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婷,趙 磊,丁甜甜,李 慧,李國英
(1.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七附屬醫(yī)院中醫(yī)科,烏魯木齊 832000;2.新疆醫(yī)科大學校醫(yī)院,烏魯木齊 830011;3.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七附屬醫(yī)院藥學部,烏魯木齊 832000)
慢性萎縮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以胃黏膜腺體失去正常結(jié)構(gòu)為特征,目前普遍認為CAG 為胃癌(gastric carcinoma,GC)的癌前病變之一[1]。CAG 發(fā)病期間可見上腹脹滿、噯氣、食欲不振等不典型癥狀,患者往往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和重視。隨著病程的深入,可出現(xiàn)黏膜異型增生、腸上皮化生等病理性病變,癌變率約為 2.55%~7.46 %[2]。隨著近年消化內(nèi)鏡檢查的不斷普及,CAG 檢出率逐漸提升,約占胃鏡檢查人群的7.5%~13.8%[3]。胃黏膜細胞增殖和凋亡的紊亂為CG 演化進程中的早期事件,在CAG 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第10 號 染 色 體 缺 失 的磷 酸 酶 和 張 力 蛋 白 同 源 物(PTEN)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號通路參與細胞增殖、轉(zhuǎn)化、凋亡及腫瘤發(fā)展的一系列過程,研究表明,PTEN的缺失可導(dǎo)致胃黏膜PI3K、AKT高表達,在正常胃組織-CAG 組織-GC 組織發(fā)展進程中,可見PI3K/AKT 通路逐漸被激活,從而抑制病變細胞凋亡[4-5]。大量臨床報告證實[6-7],中醫(yī)藥在治療CAG 方面療效較好,可有效改善CAG 臨床癥狀,還可使黏膜萎縮狀態(tài)得到不同程度的逆轉(zhuǎn),使治愈率顯著提高。胃腑生理狀態(tài)及功能的實現(xiàn)有賴于胃陰的濡潤,且CAG 病程遷延,常見胃陰虧損之候,故多配以滋陰益胃中藥。沙參麥冬湯有清養(yǎng)肺胃、生津潤燥的功效,臨床用于CAG 療效良好[8]。本研究通過復(fù)制CAG 大鼠模型,觀察加味沙參麥冬湯對細胞凋亡因子及PTEN/PI3K/AKT 信號轉(zhuǎn)導(dǎo)通路的影響,探討其對CAG 的作用及相關(guān)機制。
1.1 動物 健康雄性Wistar 大鼠 60 只,SPF 級,體質(zhì)量(160±20)g,分籠飼養(yǎng)于SPF 級動物房,飼養(yǎng)溫度(22±2)℃,濕度40%~70%,保持12 h 光暗周期交替。實驗動物許可證號:SYXK(新)2023-0004。
1.2 藥物 維酶素片購自河北環(huán)海藥業(yè)有限公司,規(guī)格:0.2 g。N-甲基-N’-硝基-N-亞硝基胍(MNNG)購自美國 Fluka 公司,規(guī)格:5 g。加味沙參麥冬湯由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七附屬醫(yī)院藥劑室提供,組成如下:北沙參12 g,玉竹10 g,麥門冬10 g,生扁豆10 g,天花粉15 g,桑葉6 g,生甘草3 g,白芍10 g,木瓜10 g。
