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麗娟 ,陳金花 ,康 建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藥學部,鄭州 45005;.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河南省腫瘤醫(yī)院藥學部,鄭州 450008)
前列腺癌是發(fā)生在前列腺的惡性上皮腫瘤,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統(tǒng)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1—2]。達羅他胺于2019年7月30日被美國FDA 批準上市,于2021 年2 月在中國獲批上市,是一種新型的雄激素受體抑制劑(androgen receptor inhibitor,ARi),能夠競爭性抑制雄激素與雄激素受體(androgen receptor,AR)結合,從而抑制AR 核轉位和AR 介導的轉錄[3],目前主要用于治療有高危轉移風險的非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non-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nmCRPC)成年患者[4—5],具有直接、強效、三重抑制AR 活性的特點。目前,新型ARi 聯(lián)合雄激素剝奪治療(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已成為臨床治療nmCRPC 的主要方案[6],具體治療方案需根據(jù)患者病情和藥物特點進行個體化調整。由于達羅他胺上市時間短,中國報道其相關藥物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較少,因此,本研究使用美國FDA不良事件報告系統(tǒng)(FDA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F(xiàn)AERS)數(shù)據(jù)庫分析其自上市后的相關ADE數(shù)據(jù),以期為臨床安全用藥提供參考。
本研究從FAERS 數(shù)據(jù)庫中提取2019 年第3 季度至2022年第3季度達羅他胺的ADE資料,通過檢索藥物通用名“darolutamide”和商品名“Nubeqa”,并將其篩選為首要懷疑(primary suspect,PS)藥物,從而獲得該藥的ADE報告。
目前,國內(nèi)外主要采用比例失衡法進行ADE信號檢測與數(shù)據(jù)挖掘[7]。本研究使用OpenVigil 2.1 工具篩選ADE 數(shù)據(jù),采用比例失衡法中的報告比值比(reporting odds ratio,ROR)法和比例報告比值(proportional reporting ratio,PRR)法進行數(shù)據(jù)挖掘[8—10]。ROR 法篩選風險信號的標準為目標藥物的目標ADE 數(shù)量≥3,95%置信區(qū)間(confidence interval,CI)下限>1;PRR 法篩選風險信號的標準為目標藥物的目標ADE 數(shù)量≥3,PRR 值>2,χ2值≥4[11]。
本研究參照《監(jiān)管活動醫(yī)學詞典》(MedicalDictionary forRegulatoryActivities,MedDRA)25.1版中的首選術語(preferred term,PT)和系統(tǒng)器官分類(system organ class,SOC)對篩選得到的達羅他胺ADE 信號進行匯總和分析,匹配其對應的漢語PT和SOC。
本研究從FAERS 數(shù)據(jù)庫中共提取到達羅他胺相關ADE 報告565 份,排除以達羅他胺為次要懷疑(secondary suspect)藥物和伴隨(concomitant)藥物的情況,共得到以達羅他胺為PS藥物的報告356份,涉及PT 38個。
納入的356份ADE報告中,患者年齡主要集中在65歲以上(175 例,占比49.16%),上報年份主要在2021 年(147 例,占比41.29%)和2022 年(121 例,占比33.99%),上報國家主要是美國(197 例,占比55.34%),日劑量主要為1 200 mg(138例,占比38.76%),具體見表1。
表1 達羅他胺ADE報告基本情況
