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圖形平移作為初中數(shù)學幾何部分比較基礎的知識點,一方面與旋轉等構成了豐富的圖形變換類型,另一方面有越來越多的中考題以此知識點為基礎命題,且呈現(xiàn)出“新”的特點.因此,掌握圖形平移的性質及其應用尤為關鍵.本文中首先簡要闡述圖形平移的性質,然后從三個方面例析其應用,為課堂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圖形平移;性質;長度;面積
在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數(shù)學第三章“圖形的平移與旋轉”第一節(jié)“圖形的平移”中,介紹了許多與圖形的平移有關的內容,如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質、平移作圖、圖形的坐標變化與平移等,每一個知識點都非常重要.本文著眼平移的性質,以例題分析的形式就其應用進行介紹,以期對教師教學起到拓展和補充作用.
1 圖形平移的性質
北師大版初中數(shù)學教材對幾何圖形的平移及其性質進行了較詳細的描述.如果一個圖形進行了平移,那么平移前后圖形中對應點的連線段既互相平行又相等,而且對應角也相等.這里需注意的是,對應點的連線段可能在一條直線上[1].
從幾何圖形的平移性質可知,圖形平移前后各邊、角是對應相等的,關鍵是找準對應點、對應角及對應線段,對應點連線段的長度都等于平移的距離.
另外,還需注意兩個方面:
(1)對應線段、對應角必須在平移前、后的兩個圖形中尋找;
(2)平移前、后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圖形.
2 圖形平移的性質應用例析
由上述圖形平移的性質可知,在應用該性質解決問題時,無非就是要處理以下幾個問題:如何確定平移的方向?如何確定平移的距離?如何找準“對應”關系[2]?接下來,通過一些例題分析對圖形平移的性質應用加以說明和介紹.
2.1 求圖形角度和長度問題
例1 如圖1,已知△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A=33°.現(xiàn)將Rt△ABC沿著AB的方向向右平移一段距離,使得點C與點F重合,點A與點D重合,點B與點E重合.
(1)求∠E的度數(shù);
(2)如果AE=9 cm,DB=2 cm,試求CF的長度.
思路分析:(1)△ABC在平移前后,形狀和大小都沒有發(fā)生改變,只是位置發(fā)生了變化,對應邊、對應角都分別相等.由∠E和∠ABC是對應角,求出∠ABC的大小即求出了∠E的大小.
(2)由圖形平移的性質可知,連接點C,F(xiàn)后,CF與BE既互相平行又相等,即將求CF的長轉化為求BE的長度.
解析:(1)∵△ABC是直角三角形,∠A=33°,
∠ACB=90°,
∴∠ABC=57°.
由平移的性質,可得∠E=∠CBA=57°.
(2)如圖2,連接CF.
由平移的性質,可得AD=BE=CF.
∵AE=9 cm,DB=2 cm,
∴AD=BE=(9-2)÷2=3.5(cm).
∴CF=3.5 cm.
方法總結:應用圖形平移的性質解決圖形的角度和長度問題時,只要抓住平移前后圖形的對應角相等,對應邊平行(或在一條直線上)且相等,就不難得出正確的答案[3].為此,連接對應點得到一些線段或構造出一些圖形,是解決這類問題時作輔助線的常規(guī)做法.
2.2 求圖形面積問題
例2 如圖3,有四個長方形,它們長和寬均分別為a,b.現(xiàn)對它們進行如下操作:
在圖3①中,先把線段A1A2沿著左水平方向平移1個單位長度,就得到了線段B1B2.線段A1A2和線段B1B2及上下水平方向各一條線段形成了封閉圖形A1A2B1B2(即陰影部分);
在圖3②中,把折線A1A2A3沿著左水平方向平移1個單位長度,就得到了折線B1B2B3.折線A1A2A3和折線B1B2B3及上下水平方向各一條線段形成了封閉圖形A1A2A3B3B2B1(即陰影部分).
根據(j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問題:
(1)請你在圖3③中畫一條有兩個折點的折線,并把它向左平移1個單位長度,得到一個封閉圖形后,畫出陰影.
(2)若圖3①,3②,3③中除去陰影部分后剩余部分的面積分別為S1,S2,S3,則S1=;S2=;S3=.
(3)如圖3④,有一塊長方形的草地,草地上修了一條彎曲的水泥路(黑色).請你猜想草地的面積(白色),并嘗試說明理由.
解析:(1)如圖4①所示,折線A1A2A3A4與折線B1B2B3B4處處互相平行、處處距離相等.充分說明,這兩道折線可通過平移合并成一道折線.所以,將右邊的折線向左平移1個單位長度,就形成了一個封閉圖形(即陰影部分).
(2)ab-b;ab-b;ab-b.
(3)ab-b.理由:把小路右邊的草地部分向左平移1個單位長度,和左邊部分的草地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如圖4②所示,它的面積等于原長方形的面積減去右邊長為b、寬為1的長方形的面積.
方法總結:當陰影部分的左、右邊界由直線變?yōu)檎劬€或曲線時,陰影部分由規(guī)則圖形變?yōu)椴灰?guī)則圖形,而不規(guī)則圖形的問題可以通過平移轉化成規(guī)則圖形的問題,從而讓問題得到解決.這種解決問題的思路可稱之為“轉化法”,它體現(xiàn)的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數(shù)學思想[4].如本題中通過平移的方法得到一個規(guī)則的圖形,最終求出了不規(guī)則圖形的面積.
2.3 利用平移確定位置
例3 如圖5所示,甲、乙兩所學校之間相隔一條馬路.
為了使兩校之間的交通更便利,讓兩學校的大門A,B的距離最短,政府現(xiàn)計劃在兩校之間建一座天橋MN.如果你是項目設計師,你認為天橋MN應該怎樣設計?(注意:馬路兩邊可看成互相平行的直線,且天橋和馬路必須互相垂直.)
思路分析:根據(jù)平移的性質,先“過橋”,將MN平移至AA1,連接BA1,與馬路一邊交于點N,然后過點N作AA1的平行線交馬路另一邊于點M,就得到了天橋的位置.
解析:如圖6,將點A按垂直于馬路的方向,平移馬路寬的長度到點A1,連接A1B交馬路靠近點B的一邊于點N,過點N作馬路的垂線,交馬路另一邊于點M,則MN即為應架天橋的地方.
總結方法:利用平移的性質確定位置,主要是根據(jù)相關條件作出平行四邊形.通過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實現(xiàn)了邊的平移,也就將原本不在一條直線上的兩邊移至同一條直線上[5].
3 結語
綜上所述,考查圖形平移性質的應用題型靈活多樣,其解題方法也比較靈活.對于這類問題,充分理解和掌握圖形平移的性質是關鍵,再結合一定的練習題加強和鞏固知識點,如此方能不斷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文蔚.初中數(shù)學“平移與旋轉”教材分析與教學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7.
[2]周庭芬.平移性質的運用[J].語數(shù)外學習(初中版七年級),2011(3):19.
[3]孔偉偉.平移、旋轉在初中數(shù)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7(6):92,94.
[4]閆建生.巧妙利用平移性質[J].語數(shù)外學習(高考數(shù)學),2012(2):10.
[5]傅曉霞.幾何圖形變換在解題中的應用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中考,202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