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老師:章 恒
品生活 理素材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當嘹亮的國歌回蕩在我們的耳畔之時,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一定激蕩著久久不能平復的民族自豪和家國情懷。
回望新中國的浩蕩征程,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地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99年10月1日,“世紀大閱兵”隆重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世紀之交向世界宣示了強大力量;2023年10月1日,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迎著曙光冉冉升起,中華人民共和國一步一個腳印,繼續(xù)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華美樂章。
生逢盛世,我們正在和祖國一起前行:穿梭于博物館的文物之間,我們化身“小小講解員”,讓華夏的故事流淌在人們心中;實踐于整潔明凈的實驗室,我們努力鉆研,探究新的科學技術(shù)來建設祖國;嬉戲于欣欣向榮的田野之間,我們品味農(nóng)村新生活,將鄉(xiāng)村的變化記錄在文字之間……
又是一年金秋好時節(jié),讓我們提起筆來,說一說家國故事,寫一寫家國情懷,給祖國獻上一份獨一無二的生日禮物!
美麗“新”老家
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附屬中學小學部三(4)中隊 / 陳靳洋
假期里,我跟著外公外婆回了趟肥西老家。坐在車上,我瞇眼想著:“老家現(xiàn)在是什么樣子呢,會不會還要走泥巴路,到很遠的街上買東西呢……”想著想著,我便睡著了。
不知過了多久,外婆喊我:“洋洋,我們快到啦!”我迷迷糊糊地看向窗外,惺忪的睡眼頓時被驚得老大:坎坷的泥巴路不見蹤影,平整的瀝青路取而代之;路邊不僅有了太陽能路燈,還種滿了五彩繽紛的小花;拐彎處,一面具有徽派建筑特色的文化墻上山水秀麗,文字優(yōu)美……車子繼續(xù)向前行駛,一座座修繕精致的房子一閃而過。不一會兒,我們便到了,叔外公和叔外婆早已站在門口迎接。
“老家的變化可真大??!”一下車,我便發(fā)出由衷的感嘆。叔外公笑著對我說:“可不是嘛,等會兒帶你出去逛逛!”我滿懷期待地點了點頭。
午飯后,叔外公帶我來到了村里新建的活動中心。這里分成了農(nóng)家書屋、文化劇院、健身中心等區(qū)域。我看到,有幾位老奶奶戴著老花鏡,正逐字逐句認真閱讀;有幾位老伯伯眉頭緊鎖,在楚河漢界里縱橫捭闔;有幾位嬸嬸一身運動裝備,在健身中心揮汗如雨……真是好不熱鬧!叔外公指了指文化劇院門口貼的告示,高興地對我說:“這里經(jīng)常有文藝下鄉(xiāng)演出,大家都喜歡看!”
傍晚時分,叔外公領我去他的葡萄園?!霸蹅儸F(xiàn)在種葡萄都用上高科技啦!”“這是智能溫室大棚,可以幫我們控制溫度,還能澆水,我只要坐在屋子里操作就行了!”“自從改進了大棚,你叔外公沒那么辛苦了,腿疼的老毛病也好了不少!”叔外婆笑吟吟地走過來,遞給我一串紫水晶般的葡萄,我趕緊塞一顆進嘴里,甜津津的葡萄潤得我的心都甜甜的。
在老家住了幾天,我還發(fā)現(xiàn)了很多新變化:路邊的便利店應有盡有,不用再去很遠的街上買東西;叔外公、叔外婆學會了網(wǎng)購,快遞可以送貨上門……我真為老家而驕傲!
祝福我的“新”老家越來越美,老家人的日子越過越甜!
章老師點評:
美麗鄉(xiāng)村建設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一項重要任務。小作者通過描述老家的新面貌——生態(tài)宜居村莊美、興業(yè)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諧鄉(xiāng)風美,表達了對家鄉(xiāng)變化發(fā)展的贊美和憧憬!
我當文物講解員
合肥市和平小學東校三(3)中隊 / 江佳芃
最近,我和好朋友一起參觀了安徽博物院。琳瑯滿目的展品讓人目不暇接,從先秦到近代的一件件展品無不講述著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回到家,我想用畫筆畫出我最喜歡的那件文物——鑄客大鼎。我趴在桌上仔細地描繪著。這時,媽媽走了過來,“你這畫的是什么呀?”“鑄客大鼎呀!”“什么鑄客大鼎?”看到媽媽疑惑的樣子,我有些不可思議,一向見多識廣的媽媽居然不認識它?!拌T客大鼎是咱們安徽博物院的鎮(zhèn)館之寶,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最大、最重的青銅圓鼎,當年毛主席來合肥還稱贊過它呢!”聽了我的解釋,媽媽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突然,我萌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我要利用假期,在小區(qū)開辦一場“文物展覽會”,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國寶貴的文物,增強文化自信!
