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寫話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看圖寫話能力的提升不僅關系到語言表達能力,更與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緊密相連。通過學習和訓練,同學們基本能根據(jù)給出的圖片進行簡單描述。但從表達效果看,問題也比較突出。例如觀察不細致、遺漏重要信息,內容單調、缺少想象力,思路不清、表達混亂等。對此,應加強訓練,并從觀察、想象和表達三個方面探索掌握相應的技巧和方法,以不斷提升看圖寫話能力。
一、認真觀察,獲取信息
看圖寫話的關鍵是通過視覺獲取信息。觀察是看圖寫話的起點,“觀察”不是簡單地“看”,是融合了知覺、思維與語言等多種智力活動的重要行為??吹綀D片后應充分調動感覺和知覺,并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有序、有效地獲得信息,為寫話奠定基礎。
1.明確目的,避免隨意觀察
在看圖寫話中觀察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圖片所傳遞的信息,并從中提煉主題、人物和主要內容。那么,怎樣保證觀察活動向著目標前進呢?首先,要明確觀察目的,這一做法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從而減少因年齡偏小而可能產(chǎn)生的觀察隨意性。觀察前,要清楚想從圖片中獲取什么信息,是觀察主要人物的語言、行為,還是設計一個完整故事。只有明確了目的,觀察才有針對性,不至于漏掉圖片的細節(jié)。其次,要根據(jù)目的安排觀察任務,有計劃地展開觀察活動,避免遺漏信息。例如,拿到一張圖片后,要根據(jù)日常所學提出以下問題:圖片中都有什么人?誰是主要角色?在哪里?事件發(fā)生的時間?人(動物)在做些什么?在回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就能逐漸完成觀察任務,并達到觀察目的。最后,要保持專注和耐心。觀察圖片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要避免分心、走神。同時,有些圖片中的信息不能一眼看出,要保持耐心,反復觀察。
2.把握整體,突出觀察重點
有些同學在看圖寫話時會出現(xiàn)重點不清、關鍵信息缺失等問題。對此,在日常學習中要從整體視角出發(fā),感知圖片所呈現(xiàn)的主要內容,了解圖片所描繪的場景、主要人物等信息,并圍繞主要人物的行為思考,以突出重點。
例如,二年級下學期看圖寫話給出一組圖,刺猬、兔子、烏龜和狐貍這四只小動物正在圖書館看書,要求觀察小動物的動作和表情,并使用關聯(lián)詞連貫地說出圖畫內容。在觀察圖片的過程中先要對照要求、整體分析,并思考以下問題:圖上都有誰?他們在哪里?在干什么?然后分析圖片,回答問題:圖中有刺猬、兔子、烏龜和狐貍,他們在圖書館里看書。把握了這些信息后,可獲取以下重點內容:一天,小刺猬到圖書館讀書,坐到了兔子旁邊;兔子被扎到了,跳了起來;小刺猬特別不好意思,趕緊說對不起,要到別處坐;烏龜招招手說,咱們換一下位置吧;小兔子和小烏龜換了位置,就這樣小刺猬和小烏龜一組,小兔子和小松鼠一組,大家并排快樂地看起書來。通過整體觀察,我們能了解圖意,掌握寫話的基本信息,后續(xù)的表達就能有效突出重點,避免偏離主題。
3.確定步驟,有序觀察
