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國歧老師根據辛棄疾的詞作《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創(chuàng)作了混聲合唱作品《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其中既描繪出一位披肝瀝膽、勇往直前的將軍形象,又以沉重的感嘆抒發(fā)了將士壯志難酬的悲憤。周國歧老師為詞作的情感注入人聲的力量。本文將站在合唱團員與合唱指揮的角度,從歌詞內容、速度、力度、表情記號、作曲家的標注等方面,分析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以及不同情感對音色的不同要求。為了促進合唱團在演唱時了解歌曲內容、理解作品情感,提高排練效率,本文將對作品中包含的情感、速度力度的處理以及合唱團演唱時需要注意的地方進行分析,希望能對作品之后的排練、演出有所幫助。
關鍵詞:合唱;音色;情感
一、混聲合唱《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的創(chuàng)作背景
《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的歌詞選自南宋時期著名愛國詞人辛棄疾的詞作《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該詞既有辛棄疾一貫的豪放,又在磅礴大氣之中透出些許蒼涼、悲憤之情。作者通過追憶早年抗金部隊豪壯的陣容氣概以及自己的沙場生涯,表達了作者殺敵報國、收復失地的理想,抒發(fā)了作者壯志難酬、英雄遲暮的悲憤之情。
周國歧老師根據該詞作創(chuàng)作了混聲合唱《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充分吸收了詞人辛棄疾的精神內涵,既描繪出一位披肝瀝膽、勇往直前的將軍形象,又以沉重的感嘆抒發(fā)了將士壯志難酬的悲憤。周國歧老師為詞作的情感注入人聲的力量,將詞曲融合為一首耳目一新的合唱曲。曲中詞與曲通過多種手段結合,詞決定了曲的風格,曲又延展了詩詞的語言,詞曲結合,更生動地詮釋了詩詞中的情感。
二、音色選擇從屬于情感表達
“音樂作品在表達過程中會因為演唱演奏者或指揮者的不同,或因不同角度的體會,以及唱奏者的性格差異對作品理解不同。有些人較熱情,有些人則較含蓄,但對于作品實質應該是相同的?!?/p>
馬革順.《合唱學新編》[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20:94-95.因此,就音色的選擇而言,需要在演唱前了解作品的情感,以選擇更適合作品的音色。合唱藝術是一種集體性的活動,相比于獨唱,合唱的演唱人員眾多,在演唱時,每個聲音之間在音量、音色等方面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別。音樂作品只有借著這些有感情、有組織、不同程度的層次差別的音響,才能有效地表現(xiàn)其意圖。完美的音樂表現(xiàn)需要指揮者與合唱隊員之間、合唱隊員各聲部之間以及與鋼琴伴奏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對音樂形象的塑造。
白雨千. 合唱作品的音色與表現(xiàn)——以陸在易《雨后彩虹》為例[J].北方音樂,2018(18):35-36+120.想要獲得更完美的合唱音響以及豐富的表現(xiàn)力,在強調共性的同時還要注意合唱中的音色變化與情感表達,使合唱得到完美的藝術表現(xiàn)。