說干就干,我先從網(wǎng)上搜集了安徽博物院“八大鎮(zhèn)館之寶”的圖片,打印出來,然后整理了相關(guān)資料。每天課余時間,我都會認真地編寫、背誦講解詞。
一周之后,我將八張圖片貼在了小區(qū)活動廣場的宣傳欄里,等待著“觀展者”到來。然而,路過宣傳欄的人,要么行色匆匆,要么看了一眼后就不感興趣地走開。正當我默默嘆氣時,耳邊響起了一個稚嫩的聲音:“這個盒子是什么呀?”轉(zhuǎn)頭望去,一個小妹妹指著宣傳欄上的圖片,好奇地問身后的媽媽。她的媽媽端詳了一下圖片,遺憾地搖了搖頭:“媽媽也不知道?!?/p>
我趕忙抓住機會講解:“這是元代的張成造剔犀云紋漆盒,‘剔犀’是一種復雜的漆雕技法,僅此工序就要耗費三四個月的時間。張成的漆器,不僅為皇家收藏,在元明時期就是遠銷海外的搶手貨呢!”“姐姐,你好厲害呀!那下面這個是什么呢?”看到小妹妹和她的媽媽向我投來敬佩的目光,我信心倍增,接著講解。
慢慢地,越來越多的人被吸引過來,提問聲也此起彼伏?!靶」媚铮@兩個竹片是什么呀?”一個叔叔問道。我微笑著說:“這是戰(zhàn)國時期的鄂君啟金節(jié),因為它形似劈開的竹節(jié)而得名。它們是楚懷王頒發(fā)給鄂君啟運輸貨物的免稅通行憑證?!薄霸瓉砣绱?!”“我們中華文化真了不起?。 贝蠹叶紘K嘖稱贊。
夕陽西下,雖然講解了一下午的我口干舌燥,但內(nèi)心卻十分澎湃:何以中國?這些凝結(jié)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文物就是答案的一部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責任來保護那燦爛輝煌的文化瑰寶,傳承這賡續(xù)不斷的民族血脈。
章老師點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chǎn)。”小作者不僅自己愛文物,還主動擔任文物講解員,讓身邊更多的人了解文物,熱愛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這份愛國之情真誠而又濃烈!
小錦囊 大放送
無論是病起書懷的陸游,還是怒發(fā)沖冠的岳飛,抑或是醉里挑燈看劍的辛棄疾,他們志存高遠,憂國憂民,把滿腔愛國情懷傾注于一首首詩詞中。
那么,如何書寫關(guān)于家國情懷的大主題文章呢?
1 文章的立意要彰顯大情懷、大格局
杜甫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先敘述了自己的個人遭遇,接著,他推己及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廣廈”“千萬”“大庇”“天下”等詞表現(xiàn)了闊大的境界。由此可見,杜甫有著廣闊的胸襟,他將個人的小情懷升華為悲憫天下寒士的憂國憂民的大情懷,格高境遠。
《我當文物講解員》作者的立意視角就很大。她喜愛文物,但并不流于泛泛而談,沒有單純地去寫一篇刻畫文物之精美的“小我”主題文章,而是通過敘述當文物講解員,讓更多的人了解和熱愛中華文化,表現(xiàn)“大我”精神,真實、有情!
2 從真空生活出發(fā),小處入手,微中見著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都說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強所以家圓。每一個小家庭幸福感的提升就是國家進步的縮影。
人們的認知規(guī)律是“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所以,我們在選材時應從“小處入手”:在家風傳承中涵養(yǎng)家國情懷,在復興傳統(tǒng)文化中培養(yǎng)家國情懷,在描摹身邊好人好事時弘揚家國情懷……《美麗“新”老家》的小作者就是從家鄉(xiāng)近年的發(fā)展變化入手,細數(shù)家鄉(xiāng)各方面的變遷,讓我們透過一個個“現(xiàn)象”,看到背后的“本質(zhì)”——祖國母親的發(fā)展強大,讓兒女們過上了更加幸福的生活,以此表達小作者對家鄉(xiāng)、對祖國的贊美之情。
3 用真誠、樸實的語言體現(xiàn)情感張力
有同學在贊美一位十幾年來義務給群眾送綠豆湯的退伍老兵爺爺時,沒有用過多華麗的辭藻堆砌,而是這樣寫:“一位老人,一輛舊車,一把大傘,幾條木凳。他推著載滿物品的三輪車,艱難地行走在出門必經(jīng)的一段小坡上,兩只腳死死地抵著地面,腿上的肌肉繃得緊緊的……”這段話運用了樸實、簡潔的意象組合,傳神地刻畫出一位老共產(chǎn)黨員的奉獻精神。
相信大家都看過《感動中國》節(jié)目,一段段頒獎辭誠摯動人,沒有口號和說教,字里行間體現(xiàn)出中國人的愛與善良、正義與風骨、無私的付出和九死不悔的愛國情。
家國情懷是一種樸素而又深沉的情感,它熔鑄于傳統(tǒng)文化的基因里,烙印在中華民族的靈魂中。我們不僅要書寫家國情懷,更要把家國情懷鐫刻在心底!
章老師的悄悄話
江山壯麗,前程遠大。
新時代以來,中國在歷史和世界的舞臺上不斷書寫燦爛而又輝煌的新篇章:北斗導航系統(tǒng)服務全球,天宮空間站順利建造;C919飛翔在白云之上,“復興號”穿梭在山河之間;超級雜交水稻豐收田野,農(nóng)業(yè)科技化信息化建設蒸蒸日上……
奮楫揚帆,擊鼓催征。
每個平凡的中國人都在日復一日地建設著美麗的祖國:風吹日曬,交通警察在崗位上指揮著車水馬龍;嚴寒酷暑,環(huán)衛(wèi)工人在街頭維護著城市衛(wèi)生;晝夜不停,白衣天使在醫(yī)院守護著百姓健康……
何其有幸,生于華夏!
作為新時代的好少年,我們的心中懷揣著夢想,我們的肩上擔負著責任,我們的步伐應和祖國母親一起,向前,向前,邁向更美好的明天。
愿以寸心寄華夏,我將青春贈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