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43DOI:10.16655/j.cnki.2095-2813.2211-1579-6348作者簡介:立甜(1996—),女,碩士研究生,初級-無,,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訓練學 體育課程論 學校體育。吉明星(1998—),男,大學本科,二級,,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 學校體育。
作者簡介:立甜(1996,11—),女,碩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訓練、體育課程、校園足球。
摘 要:為了解決當前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與社會足球培訓機構合作中存在的難題,優(yōu)化合作模式,本文運用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等對江蘇省學校和機構合作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雙方合作后效果顯著,但仍存在資金不足來源單一、機構教育理念不適、功利思想束縛發(fā)展、學校管理措施欠缺的問題。建議雙方在之后的合作中拓寬資金渠道,完善競賽體制;建立溝通機制,更新教育理念;加強理論學習,摒棄功利思想;完善管理機制,指導足球發(fā)展,以此來促進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與社會足球培訓機構的合作發(fā)展。
關"鍵"詞:校園足球 "特色學校 "培訓機構 "合作 "發(fā)展
Research on the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operation between campus football characteristic schools and football training institutions
-- Take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Li Tian1",Ji Xing Xing2
(1.College"of Physical"Education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Jiangsu nanjing 210023
2.Suzhou Industrial Park Xingpu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Jiangsu suzhou 215126)
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ampus football characteristic schools and social football training institutions and optimize the cooperation mode, this paper uses questionnaire survey, literature and other methods to study the motiv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institutions in Jiangsu Province. It is found that the reasons for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institutions are the lack of teachers, the low level of understanding of football training, the large workload of football teachers and the obvious advantages of institution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funds and single source, inappropriate institutional education concept, utilitarianism restricting development, and lack of school management measures. It is suggested that both sides broaden the channels of funds and improve the competition system in the future cooperation. Establish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and renew education concept; Strengthen theoretical study, abandon utilitarian thought; Improv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football,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ampus football characteristic schools and social football training institutions.
