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中等個頭,身體結實的年輕人,言語謙遜,舉止樸實,與人交談,略顯羞澀。他,便是集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湖南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湖南省最美退役軍人、湖南省好人等諸多榮譽于一身,湘潭市雨湖區(qū)環(huán)衛(wèi)服務中心管道疏通隊副隊長、雨湖區(qū)總工會掛職副主席劉浪。
仲春時節(jié)。一個晴朗的日子。我來到雨湖區(qū)環(huán)衛(wèi)服務中心管道疏通隊,采訪了這位時傳祥式的年輕人。
2010年,從部隊退役回潭的劉浪,招進了湘潭市環(huán)衛(wèi)處。之前,他在西藏當兵服役。環(huán)衛(wèi)處,對他來說,雖屬新崗位,卻不陌生——他的父親,就是環(huán)衛(wèi)處的一線職工。從小,他便親見父親于大街小巷打掃衛(wèi)生、清理公廁,披星戴月,早出晚歸。出生環(huán)衛(wèi)世家的他,耳濡目染環(huán)衛(wèi)工人的臟、苦、累,對其有著骨子里的親近、理解與愛戴。沒成想,自己竟然“子承父業(yè)”,走進環(huán)衛(wèi)處,成了一名環(huán)衛(wèi)工人。
然而,他比父親“幸運”:分到令人羨慕的渣土辦,無需扛著掃把、推著垃圾車,去街頭巷尾清掃,更不必跟散發(fā)臭氣的廁所打交道。他身穿嶄新制服,腳踏發(fā)亮皮鞋,干凈體面,令人羨慕——作為城管隊員,動動嘴,邁邁腿,管理路面(以防渣土污染路面),比清掃工、掏糞工輕松體面。
然而,上輕松班、過舒坦日子的念頭,卻未曾在他腦海中閃現(xiàn)過;怕苦怕累怕臟的想法,也未在心中產生過。他缺乏嬌氣,不懂年紀輕輕便去“躺平”,不懂得享太平清福,不曉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他內心深處,蘊藏著火熱情懷、堅定信念。他暗自發(fā)誓:要一步一個腳印,踏崎嶇,履艱辛,做一個勇敢的攀登者。
主動請纓,下到掏糞一線
渣土辦公室,輕松,干凈,整潔,按部就班。兩三個月后,他得知環(huán)衛(wèi)設施維護所任務重,缺人手,尤其缺乏年輕人時,深感作為一名退役軍人、一位共產黨員,不能安于現(xiàn)狀,該去艱苦環(huán)境中,鍛煉成長,發(fā)光發(fā)熱。于是,他向處里申請:愿去設施維護所!
他的申請,得到批準。從環(huán)境舒適的渣土辦,調到了雨湖環(huán)衛(wèi)服務中心公廁維護隊,擔任吸糞車駕駛員。
河西地區(qū),即雨湖區(qū)范圍內,公用廁所,遍布大街小巷,多達130多個。若不清理發(fā)生堵塞,糞水便會溢出化糞池,流向街頭巷尾。因此,清理公廁,運走糞便,成為日常任務,然殊非易事。有的廁所,吸糞車能開到近旁,這還好辦,人站在糞池邊,將粗大吸管伸入化糞池,瞅著糞便吸進車內后,再將其拖走。但其中90多個公廁,處于窄小街巷,吸糞車開不進去。咋辦?唯一辦法是:揭開化糞池蓋,將糞水一勺一勺舀入糞桶,一擔一擔倒入小型推糞車,把推糞車推(或開)出街巷,把糞便吸進吸糞車后開走——這還算好辦,無非麻煩一點。難辦的是:糞池內的積淀、硬化糞便,糞勺挖不動時,人得鉆入化糞池,用手將其一坨坨摳出,再裝入糞桶,提出糞池……劉浪坐在吸糞車上,瞧見工友們一年四季,無論春夏秋冬,頂著臟臭干,卻很少抱怨,他深受觸動,心想,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退役軍人,一名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后代,我怎能袖手旁觀呢?