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慶雅
(福建福鼎大灣頭茶業(yè)有限公司,福建 福鼎 355200)
白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屬于微發(fā)酵茶。因其成品茶多為芽頭,滿披白毫,如銀似雪而得名[1]。白茶主要產區(qū)在福建福鼎、政和、柘榮、建陽等地。其中“中國白茶之鄉(xiāng)”的福鼎是中國的重點茶區(qū),產量占全國白茶產量的80%以上[2]。福鼎白茶歷史悠久,在《茶經》和《本草綱目》中早有記載,素有“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美稱,具有退熱降火、祛濕敗毒等功效[3]。2004年原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準“福鼎白茶”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白茶品質的形成受土壤、氣候、海拔、加工等眾多因素影響,不同產區(qū)產出的白茶品質不盡相同。黃琳潔[4]等人對不同海拔區(qū)域的茶樹鮮葉進行生化成分測定,結果發(fā)現不同海拔白茶品質有著顯著的差異,低海拔白茶滋味醇厚,花香顯,中高海拔區(qū)域的白茶滋味清鮮,香氣清純;周子維[5]等人研究發(fā)現中高海拔地區(qū)的茶葉中游離氨基酸的含量顯著高于低海拔地區(qū)。為研究福鼎白茶產區(qū)與白茶品質的相關性,本研究選取福鼎主要的產茶區(qū)太姥山鎮(zhèn)、點頭鎮(zhèn)、磻溪鎮(zhèn)、白琳鎮(zhèn)等作為研究區(qū),通過比較不同產區(qū)的土壤組分與茶葉樣品中的營養(yǎng)組分,分析探討不同茶葉產區(qū)土壤、海拔等因素對白茶品質的影響,為福鼎優(yōu)質白茶的種植和規(guī)劃提供參考數據。
1.1.1 試驗材料。此次研究從磻溪鎮(zhèn)、白琳鎮(zhèn)、點頭鎮(zhèn)、太姥山鎮(zhèn)4個福鼎主要產茶區(qū)進行取樣,共取樣12批次茶樣品以及12批次當地的土壤樣品,具體信息詳見表1。
表1 福鼎主要產茶區(qū)取樣信息表
1.1.2 試驗試劑。
分析級:磷酸氫二鈉、十二水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鉀、茚三酮、乙二胺四乙酸二鈉、硝酸、氫氟酸、硝酸鋁、乙酸甲、無水乙醇;
色譜級:乙腈、甲醇、乙酸;
標準品:蘆丁、谷氨酸、鉛、鎘、砷、汞、鉻、銅、鎳、鉀。
上述試驗試劑均采購于上海安譜科技有限公司。
1.1.3 主要儀器設備。UV6100分光光度計,上海元析儀器有限公司;PL602E/02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科技(中國)有限公司;DKB-8A電熱恒溫水浴鍋,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2-16KL低溫高速離心機,德國希格瑪(SIGMA)公司;島津LC20A高效液相色譜儀,島津制作所;安捷倫Agilent 7850 ICP-MS,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TRANSFORM 800微波消解消解儀,歐羅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試驗方法
1.1.4 茶樣采集。在同一采樣點隨機選擇15株長勢一致的、無病蟲害的茶樹,采集的茶葉鮮樣均為一芽兩葉,采集約1.5kg的茶葉制成混合樣。
1.1.5 土壤采集。在茶區(qū)中隨機選擇5個取樣點,每個取樣點的采樣部位、深度一致。土壤采集根系層0-30cm,采集約2kg土樣制成混合樣。
1.1.6 茶樣制作。所采集的茶葉樣品進行統一的茶樣制作。
(1)萎凋:在溫度為18℃-25℃,濕度為56%-90%環(huán)境下,自然萎凋65h。