Key words:Campus football; Characteristics school; Training institutions; "Cooperation ; Development
從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以下簡稱學校)開始遴選到現(xiàn)在為止,全國已有30722學校,江蘇省徐州市僅2019年和2020年入選學校的有62所,可見徐州市足球特色學校有良好的發(fā)展趨勢。徐州市也為國家隊和省隊輸送不少足球人才,如入選國家男子集訓隊的“帶刀后衛(wèi)”李昂和“搶斷王”楊帆。學校在前進中難題也接踵而至,因此與能解決問題的社會足球培訓機構(以下簡稱機構)合作的模式也應運而生。機構的地位和重要性逐漸凸顯,他們既是校園足球服務的提供商、天賦球員的發(fā)掘者,又是草根和職業(yè)的紐帶。學校與機構的合作尤為重要,因此,本文以江蘇省徐州市學校和機構合作現(xiàn)狀為研究對象,調查對象是江蘇省徐州市學校和機構,由學校足球教師和機構教練員填寫問卷,研究學校和機構合作的困境及解決策略,為雙方的有效合作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建議。
1 學校足球活動開展與雙方合作現(xiàn)狀
1.1 實施浮于表面,未達到發(fā)展深度
“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一詞首次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全國青少年學校及試點縣 (區(qū)) 遴選工作的通知》中出現(xiàn)?!?sup>[1]“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以下簡稱學校)是指在國家教育和體育改革發(fā)展的政策指導下,以立德樹人的教育思想為基礎,以本校的辦學理念為依托,以足球校本課程為核心,以培育特色足球文化為價值取向,形成獨特、穩(wěn)定、面向全體學生的辦學模式,并最終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足球人才學校?!?sup>[2]目前已有學者對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活動的發(fā)展展開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在實踐過程中家長態(tài)度、學校條件、保障措施等都影響著校園足球不斷繁榮發(fā)展的良好趨勢[3],還存在著偏離足球本質、內容形式老套、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管理運行分化[4]、對足球人才缺乏長遠規(guī)劃、教學訓練方法不先進、對實施效果缺乏動態(tài)評價等問題[5]。
1.2 缺乏政策約束,未達到發(fā)展廣度
在學校與機構合作的研究中,田慧等學者指出“機構是培養(yǎng)優(yōu)秀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專業(yè)機構,主要任務是發(fā)現(xiàn)并培養(yǎng)具有天賦的優(yōu)秀足球后備人才。”[6]喻和文、劉東鋒[7]等學者發(fā)現(xiàn)雙方合作的相關政策文件很少,合作效率不高、培訓俱樂部與校方缺乏溝通導致“學”“訓”矛盾和培訓俱樂部社會責任感不強等問題;王騰騰[8]和侯大珅[9]在對河南省鄭州市和新鄉(xiāng)市進行校園足球與俱樂部合作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有與偏遠農村學校合作的俱樂部少、合作界限模糊、管理制度缺失、俱樂部內部問題等影響足球活動開展。
2 學校與機構合作動因和面臨的問題
2.1 雙方合作動因
2.1.1 學校師資欠缺水平不一
眾所周知,學校足球教師是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組織者和管理者,也是校園足球訓練與比賽的決策者和實施者,而學校缺少基層足球教師會阻礙日常足球活動的有效開展,另外校園足球教師的執(zhí)教年限短、資質欠缺、勝任足球教學和訓練的能力較弱也會延緩校園足球的發(fā)展。因此,擁有髙質量、髙水平的足球教師對一個足球特色學?;顒拥拈_展和實施有決定作用,學校會傾向于與經驗豐富的機構合作。
2.1.2 足球培訓認識層次不高
本人調查的江蘇省徐州市學校多數校領導較重視足球教練員的培養(yǎng),有助于校園足球的順利開展。就整體來看,針對足球教師開展并要求足球教師參與的培訓活動很多,但有部分學校從沒有參與過培訓。羅沖和龔波[10]認為在學校任職的足球教練員必須具備一定的資質,即要經過相關培訓后才可上崗,要保障教練員的數量和質量。足球教師專業(yè)水平會影響校園足球的訓練質量和比賽成績,因此較少參與甚至不參與培訓的學校領導應更加重視足球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學校本就師資配備不足,加之對足球的認識層次不高[11]會嚴重影響校園足球的發(fā)展,機構有充足且專業(yè)的教練員可以填補這一空缺。
