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修彥
摘 要:亞洲地區(qū)是全球最大的辣椒醬消費區(qū)域,消費占比達到70%左右。通過對比辣椒醬國內行業(yè)標準和亞洲區(qū)域標準,包括食品添加劑、理化指標、感官指標、衛(wèi)生指標、農藥殘留指標,分析兩個標準的差異,并提出對策和建議,旨在為辣椒醬的生產經營管理及進出口提供依據(jù),并為制定國家辣椒醬強制性標準提供參考。結果表明:國內標準與亞洲區(qū)域標準的食品添加劑個別品種使用量有所不同,總體國內標準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數(shù)量多于亞洲區(qū)域標準,亞洲區(qū)域標準有關重金屬和微生物指標的規(guī)定不如國內標準明確,國內標準未對農藥殘留作出規(guī)定,兩種標準各有優(yōu)劣。
關鍵詞:辣椒醬,標準比對,食品添加劑
DOI編碼:10.3969/j.issn.1674-5698.2023.04.017
1 引 言
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又名番椒、海椒、辣子、辣角、辣茄等,屬茄科(Solanaceae),辣椒屬(Capsicum)的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南美洲,傳到中國后,深受國人喜愛,陜西、湖南、四川等地,更是無辣不歡。辣椒醬也成為不可或缺的調味品。NY/T 1070-2006《辣椒醬》給出辣椒醬的定義是以鮮辣椒或干辣椒為主要原料,經破碎、發(fā)酵或非發(fā)酵等特定工藝加工而制成的醬狀食品[1]。國內辣椒制品消費人群超過5億,但是沒有強制性國家標準,辣椒醬產品品質參差不齊。2005年,英國食品標準管理局發(fā)出全球食物安全警告,宣布收回受非法致癌工業(yè)染料“蘇丹紅一號”污染的食品,其中包含辣椒粉、調味醬等。目前,我國辣椒醬只有農業(yè)農村部發(fā)布的行業(yè)標準、團體標準和地方標準,還沒有強制性國家標準,亞洲地區(qū)是全球最大的辣椒醬消費區(qū)域,消費占比達到70%左右,有必要對國內標準和亞洲區(qū)域標準做一對比,為國內辣椒醬出口以及國家強制性標準制定提供參考。
2 中國辣椒醬相關標準
中國辣椒醬現(xiàn)行相關標準包括農業(yè)農村部發(fā)布的行業(yè)標準NY/T 1070-2006《辣椒醬》以及團體標準T/GZSX 053-2019《豆瓣辣椒醬》[2]、地方標準DB46/T 92-2007《黃燈籠辣椒醬》[3]、DB52/T 982-2015《發(fā)酵辣椒醬及槽辣椒加工技術規(guī)范》[4]、DB15/T 705-2014《醬制辣椒栽培技術規(guī)程》[5 ]和DB54/T0138-2018《地理標志產品 索多西辣椒醬》[6]。
3 亞洲區(qū)域相關標準
亞洲區(qū)域現(xiàn)行相關標準包括C O D E X S T A N3 0 6 -2 011《辣椒醬區(qū)域標準》(亞洲)[ 7 ]、K S H2120-2020《辣椒醬》(韓國) [8]、TCVN 7397-2014《辣醬》(越南)[9]、SLS 581-2008《辣醬》(斯里蘭卡)[10]、SS 340-1999《辣醬》(新加坡) [ 11]、MS 532-2017《辣椒醬》(馬來西亞)[12]和TS 7896-2021《辣椒醬和辣椒泥》(土耳其)[13]等。
4 技術指標比對
本文主要選取相對比較重要的中國農業(yè)農村部發(fā)布的行業(yè)標準NY/T 1070-2006《辣椒醬》和區(qū)域標準CODEX STAN 306-2011《辣椒醬區(qū)域標準》(亞洲)進行比對。
4.1 食品添加劑
NY/T 1070-2006規(guī)定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應符合GB 2760[14]的規(guī)定。CODEX STAN 306-2011在標準全文中限定了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的種類。兩者對比見表1。