(2)干燥:進行電焙干燥,初干50℃,60min,足干70℃,30min。
1.1.7 重金屬組分的測定。土壤中重金屬的測定使用《土壤中重金屬元素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DB65/T 3974-2017);茶葉中重金屬的測定使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多元素的測定》(GB 5009.268-2016)。
1.1.8 茶葉中主要營養(yǎng)組分的測定。茶葉中茶多酚的測定使用《茶葉中茶多酚考核兒茶素類含量的檢測方法》(GB/T 8313-2018);茶葉中游離氨基酸的測定使用《茶 游離氨基酸總量的測定》(GB/T 8314-2013);茶葉中浸出物的測定使用《茶 水浸出物測定》(GB/T 8305-2013);茶葉中總黃酮含量的測定使用《出口食品中總黃酮的測定》(SN/T 4592-2016)。
1.1.9 感官審評。茶葉的感官評審參照《茶葉感官評審方法》(GB/T 23776-2018)進行。由三個高級評茶員組成評審組,總分用加權法,取平均值作為茶葉最終的感官得分。
感官得分=25%外形+10%湯色+25%香氣+30%滋味+10%葉底。
各組數據均重復3次,以平均值進行表示,用SPSS 19.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本研究從磻溪鎮(zhèn)、白琳鎮(zhèn)、點頭鎮(zhèn)、太姥山鎮(zhèn)4個福鼎主要產茶區(qū)采取土壤和茶葉樣品進行部分元素含量的檢測(相關數值詳見表2)。此次12份土壤樣品的pH值在4.5-7.5之間,根據《土壤環(huán)境質量 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GB 15618-2018)相關規(guī)定,從12份土壤重金屬的檢測情況分析,Cu、Cd、Hg、AS、Pb、Ni重金屬檢測值均小于風險數值,為土壤環(huán)境地球化學一等等級(無污染)。從12份茶葉樣品中的重金屬檢測情況分析,Cu、Cd、Hg、AS、Pb、Ni重金屬檢測值均低于歐盟標準限量值,樣品合格率100%。上述重金屬檢測表明福鼎主要產茶區(qū)土壤屬于土壤環(huán)境地球化學一等等級,所產的茶葉是安全無污染的。
表2 土壤和茶葉樣品中部分元素情況
鉀是茶樹新陳代謝中重要的具有生理功能的化學元素,能夠促進光合作用及運輸代謝產物,參與茶樹體內多種酶的合成,能夠增強茶樹的抗旱、抗寒、抗病能力[6]。Ruan[7]等人研究發(fā)現土壤中的鉀元素能夠有效的提高茶葉中茶多酚、游離氨基酸和咖啡堿的含量。邊金霖[8]等人利用頂空固相微萃取-氣質聯用法研究鉀肥對茶葉中香氣組分的影響,結果表明使用鉀肥后,茶葉中能夠增加花香氣味的辛醇、壬醛含量顯著提高,而具有青草氣味的庚醛含量下降。陳福林[9]等人研究表明茶園中增施硫酸鉀后,茶葉的產量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唐根年[10]等人研究發(fā)現產名茶的大部分土壤中都含有較高含量的化學元素鉀,鉀含量一般在2.5%-4%以上。本次研究對12份土壤樣品中的鉀含量進行了檢測(結果詳見表2),其中磻溪鎮(zhèn)胡林村土壤的鉀含量最高,為4.1%,其次為磻溪鎮(zhèn)黃岡村,鉀含量為3.8%,其他土壤鉀含量大于2.5%的村為白琳鎮(zhèn)牛埕下村、點頭鎮(zhèn)點頭村、太姥山鎮(zhèn)太姥洋村,鉀含量依次為2.9%、2.7%、2.8%。
茶多酚是茶葉中重要的活性物質,是構成茶湯鮮爽的重要呈味物質[11]。從表3可知,12批次茶葉中茶多酚含量在12.66%-13.43%,其中最高的是磻溪鎮(zhèn)黃岡村,含量最低的是白琳鎮(zhèn)牛埕下村。表4為不同海拔各生化指標平均數值。從各海拔的平均數值分析,海拔在500m-600m時,茶葉中茶多酚的含量最高,達13.43%。