觀察圖片時,要按照一定步驟、順序進行,即在面對一組圖片時要按照順序,從前到后觀察;分析具體圖片時,則應關注畫面的主次順序和方位順序,按照高低、左右、前后、里外等順序觀察,以保證信息獲取全面,也為后續(xù)的語言表達奠定基礎。例如,在二年級看圖寫話練習中有一組圖展現(xiàn)了小螞蟻搬骨頭的過程。在觀察過程中可按照給出的圖片順序分析,并思考、回答問題。根據(jù)第一幅圖思考“圖中都有誰”“它在干什么”等問題,發(fā)現(xiàn)圖中有只小螞蟻,它背了個袋子出來找食物。根據(jù)第二幅圖思考“圖中的小螞蟻到了哪里”“它發(fā)現(xiàn)了什么”等問題,發(fā)現(xiàn)圖中小螞蟻來到了一片草叢,發(fā)現(xiàn)了一根骨頭。根據(jù)第三幅圖思考“這只小螞蟻在干什么”等問題,發(fā)現(xiàn)圖中小螞蟻在搬骨頭。根據(jù)第四幅圖思考“圖中的小螞蟻在做什么”“它們是怎么把骨頭搬回去的”等問題,發(fā)現(xiàn)圖中一只小螞蟻手里拿著面小紅旗,站在大石頭上喊加油,一群小螞蟻正扛著骨頭排著整齊的隊伍往回走。再如,在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七看圖寫話練習中,根據(jù)教材給出的圖畫,可按照先整體后部分、先遠后近、先上后下的順序觀察。通過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畫面上有兩個小朋友在大草原上奔跑,左邊的遠方有一頭奶牛在吃草,上方是兩只黃色的小鳥,下面是青青的草地,右邊是小山坡。根據(jù)這些信息可總結出如下內容:星期天,天氣很好,小明和小紅來到田野。小鳥飛來飛去,奶牛在開心地吃青草,小明和小紅在草地上跑來跑去???,他們玩得多開心?。⊥ㄟ^這些案例可知,在看圖寫話過程中,一定要重視觀察順序,避免隨意觀察,這樣不僅可以鍛煉觀察能力和信息獲取能力,還能讓語言表達變得更加清晰和有條理。
4.注意細節(jié),避免遺漏信息
圖片細節(jié)是獲取信息的關鍵,也是引發(fā)聯(lián)想和想象的出發(fā)點。因此,在看圖寫話過程中要認真觀察圖片,并注意細節(jié),避免遺漏信息。例如,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語文園地四給出了一組圖,要求是:小蟲子、螞蟻和蝴蝶用雞蛋殼做了哪些事情?它們有什么有趣的經(jīng)歷?把它們這一天的經(jīng)歷寫下來。教材給出了“早上”“過了一會兒”“到了下午”“天黑了”這一組時間詞語,根據(jù)這一信息可觀察圖片細節(jié),分析每個時間點天氣的變化、發(fā)生的事件等。同時,觀察和思考角色的行為。如觀察小蟲子、螞蟻和蝴蝶在每幅圖中都在做什么、發(fā)現(xiàn)雞蛋殼后可能說什么、在不同場景的心情如何等。梳理這些細節(jié)可抓住主要內容:早上,小蟲子、螞蟻和蝴蝶把半個雞蛋殼做成了蹺蹺板,一起開心地玩耍;過了一會兒,它們乘著雞蛋殼做的熱氣球飛上了天;到了下午,它們把雞蛋殼當成房子躲雨;天黑了,它們用雞蛋殼做成了一張舒適的小床。然后在這一基礎上加以豐富和完善,進而準確表達圖片中的信息,實現(xiàn)自主表達。
二、合理想象,豐富內容
圖片中的場景和人物都是靜止的,有一些單調無趣。那么,怎樣才能讓畫面內容豐富生動起來呢?答案就是合理地想象。在看圖寫話過程中,可根據(jù)提煉的信息提出問題,并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進行解答,同時表達想法和觀點,這樣才能讓靜止的畫面“動”起來,讓寫話內容變得更加鮮活。
1.立足圖片,展開想象,補充細節(jié)
看圖寫話不僅是簡單地敘述圖片中的信息,還應挖掘更多的故事細節(jié)和情感,豐富表達內容。在日常練習中,要根據(jù)圖片信息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補足畫面中沒有直接展現(xiàn)的細節(jié),從而豐富畫面內容,增強表達效果。例如,在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語文園地四的看圖寫話訓練中,有同學提煉出“小蟲子、螞蟻和蝴蝶把半個雞蛋殼做成了蹺蹺板、熱氣球、小床”這一主要信息后,適當發(fā)散,形成了更加完整的故事:
早上,小蟲子、小螞蟻撿到了一個雞蛋殼,用竹片和雞蛋殼做成了蹺蹺板,開心地玩起來。蝴蝶在旁邊翩翩起舞,為他們加油。過了一會兒,小蟲子羨慕地對蝴蝶說:“要是我能飛就好了?!焙f:“我來想辦法。”蝴蝶想了想,用雞蛋殼做成了熱氣球。小蟲子和小螞蟻高興地坐上熱氣球飛上了天空。到了下午,突然下雨了,它們把雞蛋殼頂在腦袋上當作雨傘,在下面躲雨。它們一邊躲雨一邊說著今天的趣事。天黑了,雨停了,彎彎的月亮掛在夜空中。它們躺在蛋殼里,把樹葉當被子,美美地進入了夢鄉(xiāng)。