我比他們輕松、干凈。人家年紀比我長,身體不如我棒,他們能干的活,我為何不能干呢?他暗下決心,要跟工友做一樣的事、干同樣的活。某天,他對忙得滿頭汗水的工友說:“算我一個,我跟大家一道干!”大伙望著這位亮堂、干凈的小伙子,不忍心讓他弄臟衣服和身體,便勸道:“你年紀輕輕,風華正茂,沒必要學我們,弄得一身臭哄哄的,開你的吸糞車吧!”他謝絕眾人的好意,態(tài)度卻堅定不移:“大家干了這么多年,依然堅持著,我一道來干有何不可呢?大家都是工友,你們還是我的長輩!你們能干,我照樣能干呢!”說完,他擼起衣袖,搶過工友糞桶,頭也不回地走向化糞池……
自此,他從一名專職司機,成了司機兼掏糞工。后來,他當上疏通班班長,乃至疏通隊副隊長,依然身兼吸糞車司機,以及不辭辛勞、不懼臭氣氨氣等各種難聞氣味的掏糞工等多重身份,既是指揮員又是戰(zhàn)斗員。無論崗位如何變化,無論職務怎樣升遷,其“掏糞工”身份從未改變。直到環(huán)衛(wèi)體制發(fā)生改變,環(huán)衛(wèi)一體化改革——一線清掃實行市場化改革,環(huán)衛(wèi)所由過去的管理監(jiān)督、一線清掃轉型為純粹的管理監(jiān)督之后,他跟昔日諸多工友一道,從為主處理變?yōu)閰f(xié)助處理,以及突發(fā)事件的處理,工作量有所減輕——此時,公廁全部從旱廁升級為三類通槽式公廁,乃至現(xiàn)在的二類、一類獨立式水沖,疏通環(huán)境,明顯改善。
面對臟臭苦累或危險,
未曾退縮半步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北京掏糞工時傳祥,之所以備受黨和國家領導人推崇、全國人民敬重,是他以“寧愿一人臟,換來萬人凈”的行動,詮釋了環(huán)衛(wèi)工人的高尚情懷。
劉浪,這位以時傳祥為榜樣,深入掏糞“第一線”的年輕人,面臨臟、累、臭,乃至險惡環(huán)境,從未生發(fā)過抵觸、嫌棄、畏懼、害怕等情緒。在他眼中,這是一份平凡而又偉大的工作,需用心經營、傾力打造。
他身兼二任——司機兼疏通工。面對骯臟、惡臭等環(huán)境,他“主動請纓”,不聽“好心勸阻”,與工友一道,蹲進化糞池舀糞甚或掏糞,擔糞或駕馭糞車。除此之外,他還得駕駛吸糞車,比一般工友,多了一份責任。
當上班長乃至副隊長后,凡要求工友干的活,他都以一位共產黨員的身份、以一個副隊長兼班長的職責,率先垂范,贏得了眾人信賴。
最考驗人心的,莫過于掏糞。
掏糞時,得穿上雨衣、雨褲、雨靴,戴好防毒面具和塑膠手套,全副武裝地鉆入化糞池中,清理糞便。糞池窄小,直不起腰。撲鼻臭氣,刺鼻氨氣,悶熱高溫,縈繞池內。稍微待久一點,便大汗淋漓,頭暈腦脹,甚至暈倒。若沒戴好防護用具,甚或中毒,危及性命。有一年,湘鄉(xiāng)因作業(yè)時防護措施不到位,死了3個人。故每掏一次糞,都是一場考驗?;S池內,待上數(shù)分鐘,就得撤離,上去呼吸新鮮空氣,他人下來替代自己。除此之外,池內雜物眾多,且不乏危險物品,如打碎的玻璃瓶、掉入的刀片、扔進的鐵釘,等等。一個不小心,割傷或刺破皮膚,導致中毒、破傷風等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也隨時可能發(fā)生!
這樣的工作,劉浪一干就是13年,且時常干在工友前,從未退縮過一次,乃至半步。
得益于防護措施嚴密,得益于愛惜生命,劉浪和工友們從未出過安全事故,人身安全得以保障。
長年掏糞生涯,致使他和工友們,成了名副其實的“掏糞工”。采訪中,他微笑著告訴我說:“跟化糞池交道久了,見怪不怪,聞臭不臭!怎么形容呢?”他略加沉思,說道:“餓了時,蹲化糞池邊吃飯,我們也嚼得津津有味,不感覺惡心和難受!”
劉浪,不愧為新時代的掏糞工,不愧為時傳祥的“衣缽傳人”!
