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掩卷沉思,歷史的畫卷在眼前緩緩展開,那些古人的抉擇與堅持,如同一面面鏡子,映照出人性中最耀眼的光芒。
屈原雖九死其猶未悔,這份執(zhí)著并非思想的僵化,而是對內(nèi)心信念的堅守;陶淵明辭官歸隱,不是對現(xiàn)實的逃避或妥協(xié),而是選擇與自己和解,追求內(nèi)心的寧靜與自由。如今,時代的方向盤已交接到我們手中,面對紛繁復雜的世界,我們又該如何抉擇?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在追求理想與信念的道路上,我們應當勇敢直行,矢志不渝,無論前路多么坎坷,都要保持那份堅定與執(zhí)著。
正如袁隆平先生,他心系天下蒼生,從未停止研究雜交水稻的腳步,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讓億萬人民免于饑餓。又如錢七虎院士,他淡泊名利,默默無聞地在防護工程領域耕耘了60余年,即使研究過程枯燥而艱辛,也從未動搖過決心與信念。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隨波逐流只會迷失方向,唯有堅持己心,才能馳騁于人生的賽道上。我們不僅要學會在正道上直行,更要在遇到狹路時靈活轉彎,智慧地應對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戰(zhàn)與機遇。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痹谌松穆猛局?,我們或許遇到看似無解的“狹路”,這時,適時的轉彎與調整,同樣能讓我們避免陷入絕境,發(fā)現(xiàn)新的希望。正如黃河歷經(jīng)百轉千回,終成浩蕩之勢,人生亦需懂得變通,方能恣意遨游于世間。
蘇軾,在被貶黃州的日子里,沒有沉溺于悲憤中,而是親自耕種,解決溫飽,更在疫病肆虐時,攀峭壁、采中藥,親自嘗試,以醫(yī)者之心,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他的“轉彎”,不僅成就了他個人在詩詞、書法、繪畫等多方面的卓越成就,更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人生如溪流,智者適時轉彎,知變而通達?!痹谌松馁惖郎希覀兗纫谡郎蠄远ㄖ毙?,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又要在狹路上靈活轉彎,審時度勢,尋找新的出路。直行,并非盲目固執(zhí),如趙括紙上談兵般不知變通,而是如譚嗣同般,一身赤誠,為了理想九死不悔,勇往直前。轉彎,也非輕易妥協(xié),如六國對秦的軟弱退讓,而是像越王勾踐那樣,忍辱負重,臥薪嘗膽,最終實現(xiàn)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壯舉。
因此,讓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既做個勇往直前的直行者,也做個善于變通的轉彎者,以智慧與勇氣,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指導教師" 雷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