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耀
商洛市核桃病蟲害防治現(xiàn)狀及應對措施
劉永耀
(鎮(zhèn)安縣野生動物和天然林保護管理中心 陜西商洛 711500)
核桃產業(yè)是商洛市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的支柱產業(yè)。近年來,在商洛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林業(yè)等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商洛市核桃種植面積、產量位居全省之首。然而,病蟲害問題對商洛市核桃產業(y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造成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文章闡述了商洛市核桃病蟲害防治的現(xiàn)狀和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希望能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核桃;病蟲害防治;應對措施;商洛市
商洛是全國著名的核桃產區(qū),核桃種植面積、產量均位居陜西省首位、全國前列??梢哉f,核桃產業(yè)是商洛市最具潛力、優(yōu)勢的綠色產業(yè)。然而,近年來由于病蟲害問題導致核果產量和品質不盡如人意,進而直接給商洛市核桃產業(yè)造成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因此,認真探討商洛市核桃生產實踐中病蟲害防治的問題,進而提出應對措施,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商洛市的核桃生產面臨多種病蟲害的威脅,這些病蟲害主要包括核桃霜霉病、核桃枯萎病、核桃小食心蟲、核桃蛀果蛾。這些病蟲害的發(fā)生與蔓延,易導致核桃樹難以健康生長,核桃果實的產量和品質也會有所降低。
核桃霜霉病是由一種名為核桃霜霉菌的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影響核桃樹的葉片、花和果實。該病害在潮濕、溫暖的條件下容易發(fā)生和蔓延。當葉片和花受到侵染后,會出現(xiàn)灰白色的霉層和黑褐色的斑點。在患病的果實上,霉層會變得越來越厚,覆蓋其表面。
核桃霜霉病會對樹木和果實造成直接損傷,導致果實的變形、爛熟、變色與減產。更嚴重的后果是感染的果實味道會變得不好,營養(yǎng)價值下降,最終導致經濟損失。針對核桃霜霉病,可以采取物理防治法和化學防治法。物理防治法包括剪除受病葉片、防止水分積聚等措施;化學防治法主要是指進行定期的藥劑噴灑等措施。這些措施的目的是減少病菌的傳染并控制病害擴散,以保證核桃樹的健康生長。
核桃枯萎病是由真菌侵染樹木根系而引起的病害,可致樹體枯死。該病害通常在樹木開花后發(fā)生,出現(xiàn)的癥狀包括樹木葉片變黃、枯萎、分布不均;果實與生長點也會萎縮,青年樹在成長時逐漸變瘦。滋生囊孢菌主要是高溫、高濕季節(jié)所伴隨的病害,也可在土壤中寄生多年而變成重度病害。
核桃枯萎病是一種難治性病害。因此,一旦發(fā)現(xiàn)有病害的核桃樹,需要對它們進行嚴密監(jiān)測。同時,在嫁接時必須采取一些預防措施,比如對嫁接工具進行消毒,以降低病害的傳染概率。此外,核桃產品的灌溉和肥料管理也應該足夠細致,以保證樹木的健康成長。防治核桃枯萎病的最重要的方法是加強土壤消毒和植株的農藥噴霧,及時疏枝,為核桃樹的健康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化學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殺菌劑和殺蟲劑。對于常見的核桃病害,如核桃疫霉病、核桃褐斑病等真菌病害,可以使用含三唑酮、氯苯達嗪等殺菌劑進行防治。在防治核桃小食心蟲、核桃蛀果蛾等蟲害方面,可以使用除草靈、氯氰菊酯等殺蟲劑進行防治。不過,化學防治方法需要謹慎使用,避免對生態(tài)環(huán)境和食品安全造成不良影響。
