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美術色彩在文創(chuàng)產品中的應用已經成為很多設計者關注的內容。肇慶傳統美術色彩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自身獨特的審美特點,應用于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中能夠促使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獲得更好效果。本文以肇慶傳統美術色彩為研究對象,在闡釋肇慶傳統美術色彩審美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肇慶文化的傳統美術設計色彩在文創(chuàng)產品中的運用策略,旨在為肇慶文化傳承發(fā)展以及文創(chuàng)產業(yè)發(fā)展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肇慶文化;傳統美術色彩;色彩審美;文創(chuàng)產品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art colors i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has become a focus of many designers. The colors of traditional art in Zhaoqing have developed their own uniqu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cours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he desig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can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such designs. This paper takes the colors of traditional art in Zhaoq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based on explaining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colors, proposes strategi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art design colors based on Zhaoqing culture i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aiming to provide some assistance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Zhaoqing culture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Keywords: Zhaoqing culture;traditional art colors;color aesthetics;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科研項目:本文系2024年度肇慶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肇慶文旅名城建設中傳統美術資源的數字化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4GJ-96)。
肇慶作為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還孕育了獨具特色的傳統美術色彩。這些色彩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沉淀與演變,形成了自身獨特的審美價值和文化內涵。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如何將肇慶傳統美術設計色彩與現代文創(chuàng)產品相結合,成為了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因此在當前需要探討基于肇慶文化的傳統美術設計色彩的審美特點及其在文創(chuàng)產品中的運用策略,以期能夠在傳承與發(fā)揚肇慶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同時,為文創(chuàng)產業(yè)的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
1 肇慶傳統美術色彩的審美特點
1.1 鮮明的色彩對比
肇慶傳統美術色彩具有鮮明色彩對比的審美特點。這一特點主要體現在肇慶傳統美術對色彩選擇的偏好以及色彩在作品中的運用方式上。肇慶傳統美術作品傾向于使用紅、黃、藍等鮮明且活潑的顏色,這些色彩本身具有高度的飽和度和明度,能夠在視覺上形成強烈的沖擊力,給予觀者以愉悅的感受。在肇慶的傳統年畫、剪紙以及刺繡等藝術形式中,可以看到這種鮮明的色彩對比被廣泛應用。比如,年畫中的人物服飾和背景圖案常常采用紅與綠、黃與紫等對比強烈的色彩組合,這種配色不僅使得畫面更加醒目和生動,還增強了作品的裝飾性和節(jié)日氛圍。再如剪紙藝術中(圖1),紅色紙張與白色鏤空形成鮮明的對比,使得剪紙作品在視覺上更加突出和引人注目。另外,肇慶傳統美術中的色彩對比還體現在對色彩互補關系的運用上?;パa色是指在色環(huán)上相對位置的顏色,如紅與綠、藍與橙等[1]。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中巧妙運用互補色,使得作品在色彩上達到一種平衡與和諧,同時增強了畫面的視覺沖擊力。這種互補色的運用在肇慶的傳統壁畫中尤為常見,藝術家通過巧妙搭配互補色,使得作品在色彩上既豐富又統一,形成了獨特的審美效果。
