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STEM教學理念下,幼兒園的教育不僅注重知識的傳授,更強調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領域的綜合性發(fā)展。與此同時,繪本教學作為幼兒園教育中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扮演著促進幼兒語言、認知、情感等多方面發(fā)展的重要角色。因此,本文旨在探討STEM教學理念下,如何在幼兒園的繪本教學中引入師幼互動策略,并分析這些策略的價值和實施方法。STEM教學和繪本教學的結合將為幼兒園的師生帶來更具啟發(fā)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體驗。
STEM教學理念融合了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四個領域,旨在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在幼兒園繪本教學中,結合STEM教學理念,可以有效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yǎng)。同時,師幼互動策略在這一過程中的運用尤為重要。
一、繪本教學在幼兒園中的作用和意義
(一)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
繪本以圖畫為主,文字簡潔明了,符合幼兒的閱讀習慣。豐富多彩的畫面和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通過閱讀繪本,幼兒可以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促進幼兒的語言發(fā)展
繪本中的文字雖然簡潔,但都是經過精心挑選和編排的,具有很強的韻律感和節(jié)奏感。通過閱讀繪本,幼兒可以接觸到豐富的詞匯和優(yōu)美的句子,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感。此外,教師在繪本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引導幼兒進行復述、討論等活動,進一步鍛煉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三)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能力
繪本中的畫面通常都是由專業(yè)的插畫師精心繪制的,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通過閱讀繪本,幼兒可以欣賞優(yōu)美的畫面,感受到色彩、線條和構圖的魅力,培養(yǎng)審美能力。這種審美能力不僅有助于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欣賞藝術作品,還能為他們的未來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拓寬幼兒的視野和知識面
繪本的主題和內容豐富多樣,涵蓋了自然、科學、歷史、文化等多個領域。通過閱讀不同主題的繪本,幼兒可以了解到更廣闊的世界和更多的知識,拓寬視野和知識面。這對于培養(yǎng)幼兒的綜合素質和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五)培養(yǎng)幼兒的情感和道德品質
繪本中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往往具有豐富的情感內涵和道德教育意義。通過閱讀繪本,幼兒可以感受到各種情感體驗,如友誼、愛心、勇敢等,培養(yǎng)情感發(fā)展和道德品質。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繪本中的故事情節(jié)引導幼兒進行角色扮演、情境模擬等活動,進一步增強他們的情感體驗和道德認知。
二、STEM教育與幼兒園繪本教學的契合點和共同之處
STEM教育與幼兒園繪本教學有著深刻的契合點。首先,繪本作為一種視覺與語言并重的教學載體,為幼兒提供了直觀而豐富的學習環(huán)境。它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促進他們的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提升。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中,幼兒能夠通過觀察、思考和表達,培養(yǎng)對事物的探究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繪本教學可以通過引導幼兒積極探索和互動,培養(yǎng)他們的邏輯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為日后更深入的STEM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參與相關活動和實踐。
繪本作為通向知識世界的大門,可以引導幼兒走進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領域,并在啟蒙階段就為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在幼兒園階段,將STEM教育與繪本教學有機結合,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多元智能和學科綜合能力,還能夠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并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品質,使他們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時代青年。因此,將STEM教育與幼兒園繪本教學融為一體,既符合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又有利于為國家培養(yǎng)具有科學素養(yǎng)的未來人才。