表3 12批次茶葉中部分生化指標
表4 不同海拔茶葉中各生化指標平均值
游離氨基酸是茶葉中重要的含氮化合物,是茶湯鮮爽感和香味的重要組成成分[12]。12批次茶葉中游離氨基酸的含量在2.98%-4.69%,其中含量最高的是磻溪鎮(zhèn)黃岡村,含量最低白琳鎮(zhèn)東洋村。從各海拔的平均數值分析,海拔在500m-600m時,茶葉中的游離氨基酸含量最高,為4.69%。在海拔100m-600m范圍內,茶葉中游離氨基酸含量與海拔呈正比。在海拔600m以上,茶葉中游離氨基酸的含量顯著下降(p<0.05),降幅達38.3%。
酚氨比是茶多酚與游離氨基酸的比值,可以有效的反應茶葉的滋味品質。氨酚比高,茶湯鮮爽度低,茶葉品質較差;反之,酚氨比越低,茶湯鮮爽度高,茶葉品質相對較好[13]。在12批茶葉中酚氨比檢出值在2.81-3.9,其中最低的是磻溪鎮(zhèn)胡林村,其次是磻溪鎮(zhèn)黃岡村,最高的是白琳鎮(zhèn)東洋村。從各海拔的平均數值分析,海拔在500m-600m時,茶葉中酚氨比最低,為2.86。在海拔100m-600m范圍內,茶葉中酚氨比與海拔呈反比。在海拔600m以上,茶葉中酚氨比顯著提高(p<0.05),增達12.6%。
故綜合上述分析,茶葉在海拔500m-600m之間,茶多酚、游離氨基酸的含量最高,酚氨比最低,是優(yōu)質茶葉的最佳海拔區(qū)。
12批次茶葉樣品外形均為芽葉連枝,銀白嫩綠,勻整,凈度好,分值在85分-90分;湯色整體分為兩種,淺杏黃明亮和杏黃明亮,分值在86分-91分;香氣分為兩種類型,毫香顯,果香和花果香,分值在84分-90分;滋味分為鮮甜和清甜爽,分值在83分-90份;葉底均為綠軟有彈性勻亮,分值在83分-90分。
從茶樣的總得分分析(見表5),12批次茶葉的感官品質審評結果在84.3分-90.35分,其中磻溪鎮(zhèn)胡林村、磻溪鎮(zhèn)黃岡村得分分別為90.35、89.85,兩地區(qū)茶葉感官品質審評結果差異不顯著(p>0.05),但顯著高于其他地區(qū)(p<0.05)。白琳鎮(zhèn)東洋村的得分84.3分,顯著低于其他茶區(qū)(p<0.05)。
表5 12批次白茶感官品質審評結果
本研究分別在福鼎磻溪鎮(zhèn)、白琳鎮(zhèn)、店下鎮(zhèn)和太姥山鎮(zhèn)四個主要的產茶區(qū)取樣,分別對茶區(qū)的土壤和茶葉樣品開展檢測。從土壤的檢測結果可以發(fā)現福鼎四個茶區(qū)的土壤均達到土壤環(huán)境地球化學一等等級,茶葉中的重金屬含量均達到歐盟的茶葉標準。12批次土壤樣品中K含量超過2.5%占比達42%,其中磻溪鎮(zhèn)胡林村土壤的鉀含量最高,為4.1%,其次為磻溪鎮(zhèn)黃岡村,鉀含量為3.8%。
從茶葉的部分生化指標分析來看,游離氨基酸、氨酚比在100m-500m的海拔范圍內,分別與海拔呈正比和反比。茶葉在海拔500m-600m之間,茶多酚、游離氨基酸的含量最高,酚氨比最低,是優(yōu)質茶葉的最佳海拔區(qū)。這是因為隨著海拔的升高,環(huán)境氣溫降低,易產生霧氣,形成漫射光,使得紅黃光加強,這種環(huán)境生產的茶葉持嫩性強,肥厚柔軟,有利于芳香物質、游離氨基酸、咖啡堿等物質合成。但海拔在600m以上時,由于溫度低、日照少、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弱等原因,導致該區(qū)域的茶葉合成游離氨基酸、芳香物質的能力下降[14]。
結合茶葉品質審評結果,12批次茶葉的感官品質審評結果在84.3分-90.35分,其中磻溪鎮(zhèn)胡林村、磻溪鎮(zhèn)黃岡村得分分別為90.35、89.85,兩地區(qū)茶葉感官品質審評結果差異不顯著(p>0.05),但顯著高于其他地區(qū)(p<0.05)。綜合上述研究結果,12個茶葉產區(qū)中磻溪鎮(zhèn)的胡林村和黃岡村所產的茶葉品質最佳,優(yōu)于其他茶葉產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