化學防治方法是商洛市核桃生產實踐中比較常用的病蟲害防治方法之一。其中,殺菌劑是一種用于預防和治療真菌病害的化學藥劑。在商洛地區(qū)的核桃生產實踐中,常用的殺菌劑有三唑酮、氯苯達嗪、多菌靈等。在防治核桃真菌病害方面,殺菌劑的使用可大大提高病害防治效果。具體而言,科學合理使用殺菌劑可以達到以下效果:防治病原菌在盆栽土中的滋生及傳播的能力;預防土傳性病害的侵入;防治病害的侵染和擴散;減少化學藥劑對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殺菌劑的使用應嚴格按照使用說明進行,避免對環(huán)境和人體造成傷害。同時,應合理調整藥劑的劑量和噴灑時間,避免藥劑殘留對果實品質的負面影響。另外,應注意輪換使用不同成分的殺菌劑,避免病菌產生抗藥性[1-2]。
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指使用菌劑和生物制劑等進行病蟲害防治的方式。例如,使用哈茨木霉菌()等菌劑進行預防核桃腐爛病的發(fā)生等。固有抗性菌株的使用、昆蟲天敵的培育等都屬于生物防治法。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可以避免化學藥劑對環(huán)境的污染并保持生態(tài)平衡。
2.2.1 菌劑的使用
生物防治是商洛市核桃生產中常用的病蟲害防治方法之一。其中,菌劑的使用在生物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菌劑是一種生物制劑,具有高效、低毒、環(huán)保等特點,能夠防治優(yōu)勢明顯的病蟲害。
在商洛市的核桃生產實踐中,常用的可防治核桃病害的菌劑有哈茨木霉菌()、枯草芽孢桿菌()等。以哈茨木霉菌菌劑為例,它是一種優(yōu)勢菌株,在防治核桃腐爛病、徑向裂紋病、褐腐病等病害時,具有顯著的抑制效果。此外,枯草芽孢桿菌等菌劑也可用于防治樹皮腐爛病、核果腐朽等病害,在生物防治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生物防治菌劑進行病蟲害治理時,通常需要在合適的時間以適當的用量進行使用。具體而言,應在病蟲害問題尚未發(fā)生或病蟲害出現(xiàn)早期階段使用,避免過晚使用導致最終防治效果不佳。另外,應遵循菌劑的正確使用方法,防止菌劑過度使用或使用濃度過高。
2.2.2 生物制劑的使用
生物制劑是商洛市核桃生產中常用的病蟲害防治手段之一,具有低毒、無污染等特點。
在商洛市核桃生產實踐中,有很多種生物制劑可供選擇。其中,常見的有微生物制劑、植物提取物等。比較常用的生物制劑有枯草芽孢桿菌、核多菌靈、黃酮類植物提取物等。使用生物制劑進行病蟲害防治時,使用不當會對果樹健康產生隱患,因此選擇合適的生物制劑至關重要。水和藥劑的比例應嚴格按照使用說明進行配制;同時,需注意施藥時間,應根據不同季節(jié)的病蟲害以及它們的生長階段等因素確定施藥時間;此外,還需要檢查生物制劑的質量,確保產品符合質量標準,避免使用劣質的生物制劑[3]。
由于受氣溫、濕度等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較大,相比化學農藥來說,生物制劑的防治效果較為緩慢且不穩(wěn)定。因此,使用生物制劑進行防治時,應注意防治周期和防治效果的穩(wěn)定性,避免在關鍵期出現(xiàn)防治失效的情況。
農業(yè)防治是通過落實農田耕作制度和管理,采用規(guī)范化的農業(yè)生產措施,控制和防止病蟲害的發(fā)生。例如,合理交替種植,采用旋耕和換茬等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防止蟲類的寄生和真菌和滋生,改善土壤等條件。
農業(yè)防治中的旋耕是指在地塊里進行深度翻耕,將病菌、蟲卵深埋土壤,使其失去生存的條件,從而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旋耕方式的選擇應根據具體的病蟲害類型和地塊情況來決定,包括使用機械進行旋耕、手工深耕等方法。
旋耕的防治效果取決于土壤深度和耕作質量。旋耕的深度將影響旋土對蟲卵、幼蟲、種子、根部及細菌、菌絲、菌體的破壞和深埋,從而影響防治效果。過于深耕會破壞土壤結構,使土壤的肥力下降,導致土壤貧瘠而不適合作物生長。此外,旋耕時還可以添加稻殼或稻糠,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有利于增強土壤肥力,減少病蟲害發(fā)生率。對于旋耕機播種,可以在播種機上安裝一個施肥箱和一個排肥裝置來完成施肥操作。此時需要使用肥料深施器配合W形犁進行作業(yè)。犁頭將肥料施至犁溝底部,再用犁頭覆蓋,使肥料深施入土壤,且控制在一定深度范圍內,以減少揮發(fā)。橫向深施肥的要求是,施肥深度控制在6 cm左右,并在受肥土壤中保持3 cm~5 cm的寬度。垂直深施肥要求在種子床正下方施用肥料,種子與肥料之間要有3 cm以上的隔層。需要注意的是,應根據肥料品種、施肥量等變量,靈活調整不同種子與肥料之間的距離,以防止肥料影響種子發(fā)育。此外,還需要調整施肥量和播種量,使肥條寬度略大于播種寬度,也可選用效率較高的旋耕肥播種機直接進行作業(yè)[3]。