不同的作品對音色有不同的要求,同一首作品在表達不同情感時對音色也有不同的要求。演唱時一定要根據作品的需要選擇適合的音色。為了達到作品的理想效果,應該在做案頭工作時根據作品表達的情感所需要的音色進行預設,并且在排練過程中再根據情感表達需要做適當調整。通過靈活多樣的音色變化,表達不同的情緒,以獲得更豐富的表現(xiàn)力。本文要探討的作品《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在排練中正是遵循了在不同段落轉換不同音色的處理以表達不同的情感這一原則,為詞曲注入人聲的力量?;谛翖壖埠肋~的寫作風格,合唱作品的創(chuàng)作以豪放、恢弘為主要特點,作品大氣、連貫。作品演唱起來悲壯、氣勢磅礴,又夾雜著悲嘆、悲憤的情感。
三、作品中不同情感對于音色的具體處理
作曲家基于對詞作的深刻理解,用人聲以及鋼琴伴奏描繪出詞作者似醉似夢之時,見到戰(zhàn)場上的激烈戰(zhàn)斗場面以及夢醒后看見自己已是滿頭白發(fā),壯志難酬的憤懣之情。要想在演唱時完美地表達出作品的情感,就要對作品的旋律、節(jié)奏、速度、力度、和聲、曲式結構、伴奏織體、作曲家的標注等方面進行分析,并針對不同的情緒對合唱團演唱時需要變化的音色進行預設和展開排練。
從作品中可以看出,作曲家運用了大量的表情記號和文字標注。從作品的情感表達的多樣性來看,有表現(xiàn)悲壯、堅定的音色,模仿醉酒后嘆息、嗚咽的音色,表現(xiàn)奔赴戰(zhàn)場的堅定音色,激昂悲憤的音色,模擬戰(zhàn)場沖殺的音色,等等,下面將逐一展開論述。
(一)表現(xiàn)悲壯、堅定的音色
作品用簡短的四小節(jié)鋼琴伴奏作為前奏(譜例1),在e小調上展開,采用不對稱的節(jié)奏型(后附點、三連音、前十六),節(jié)奏緊湊,為聽眾營造出作品的背景——氣勢磅礴、跌宕起伏的戰(zhàn)場氛圍。在前奏最后的四個反向進行的八度中,既有漸強記號,又標注了“accel”(漸快),通過伴奏的拉寬把氣氛推向高潮,為合唱團演唱的第一個樂句鋪墊出恢宏的背景。
合唱團在六個聲部同時演唱的第一聲中爆發(fā),作曲家在合唱團演唱第一句的每一個音上都標注了重音記號,且伴奏極有力量的柱式和弦。其中用到了i-v6-VI,vii7-iv-V的和聲進行,首先i-v-Ⅵ的進行,Ⅵ代替了i的位置,形成了阻礙進行,使原本氣勢磅礴里聽出一絲悲涼的色彩,樂句的最后又落在五級和弦上,未形成終止。且第六、第八小節(jié)上標注了“fp”(強后突弱)以及漸強的力度記號,整體色調聽起來恢宏之中夾雜著悲涼,和聲的阻礙以及不完滿被擴大,使聽眾的聽覺預期不能得到滿足,令聽眾意猶未盡。
“麾下炙 塞外聲”并不是詞作的開頭,合唱運用該句作為開頭,為歌曲渲染出塞外成千上萬的將士們在草原上分享牛肉,聽著悲壯的樂曲,即將要奔赴戰(zhàn)場奮勇殺敵的情景。音色在本段與力度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音量的加大伴隨著音色的加厚加濃,在演唱時,為了帶給聽眾強烈的沖擊感,需要合唱團員設身處地體會千千萬萬的將士在此時的內心情感,唱出戰(zhàn)爭前將士們毅然赴死、一去不知幾人還的悲壯的音色,以及將士們飽餐一頓、枕戈待旦,堅定奔赴戰(zhàn)場的音色。
(二)模仿醉酒后嘆息、嗚咽的音色
引子部分通過回憶詞作者上戰(zhàn)場前的場景,將聽眾的情緒調動起來。隨后筆鋒一轉,力度在第9小節(jié)上標記為“突弱”(譜例2),由開頭的恢宏磅礴的氣勢突弱下來,原來是“醉里”踉踉蹌蹌中拔出劍,回憶起當初征戰(zhàn)沙場的場景,看著劍時仿佛看到了自己,空有鋒芒而無用武之地只能藏于劍鞘之中,心里無盡的心酸流露,借酒消愁。