1.3 儀器與試劑 -80 ℃超低溫冰箱(巨百生物有限公司);Mirofuge 20 R 型低溫高速離心機(美國Thermo Fisher);BG-XM496 酶標儀(北京六一儀器廠);RM 2235 全自動輪轉(zhuǎn)式切片機,ChemTron KSW 正置光學顯微鏡,LEICA DM 2500 熒光相差顯微鏡(德國Leica公司);Bio-Rad電泳儀(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Fluor Chem M 凝膠成像系統(tǒng)(廣州施萊登生物科技公司)。Fas、FasL 大鼠ELISA 檢測試劑盒購自上海酶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UNEL、DAPI 染色試劑盒購自江蘇凱基生物技術(shù)股份有限公司 ;PTEN、PI3K、AKT 抗體試劑盒,DAB 顯色劑購自武漢博士德公司;PTEN、PI3K、AKT 鼠單克隆抗體,兔GAPDH 多克隆抗體購自美國Abcam 公司。
2.1 模型制備及干預(yù) 將60 只大鼠隨機分為空白組、模型組、陽性對照組、加味沙參麥冬湯低劑量、中劑量、高劑量組共6 組,每組各10 只。除空白組外,其余大鼠采用MNNG 自由飲用法復(fù)制CAG 模型[9]:取MNNG 粉末充分溶解于蒸餾水,配制為濃度170 mg/L的溶液灌于避光飲水瓶,每日更換瓶中溶液,大鼠自由飲用8 周,造模完成后行胃黏膜HE 染色,以黏膜腺體數(shù)減少、固有腺體萎縮等改變?yōu)槟P统晒藴?。陽性對照組以維酶素為陽性對照[10],給予0.3 g/kg 維酶素混懸液灌胃,每日1 次,持續(xù)12 周;加味沙參麥冬湯低、中、高劑量分別給予加味沙參麥冬湯不同劑量灌胃(4.84、9.68、19.35 g/kg),每日1 次,持續(xù)12 周。
2.2 胃黏膜血流量(GMBF)測定 測試前大鼠禁食24 h,腹腔注射2%戊巴比妥鈉麻醉后取尾靜脈血1 mL,置于抗凝管中,開腹分離右側(cè)股靜脈、股動脈,由股靜脈穿刺注入中性紅生理鹽水溶液,先以4 mg/kg速度注入0.5 %中性紅溶液,輸注2 mL 后,以微量注射泵注入0.05 %溶液維持,每隔15 min 收集1 次胃液,2 h 后心臟穿刺取血4 mL,分光光度計法于540 nm波長下比色,得出血液、胃液內(nèi)中性紅濃度并計算GMBF。GMBF =胃液中性紅濃度/血液中性紅濃度×單位時間內(nèi)胃液分泌量。
2.3 ELISA 實驗檢測血清中Fas、FasL 含量 大鼠腹腔注射2%戊巴比妥鈉(40 mg/kg)麻醉后解剖,經(jīng)腹主動脈采血后處死,離心后收集上清,按ELISA 試劑盒操作步驟檢測血清中Fas、FasL 的含量:反應(yīng)孔中加入酶標抗體100 μL、稀釋劑40 μL 和血清樣品10 μL,同時做空白孔及陰性對照孔,于37℃溫箱反應(yīng)1 h 后洗滌,加入臨時配制的顯色劑100 μL,37℃避光15 min 后終止反應(yīng),于酶標檢測儀450 nm波長處測定OD 值,以O(shè)D 值為縱坐標,標準品濃度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根據(jù)樣品OD 值代入曲線求Fas、FasL 的相應(yīng)濃度。
2.4 TUNEL 染色檢測胃黏膜上皮細胞凋亡 大鼠采血處死后立即取材,取部分胃黏膜組織放入10%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24 h,經(jīng)梯度乙醇脫水,二甲苯透明,液體石蠟中包埋后作5 μm 厚切片,切片脫蠟至水,EDTA 修復(fù)液 98 ℃ 抗原修復(fù),加入蛋白酶K 工作液于37 ℃孵育18 min,TUNEL 反應(yīng)液37 ℃反應(yīng)1 h,加入終止液室溫處理15 min 后,滴加DAPI 襯染細胞核,滴加抗熒光催滅劑,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凋亡細胞并拍照,隨機選取5 個視野,Image J 軟件分析平均光密度值。