本研究根據(jù)ROR 法和PRR 法設置的標準進行篩選,共得到43 個以達羅他胺為PS 藥物的ADE 風險信號,排除產(chǎn)品漏用問題、超說明書使用、住院治療、治療中斷等無關的信號后,得到38個ADE風險信號,并映射到15個SOC。信號數(shù)排名前4的SOC分別是各類檢查,全身性疾病及給藥部位各種反應,良性、惡性及性質不明的腫瘤(包括囊狀和息肉狀),腎臟及泌尿系統(tǒng)疾病,具體見表2。將38 個ADE 風險信號與達羅他胺的說明書進行比較,可得到13 個其說明書中未提及的ADE 風險信號,如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升高、盆腔疼痛、血肌酐升高等,具體見表3。
表2 達羅他胺ADE信號的SOC統(tǒng)計分析結果
表3 達羅他胺ADE信號的PT分布結果
本研究共收集到以達羅他胺為PS藥物的相關ADE報告356份。該藥說明書中的推薦劑量為600 mg,每天2 次;如果患者出現(xiàn)3 級及以上級別毒性反應或不可耐受的ADE,可將劑量降至300 mg,每天2 次。筆者認為納入報告的基本信息中日劑量60、120、2 400 mg可能存在上報信息錯誤。為減少假陽性并提高檢測閾值,本研究采用ROR法和PRR法進行了2次篩選,并排除了產(chǎn)品漏用問題等無關信號,最終獲得38個PT進行分析,涉及15個SOC。分析結果顯示,多數(shù)PT為已知的ADE,主要為嚴重不良事件中與全身狀況惡化相關的ADE,包括激素難控制性前列腺癌、脊柱轉移、骨轉移、轉移、淋巴結轉移、惡性腫瘤進展、疾病進展等。這與達羅他胺說明書中提到的該藥嚴重ADE為全身狀況惡化相關ADE一致,提示癌癥轉移和疾病進展仍為使用該藥期間需重點監(jiān)測的ADE。另外,本研究檢測到的疲勞、乏力、潮熱等ADE,也與說明書中提到全身反應相關的ADE一致。
本研究發(fā)現(xiàn)了達羅他胺13個新的風險信號,分別是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升高、血肌酐升高、血小板計數(shù)降低、丙氨酸轉氨酶升高、外周腫脹、吞咽困難、癡呆、橫紋肌溶解、認知障礙、男性乳腺發(fā)育、感覺減退、勃起功能障礙、盆腔疼痛,涉及的SOC為各類檢查、各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各種肌肉骨骼及結締組織疾病、精神病類、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皮膚及皮下組織類疾病、生殖系統(tǒng)及乳腺疾病、胃腸系統(tǒng)疾病。本研究發(fā)現(xiàn)達羅他胺可引起橫紋肌溶解,但具體機制尚不明確,有可能與該藥和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有關[12],故在臨床使用過程中需對此加以關注。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達羅他胺會引起男性乳腺發(fā)育,這是因為該藥作為一種新型ARi,在與AR 結合后可能會引起雌激素濃度的相對增加,導致體內(nèi)雌、雄激素比例的失衡[4],進而引起乳腺組織的增生和發(fā)育。另外,本研究還檢測到該藥可引起血小板計數(shù)降低,但骨髓增生異常、免疫功能異常、血小板消耗或破壞增多以及部分藥物的使用均可引起血小板計數(shù)降低,而目前尚未見到達羅他胺引起血小板計數(shù)降低的文獻報道,故還需進一步研究來評估該藥與血小板計數(shù)降低的相關性,同時建議在臨床使用中關注此ADE??紤]到該藥于2021 年2 月在中國上市,國內(nèi)臨床使用經(jīng)驗有限,因此建議醫(yī)生應嚴格按照其說明書使用。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FAERS數(shù)據(jù)庫對達羅他胺進行數(shù)據(jù)挖掘與分析,得到13個在該藥說明書中未提及的PT,建議在臨床應用時除了嚴格遵循其說明書以外,還應密切關注這13個新的ADE信號,以避免因ADE引起的停藥或器官損傷。此外,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FAERS為自發(fā)呈報數(shù)據(jù)庫,可能存在漏報或錯報情況,從而導致分析偏倚。(2)本研究檢測到達羅他胺說明書中未提及到的ADE,包括勃起功能障礙、橫紋肌溶解、男性乳腺發(fā)育等,由于缺乏相關文獻資料,還需要更多的臨床評估以明確藥物與該類ADE的相關性。(3)該藥上市時間較短,目前上報國家主要是美國和日本且上報數(shù)量有限,后續(xù)還需在臨床應用中多關注其ADE,以獲取更多的真實世界的安全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