鋼琴輕輕彈奏琶音,聲部只剩S1(第一女高音)聲部寥寥數人,長短不一的唱出詞作的第一句“醉里挑燈看劍”。在演唱中“醉里”“挑燈”“看劍”,三個詞的停頓以及速度安排是合唱團二度創(chuàng)作的空間。為了更好地演唱出作者酒后踉蹌的醉態(tài),需作漸快、漸強處理,并配合歌詞做出“醉”的狀態(tài)。演唱時的咬字,特別是“醉”的字頭‘z’可以含糊一些,像是喝醉酒后吐字不清的狀態(tài)。
在踉蹌中唱出三個詞之后,通過吸氣分句稍作停頓,“espress.”(具有表現(xiàn)力的)演唱下句。旋律由a1(小字一組)上行五度跳到e2(小字二組),S1(第一女高音)需要在“可”字上以較弱的力度演唱,之后再下行六度落到g1(小字一組),如此大跳音程恰似作者由巔峰跌入谷底的巨大反差——想要征戰(zhàn)沙場卻已“白發(fā)生”,嘆自己有心而無力,嘆自己沒有收復失地。在11小節(jié)第四拍S2(第二女高音)接著S1(第一女高音)的音二度下滑,之后女低音第一、第二聲部繼續(xù)二度下行,在“嗚”字上保持作背景音,男聲聲部進入,重復“可憐白發(fā)生”,此樂句無鋼琴伴奏,只有純粹的人聲。
合唱團在此段可以結合作曲家標出的“嘆息地”,演唱音色則模仿詞作者通過劍看到自己滿頭白發(fā)后發(fā)出的嘆息、嗚咽。在演唱則使用更多氣聲來表現(xiàn)“嘆息”,休止符也要做到“聲斷氣連”,使音與音之間有聯(lián)系,從而表達詞作者心中的哀怨、自憐,也讓聽眾有更多的遐想。
(三)表現(xiàn)奔赴戰(zhàn)場的堅定音色
作品74-81小節(jié)是作品中較為宏大的段落,由大家熟知的《滿江紅》旋律為主題動機進行變奏,是一個新的主題段落。速度則變?yōu)槊糠昼?0拍,是整首作品中最慢的一段,同時通過變換節(jié)拍改變整體節(jié)奏,使旋律具有延展、拉寬的感覺。S(女高音)聲部擔任主旋律,其余三聲部和鋼琴伴奏一起以柱式和弦襯托,且整段使用“f”(強)的力度進行演唱,使本段聽起來氣勢磅礴、鏗鏘有力。
該段落作曲家標注“堅定地”,演唱時音色應堅定、飽滿,咬字吐字清晰,聲音堅定,不做猶豫,在字頭“咬”出聲母之后迅速“吐”出韻母,將每個字歸在元音上,充分唱出千萬將士即使知道戰(zhàn)爭的艱險,也毅然決然地奔赴戰(zhàn)場的堅定音色。同時,為保證該段落情緒能持續(xù)推向高潮而不掉落,合唱團需采用循環(huán)換氣的方式。合唱團在演唱時應做到盡量連貫,以充分表達“堅定”的情緒。
(四)表現(xiàn)激昂悲憤的音色
作品82小節(jié),作曲家同樣標明了速度與表情記號。速度比前一段略快,為每分鐘70拍;情緒也更加激動,更為“悲憤地”。該段落大量使用三連音,且采用相同的節(jié)奏型配合不同的和聲配置,通過復合和弦的不協(xié)和與不對稱節(jié)奏的模進進行,增加樂曲的緊張度,將“激昂悲憤”的音響效果放大,從而達到增強情感表達的目的。
該段落每一句都由S(女高音)聲部擔任“領唱”的角色,在高音區(qū)級進下行。此處的三個音應清晰明了、配合默契的完成三個音的轉換,三個音唱起來類似一聲長嘆。嗟嘆后由下方其它聲部道出“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似作者心中郁結——與友人飲酒談論,想替君王完成收復失地的國家大業(yè),贏得世代相傳的美名,可惜這一切都是幻想,當年的壯志今日不能實現(xiàn),如今已經沒有了年少時的凌云壯志,雖有雄心壯志,可惜兩鬢斑白,有心而無力。在速度、力度的安排上也設計為每句一漸快、漸強,表現(xiàn)為每嗟嘆一次都更加急迫,情緒更加激昂悲憤。
為表達“悲憤”情緒,該段落在演唱時在注重演唱方法的同時,需側重于“嗟嘆”“聲嘶力竭”的音色表現(xiàn),即酒后呼吸急促與內心憤懣疊加之后的“不受控制”的狀態(tài)來演唱。在排練時可先不帶音高的進行節(jié)奏和咬字練習,再加入“由慢漸快”“由弱漸強”的要求,最后與鋼琴伴奏配合代入音高準確演唱。
(五)模擬戰(zhàn)場沖殺的音色