2.5 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胃黏膜PTEN、PI3K、AKT的陽性表達 取部分胃黏膜組織放入10%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24 h,經(jīng)梯度乙醇脫水,二甲苯透明,液體石蠟中包埋后作5 μm 厚切片,切片脫蠟至水,加入H2O2室溫封閉10 min,置于抗原修復(fù)液中熱修復(fù),滴加5% BSA 封閉20 min,滴加一抗后于4℃過夜,滴加二抗于37℃反應(yīng)20 min,滴加SABC 于37℃反應(yīng)20 min,加入DAB 顯色,自來水沖洗后中性樹膠封片,光學顯微鏡下觀察陽性細胞表達并拍照,隨機選取5個視野,Image J 軟件分析平均光密度值。
2.6 Western-blot 檢測胃黏膜PTEN、PI3K、AKT 的蛋白表達 取大鼠胃黏膜組織100 mg,加入RIPA裂解液,12 000 rpm,4℃離心30 min 后取裂解上清,BCA 法于562 nm 波長處進行蛋白定量,加入Loading buffer 稀釋濃度,制膠后各組取10 μL樣品進行電泳、轉(zhuǎn)膜,滴加5%TBST 脫脂奶粉封閉液室溫2 h,加入一抗(1:1 000)置于4℃過夜,加二抗(1:5 000)室溫反應(yīng)1 h,ECL顯色,凝膠圖像分析系統(tǒng)拍照,采用Image J 軟件對蛋白條帶進行定量分析,以GAPDH 為內(nèi)參,分別計算PTEN、PI3K、AKT 的相對表達量。
2.7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t檢驗,以GraphPad Prism 5.0 軟件繪制柱狀圖,結(jié)果以均數(shù)±標準差 (±s)表示,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加味沙參麥冬湯對胃黏膜血流量的影響 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胃黏膜血流量明顯降低(P<0.05);與模型組相比,經(jīng)加味沙參麥冬湯低、中、高不同劑量組灌胃治療后,胃黏膜血流量隨著給藥劑量的升高逐漸提升(P<0.05),見表1。
表1 各組大鼠胃黏膜血流量(± s,n = 10) mg/(kg.hr)
表1 各組大鼠胃黏膜血流量(± s,n = 10) mg/(kg.hr)
注:與空白組比較,# P <0.05;與模型組比較,△P <0.05
組別 GMBF空白組 26.35±3.93模型組 10.87±4.46#陽性對照組 19.75±3.26△加味沙參麥冬湯低劑量組 15.34±5.12△加味沙參麥冬湯中劑量組 17.88±3.19△加味沙參麥冬湯高劑量組 23.13±4.58△
3.2 加味沙參麥冬湯對血清Fas、FasL 表達的影響 ELISA 結(jié)果可見,模型組血清中Fas、FasL 的濃度較空白組明顯升高(P<0.05);與模型組相比,經(jīng)加味沙參麥冬湯低、中、高不同劑量組灌胃治療后,血清Fas、FasL 的濃度隨著給藥劑量的升高逐漸降低(P<0.05),見表2。
表2 各組大鼠血清Fas、FasL 水平(± s,n = 10) pg/mg
表2 各組大鼠血清Fas、FasL 水平(± s,n = 10) pg/mg
注:與空白組比較,# P <0.05;與模型組比較,△P <0.05
組別 Fas FasL空白組 942.01±249.76 59.37±16.94模型組 3 024.88±142.40# 844.09±37.76#陽性對照組 901.81±88.76△ 353.97±53.53△加味沙參麥冬湯低劑量組1 703.50±120.29△ 572.45±97.45△加味沙參麥冬湯中劑量組 915.21±78.97△ 401.99±60.65△加味沙參麥冬湯高劑量組 524.86±73.12△ 158.05±23.82△
