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艷紅
【摘要】? 目的? 探討腰背肌功能鍛煉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 選擇醫(yī)院2021年1月- 2023年7月收治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50例,根據(jù)組間性別、年齡、病程等基線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5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接受腰背肌功能鍛煉。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日本骨科協(xié)會治療分數(shù)(JOA)評分和疼痛評分。結果?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JO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JOA評分均提高,但觀察組患者JOA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疼痛程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疼痛程度評分均降低,但觀察組患者疼痛程度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實施護理時,腰背肌功能鍛煉更有助于患者改善預后,可明顯減輕患者疼痛,并改善患者腰椎功能。
【關鍵詞】? 腰椎間盤突出癥;腰背肌功能鍛煉;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 R687.3?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4)03--03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多發(fā)于男性的脊柱外科疾病,會導致患者腰部疼痛以及雙下肢麻木、坐骨神經(jīng)痛和馬尾綜合征[1-2]。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fā)病原因是由于腰椎間盤出現(xiàn)退變,纖維環(huán)部分或纖維環(huán)全部出現(xiàn)破裂,髓核突出,對神經(jīng)根或馬尾神經(jīng)造成刺激或壓迫而引發(fā)的綜合征。此外,長期坐位工作或彎腰勞動也是誘發(fā)腰椎間盤突出的重要因素,會對患者正常生活帶來較大影響[3-4]。保守治療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治療手段,多數(shù)患者經(jīng)保守治療后癥狀可得到緩解甚至治愈。保守治療主要包括腰背肌功能鍛煉、牽引、推拿和針灸等。其中,腰背肌功能鍛煉通過對腰背肌肉以及核心肌群進行訓練,可改善患者腰椎功能,促進患者行動能力的恢復,已取得良好臨床效果[5-6]。本研究采用臨床對比觀察,進一步驗證腰背肌功能鍛煉的護理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醫(yī)院2021年1月- 2023年7月收治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50例,根據(jù)組間性別、年齡、病程等基線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5例。對照組男18例,女7例;年齡40~73歲,平均52.41±3.58歲;病程1~9年,平均6.13±0.31年。觀察組男19例,女6例;年齡41~75歲,平均52.69±3.47歲;病程2~10年,平均6.43±0.24年。對比兩組患者基礎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知情同意,且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研究。
(1)納入標準:腰椎間盤突出癥確診患者;自愿加入研究患者;具有完整病例和資料患者;初次發(fā)病患者;交流和溝通能力良好患者。
(2)排除標準: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合并腰部其他疾病患者;腰部手術史患者;精神疾病患者;惡性腫瘤患者。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接受常規(guī)護理,主要護理內容包括健康宣教,由護理人員向患者講解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fā)病原因以及護理目的和預后,同時給予患者生活護理,飲食護理以及康復鍛煉指導。
1.2.2? 觀察組? 接受腰背肌功能鍛煉,具體內容如下。
(1)健康宣教:于腰背肌功能鍛煉前,護理人員將腰背肌功能鍛煉的具體內容以及作用和重要性向患者和其家屬進行詳細講解,已取得患者和其家屬的認可和配合。告知患者在進行腰背肌功能訓練時的注意事項,為患者后期鍛煉做好基礎。
(2)腰背肌功能鍛煉:①飛燕式。指導患者在治療床上取俯臥位,將兩側雙手放于身體兩側,并將手臂盡量向后伸展,將下肢并攏并伸直。指導患者將頭部以及雙側上肢和下肢同時向上抬起,盡量大角度抬高離開床面,軀體中僅將腹部作為床面接觸點,保持該姿勢10秒左右,10次為1組。②5點支撐法。取患者仰臥體位,指導患者將雙手放置于身體兩側,并將下肢并攏屈髖屈膝,隨后指導患者將髖部挺起,以保持軀體為拱橋狀,將雙膝并攏夾緊后,依靠將頭部、雙肘以及雙足5點進行支撐。每次支撐10秒左右,10次為1組。③3點支撐法。告知患者需采取5點支撐法作為初始姿勢,將雙上肢抬起后交叉,放于胸前,將頭部和雙組作為3點支撐法的支撐點,保持姿勢10秒左右,10次為1組。④平板支撐法。指導患者將身體呈一條直線,患者用前臂和腳趾做支撐,將腹肌收縮后保持10秒鐘再放松,腹肌收縮過程中不可憋氣,以此來訓練核心肌群。
(3)注意事項: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采取循序漸進原則完成訓練,具體訓練時間以及訓練強度可根據(jù)患者身體狀況決定,進行鍛煉時動作要緩慢,慢起慢落。護理人員和其家屬應在患者鍛煉時進行監(jiān)護和指導,并于鍛煉前做好安全防護措施,保證患者鍛煉安全,意外發(fā)生后應及時做出應對處理。
1.3? 觀察指標
(1)腰椎功能性障礙:根據(jù)日本骨科協(xié)會治療分數(shù)(JOA)量表對患者腰椎功能性障礙進行評估。JOA評分量表包括主觀癥狀、臨床體征、日?;顒邮芟薅群桶螂坠δ?項。29分為最高分,0分為最低分。患者測試分數(shù)越低,表明患者功能障礙越明顯。
(2)疼痛程度:根據(jù)疼痛程度數(shù)字評估量表(NRS)進行自我評分。NRS分值范圍在0~10分。0分為無疼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10分為重度疼痛。分數(shù)越高,表明患者疼痛越明顯。