1.2 象征性與寓意性
肇慶傳統美術色彩的審美特點中,象征性與寓意性是一個重要的表現維度。正是由于象征性與寓意性不僅豐富了色彩的視覺美感,還深刻體現了作品的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在肇慶的傳統美術作品中,特定色彩的運用往往承載著特定的文化含義和吉祥寓意。紅色在肇慶傳統美術中是極具象征性的色彩,它通常代表著喜慶、吉祥和熱情。在年畫、剪紙以及婚禮裝飾等藝術形式中,紅色被廣泛使用,能夠有效傳達節(jié)日的歡樂和生活的紅火[2]。比如,年畫中的人物和景物常以紅色為主色調,營造出一種熱烈而祥和的氛圍,寓意著新年的吉祥和幸福。黃色在肇慶傳統美術色彩中也十分常見,比如在肇慶的傳統年畫和建筑彩繪中,黃色常被用來作為背景色或是描繪人物服飾或建筑。這種色彩的運用不僅可以增強作品的藝術效果,還能夠深刻體現古代社會民眾對生活的美好追求。除了紅色和黃色,綠色、藍色等其他色彩在肇慶傳統美術中也具有各自的象征性和寓意性。綠色往往代表著生命和希望,在描繪自然景物和植物時尤為常用;藍色則寓意著寧靜和深遠,常用于表現天空和水面等景象。
1.3 地域特色與民俗風情
肇慶傳統美術色彩不僅與當地自然環(huán)境、歷史背景緊密相連,還深刻反映了當地獨特的民俗風情和文化傳統,因此肇慶傳統美術色彩自身獨具特色的審美風貌。肇慶地處嶺南,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多樣的地理環(huán)境為傳統美術色彩提供了取之不盡的靈感來源。比如,肇慶的山水畫常以青綠為主色調,這不僅是對當地青山綠水自然景觀的直接描繪,也體現了藝術家對自然的崇敬與熱愛。這種色彩的運用,無疑賦予了作品鮮明的地域特色。同時,肇慶的歷史背景也為傳統美術色彩提供了文化底蘊支撐。在歷史上,肇慶曾是西江流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使得其傳統美術色彩在發(fā)展過程中不斷吸收和融合各種文化元素。比如,在肇慶的傳統壁畫和建筑彩繪中,可以看到中原文化、嶺南文化以及其他文化的影子,這些文化元素在色彩的運用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使得作品具有深厚的歷史內涵。另外,肇慶的民俗風情也為傳統美術色彩的運用增添了獨特魅力。在肇慶的傳統節(jié)日和慶典活動中,傳統美術色彩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比如,在春節(jié)期間,肇慶的年畫和剪紙作品以鮮艷的紅色為主色調,寓意著吉祥和幸福,這種色彩的運用無疑增強了節(jié)日的喜慶氛圍。
1.4 和諧統一的色彩搭配
在肇慶傳統美術中,色彩搭配并非隨意為之,而是遵循著一定的審美法則和文化傳統。比如很多肇慶傳統美術作品創(chuàng)作者往往會根據作品的主題和內容,精心選擇并搭配色彩,從而促使作品在視覺上達到和諧統一的效果,進而增強藝術感染力。比如,在肇慶的傳統山水畫中,藝術家常以青綠、墨黑等色彩為主調,通過巧妙地搭配和運用,營造出山川的秀美與壯闊。這些色彩不僅與山川的自然景觀相契合,還在視覺上形成了和諧統一的整體效果,使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再如,在肇慶的傳統年畫和剪紙作品中,藝術家則善于運用鮮艷的紅色、黃色等色彩進行搭配。這些色彩不僅寓意著吉祥和幸福,還在視覺上形成了強烈的沖擊力,使作品充滿了喜慶和歡樂的氛圍。藝術家正是通過巧妙的色彩搭配和運用,使作品在整體上達到了和諧統一的效果,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1.5 時代變遷與創(chuàng)新精神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fā)展,肇慶傳統美術色彩并未固步自封,而是積極吸收新元素,進行創(chuàng)新嘗試。藝術家在保持傳統特色的基礎上,勇于突破傳統束縛,將新色彩理念和技術融入傳統美術創(chuàng)作中,促使傳統美術色彩煥發(fā)出新的生機和活力。在實際創(chuàng)作中,肇慶的藝術家常常運用現代色彩學理論來指導傳統美術創(chuàng)作,通過色彩的對比、調和等手法,創(chuàng)造出更具視覺沖擊力和情感表達力的作品。比如,在當代的肇慶端硯制作中,藝術家不僅保留了傳統的硯石色彩和紋理,還創(chuàng)新性地引入了現代色彩搭配,使端硯在保持古樸典雅的同時,又展現出一種現代時尚的氣息(圖2)。
另外,肇慶的傳統年畫也在色彩上進行了大膽地創(chuàng)新。傳統的年畫色彩鮮艷明快,寓意吉祥。而當代的肇慶年畫藝術家,在保持這一傳統特色的基礎上,又融入了現代色彩元素,促使年畫在色彩上更加豐富多樣,更具時代感。這些創(chuàng)新嘗試不僅豐富了肇慶傳統美術色彩的內涵,也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
2 基于肇慶文化的傳統美術設計色彩在文創(chuàng)產品中的運用
2.1 學習肇慶傳統美術色彩對自然色彩的模仿