三、幼兒園繪本教學活動中師幼互動存在的問題
(一)過分重視預設目標的達成,對幼兒現實需要認知不足
幼兒園繪本教學活動中,師幼互動存在的問題之一是過分重視預設目標的達成,對幼兒的現實需求認知不足。當過于關注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時,教師可能會忽視幼兒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的興趣和好奇心。幼兒可能對繪本中的某個細節(jié)、角色或情節(jié)特別感興趣,并希望深入探討,但如果這與預設目標不符,就可能會被教師忽略。另外,嚴格按照預設目標進行教學,可能會導致教師無法根據幼兒的實時反饋靈活調整教學內容。這種缺乏靈活性的教學方式可能會讓幼兒感到無聊或挫敗,影響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過分依賴預設目標反映出教師對幼兒發(fā)展階段的理解和需求把握不夠準確。每個幼兒的發(fā)展速度和興趣點都有所不同,忽視這一點容易導致教學內容與幼兒的實際需求脫節(jié)。
(二)師幼互動具有非對稱性,包含一定的負面性情感特征
師幼互動確實具有非對稱性,主要體現在互動角色和地位上。通常,教師是互動的發(fā)起者和引導者,他們根據自己的計劃和教育目標引導幼兒參與活動,幼兒更多處于被引導和被教育的地位。這種非對稱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因為它反映了教師的主導作用。然而,師幼互動中也可能包含一定的負面情感特征。例如,當過于強調紀律或規(guī)范時,教師可能會讓幼兒產生焦慮、恐懼、反抗等負面情緒。另外,如果教師對幼兒的表現或行為不滿意,可能會表現出不滿、失望或憤怒等情緒,這些情緒也會對幼兒產生消極影響。
(三)教師缺乏繪本融入意識,以自我為中心引領教學
首先,部分教師沒有充分理解和挖掘繪本的教育價值,僅將繪本視為一種教學工具或附加材料,沒有將其真正融入整體計劃中。這樣的教學方式忽視了繪本的獨特性和豐富性,無法充分發(fā)揮繪本在激發(fā)幼兒興趣、促進幼兒發(fā)展方面的作用。其次,一些教師過于以自我為中心,主導整個教學過程,忽視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和實際需求。他們往往按照自己的預設目標和想法進行教學,缺乏對幼兒個體差異和興趣點的關注和回應。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限制了幼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還影響了師幼互動的有效性和質量。
四、STEM教學理念下的幼兒園繪本教學中師幼互動策略
(一)關注幼兒的現實需要,使教學預設與幼兒生成相契合
教師需要深入了解幼兒的現實需要,確保教學內容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相契合。這樣教學預設與幼兒生成的沖突便可以得到有效化解,促進教學的順利進行。例如,通過選擇與幼兒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繪本內容,教師可以引發(fā)幼兒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同時,教師還應該靈活運用互動策略,如提出開放性問題、引導幼兒進行討論等,激發(fā)幼兒的思維,促進他們的綜合發(fā)展?!缎⊥米诱姨}卜》這一繪本以生動有趣的畫面和簡潔明了的文字,講述了小兔子尋找蘿卜的冒險故事,既符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又能引導他們關注生活中的小事物,培養(yǎng)觀察力和想象力。幼兒對繪本內容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積極參與角色扮演和互動討論。通過本次活動,幼兒不僅提高了觀察力和想象力,還學會了堅持與努力,懂得了與他人分享和合作的重要性。這樣的師幼互動不僅能夠增強幼兒的學習體驗,還能夠培養(yǎng)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使其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挑戰(zhàn)。
(二)建構平等、和諧、民主的師幼關系,實現多元化互動
首先,樹立平等、尊重的教育理念。教師應認識到每個幼兒都是獨特的個體,具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幼兒的差異性和個性,避免以權威或命令的方式對待幼兒,而是以平等、友好的態(tài)度與幼兒交流。
其次,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教師應鼓勵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給予他們充分的發(fā)言權和選擇權。在教學活動中,采用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形式,讓幼兒有機會參與到決策和規(guī)劃中,增強自主性和歸屬感。教師應以開放的心態(tài)接納幼兒的不同觀點,避免過度干預或評判。
再次,實現多元化互動。教師可以利用繪本中的豐富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設計多樣化的互動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結合STEM教學理念,設計具有探究性和實踐性的教學活動,讓幼兒根據繪本內容進行角色扮演、情境模擬等,提高參與度和體驗感。例如,選擇一本富有音樂元素的繪本《森林里的音樂會》作為教學內容。該繪本描述了森林里的小動物們舉辦音樂會的有趣故事。教師可以展示各種小型樂器模型,讓幼兒親手觸摸和嘗試演奏,再引導幼兒模仿和猜測各種樂器的聲音。通過這個故事,幼兒能夠了解不同樂器的聲音和特點,培養(yǎng)音樂興趣和團隊合作意識。又如,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實驗觀察等方式探索繪本中的科學原理或技術應用。教師可以組織小組活動或集體討論,鼓勵合作與交流,讓幼兒有機會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經驗,培養(yǎng)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技巧。