1.4? 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
運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計算百分率(%),組間率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符合正態(tài)分布,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JOA評分比較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JO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JOA評分均提高,但觀察組患者JOA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疼痛程度評分比較
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疼痛程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疼痛程度評分均降低,但觀察組患者疼痛程度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腰椎間盤突出癥在臨床中比較常見,是指患者腰椎間盤向后突出,壓迫神經(jīng)根,使患者出現(xiàn)坐骨神經(jīng)痛以及腰背痛等臨床癥狀。隨著腰間盤突出的不斷發(fā)展,還會導致患者神經(jīng)損傷以及血管損傷等嚴重并發(fā)癥,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還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偏癱以及大小便失禁。隨著我國居民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fā)病年齡也呈逐漸年輕化,除腰椎退行性病變外,長期坐姿不當以及受潮和突然負重也是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癥發(fā)生的主要原因[7-8]。藥物保守治療以及手術治療和其他療法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治療手段,可以將神經(jīng)跟壓迫情況進行減輕,將粘連處進行松解,進而消除炎癥,緩解癥狀。
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中,康復護理是其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將療效提高,還可將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預后進行改善。腰背肌功能鍛煉根據(jù)患者身體狀況以及臨床癥狀作為基礎,通過腰椎肌功能鍛煉來強化患者腰背肌力量,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腫脹和疼痛等情況,以此來改善患者腰椎功能[9]。在本研究中,采取腰背肌功能鍛煉的觀察組患者,其護理后日本骨科協(xié)會評估治療分數(shù)較采取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分數(shù)更高,與張苗苗[10]研究結果一致。主要原因在于,腰背肌功能鍛煉的實施可以將患者肌肉組織代謝能力進一步改善,同時提高血液循環(huán)速度,對于損傷修復有促進作用。同時還可將腰背肌肉群力量予以增強,將腰椎力學結構和生理曲度進行快速恢復,以保證腰椎的穩(wěn)定性,以此來促進腰椎功能恢復。本研究中,采取到飛燕式、五點支撐式、三點支撐式和平板支撐式,均可有效鍛煉腰背肌,因其均為橫向壓力,因此可有效將肌肉功能鍛煉的同時,避免神經(jīng)以及軟組織織的過度刺激?;颊咴谧o理過程中耐受更好,且鍛煉方式更為簡單,有利于患者長期堅持。因此觀察組患者在腰椎功能恢復的同時,其疼痛感也得到明顯緩解。文中數(shù)據(jù)可有效驗證腰背肌功能鍛煉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腰背肌功能鍛煉可有效促進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腰椎功能恢復,操作簡單,可提高患者康復效果,并緩解疼痛程度。
4? 參考文獻
[1] 韋翠銀.腰背肌功能鍛煉在腰椎間盤突出癥康復護理中的作用[J].中外醫(yī)療,2020,39(33):152-154.
[2] 劉艷蘭.腰背肌功能鍛煉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的應用[J].醫(yī)療裝備,2020,33(9):94-95.
[3] 施雯.腰背肌功能鍛煉在腰椎間盤突出癥康復護理中的作用[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16):135,137.
[4] 柴秀文.腰背肌功能鍛煉聯(lián)合強化健康認知護理在腰椎間盤突出癥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20,20(2):161-162.
[5] 繆友云,李成,彭小強,等.視頻教育結合回授法在腰椎間盤突出癥術后患者腰背肌功能鍛煉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1):80-82.
[6] 沈曉晴,張青正.腰背肌功能鍛煉在腰椎間盤突出癥康復護理中的臨床價值[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9,17(22):122-123.
[7] 魏海燕,駱淑玲.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康復護理中應用腰背肌功能鍛煉的臨床效果[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9,23(15):2176-2177.
[8] 史爽.腰背肌功能鍛煉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9,14(6):164-165.
[9] 李桂針,鐘麗環(huán),龔友梅.功能鍛煉在腰椎間盤突出癥護理中的重要性與應用[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4):611-612.
[10] 張苗苗.腰背肌功能鍛煉護理指導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3):152,160.
[2023-09-22收稿]
作者單位:222000? 江蘇省連云港市,連云港一四九醫(yī)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