3.3 加味沙參麥冬湯對胃黏膜細胞凋亡的影響 TUNEL 染色顯示,TUNEL 標記的細胞呈現(xiàn)綠色熒光,DAPI 陰性復(fù)染的細胞核呈現(xiàn)藍色熒光,模型組胃黏膜見較多綠色熒光細胞核,數(shù)量高于空白組(P<0.05);與模型組相比,經(jīng)加味沙參麥冬湯低、中、高不同劑量組灌胃治療后,綠色熒光細胞核數(shù)量隨著給藥劑量的升高逐漸降低(P<0.05),如圖1,見表3。
圖1 各組大鼠胃黏膜細胞凋亡情況(TUNEL,×200)
表3 各組大鼠胃黏膜細胞凋亡情況(± s,n = 10)
表3 各組大鼠胃黏膜細胞凋亡情況(± s,n = 10)
注:與空白組比較,# P <0.05;與模型組比較,△P <0.05
組別 MD 值空白組 5.11±1.33模型組 19.95±3.02#陽性對照組 10.52±1.59△加味沙參麥冬湯低劑量組 15.29±1.88△加味沙參麥冬湯中劑量組 12.26±2.07△加味沙參麥冬湯高劑量組 7.87±1.32△
3.4 加味沙參麥冬湯對胃黏膜PTEN、PI3K、AKT 陽性表達的影響 IHC 結(jié)果顯示,空白組胃黏膜可見較多PTEN 陽性表達,僅見少量PI3K、AKT 的陽性表達,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胃黏膜中PTEN 的陽性表達量明顯減少,PI3K、AKT 的陽性表達量明顯增多(P<0.05);與模型組相比,經(jīng)加味沙參麥冬湯低、中、高不同劑量組灌胃治療后,PTEN 的陽性表達量隨著給藥劑量的升高逐漸增多,PI3K、AKT 的陽性表達量逐漸減少(P<0.05),如圖2,表4 所示。
圖2 各組大鼠胃黏膜組織PTEN、PI3K、AKT 的陽性表達(IHC,×200)
表4 各組大鼠胃黏膜組織PTEN、PI3K、AKT 陽性表達(± s,n = 10) MOD 值
表4 各組大鼠胃黏膜組織PTEN、PI3K、AKT 陽性表達(± s,n = 10) MOD 值
注:與空白組比較,# P <0.05;與模型組比較,△P <0.05
組別 PTEN PI3K AKT空白組 0.43±0.07 0.25±0.05 0.28±0.03模型組 0.16±0.06# 0.49±0.04# 0.55±0.04#陽性對照組 0.31±0.05△0.32±0.08△0.34±0.05△加味沙參麥冬湯低劑量組0.24±0.09△0.40±0.04△0.42±0.06△加味沙參麥冬湯中劑量組0.29±0.07△0.36±0.06△0.38±0.05△加味沙參麥冬湯高劑量組0.39±0.06△0.29±0.03△0.31±0.06△
3.5 加味沙參麥冬湯對胃黏膜PTEN/PI3K/AKT 通路蛋白的影響 與空白組比較,模型組胃黏膜組織中PTEN 的蛋白表達明顯減少,PI3K、AKT 的蛋白表達明顯增多(P<0.05);與模型組相比,經(jīng)加味沙參麥冬湯低、中、高不同劑量組灌胃治療后,AKT 的蛋白表達隨著給藥劑量的升高逐漸減少(P<0.05);低劑量組PTEN、PI3K 的蛋白表達量較模型組有所改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劑量、高劑量組PTEN 的蛋白表達較模型組明顯增多,PI3K 的蛋白表達較模型組明顯減少(P<0.05),如圖3 所示。
圖3 各組大鼠胃黏膜組織PTEN/PI3K/AKT 通路蛋白表達