最后,關注幼兒的情感需求。在師幼互動中,教師應給予幼兒足夠的關愛和支持。當幼兒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及時給予鼓勵和幫助,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和關懷。同時,教師也要善于發(fā)現每個幼兒的優(yōu)點和進步,進行肯定和表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教師明確角色定位,做幼兒學習的引路人
首先,教師是引導者。在繪本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幼兒主動參與學習。通過提問和討論,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思考,幫助他們發(fā)現問題并尋求解決方法。教師要善于利用繪本情節(jié)和鼓勵幼兒深入探索,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和批判性思維。
其次,教師是啟發(fā)者。除了傳授知識,教師還要啟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繪本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講述故事、展示圖畫等方式,激發(fā)幼兒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同時,引導幼兒進行繪本創(chuàng)作或改編,讓他們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和表達能力。
再次,教師是評估者。教師要對幼兒的學習表現和理解能力進行評估。通過觀察幼兒在課堂上的反應、參與度和作品質量等方面,了解他們的學習進度和掌握情況,以便根據評估結果調整教學策略,為每個幼兒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支持。
最后,教師還是陪伴者。在幼兒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注。通過與幼兒共同閱讀繪本、討論故事情節(jié)等方式,增進師生感情,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成長。
在STEM教學理念下,教師還需要注重跨學科的知識整合,將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知識融入繪本教學中。例如,選擇與STEM主題相關的繪本,設計基于繪本的STEM項目式學習活動,讓幼兒在實踐中學習和運用多學科知識。
(四)教師培養(yǎng)自身的繪本素養(yǎng),提高教學質量
首先,教師應該廣泛閱讀各類繪本,了解不同風格、主題和表現手法的作品,積累豐富的繪本知識和經驗,提高鑒賞能力和選擇能力。這樣教師就能更準確地把握繪本的特點和教育價值,為幼兒提供更優(yōu)質的學習資源。
其次,教師應該學習繪本教學的相關理論和技巧,了解繪本教學的基本原則、方法和策略,包括如何引導幼兒觀察繪本的圖畫和文字、組織幼兒進行繪本討論和創(chuàng)作、利用繪本進行跨學科的教學等。通過學習這些理論和技巧,教師可以更科學有效地進行繪本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再次,教師應根據幼兒的興趣、年齡和發(fā)展水平挑選繪本,確保內容既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又能滿足他們的認知和情感需求。同時,關注繪本中的STEM元素,選擇與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相關的繪本,以便更好地融入STEM教學理念。
最后,教師可以參加相關的專業(yè)培訓課程或研討會,學習繪本教學的最新理念和實踐經驗,通過交流和分享不斷提升繪本教學能力。教師還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關注繪本教育領域的專家和學者,了解最新的繪本教學動態(tài)和研究成果。
五、結語
在STEM教學理念下的幼兒園繪本教學中,師幼互動至關重要。師幼互動不僅是簡單傳授知識,更應該是啟發(fā)思維、引導學習的過程。教師可以通過與幼兒共同探討繪本內容,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促進他們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領域的全面發(fā)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引導者和啟發(fā)者,應該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通過積極的師幼互動,才能真正實現STEM教育目標,為幼兒的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在未來的教育實踐中,教師可以進一步探索如何將更多的STEM元素融入繪本教學中,以及如何優(yōu)化師幼互動策略,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全面成長。同時,也要關注不同年齡段、不同背景的幼兒的學習需求和發(fā)展特點,制定更加個性化和多樣化的教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