作品121-133小節(jié)段落為戰(zhàn)場沖殺的片段,模擬戰(zhàn)場沖殺的激烈場面。
該段落的旋律線在四個聲部的推動中持續(xù)上行,多個支聲相互配合、相互交織,將氣氛推向高潮。四個聲部輪流進出演唱“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弓如霹靂……”,鋼琴伴奏為快速下行的半音階六連音,同時加入無音高人聲和打擊樂器音模擬戰(zhàn)場氣氛。四個聲部的交錯進出,形象地描繪出戰(zhàn)場上士兵一波又一波上前沖殺的場景。鋼琴伴奏高聲部以快速下行半音階來增加戰(zhàn)場廝殺時的混亂感,低聲部則以八度音提示音高;合唱團在演唱中需做到亂中有序且節(jié)奏清晰、音高準確。如此快速且“雜亂”的場面,合唱團與伴奏樂器需配合默契。
該段落激烈地模擬了戰(zhàn)場上緊張的氣氛,以及將士們不畏生死,奮勇沖殺的場景。在音色選擇上,除了模擬戰(zhàn)場沖殺時將士們的“殺”聲之外,還有各聲部作為伴奏音型的“馬作的盧……”“弓如霹靂……”需選擇“清晰”“有力”的演唱方式,腹部發(fā)力,字頭咬清晰,保證音色鏗鏘有力,如作品中121~122、128~129小節(jié)處的四聲部各自的“沙”和“秋”字上可添加標記“fp”(強后突弱),在聲部進入時,用較強的力度演唱字頭以之后迅速變弱,讓下個聲部進入時能突出字頭。使在各聲部進入時的重音突出,形成此起彼伏的聲部交織感,以表現(xiàn)戰(zhàn)場中各個不同的隊伍之間的作戰(zhàn)場景。同時,各聲部的主題動機變奏輪番出現(xiàn),聲部交織模擬將士們的嘶喊,營造出戰(zhàn)場沖殺的慘烈氣氛。
四、結語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作曲家在有限的歌詞上創(chuàng)作出不同情緒的唱段,且每段描繪的場面不同,所表現(xiàn)的情緒也不同,要選擇的演唱音色也不同。情感表達是音樂表現(xiàn)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情感表達與音色變化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情感表達是音色選擇的依據,音色變化又是情感表達的途徑。在指揮做案頭工作時就需要針對不同時期、不同情感的作品預設多種音色,并在排練過程中不斷調整,選擇最適合的音色進行演唱。
在演唱本文的這首作品時,基于各個不同情感的樂句,不論是指揮、鋼琴伴奏還是合唱隊員,都需要了解每一個段落表達的不同的情緒,做好充足的準備,將不同樂段的不同處理方式熟記心中?!镀脐囎印砝锾魺艨磩Α愤@首作品篇幅較大,合唱團員們常常在演唱到后半部分時有心而無力。在排練過程中,排練者應加強對合唱團員基本功的訓練,提高合唱團員的耐力,并在演唱中不斷通過指揮手勢調動合唱團員演唱的積極性,讓合唱團員切實體會詞作者的情緒,用最恰當的音色唱出作品需要表達的情感。
筆者認為,這首作品的藝術表現(xiàn)力極強,但在排練過程中若探索作品的內涵不足或沒有足夠的練習,那么舞臺表現(xiàn)上也會有所遺憾。因此,在排練期間,不論是指揮還是合唱隊員,都需要深刻挖掘作品內部可二度創(chuàng)作的空間,認真分析作品,準確把握合唱作品的風格、了解作品情感,在每一個段落中設計好恰當的音色,在音色不斷的變化中表達不同的情感,以更好地呈現(xiàn)作品內部的思想性、藝術性。
(作者單位: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參考文獻:
[1]楊雯軒.指揮表演藝術中的“韻”——以混聲合唱《陽關三疊》為例[J].藝術品鑒,2023(18):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