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茜
首先,肺結核患者應確保擁有獨立的居住空間,并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天至少開窗3次,每次20~30分鐘。若房間通風不佳,可考慮安裝空氣消毒設備以保持空氣新鮮,降低結核菌濃度。在冬季,由于氣溫較低無法開窗時,可使用紫外線進行室內消毒。同時,患者居住房間的地板需經(jīng)常清潔,使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有效消毒。
其次,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至關重要。勤洗手、勤換衣物,并實行分食制,患者的餐具、茶具和洗漱用品等需單獨使用?;颊叽┻^的衣物、用過的被褥和閱讀過的書籍等應定期在陽光下晾曬,每次晾曬時間不少于6小時,以最大程度地消滅結核分枝桿菌。
再者,盡量避免患者與他人接觸,特別是在打噴嚏、咳嗽或說話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捂住口鼻,痰液應吐在紙巾上并單獨存放,方便時及時焚燒或消毒;也可吐入專門的痰杯中,然后用2%煤酚皂溶液進行消毒。若手部接觸到呼吸道分泌物,需立即用洗手液或肥皂反復清洗。
最后,與患者密切接觸的家人應及時接種卡介疫苗以預防感染。
肺結核是一種消耗性疾病,因此日常飲食應注重提供充足的蛋白質和熱量。建議選擇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食物為主,例如每天攝入1~2個雞蛋和適量豆制品,補充300~500mL牛奶,并適量食用瘦肉等。此外,還應多攝入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和蔬菜,以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便秘的發(fā)生。對于因咳血導致貧血的患者,應特別關注增加富含鐵元素的食物,如菠菜、動物肝臟、芝麻、瘦肉和木耳等,以改善貧血癥狀。另外,在飲食方面,除了品類豐富,還應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俱全,并兼顧患者的個人喜好,以提升其食欲。
抗結核藥物是治療肺結核的主要手段。這些藥物可以殺死結核桿菌,阻止病情的進一步發(fā)展。然而,要想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堅持早期、足量、規(guī)律、全程遵醫(yī)囑服用抗結核藥物是關鍵。這是因為結核桿菌具有強大的生存能力,即使在人體內處于休眠狀態(tài),也能在適當?shù)臈l件下“復蘇”。據(jù)統(tǒng)計,堅持使用抗結核藥物的患者,復發(fā)率遠低于未堅持的患者。然而,堅持使用抗結核藥物并非易事,患者可能會遇到如藥物副作用、經(jīng)濟壓力、社會歧視等各種困難。因此,家屬要更多地給予患者理解和支持,叮囑、督促患者嚴格遵從醫(yī)囑用藥,定期到醫(yī)院復查,以了解病情變化情況以及藥物療效,避免因用藥不合理而影響治療效果。
對于肺結核患者而言,呼吸新鮮空氣具有顯著的益處,能夠加速康復進程。同時,適當?shù)倪\動有助于提高機體免疫力,從而改善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因此,在居家期間,家屬應鼓勵患者堅持進行晨練。例如,早晨可以安排一些適度的有氧運動,如太極拳、八段錦、金剛功、健身跑和跳操等。然而,在進行運動時,務必注意適量原則,以保持身體舒適為主,避免過度勞累或進行過于劇烈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