中醫(yī)學將CAG 歸屬于“胃脘痛”“痞滿”“胃萎”等范疇,認為其病性屬虛實并見,以虛為本。脾胃虛弱,升降運化無力,招致外邪侵擾,或形成氣滯、食積、濕濁、瘀血,實邪內(nèi)阻,使虛者愈虛,日久則郁熱傷陰,見胃陰虧損,胃絡(luò)失和,胃體萎弱之征。胃為陽土,喜潤而惡燥,津液充盈胃方能受納五味而降濁。本病起病隱襲,病程遷延,日久則郁熱傷陰,常見胃陰虧損之候,治宜滋陰益胃,益氣健脾[11]。沙參麥冬湯為吳鞠通《溫病條辨》中清養(yǎng)肺胃、生津潤燥的代表方[12],全方由沙參、麥冬、玉竹、冬桑葉、扁豆、天花粉、甘草組成,本人在臨床上應(yīng)用沙參麥冬湯加味,在原方基礎(chǔ)上加用白芍、木瓜,用于CAG 效果顯著。方中北沙參、麥門冬相伍甘涼濡潤,入胃以養(yǎng)陰,為君藥;玉竹、天花粉清熱兼以養(yǎng)陰,二藥合用使沙參、麥冬滋陰之力倍增,為臣藥;桑葉滋陰潤燥,白扁豆補中培土、益氣化濕,以防滋陰之品助濕生滿,白芍、木瓜舒肝和胃、斂陰生津,共為佐藥;甘草為使,調(diào)和諸藥,與白芍、木瓜酸味之品同用,酸甘合法,二濟其陰,起到激活胃腺,增加胃液作用。
多數(shù)研究證明[13-14],胃黏膜上皮細胞增殖和凋亡的紊亂與CAG 的發(fā)病和進展密切相關(guān)。CAG 胃黏膜在慢性炎癥刺激下細胞不穩(wěn)定性增加,出現(xiàn)大量凋亡及異?;钴S的增殖細胞,細胞增殖和凋亡指數(shù)隨黏膜萎縮程度的加重逐漸增加;在CAG 伴腸化生階段,發(fā)生細胞凋亡障礙,增殖細胞持續(xù)增加,進而出現(xiàn)不典型增生[15]。胃黏膜細胞增殖凋亡及腺體萎縮受EGFR/PI3K/AKT信號通路的調(diào)控,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與其受體在細胞膜上結(jié)合,在CAG 胃黏膜中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高表達和激活,引起黏膜上皮細胞分化和增殖活躍,隨后通過激活其下游PI3K/AKT 信號實現(xiàn)對細胞凋亡的調(diào)節(jié)[16-17]?;罨腜I3K 能夠?qū)⒘姿峄字<〈级姿幔≒IP2)催化為磷脂酰肌醇三磷酸(PIP3),PIP3 激活A(yù)KT,AKT 由胞質(zhì)轉(zhuǎn)至胞膜,通過下游多種效應(yīng)因子抑制細胞凋亡[18]。磷酸酯酶和張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是一種抑癌基因,可通過下調(diào)PIP3水平對細胞內(nèi)PI3K/AKT 信號進行負性調(diào)控,PTEN的失活可促使PIP3 積聚,從而增強AKT 活化[19]。在CAG 到GC 的病理進展中,黏膜組織PTEN 的表達量隨病情的加重而減少[20]。
團隊前期研究證實[21],加味沙參麥冬湯灌胃干預(yù)可增強CAG 大鼠黏膜上皮保護功能,改善黏膜病理損傷,在分子層面,其作用后抑制了EGFR 通路表達水平,進而減輕上皮細胞的異常增殖。本研究中,模型組胃黏膜凋亡陽性細胞數(shù)增加,血清中促凋亡分子Fas及其配體FasL 的水平顯著升高,提示CAG 大鼠細胞凋亡與增殖水平同時升高,經(jīng)加味沙參麥冬湯治療后,胃黏膜凋亡細胞明顯減少,血清中Fas、FasL 的水平顯著降低,表明加味沙參麥冬湯對CAG 凋亡和增殖均有改善作用,可通過抑制細胞過度凋亡,從而改善黏膜萎縮狀態(tài)。檢測PTEN/PI3K/AKT 通路蛋白發(fā)現(xiàn),模型組胃黏膜PTEN 表達水平明顯降低,PI3K、AKT 的表達明顯增高,加味沙參麥冬湯治療后增加了PTEN的表達,抑制了PI3K、AKT 的水平,提示加味沙參麥冬湯可通過上調(diào)PTEN 表達抑制病變組織PI3K/AKT通路的過度激活。
綜上所述,加味沙參麥冬湯對MNNG 所誘導(dǎo)的CAG 大鼠具有明顯療效,可通過減輕上皮細胞過度凋亡,維護黏膜損傷過程中凋亡與增殖的平衡達到胃黏膜保護效果,并可通過促進抑癌基因PTEN 的表達抑制PI3K/AKT 通路活性,進而在延緩萎縮病變組織炎-癌轉(zhuǎn)變中發(fā)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