,具體時間根據(jù)患者骨折的類型和嚴重程度而定。
(2)牽引治療:對于一些不穩(wěn)定的骨折,如股骨粗隆間骨折、股骨干骨折等,可以采用牽引治療,以維持骨折的復位,減輕患者疼痛,促進骨折愈合。
手術治療
(1)切開復位內固定:對于移位明顯的骨折,需要進行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通過切開皮膚和軟組織將骨折部位復位,然后使用鋼板、螺釘、髓內釘?shù)葍裙潭ú牧线M行固定。
(2)外固定支架固定:對于一些開放性骨折、嚴重的粉碎性骨折等,可以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外固定支架可以在骨折部位外部提供穩(wěn)定的固定,同時便于傷口的處理和觀察。
下肢骨折的護理管理
心理護理
下肢骨折患者往往因意外受傷、疼痛、活動受限等原因,容易產(chǎn)生焦慮、恐懼、抑郁等負面情緒,影響康復進程。因此,心理護理在下肢骨折護理管理中占據(jù)重要地位。
(1)建立信任關系:護理人員應以親切、耐心的態(tài)度與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和需求,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增強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2)情緒疏導:針對患者的焦慮和恐懼情緒,護理人員應給予積極的心理疏導,解釋病情、治療方法及康復過程,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3)家庭支持:鼓勵家屬積極參與患者的護理過程,給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陪伴,減輕其孤獨感和無助感。
飲食護理
下肢骨折患者需要攝入足夠的營養(yǎng)物質,促進骨折愈合和身體恢復。
(1)高蛋白、高鈣飲食:骨折愈合需要大量的蛋白質和鈣質,患者應多吃瘦肉、魚肉、奶制品、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質和鈣質的食物。
(2)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患者應保證每日攝入足夠的蔬菜和水果,因為其富含維生素,有助于促進骨折愈合和身體康復。
(3)易消化食物:骨折患者因長期臥床導致胃腸蠕動減慢,消化液分泌減少,應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條、蔬菜湯等。
(4)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不利于骨折愈合和身體康復,患者應盡量避免食用這類食物。
疼痛護理
護理人員應定期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評分量表,如數(shù)字評分法(NRS)、面部表情評分法等。同時,注意觀察患者的疼痛部位、性質、持續(xù)時間、加重和緩解因素等,以便及時調整疼痛護理措施。具體疼痛護理的方法如下。
(1)藥物止痛:根據(jù)疼痛評估結果,醫(yī)生可能會開止痛藥物,如非甾體類抗炎藥、阿片類藥物等。護理人員應按時給患者服藥,并觀察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
(2)物理止痛:可以采用冷敷、熱敷、按摩等物理方法緩解疼痛。在骨折初期,冷敷可以減輕腫脹和疼痛;在骨折后期,熱敷和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解疼痛。
(3)心理止痛:通過與患者交流、分散注意力等方式,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從而減輕疼痛。
體位護理
下肢骨折患者應保持患肢抬高,將其高于心臟水平,以促進血液回流,減輕腫脹。對于不同類型的骨折,可能有不同的體位要求,如股骨頸骨折患者應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避免內收和旋轉;髕骨骨折患者應保持膝關節(jié)伸直位等。具體體位護理的方法如下。
(1)使用枕頭、墊子等物品抬高患肢,保持患肢處于正確的體位。
(2)定期更換體位,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防止壓瘡的發(fā)生。
(3)在更換體位時,要注意動作輕柔,避免引起疼痛和骨折移位。
牽引護理
牽引是通過外力作用于患肢,使骨折部位得到復位和固定,起到減輕疼痛、促進骨折愈合的作用。牽引的方法有皮膚牽引、骨牽引等。牽引護理時要注意如下要點。
(1)保持牽引的有效性:護理人員應定期檢查牽引裝置是否牢固、牽引重量是否合適、牽引方向是否正確,如發(fā)現(xiàn)問題應及時調整。
(2)觀察患肢的血液循環(huán):與石膏或支具護理類似,護理人員應定期觀察患肢的顏色、溫度、感覺和腫脹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報告醫(yī)生。
(3)預防并發(fā)癥:牽引患者容易出現(xiàn)壓瘡、墜積性肺炎、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并發(fā)癥。護理人員應定期為患者翻身、拍背,鼓勵其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暢;做好皮膚護理,預防壓瘡的發(fā)生;鼓勵患者多飲水,定期更換尿袋,保持會陰部清潔,預防泌尿系統(tǒng)感染。
石膏或支具護理
護理人員應正確掌握石膏或支具的固定方法,確保牢固、舒適。在固定過程中,要注意避免過緊或過松,以免影響血液循環(huán)或固定效果。同時,要注意觀察石膏或支具的邊緣是否光滑,避免對皮膚造成損傷。石膏或支具的護理要點如下。
(1)保持干燥:石膏或支具應保持干燥,避免受潮或污染,如果被水浸濕應及時更換。
(2)觀察血液循環(huán):護理人員應定期觀察患者患肢的顏色、溫度、感覺和腫脹情況,如有異常應及時報告醫(yī)生。如果患肢出現(xiàn)蒼白、發(fā)涼、麻木、疼痛加重或腫脹明顯等情況,可能是血液循環(huán)障礙,應立即松開石膏或支具,并進行處理。