在這段表達中,該同學始終圍繞圖片的主要信息,將小蟲子、螞蟻和蝴蝶擬人化,讓他們開口寫話、動手操作,使圖片中靜止的信息轉化成生動有趣的故事,有效增強了看圖寫話的效果。
2.結合體驗,適度發(fā)散,豐富內容
在看圖寫話的過程中,可根據(jù)圖片信息,調動生活經(jīng)驗,適當表達體驗和感悟,從而讓故事內容更加真實而富有情感。例如,在一年級的看圖寫話練習中有這樣一幅圖,圖中展示一個抱著足球的小朋友拿著香蕉皮走向垃圾桶的畫面,并提出了“猜猜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誰在哪里干什么”“他們可能說些什么”等一系列問題,進行提示。有同學結合日常生活中倒垃圾的經(jīng)驗寫道:
一個晴朗的早上,小明帶著心愛的足球,吃著香蕉,快樂地走在馬路上。香蕉吃完了,就把香蕉皮扔在了垃圾桶旁邊。就在這時,他看見一位環(huán)衛(wèi)工爺爺正在掃馬路,想起自己扔的香蕉皮,覺得很不好意思,不能讓環(huán)衛(wèi)工爺爺這么辛苦,于是回頭把香蕉皮撿了起來,扔進了垃圾桶,然后開心地離開了。
作者的語言非常生活化,同時結合生活經(jīng)歷寫了圖中人物的心理活動,非常生動。
三、理清思路,大膽表達
在認真觀察、合理想象的基礎上,還要運用語言將要表達的內容說出來。在這一過程中,許多同學出現(xiàn)了詞不達意的問題。對此,一方面要運用技巧有效組織語言,讓表達更準確;另一方面應不斷調整,增強表達效果。
1.組織語言,清晰表達
看圖寫話時,有些同學沒有條理性和連貫性,表達時可能出現(xiàn)前后不連貫或重復啰唆的問題,甚至有時帶有語病。針對這些問題,在日常訓練中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表達時應遵循一定的邏輯順序,確保敘述有頭有尾、條理清晰。第二,不要忽略重要信息,要把握核心內容。第三,要注意分層表達,特別是在描寫事物時,有些同學主要依賴形象思維且思維跳躍性較大,表達時可能顯得雜亂無章。因此,表達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一部分一部分地仔細觀察,力求看得細致、全面、深入,最后根據(jù)觀察內容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這樣才能有效增強語言表達效果。
2.不斷完善,增強表達效果
看圖寫話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日常學習過程中應保持極大的耐心,并根據(jù)他人的建議進行反思、修改,精細打磨語言。這樣的過程對提升語言組織能力、增強表達的精準度和增加詞匯量至關重要。例如,在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語文園地四的看圖寫話訓練中,可對照范文分析自己在補充人物語言、行為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在使用連接詞的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而修改。每次修改都是一次對自我表達能力的挑戰(zhàn)和提升,這樣的錘煉,不僅能使表達更加流暢清晰,還能逐步建立自信,在未來的溝通中更加從容不迫、游刃有余。
總之,低年級看圖寫話是口頭表達的規(guī)范練習,也是中高段口語表達和寫作的基礎,既能激發(fā)同學們的寫作興趣、掌握表達方法,也能幫助同學們積累豐富的詞匯。只有在低年級打好了看圖寫話的基礎,到了中高年級學習口語表達和寫作時才能不費力。因此,在日常學習中要重視看圖寫話,學習并歸納觀察、想象和表達的方法和技巧,多多練習,這樣才能熟能生巧,提高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及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