CODEX STAN 306-2011規(guī)定可用的食品添加劑是57項,NY/T 1070-2006規(guī)定可用的食品添加劑是91項,共多出34項。CODEX STAN 306-2011規(guī)定用量比NY/T 1070-2006寬松的有20項,其中有15項是防腐劑。CODEX STAN 306-2011規(guī)定用量比NY/T1070-2006嚴格的有6項。NY/T 1070-2006規(guī)定可用而CODEX STAN 306-2011規(guī)定不可用的食品添加劑有41項,其中酸度調節(jié)劑有14項,著色劑有8項,防腐劑有2項,抗氧化劑有6項,穩(wěn)定劑、增稠劑有3項,乳化劑有8項,天然食品添加劑有22項;CODEXSTAN 306-2011規(guī)定可用而NY/ T 1070-20 06規(guī)定不可用的有7項,其中酸度調節(jié)劑有1項,著色劑有5項,抗氧化劑有1項,屬于天然食品添加劑的有2項。
經過對比分析,我國允許使用的添加劑種類更多,防腐劑兩者都允許使用的添加劑有19項,我國另外允許使用ε-聚賴氨酸鹽酸鹽和乳酸鏈球菌素,ε-聚賴氨酸鹽酸鹽是一種營養(yǎng)性廣譜抑菌劑,熱穩(wěn)定性好,水溶性高,安全性高,乳酸鏈球菌素是一種安全無毒的天然防腐劑,廣泛應用于果蔬、乳制品、肉制品、酒制品、即食制品以及豆制品等食品保鮮行業(yè)中,ε-聚賴氨酸鹽酸鹽和乳酸鏈球菌素的安全性都很高,而且,我國標準防腐劑用量比亞洲標準用量嚴格的有15項,可見,我國對防腐劑的使用還是非常謹慎的。
另外通過對比分析兩個標準的異同,以及添加劑的性質,建議國內的標準可以做出以下修改。檸檬黃、日落黃FCF均為合成色素,屬于偶氮類色素,偶氮類色素毒性較大。誘惑紅AC是一種合成色素,具有一定的致畸性,有研究證明二丁基羥基甲苯(BHT)可誘發(fā)腫瘤,抑制人體呼吸酶活性等,其代謝產物如3,5-二叔丁基-4-羥基苯甲醛和2,6-二叔丁基環(huán)己-2,5-二烯-1,4-二酮比BHT本身毒性更大,可損傷細胞DNA[17 ],以上4種色素建議用量設定同CODEX STAN 306-2011。
4.2 感官指標
N Y/ T 10 70 -2 0 0 6對辣椒醬的色澤、滋味與氣味和外觀進行了規(guī)定(具體見表2),但是CODE XSTAN 306-2011無相關規(guī)定。
由表2可以看出有關色澤、滋味與氣味、外觀的規(guī)定,是辣椒醬的應有之義,有無相關描述均可。
4.3 理化指標
NY/T 1070-2006對辣椒醬的水分、食鹽、總酸、酸價做出了規(guī)定(具體見表3),但是CODEX STAN306-2011無相關規(guī)定。
表3中,水分小于80g /10 0g,設置合理,水分過高,辣椒醬容易變質。食鹽含量設置也合理,過高不利于身體健康。正常發(fā)酵產生的乳酸等有機酸是發(fā)酵醬的重要風味和營養(yǎng)指標,不影響發(fā)酵醬的食品衛(wèi)生安全,同時,總酸也不是確切反應發(fā)酵醬產品是否腐敗的質量指標,因此,可以刪除總酸指標。酸價是脂肪中游離脂肪酸含量的標志,可作為酸敗指標,酸價越小,新鮮度越好,設置≤4是合理的。氨基酸態(tài)氮是判定發(fā)酵產品發(fā)酵程度的特異性指標,建議增加氨基酸態(tài)氮指標。亞洲區(qū)域標準無以上規(guī)定,建議增加水分、食鹽、酸價和氨基酸態(tài)氮的指標。
4.4 衛(wèi)生指標
N Y/ T 10 70 -2 0 0 6中衛(wèi)生指標見表4。CODE XSTAN 306-2011規(guī)定關于重金屬的指標應符合CXS193-1995《食品和飼料中污染物及毒素法典通用標準》[15]。CODEX STAN 306-2011規(guī)定關于微生物的指標應符合CXG 21-1997《食品微生物標準制定與實施原則和準則》[16]。