殘留和環(huán)境污染:商洛市核桃生產實踐中,部分農民缺乏正確使用化學農藥的觀念,不合理使用化學農藥的行為導致殘留危害和環(huán)境污染問題。
抗藥性問題:使用同一種或同一類化學農藥進行防治,對病蟲害的抗藥性有潛在的促進作用。
防效不穩(wěn)定:商洛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復雜、天氣多變、病蟲害種類繁多,生物防治防效不穩(wěn)定,且生物防治菌劑生產規(guī)模較小,防治效果欠佳。
生產成本較高:生物防治菌劑生產過程復雜,技術要求高,需要專門的生產場地、人員和設備,生產成本較高。
技術操作困難:商洛市核桃種植區(qū)域分散,土地面積較大,部分農民不熟悉防治技術操作流程和實施方法,導致防治技術水平偏低。
防治效果不顯著:傳統(tǒng)農業(yè)防治方法缺乏科學性,防治效果不理想。
針對商洛市核桃生產中的化學防治問題,可以采取以下三條對策:第一,科學合理地使用農藥。應該根據病蟲害的發(fā)生情況,科學確定農藥的種類、用量和使用時機。遵循農藥使用說明,嚴格按照推薦劑量使用農藥。第二,選擇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優(yōu)先選擇對環(huán)境友好、對非目標生物和人體較安全的農藥,避免使用高毒性、持久性和廣譜性的農藥。第三,合理使用施藥技術。采用準確的農藥施藥技術,確保農藥均勻噴灑在作物上,避免農藥的浪費和過量使用。結合作物的生長期和病蟲害發(fā)生規(guī)律,選擇合適的施藥方式和時間,提高施藥效果[4-5]。
首先,需要研究并引進能夠適應當地環(huán)境和病蟲害的天敵,例如捕食性昆蟲、寄生性昆蟲等。其次,還需要定期增殖和釋放這些天敵,提高生物防治效率。最后,建立起一個以草本植物為主的覆蓋帶,以便讓更多的有益昆蟲和鳥類可以進入核桃園,減少害蟲的數量。
針對商洛市核桃生產中的農業(yè)防治問題,首先,需要選擇抗病蟲害、適應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的優(yōu)質核桃苗,以提升核桃樹的抗病蟲害的能力,降低病蟲害的發(fā)生率。其次,還應該加強土壤管理,保持土壤肥力,并通過合理使用有機肥料和礦物質肥料,平衡提供植物所需的養(yǎng)分,增強植物的抵抗力。最后,優(yōu)化灌溉方案,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頻率,避免因土壤過濕而引發(fā)病蟲害。同時,防止積水和排水不暢,以防止病原菌的滋生。
商洛市核桃生產實踐中,病蟲害防治問題依然突出,需要針對不同問題采取相應的對策,加強病蟲害綜合防治。為了實現(xiàn)該目標,應制定科學合理的病蟲害綜合防治方案,推廣新型農藥、生物防治劑等新型防治技術。同時,應選擇具備較強抗病蟲害能力的核桃品種進行種植,并合理應用病蟲害防治技術。此外,還應加大對商洛市核桃病蟲害科技創(chuàng)新力度,進而提高核桃的產量和品質。
[1]姜群煥,王根憲.商洛核桃枝干病蟲的發(fā)生與防治[J].西北園藝(果樹),2017(5):26-27.
[2]雷瓊,康克功,林偉鋒.商洛地區(qū)核桃主要病害發(fā)生特點及防治策略[J].價值工程,2012,31(1):281-282.
[3]劉斌.商洛市核桃病蟲害現(xiàn)狀及防治對策[D].咸陽: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8.
[4]唐志剛,趙娜.商洛市商州區(qū)中藥材病蟲害發(fā)生現(xiàn)狀與防控對策[J].陜西農業(yè)科學,2015,61(2):72-74.
[5]田敏爵,劉鳳利,董軍強.商洛地區(qū)核桃舉肢蛾的生活史及防治[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0,25(2):127-129.
S436.64
A
2095-1205(2023)11-35-03
10.3969/j.issn.2095-1205.2023.11.10
劉永耀(1981—),男,漢族,陜西鎮(zhèn)安人,本科,林業(yè)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林業(yè)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