城市的險重艱難處,處處晃動著他們的身影:
遇有重大突發(fā)事件,劉浪和他的工友們,迎難而上,第一時間抵達現(xiàn)場。2017年、2019年兩個年份,本市均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災害。洪水洶涌澎湃,窯灣被淹,4個公廁沉浸于滔滔波浪之中。劉浪率領工友,堅守于公廁附近堤壩上,晝夜待命。洪水一退,便清理公廁淤泥,處理溢出糞便……窄小的溝縫里,工具無能為力,得用手摳,方將淤泥摳出,甚至弄得指甲褪掉,鮮血淋漓。
冬天大雪,道路冰凍。群眾如廁,若不小心,極易摔倒。尤其老年人,更怕摔斷骨頭,危及性命。故在入廁通道口上,他們撒上融雪劑,鋪上防滑墊(麻布袋),其口號是:“迎雪而戰(zhàn)”;雪一停頓,他們立馬工作:疏通冰凍處,鏟除雪粒子,清理入廁路,口號變成“停雪必戰(zhàn)”。疏通、鏟除中,冰渣子不時濺上人身。究竟是糞便抑或雪水?不得而知。若聞到臭氣,方知糞水乃至糞便。
遇有大型檢查,如創(chuàng)文創(chuàng)衛(wèi)等,更會忙得不可開交:破損的果皮箱,需拆除舊的安上新的——“以舊換新”;未安果皮箱地段,尤其新建道路兩旁,補上缺漏;所有公廁,派人清掃、沖洗,以保持干凈整潔;居民區(qū)域,以及小區(qū)內公廁,如遇堵塞、糞便流溢等情形,雖歸物業(yè)公司管理。然其設備抑或技術,難以達到疏通要求。此時,劉浪就得率領隊伍,前往處置。不但如此,解決上級和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老大難問題”,亦時不時落在劉浪肩上。如湘鋼碼頭煤水排放到湘江河事件,中央環(huán)保組督查之后,市里派他們赴現(xiàn)場處理。一到現(xiàn)場,二話不說,安上管子,將污水池里的煤水抽出、運走,通宵達旦……直至抽空、轉運完畢,有效地防止了泄漏事故發(fā)生。
城市的角角落落,特別是“險重艱難處”,不時有劉浪和其工友的忙碌身影,來往晃動。
劉浪帶領團隊,不懼艱險,一往無前,為城市的清潔、干凈、衛(wèi)生,付出了艱辛,作出了貢獻,也為自身贏得了榮譽——2014年4月,獲省總工會授予的“湖南省工人先鋒號”;2017年4月,獲全國總工會授予的“全國工人先鋒號”,以及湘潭市城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授予的“優(yōu)秀班組”,并收獲眾多單位贈送的錦旗、感謝信等。他們以“寧愿一人臟、換來萬人凈”的無私精神、崇高品德,贏得了市民的感謝、贊譽,獲得了黨和政府的信賴。
改進方式,提升效能
劉浪出生于1986年,年輕有為,活力充盈。工作中,他開動腦筋,勤于思考。工友對我說,劉浪不因自己是班長、副隊長,便當“甩手掌柜”,而是走在人前,干在人前。這位“60后”長者說:“劉浪之所以能起到模范帶頭作用,除以身示范外,便是遇到某些難題,我們無能為力,他卻能夠解決——畢竟,他比我們文化程度高、讀的書多,考慮問題的角度不一樣!”
劉浪善于從技術層面上,分析問題,探索途徑,攻克難關,化解矛盾。如吸糞車上的儲糞罐,每使用一次,就得清洗打掃。否則,發(fā)臭生銹,容易損壞。運轉中,吸進了磚瓦或其他雜質。人得鉆進去,將磚瓦、雜質掏出扔掉。然其空間過窄過小,得彎腰曲背緩慢移動。加之悶熱,人感難受,故效率低下。從一開始,劉浪便思考如何解決這一困難。思來想去,有了答案:受高壓水槍疏通管道的啟示,他用高壓槍將雜質從排糞口沖洗出來。這樣,人不進罐,雜質排出,節(jié)省時間,提高效率,減輕負累。
攻克這一“堡壘”,非一蹴而就。車是平放的,沖洗時也不例外。較重磚瓦、石頭,無法沖出。于是,他們墊高車頭,形成坡度,磚石、雜質連同糞便,一一從罐尾的排糞口排出,罐內清洗得干干凈凈,且效率大為提高——過去,要七八個人,花費半天時間,方能清洗好一臺儲糞罐,人也累得半死。于今,高壓水槍沖洗,半個小時,便將罐子沖洗得清清爽爽。而且,除持高壓水槍沖洗的工友外,其余人盡可“袖手旁觀”,減輕了負累。
不但如此,他通過實踐發(fā)現(xiàn):吸糞管粗大、笨重,背一根管子,要動用三四個人。咋辦呢?他想,找到既輕便又難損壞的吸管就好啦!他經過上網搜索,找到了新型PVC彈簧材料橡膠管。此管輕便結實耐磨,能夠替代先前的吸糞管。買來一試,果真好用,1至2人即可操作。
說到這,劉浪笑道:“我?guī)О嗪?,即便環(huán)境再差,若找到好辦法,則能減輕負擔,提升效率,多快好??!”