表4中鉛、砷的限量設置和GB 2762-2017食品中污染物限量[18]的設置相同,具有合理性。GB 2762-2 017中關于鎘的限量,調味品類只有食用鹽和魚類調味品,分別是0.5mg/kg和0.1mg/kg。GB 2762-2017中關于汞的限量,調味品類只有食用鹽,限量為0.1mg/kg,可以看出NY/T 1070-2006中鎘和汞的限量是GB 2762-2017中食用鹽限量的1/10,在國標沒有明確規(guī)定的情況下,采用了更嚴格標準,也具有合理性。NY/T 1070-2006缺少了重金屬錫、鎳、鉻的限量,建議增加。國標中亞硝酸鹽沒有調味品的限量,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限量為4mg / kg,N Y/ T 1070 -2006規(guī)定也是4mg/kg,屬于比較謹慎的規(guī)定,具有合理性。GB 2761-2017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中釀造醬黃曲霉毒B1的限量為5.0μg/kg,NY/T 1070-2006的限量與其相同具有合理性。大多數(shù)國標[19-21]中大腸菌群的限量都為30MPN/100g,NY/ T 1070-2006設置合理。GB 29921-2021預包裝食品中致病菌限量[22]中規(guī)定即食調味品中沙門氏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可接受的限量為0和100CFU/g(ml),NY/T 1070-2006對沙門氏菌的規(guī)定與之相同,對于金黃色葡萄球菌NY/T 1070-2006規(guī)定更嚴苛,缺少副溶血性弧菌的規(guī)定,建議增加,志賀氏菌現(xiàn)在已經很少檢出,建議與國家標準看齊,可以刪除。
CXS 193-1995中關于重金屬的規(guī)定是適用于各種原料的最大限量,而非辣椒醬,而且原料種類有限,不能涵蓋辣椒醬常見的配料,不能很好地指導辣椒醬中重金屬的最大限量。CODEX STAN 306-2011規(guī)定產品應符合按照CXG 21-1997《微生物標準的建立和應用原則和準則》,但CXG 21-1997關于微生物的規(guī)定是原則性規(guī)定,并不涉及具體的指標,不能很好地指導辣椒醬中微生物的限量。
4.5 農藥殘留指標
CODE X STA N 3 0 6 -2 011規(guī)定辣椒醬農藥殘留應符合國際食品法典農藥殘留限量標準。N Y/ T1070-2006對農藥殘留未提及。
5 總結與建議
綜上所述,國內標準與亞洲區(qū)域標準的食品添加劑個別品種使用量有所不同,總體國內標準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數(shù)量多于亞洲區(qū)域標準,N Y/ T1070-20 06在感官指標、理化指標、衛(wèi)生指標方面的設定是其亮點,簡單、明確、方便企業(yè)操作實施。但其缺少對農藥殘留的規(guī)定,建議增加。另外,建議增加評價辣椒醬辣度的關鍵性指標,辣椒素含量指標。如上文所述,還建議將毒性較大的檸檬黃、日落黃F C F、誘惑紅AC和二丁基羥基甲苯設定同CODEX STAN 306-2011一樣的更嚴格的用量,刪除總酸指標,增加氨基酸氮指標,增加副溶血性弧菌指標,刪除志賀氏菌指標。
參考文獻
NY/T 1070-2006 辣椒醬[S].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6.
T/GZSX 053-2019 豆瓣辣椒醬[EB/OL]. http://www.ttbz.org.cn/Pdfs/Index/?ftype=st&pms=29003.
DB46/T 92-2007 黃燈籠辣椒醬[EB/OL]. http://dbba.sacinfo.org.cn/stdDetail/8423b02f957b43d0dfe0607ad014ee60.