2.1.3 機構具有明顯優(yōu)勢
目前機構大部分是以前的職業(yè)球員或是有過專業(yè)足球經歷的人組建而成,有職業(yè)背景的足球教練員無論是技戰(zhàn)術水平還是實戰(zhàn)經驗較學校的足球教師都具有明顯優(yōu)勢。以徐州英翼培訓機構為例,機構有四名從事足球工作的教練,都有足球教練員資格證書,且每年會進行定期考核和三次線下培訓。徐州英翼培訓機構目前與一所學校簽訂合同并參與到學校課余校隊訓練和足球賽事活動的組織中。機構可以在教練員數量上填補學校足球教師的空缺,分擔和緩解校園足球教師的課時壓力和訓練任務,還可以從教練員質量上用過硬的技術提升學校的足球訓練水平和競賽成績。
由表1可以看出,合作后學校對機構的水平表示滿意。通過spss對學校是否與機構合作和與機構合作后競賽成績是否提高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合作前后比賽成績的均值差為1.231,對應的雙側檢驗P=0.001lt;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該合作前后比賽成績有顯著性差異,從而推測與機構合作對比賽成績有一定影響。另外有2020年度徐州市市長杯足球比賽結果加以證實,被調查的13所學校中進入決賽的有6所,其中與機構合作的學校占總數的66%,取得最好成績的是和機構合作的東苑中學,拿到初中男子組和女子組的雙第一。
2.2 雙方合作后面臨的問題
如表3所示,江蘇省徐州市學校在與機構合作后有80%學校存在足球訓練開展不順的問題;其次60%的學校表示機構教練員執(zhí)教后產生了“學”“訓”矛盾;還有少數學校出現(xiàn)足球教學進度受到影響的現(xiàn)象。對機構的調查結果也顯示機構教練員覺得學校訓練場地安排不妥影響足球的日常教學和校隊訓練。
2.2.1 資金不足來源單一
對學校來說,足球活動經費是足球活動開展的基礎,有可觀的經費可以促進學校開展更多樣的足球活動。學校用于開展足球活動的經費依靠政府撥款,在與機構合作后還需要支出費用給機構教練員,占足球活動經費的一定比例。據目前的調查情況顯示學校的足球活動經費不能滿足現(xiàn)有需求,導致足球設施得不到維護和及時更新,調查結果顯示80%學校的足球訓練不能順利進行。校園足球經費來源渠道應該多元化,擺脫“坐、等、要”的被動等待思想[11]。
2.2.2 機構教育理念不適
在對機構教練員學歷的調查中,結果如表4所示,有60%的教練員學歷在本科以下,可能在教學理念上與學校教師有所差別。再者在機構教練員進入學校教學之前,他們面對的是足球愛好者和有訓練基礎的青少年學員,機構教練員把在機構的訓練模式運用到學校的教學模式上,不適用于在校學生,也會讓學生感到不適。因此學校可以尋求體育運動領域的專家和健康領域的專家提供整合協(xié)同完善校園足球訓練方式的設計[12],教練員也與學校加強溝通,將自己豐富的實踐經驗與其他任課教師的溝通相結合,合理安排訓練方法和負荷,實現(xiàn)學習和訓練并行,減少中高考制度對足球活動延續(xù)性的影響。
2.2.3"功利思想束縛發(fā)展
學校與機構合作是希望通過機構教練員的訓練提高學校的足球運動水平和足球運動氛圍,從而拿到更好的競賽名次。機構與學校合作的動機如表5所示,機構希望通過與學校的合作提高機構知名度、擴大招生范圍、提高效益,比較注重機構自身的發(fā)展。雙方都具有的短期功利思想會影響足球教學與訓練的正常進度。學校應立足于激發(fā)學生興趣,一步一個腳印地提高學生足球技術水平,不可拔苗助長;教練員也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把目標放在提高學生足球技術上,用自己的責任心和事業(yè)心發(fā)揮好基礎教練員的作用,而不是緊盯著機構的效益。
2.2.4 學校管理措施欠缺
對機構的調查來看,與學校合作時簽合同的不多,導致學校對機構沒有約束力。再者機構教練員不屬于學校編制,只通過對學生的教學和訓練才與學校發(fā)生關聯(lián)。領導應該針對這一現(xiàn)象與機構簽訂合同,明確雙方責任,并制定教練員準入制度與管理制度。學校在與機構合作時,對入校教練員既有教練員證書又有教師資格證書的優(yōu)先考慮,有教練員證書沒有教師資格證書的教練員考察合格后進行合作,既沒有教練員證書又沒有教師資格證書的機構教練員不予考慮。
3 推進雙方合作的相關策略
3.1 拓寬資金渠道,完善競賽體制
在政府專項資金支持的基礎上多方位拉取社會贊助以充實足球活動的開展經費,開足校園內部足球賽事和校園足球聯(lián)賽,充實更新足球設施器材。建立健全校內外足球競賽制度, 加強規(guī)則教育。舉辦比賽一方面可以檢測學生的訓練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考察教練員的業(yè)務水平。在比賽的舉行過程中能夠很大程度地調動青少年參與足球這項運動的熱情和激情,營造足球運動氛圍。多種賽事、高頻次的參加也確保了青少年各個梯次的人才培養(yǎng)和足球發(fā)展。
3.2 建立溝通機制,更新教育理念
雙方促進訓練競賽多元化要更新足球教育理念,以提高學生興趣為主,科學訓練與教學,不以比賽成績?yōu)榻逃康模荒苤蛔非蟾傎惓煽兌鲆曃幕逃?。教練員也可在教學與訓練中與專家的設計相結合摸索出一套適用于學校學生的教學方法,不以機構收益作為唯一的追求目標,而是要以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為主,提高學生的足球技術水平。同時學校和機構要建立溝通機制,以每周開組會和每月開匯報會的形式進行,雙方互動交流明確各階段目標,減少學訓之間的矛盾,避免因訓練而荒廢學習的現(xiàn)象。雙方可以以體教結合為契機,協(xié)商培訓機構學員進校讀書,學校足球人才進入機構培訓比賽的學訓一體模式。
