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彥
近年來,以大學畢業(yè)生為主的青年群體就業(yè)壓力越來越大。大學畢業(yè)生已經(jīng)充分意識到就業(yè)形勢的復雜與嚴峻,對于如何找到理想的工作崗位,對于如何規(guī)劃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對于未來,會有太多的不確定性,這些讓他們深感憂慮和不安,精神負擔加重,容易產(chǎn)生一些焦慮煩躁、迷茫無措、無所適從的消極情緒。而多重的壓力、過度的消極情緒,又往往會導致他們在擇業(yè)就業(yè)過程中更容易產(chǎn)生心理問題,影響正常生活與就業(yè)。
小倩就遭遇了這樣的困境,于是她選擇到心理咨詢室來尋求幫助。
小倩,女,25歲,大學畢業(yè)。畢業(yè)兩年的她,換了4份工作?,F(xiàn)在待業(yè)在家,心里很著急。一方面她非常期待找到合適的工作,“我這幾天做夢都是在新的單位上班了”;可另一方面,她又覺得如果進入工作狀態(tài)后就會錯失很多東西。于是,好像又不愿意去工作了。這種矛盾每天都在她的心中展開拉鋸戰(zhàn),令她非常疲憊,過后又覺得自己一天天什么正事都沒做,還得讓父母養(yǎng)著,心里充滿了愧疚與自責。
了解了小倩的基本情況后,我首先肯定了小倩主動尋求幫助、面對問題的勇氣。然后我問小倩:“如果你進入了工作的狀態(tài),你覺得自己會錯失很多東西,可以具體說說,會錯失哪些東西嗎?”
“會沒有時間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呀,我想減肥,工作了就沒有時間去鍛煉了嘛?!?/p>
小倩是個留守兒童,一歲多時父母外出打工,從小跟爺爺奶奶長大,大學四年級父母在省會買了房子,才回到父母身邊。她內(nèi)心一直渴望并珍惜著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光,甚至有一次辭職是因為妹妹放暑假,可以一家人在一起。
這里并沒有鼓勵小倩說下去,畢竟現(xiàn)在還不是展開工作的時候,找出咨詢焦點,選擇可解決的問題才是重點。于是我說:“看來你非常珍惜和家人共度的時光,這對你很重要,你會擔心工作影響你和家人的相處,此外還會影響什么呢?”
“我大學畢業(yè)時120斤,最胖的時候160,現(xiàn)在減到了150,我想必須得減肥了?!?/p>
“嗯,我們一起來回想一下剛才的聊天內(nèi)容,你可以說一下,你這次來咨詢想達到什么目標呢?”
“…………”
“我聽到你說了很多個目標,能不能用簡要的一句話來概括一個目標呢?”
“我想在工作、健康和與親人相處之間達到一個平衡。”
在反復的引導后小倩說出了自己的目標,并用正面的語言表達出來。當她可以清晰地表述出自己的目標時,小倩的問題就解決了一半?!斑@樣說出目標來,我覺得自己的頭腦清晰多了,以前大腦的思緒都是繁亂的?!?/p>
“小倩,請你拿出紙和筆,畫一個圓,
然后把工作、健康和與親人相處填到圓圈中,看一下它們各占多少比例。”
“工作占35%,健康40%,與親人相處25%?!?/p>
“那你在圓圈的外圍再畫一個圓圈,形成兩個同心圓,然后寫一下為了達成這個目標你可以做的事情。我們在這里花點時間。”
……
“然后,請選出你愿意去做并且可以做到的三件事情,然后寫上你可以安排在什么時間去做。如果在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些事情不合適,也可以調換?!?/p>
這樣小倩手里就有了一份行動計劃表,于是,我詢問小倩現(xiàn)在感覺怎么樣。
“我覺得自己可以做好多具體的事,有事做的時候心里就不那么煩躁了。主要是有了計劃,覺得自己能平衡自己的生活了。”
通過找出可具體改變的任務,演練可能的解決方案,小倩找到了行動的方向和路徑。
首先我們確定小倩目標職業(yè)是什么,她有多堅定要走這條路。然后,仔細詢問她為了這一目標具體做了哪些準備,還可以做哪些工作,同樣做出一份計劃表來。小倩愉快地結束了咨詢,在反饋環(huán)節(jié)她說:“我對自己的認識更清楚了,把事情具體化以后發(fā)現(xiàn)自己很有動力?!?/p>
當咨詢接近尾聲時,小倩說:“我在家時看到爸媽在忙,心里蠻愧疚的,于是就幫著做家務,管妹妹上學的事,可是,當我忙于這些事的時候,又覺得自己沒干正事?!?/p>
“看一下你的行動計劃表,有正事也有不正的事,是嗎?那你‘正’的標準是什么呢?”
“得趕快找到合適的工作才是正事?!?/p>
“所以,這是你預想的在執(zhí)行計劃表時可能遇到的問題,我們現(xiàn)在討論一下可以更有效地做好計劃。這是很棒的覺察。你內(nèi)心的這種糾結可不可以說是‘眼前的茍且’同‘詩與遠方’的矛盾呢?”
小倩不覺地笑了。其實,在咨詢中我們不僅要強調和促進改變的發(fā)生,同時,也要引導來訪者接納現(xiàn)實,接納當下。接著我們通過一個正念練習,讓小倩非評判地覺察,引導其接納當下的自己。安住當下,為所能為,靜待花開。
小倩愉快地結束了咨詢,在反饋環(huán)節(jié)她說:“我對自己的認識更清楚了,把事情具體化以后發(fā)現(xiàn)自己很有動力。還有就是—— 我沒必要那么著急,工作的波折不是我的過錯,這需要一個過程。心里的負罪感減輕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