肇慶作為嶺南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其傳統美術深受自然環(huán)境影響,因此在運用肇慶傳統美術色彩進行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時,需要學習肇慶傳統美術色彩對自然色彩的模仿。以端硯為例,其色彩雖以石質本色為主,但現代藝人常通過雕刻手法模擬山水云霧、花鳥魚蟲等自然景象,間接展現了自然色彩的豐富層次與變化,這種模仿不僅是對自然美的致敬,也賦予端硯更深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具體來看,設計者首先需深入分析肇慶傳統美術作品中的色彩運用,特別是那些模仿自然色彩的經典案例[3]。比如,端硯的雕刻中常模擬山水云霧,其色彩層次與變化皆源自自然;山水畫則直接借鑒自然界的絢麗色彩,通過顏料將自然景觀定格于畫面之上。這些都展示了肇慶傳統美術在模仿自然色彩方面的精湛技藝與深厚底蘊。其次,設計者需提煉并總結肇慶傳統美術模仿自然色彩的手法與美學原則,包括色彩的搭配與對比、光影效果的營造以及如何通過色彩表達特定的情感與意境等。最后,應用于文創(chuàng)產品的色彩設計中。比如,可以開發(fā)一系列以肇慶自然色彩為主題的文創(chuàng)產品,如絲巾、茶具、文具等。在設計過程中,需注重色彩的自然性與和諧性,確保產品色彩既符合現代審美趨勢,又能體現肇慶文化的獨特魅力。以肇慶“文創(chuàng)雪糕”為例,該系列的文創(chuàng)作品不僅充分借鑒了肇慶地標“七星巖五龍亭”的造型,還充分運用各種色彩進一步實現了產品創(chuàng)意(圖3)。
2.2 借鑒肇慶傳統美術色彩的情感調動與交流
在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中,需要深入剖析肇慶傳統美術色彩所蘊含的情感寓意,并將其巧妙融入文創(chuàng)產品中。首先,設計者需對肇慶傳統美術色彩的情感寓意進行深度挖掘。肇慶地區(qū)的傳統美術作品,如端硯、剪紙等,其色彩運用往往富含深厚的文化意蘊與情感表達。比如,端硯中的綠色常象征自然與生機,年畫中的紅色則體現了節(jié)日的熱鬧與活力[4]。通過細致研究這些色彩背后的情感寓意,可以為文創(chuàng)產品的色彩設計提供豐富的靈感來源。其次,設計者需在保持傳統色彩韻味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使產品既具有鮮明的肇慶文化特色,又符合現代審美需求。比如,在開發(fā)一系列以肇慶傳統美術色彩為主題的絲巾、服飾、家居飾品等文創(chuàng)產品時,可以通過色彩的巧妙搭配與運用,傳達出肇慶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情感寓意。以戴奇峰設計的“月光寶盒”為例(圖4)。這是一款基于肇慶文化資源開發(fā)的文創(chuàng)產品,在色彩方面充分運用了水墨畫和山水畫的色彩,同時在主體部分使用了暗金色,展現出該系列產品的高端與華貴。
2.3 結合肇慶傳統美術的色彩搭配
肇慶傳統美術的色彩搭配,深受嶺南地區(qū)自然風貌與人文歷史的影響,形成了既鮮明又協調的視覺效果。在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中,應充分把握這些色彩搭配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新應用。結合肇慶傳統美術的色彩搭配,首要任務是深入挖掘和理解這些色彩背后的文化寓意與情感表達。通過細致研究肇慶傳統美術作品,可以提煉出具有代表性的色彩組合與搭配規(guī)律,為文創(chuàng)產品的色彩設計提供豐富的靈感來源[5]。同時,需關注這些色彩在肇慶地域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以及色彩如何反映肇慶的自然環(huán)境與人文歷史,從而將這些文化元素巧妙融入文創(chuàng)產品的色彩設計中。在實際應用中,設計者可以借鑒肇慶傳統美術的色彩搭配原則,通過色彩的重新組合、亮度調整以及與其他設計元素融合等方式,創(chuàng)造出既符合現代審美趨勢又具有肇慶文化特色的文創(chuàng)產品。比如,某文創(chuàng)品牌推出的“七星物語”系列盲盒,就成功將肇慶傳統美術的色彩搭配應用于產品設計中。該盲盒中的手辦作品以肇慶文化中的經典人物為靈感來源,如包公、六祖、宋徽宗等,通過色彩的巧妙搭配與運用,展現了肇慶文化的獨特魅力。這種色彩搭配不僅使手辦在視覺上達到了和諧統一的效果,還賦予了其深厚的文化內涵與情感價值。
3 結語
綜上所述,肇慶的傳統美術色彩,作為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承載著歷史的記憶,更蘊含著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和生命力。在未來的文創(chuàng)產業(yè)發(fā)展中,肇慶的傳統美術色彩將繼續(xù)發(fā)揮其獨特魅力,為文創(chuàng)產品注入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審美體驗。同時,期待更多設計師和研究者能夠關注并深入挖掘肇慶文化寶藏,共同推動肇慶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讓這一獨特的文化瑰寶在現代社會中煥發(fā)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4 參考文獻
[1]劉靜,胡慧楨,單鑫.傳統與創(chuàng)新:唐代木結構建筑在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鞋類工藝與設計,2023,3(24):46-48.
[2]曹崗.后現代視野下的文創(chuàng)設計——設計思路與創(chuàng)新方法探討[J].鞋類工藝與設計,2023,3(24): 82-84.
[3]劉瑩.藝術鄉(xiāng)建背景下鄉(xiāng)村文創(chuàng)產品“在地化”設計策略研究[J].綠色包裝,2023(12):191-194.
[4]門淑麗.融合非遺元素與文創(chuàng)產品的設計方法研究[J].鞋類工藝與設計,2023,3 (23):27-29.
[5]徐萌.傳統文化元素在文創(chuàng)衍生品設計中的應用[J].鞋類工藝與設計,2023,3 (23):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