這一做法,既體現(xiàn)于技術改進中,也表現(xiàn)在對人的關心、關懷上。他不允許帶病工作,定要工友精神飽滿、身體健康地出現(xiàn)在一線;員工稍有不適,他會安排在單位待命,干點輕松活兒,或干脆回家休息。尤其下池子,本身就辛勞,狀態(tài)一定要好。否則,寧肯休息,也不下去。這,反映出這位年輕的共產黨員、一線負責人,精益求精、毫不馬虎的個性,也體現(xiàn)出他對工友的關懷愛護。
不懼嘲諷,越干越歡
小學時,我班有位同學的父親,在環(huán)衛(wèi)處收大糞。每日清晨,天剛露出晨曦,他便拖著糞車,手持搖鈴,挨家挨戶收集糞便。耳聞鈴響,各家各戶從屋內提出馬桶。他一一接過,依照先后次序,抬起馬桶將糞便倒入糞車,再把空桶還給對方。隨后拖著糞車,搖著鈴鐺,繼續(xù)行進……
這,便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部分收糞工的真情實況。
然而,這項為民服務的“特殊工種”,易被人視作低賤;這些“寧愿一人臟,換來萬人凈”的默默無聞的環(huán)衛(wèi)工人,遭不懂事的孩童嘲笑,被某些自認干凈、自認高貴的人譏諷。對此,我記憶猶新。比如,班上有人,時常用不屑語氣,諷刺那位同學:“你父親拖大糞的,臭死人噠!”
半個多世紀一晃而逝,當劉浪和他的工友們,挑著糞擔或開著糞車路過時,有人捂住鼻孔,一臉嫌棄;甚或對其指指點點,說:“咯拖大糞的,一身烘臭的!”言語中,不無輕蔑;甚或連熟人,乃至家人也不理解,說他在渣土辦干得好好的,為何要去掏大糞呢?這不是“自找苦吃”“越混越差”嗎?言語中,不無抱怨。
面對路人的輕蔑、譏諷、嘲笑,面對熟人的閑言碎語,面對親人的抱怨,劉浪和工友沒有退縮,相反越干越歡實,越干越起勁——
之所以如此,源自他的父親,一位環(huán)衛(wèi)工人的言傳身教。父親以奮戰(zhàn)環(huán)衛(wèi)一線的經歷,開導、影響、教育了他,讓他懂得了一個道理:無論何種崗位,都是為民服務;不管哪個行業(yè),均屬謀生手段,決無高低貴賤之分,只有你愿不愿意干、能不能干好的區(qū)別?!叭倭?,行行出狀元”,環(huán)衛(wèi)工人,辛苦些,工作環(huán)境差些,然干得好,照樣能夠出彩,同樣受人尊重。信念支配行動。最終,劉浪以出色的成績,得到組織重用。如他所言,來工會上班,好比到了“娘家”!“過去,‘娘家’為我們服務;如今,我為‘娘家人’服務!”這,既得益于組織的關懷、培養(yǎng),也是他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走出來的,憑著一種無私無畏的信念,扎扎實實地干出來的。角色的轉化,使人欣慰,令人感奮!
之所以如此,得益于他在軍隊這個“大熔爐”中,經風雨,見世面,磨礪、鍛煉的結果。
2007年,年僅21歲的劉浪,遠赴西藏當兵。高原氣候、處突維穩(wěn),以及擔負十一世班禪回家鄉(xiāng)的安全保衛(wèi),為參加“大比武”而苦練軍事技能,加上戰(zhàn)備演練等等。這段刻骨銘心的艱辛經歷,于他而言,豐富了閱歷,鍛煉了體魄,磨礪了意志,增強了責任感、事業(yè)心。一旦脫下軍裝,回歸地方,走上新崗位,無論遇到何種障礙、多大困難,他都能坦然面對,泰然處之,應付裕如。在部隊時,再苦再累再危險,也遇到了、見識了,臟臭算得了啥呢?常人心中,不可理喻之事,對于劉浪——這位大熔爐中,摸爬滾打過、焚燒鍛造過的“特殊材料”而言,簡直就是平常事。
隨著城市建設的上檔升級,城市環(huán)境、面貌的日趨改善;隨著人們日積月累地看到環(huán)衛(wèi)工人的辛勤勞動、出色奉獻,以及他們那顆火熱、赤誠的心,為社會、為城市作出的貢獻;隨著黨和政府對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宣傳、慰問、關懷的深入進行,隨著城市居民素質的普遍提高,于今,對環(huán)衛(wèi)工人的歧視、冷嘲熱諷少了,對他們的感恩、敬重之心多了,劉浪他們付出了艱辛努力,其人格和尊嚴,逐步得到認可。
這,便是這位年輕的掏糞工所經歷、所走過的艱苦歷程,受到過的冷嘲熱諷。面對所有這一切,他和他的團隊沒有退縮,沒被壓垮,相反迎難而上,勇往直前,以自己和工友的出色成績,向黨和人民遞交了一份滿意答卷。他本人,也被譽為時傳祥式的模范人物。
責任編輯/孫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