D B 5 2 / T 9 8 2 -2 01 5發(fā)酵辣椒醬及槽辣椒加工技術規(guī)范[EB/OL]. http://db52.amr.guizhou.gov.cn/public/StandardPermitManagerDownload.jsp?filePath=sdfbz/2015/DB52T982-2015.pdf&fileName=%E5%8F%91%E9%85%B5%E8%BE%A3%E6%A4%92%E9%85%B1%E5%8F%8A%E7%B3%9F%E8%BE%A3%E6%A4%92%E5%8A%A0%E5%B7%A5%E6%8A%80%E6%9C%AF%E8%A7%84%E7%A8%8B&snumber=DB52/ T%20982-2015&sid=327&thFlag=null.
DB15/T 705-2014 醬制辣椒栽培技術規(guī)程[EB/OL]. http://dbba.sacinfo.org.cn/stdDetail/c91534bd149bf025b0362ea7b6113793.
DB54/T0138-2018 地理標志產品 索多西辣椒醬[EB/OL]. http://dbba.sacinfo.org.cn/stdDetail/d77a59e321ad0fe632da1acde4579851.
CODEX STAN 306-2011辣椒醬區(qū)域標準(亞洲)[EB/OL].https://www.fao.org/fao-who-codexalimentarius/sh-proxy/en/?lnk=1&url=https%253A%252F%252Fworkspace.fao.org%252Fsites%252Fcodex%252FStandards%252FCXS%2B306R-2011%252FCXS_306Rc.pdf.
KS H 2120-2020 辣椒醬(韓國)[EB/OL]. http://bz52.com/app/home/productDetail/b90df0fb32f8ea51f384cb11d8da6885.
TCVN 7397-2014 辣醬(越南)[EB/OL]. http://bz52.com/app/home/productDetail/d8b826aa22cb9a7067a485f22c80b837.
SLS 581-2008,辣醬(斯里蘭卡)[EB/OL]. http://bz52.com/app/home/productDetail/6ab9c28e65e2d5a90e61d783de6b1c36.
SS 340-1999,辣醬(新加坡)[EB/OL]. http://bz52.com/app/home/productDetail/7de5304f1c50b4565c0f5977df1eab0e.
MS 532-2017,辣椒醬(馬來西亞)[EB/OL]. http://bz52.com/app/home/productDetail/8fd01c6ca4200d8052692e9c7789be28.
TS 7896-2021,辣椒醬和辣椒泥(土耳其)[EB/OL]. http://bz52.com/app/home/productDetail/7f91d3c0bdf16ca7d370526b962d8bec.
GB 276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S].中國標準出版社,2019.
CXS 193-1995 食品和飼料中污染物和毒素通用標準[EB/OL]. https://www.fao.org/fao-who-codexalimentarius/sh-proxy/pt/?lnk=1&url=https%253A%252F%252Fworkspace.fao.org%252Fsites%252Fcodex%252FStandards%252FCXS%2B193-1995%252FCXS_193e.pdf.
CXG 21-1997 食品微生物標準制定與實施原則和準則[EB/OL]. https://www.fao.org/fao-who-codexalimentarius/sh-proxy/en/?lnk=1&url=https%253A%252F%252Fworkspace.fao.org%252Fsites%252Fcodex%252FStandards%252FCXG%2B21-1997%252FCXG_021c_2013.pdf.
Shearn C. T., Fritz K.S., Thompson J.A.. Protein damage fromelectrophiles and oxidants in lungs of mice chronically exposedto the tumor promoter butylated hydroxytoluene[J]. Chem. Biol.Interact., 2011,192(3):278-286.
GB 2762-2017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S].中國標準出版社,2017.
GB 2712-2014 豆制品[S].中國標準出版社,2014.
GB 2714-2015 醬腌菜[S].中國標準出版社,2015
GB 2717-2018 醬油[S].中國標準出版社,2018.
GB 29921-2021 預包裝食品中致病菌限量[S].中國標準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