(3)預防壓瘡:如果石膏或支具固定時間較長,容易引起壓瘡。護理人員應定期檢查固定部位的皮膚情況,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受壓??梢栽诠潭ú课粔|一些軟毛巾或海綿,以減輕壓力。
(4)功能鍛煉:在石膏或支具固定期間,患者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適當?shù)墓δ苠憻挘缂∪馐湛s、關節(jié)活動等,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jié)僵硬。
康復鍛煉
康復鍛煉是下肢骨折患者康復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促進骨折愈合和身體功能恢復。
(1)康復知識宣教:向患者解釋骨折愈合的三個階段(血腫炎癥機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塑形期),使其了解骨折的自然愈合過程。強調康復鍛煉對于防止肌肉萎縮、關節(jié)僵硬等并發(fā)癥的重要性,鼓勵患者積極參與康復訓練。
(2)早期功能鍛煉:術后早期,患者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適度的肌肉收縮、關節(jié)屈伸等鍛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防止血栓形成和肌肉萎縮。
(3)逐漸增加活動范圍:隨著骨折愈合的進展,患者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逐漸增加活動范圍,進行更復雜的鍛煉,如踝泵鍛煉、下肢肌肉收縮鍛煉等。
(4)避免過度負重:在康復過程中,患者應避免過度負重,以免加重骨折部位的負擔??筛鶕?jù)醫(yī)生的建議逐步增加負重,避免過早或過度活動。
(5)輔助器具的應用:根據(jù)康復進展和需要,選擇合適的拐杖或助行器輔助行走,減輕下肢負擔。對于需要長時間固定的患者,可使用矯形器或支具,以保持骨折部位的穩(wěn)定,促進愈合。
并發(fā)癥預防及護理
下肢骨折患者因長期臥床和制動,容易發(fā)生各種并發(fā)癥,護理人員應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并進行相應的護理。
(1)壓瘡預防:由于長期臥床,患者受壓部位易發(fā)生壓瘡。護理人員應定期為患者翻身、按摩受壓部位,保持床鋪干燥、清潔,避免壓瘡的發(fā)生。
(2)深靜脈血栓預防:下肢骨折患者因長期臥床,血液循環(huán)減慢,易發(fā)生深靜脈血栓。鼓勵患者早期進行下肢肌肉收縮鍛煉,促進血液回流;遵醫(yī)囑給予抗凝藥物,預防血栓形成。
(3)肺部感染預防:長期臥床的患者易發(fā)生肺部感染,需鼓勵其多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室內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清新。
(4)泌尿系感染預防:因長期臥床、排尿不暢等原因,患者易發(fā)生泌尿系感染。所以,要鼓勵患者多飲水、勤排尿,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
出院指導與隨訪
對于下肢骨折患者,出院指導與隨訪是確保順利康復、預防并發(fā)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1)出院指導:在患者出院前,詳細告知其注意事項和康復鍛煉方法,確保患者能夠正確執(zhí)行康復計劃。
(2)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家屬普及下肢骨折的相關知識,包括骨折的原因、治療方法、康復過程及注意事項等,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3)康復技能培訓:指導患者及家屬學習正確的康復鍛煉方法和技巧,確保患者在家中也能進行有效的康復訓練。
(4)定期隨訪:建立隨訪制度,定期電話或門診隨訪患者康復情況,及時調整康復計劃和護理指導。
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
下肢骨折患者在康復過程中,除了接受專業(yè)的醫(yī)療護理外,還應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項,以促進骨折愈合和身體康復。
(1)保持正確姿勢:在日常生活中,患者應保持正確的姿勢,避免長時間站立、行走或坐立不安。在坐下時,選有靠背的椅子,并墊高腳下以減輕下肢負擔。
(2)定期復查:患者應定期到醫(yī)院進行復查,以便醫(yī)生及時了解骨折愈合情況,并調整治療方案。如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yī)處理。
(3)注意安全: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安全,避免跌倒、碰撞等意外事件發(fā)生。在行走時應選擇平坦、無障礙物的路面,避免在濕滑、不平坦的地面上行走;保持室內環(huán)境整潔,減少跌倒的風險。
特殊情況的護理管理
對于某些特殊情況的下肢骨折,如老年人、病理性骨折患者等,需采取特殊的護理管理措施。
(1)老年人護理:因骨質疏松、反應遲鈍等原因,老年人易發(fā)生下肢骨折,且康復過程較慢。護理人員應給予老年人更多的關心和照顧,注意預防跌倒等意外事件的發(fā)生。同時,加強飲食營養(yǎng)、心理疏導等方面的護理管理。
(2)病理性骨折護理:病理性骨折多由骨腫瘤、骨質疏松等疾病引起。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應注意原發(fā)病的治療和監(jiān)測,加強骨折部位的固定和制動,防止骨折移位和加重原發(fā)病情況的發(fā)生。
結束語
下肢骨折的護理管理是一個復雜而細致的過程,需要護理人員具備專業(yè)的知識和技能,以及高度的責任心和耐心。通過多方面的護理管理,可促進下肢骨折患者的康復進程,提高其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