3.3 加強理論學習,摒棄功利思想
校長要追求發(fā)展足球特色學校的真義和初心,不可將校園足球等同于競技足球,在校園內大顯金牌崇拜之風,從而背離發(fā)展校園足球的初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校園足球想要持久有效的向好發(fā)展,學校首先要摒棄金牌至上的功利思想,穩(wěn)扎穩(wěn)打將校園足球這一長期工程穩(wěn)步推進。其次校領導要加強理論學習,認真研讀校園足球的相關文件,做好學校的頂層設計,把握足球改革的總思路,將足球特色學校的發(fā)展與體育強國建設相結合,充分發(fā)揮足球的育人功能
3.4 完善管理機制,指導足球發(fā)展
市政府和體育局、教育局制定學校巡查制度,對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制定評比指標。把足球教學、足球訓練、足球文化節(jié)、校園足球聯(lián)賽開展情況納入考核評比,督促重申報輕建設的學校保質保量開展多元化的足球活動。學校定期考核機構教練員訓練能力,完善教練員管理與業(yè)務考核制度,增加預算提升教練員待遇和完善訓練場地等。學校對既有足球教練員證書又懂教育的一線足球教師采取激勵政策,提高教練員教學與訓練積極性。
結語
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因其足球師資欠缺和足球培訓不足,所以選擇與優(yōu)勢明顯的社會足球培訓機構合作,在雙方合作下彌補了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發(fā)展的不足,但在雙方合作后的磨合中面臨著諸多問題。在眾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發(fā)展中雖面臨著諸多困境,但通過有針對性地措施是可以得到有效解決的。學校和機構只有從思想上認可足球的育人價值、認同立德樹人的理念,并解決資金和管理機制的問題才能使雙方在合作中發(fā)揮其所長。相信在資金、理念、機制和思想等方面進行改善,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社會足球培訓機構的合作在實踐中能夠有更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劉海元,馮愛民.對全國青少年學校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J].體育學刊,2019,26(02):6-15.
[2]張碧昊,郭敏,李衛(wèi)東.省域學校建設的現(xiàn)狀審思與策略選擇——基于H省91所學校的實地調研[J].體育學研究,2020,24(04):20-27.
[3]劉海元.我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發(fā)展情況及對當前主要問題的思考[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8.
[4]李衛(wèi)東,劉艷明,李溯等.校園足球發(fā)展的問題審視及優(yōu)化路徑[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9,42(05):19-22.
[5]彭召方,袁玲,國偉等我國校園足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新問題解讀[J].體育文化導刊,2017(07):19-22.
[6]田慧,王敏,亓順紅等.歐洲優(yōu)秀足球后備人才培養(yǎng)模式與啟示[J].體育科學,2020,40(06):16-22+48.
[7]喻和文,劉東鋒,謝松林.職業(yè)足球俱樂部培訓與校園足球合作探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9(02):22-27+14.
[8]王騰騰.鄭州市學校與社會足球倶樂部合作狀況的調查分析[D].河南大學,2020.
[9]侯大坤.新鄉(xiāng)市學校(小學)與青少年業(yè)余足球俱樂部合作狀況的研究[D].河南大學,2020.
[10]羅沖,龔波.新形勢下我國校園足球培訓體系的內涵、困境與出路[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9,52(04):80-85.
[11]李衛(wèi)東,張廷安,陸煜.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開展情況調查與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1,35(05):22-25+31.
[12]馬葉丹,徐亮,付全.校園足球訓練對兒童心理健康水平影響的實證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2,41(01):5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