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22年我國南方地區(qū)遭受了有氣象記錄歷史以來最嚴重的高溫干旱天氣,旱情的發(fā)展導致作物生長發(fā)育和經(jīng)濟林果生產受到嚴重影響。為此,湖南省柑橘產業(yè)技術體系柑橘栽培崗位專家團隊于2022年7—10月分別赴全省多地調研柑橘受災情況,指導各地采取有利措施積極抗旱,并對部分受災果實品質進行了測定分析。結果表明:高溫干旱對柑橘生長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樹葉萎焉、果實偏小且日灼嚴重、生長勢弱等方面;不同柑橘品種的抗旱能力有所差異,早熟溫州蜜柑受高溫干旱影響最大;越早熟、果實越大的柑橘品種受此次旱情影響越大,日灼率和樹體受損程度越高;內在品質方面,干旱主要影響柑橘果實的可溶性固形物和酸含量。根據(jù)調查結果從灌水與施水肥抗旱、土壤保濕降溫處理、修剪與疏果、枝干包扎與涂白、病蟲害防控5個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抗旱措施。
關鍵詞:高溫;干旱;柑橘;抗旱措施;湖南
中圖分類號:S6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60X(2023)03-0071-06
Abstract: In 2022, the southern region of China suffered the most severe hot and dry weather in the history of meteorological records. The development of drought had seriously affected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rops and the production of economic trees and fruits. For this reason, the expert team of the citrus cultivation post in the technical system of Hunan citrus industry, from July to October, investigated multi-site situation of citrus disasters, guiding local governments to fight drought efficiently, meanwhile measured and analyzed the quality of drought-stricken frui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 temperature and drought resulted in withered leaves, small fruits, serious sunburn, and weak growth potential of citrus. The drought-resistant ability of different citrus varieties differed; the early-maturing Satsuma mandarin suffered the biggest attack;" citrus varieties with earlier maturity and larger fruits were more affected by this drought, leading to higher sunburn rates and damage degrees of trees. As for internal quality, drought mainly affected soluble solids and acid contents of citrus fruits.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specific drought-resistant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from five aspects: irrigation and water manure application, soil moisture maintaining and cooling treatments, pruning and fruit thinning, branch dressing and whitening, and pest control.
Key words: high temperature; drought; citrus; measures for drought; hunan
2022年受厄爾尼諾現(xiàn)象影響,從6月開始我國南方地區(qū)出現(xiàn)高溫少雨天氣,尤其是7月以后中緯度暖高壓帶發(fā)展加強,出現(xiàn)強度最大也最持久的高溫干旱,2022年的高溫在強度、廣度和持久度上,都遠遠超出以往年份,區(qū)域性高溫事件綜合強度已達到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最強程度[1–2]。
持續(xù)的高溫干旱對農作物造成了嚴重影響[3]。以柑橘為例[4–7],掛果后若連續(xù)20 d降雨量≤10 mm,且日雨量≤5 mm,為輕度干旱;若連續(xù)30 d降水量≤25 mm,且日降水量≤10 mm,則嚴重影響柑橘產量;果實膨大期日平均氣溫≥30℃,日最高氣溫≥35℃,果面溫度≥45℃,會引起日灼,長期高溫還會導致果實膨大和轉色困難、異常落果、秋稍抽發(fā)受阻、葉片變黃及落葉、樹體枯萎甚至死樹現(xiàn)象。
2022年7—10月,課題組分別赴湘西的保靖、瀘溪、永順、張家界永定區(qū),湘北的常德石門、臨澧,湘中的漣源、長沙寧鄉(xiāng)、瀏陽,湘南的郴州宜章、永州零陵、道縣、江永、回龍圩等柑橘主產區(qū)調研高溫干旱受災及抗旱情況,綜合分析了高溫干旱極端天氣對柑橘產業(yè)造成的影響,提出了相關抗旱措施。
1 湖南柑橘產業(yè)現(xiàn)狀
柑橘是湖南省第一大水果,2020年湖南省柑橘種植面積為40萬hm2,占全省果園面積的73%,產量達627萬t,占全省水果產量的87%,面積和產量均位居全國第2位。湖南省柑橘種類豐富,對氣候條件要求差異較大[8]。近年來,湖南在原有柑橘適宜栽培區(qū)域的基礎上形成了“三帶兩基地”的優(yōu)勢產業(yè)布局,其中“三帶”是指南嶺山脈、雪峰山脈、武陵山脈等三大優(yōu)勢產業(yè)帶,即南嶺山脈湘西南鮮食臍橙和特色冰糖橙產業(yè)帶,部分產區(qū)為鮮食加工兼用型甜橙;雪峰山脈鮮食與加工溫州蜜柑產業(yè)帶;武陵山脈優(yōu)質寬皮柑橘和臍橙優(yōu)勢產業(yè)帶。“兩基地”指江永沙田柚、洪江市安江香柚2個柚類特色基地。目前,湖南省柑橘種植面枳仍以寬皮柑橘為主,占全省柑橘總面積的60%以上,溫州蜜柑、臍橙、椪柑、冰糖橙為湖南柑橘的四大主栽種類品種,超過全省柑橘面積的80%。隨著春香、金秋砂糖橘、愛媛28、甘平、明日見等雜柑品種的引進,湖南柑橘品種不斷豐富,但離市場需求仍有較大距離。寬皮柑橘面積偏大,橙、柚等優(yōu)質特色品種不多,寬皮橘中的特早熟和早熟溫州蜜柑占比偏少,柑橘上市期比例失調等是湖南柑橘產業(yè)發(fā)展面臨的主要問題[9]。
2 2022年湖南高溫干旱情況
2.1 湖南地理氣候
湖南省位于長江中游以南、南嶺山脈以北,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多山之省,以丘陵山地為主,土壤主要為紅、黃壤,東、南、西三面環(huán)山,地勢較高,北面為洞庭湖,地勢平坦;湖南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18℃,全省10℃以上有效積溫為4 900~5 800℃,無霜期270~310 d,年降水量1 200~1 700 mm。從我國果樹帶的劃分來看,湖南屬于亞熱帶常綠、落葉果樹混交帶。憑借獨特的氣候地理條件及小區(qū)氣候條件,湖南的栽培果樹品種與野生果樹資源十分豐富,適栽多種果樹。
2.2 氣 溫
湖南地區(qū)2022年夏季氣溫嚴重偏高,自7月8 日雨季結束,至7月31日,平均氣溫為30.4℃,比同期偏高1.8℃,35℃以上高溫日數(shù)達16.3 d;至8月14日,平均氣溫30.6℃,比同期偏高2℃,平均高溫日數(shù)28.4 d,較常年偏多13.4 d;至8月31日,全省高溫日數(shù)41.6 d,為1961年有完整氣象紀錄以來歷史同期最高,其中攸縣、祁陽、常寧、安仁、茶陵、永興、資興 7 個縣市高溫日數(shù)達51 d,62 個縣市區(qū)出現(xiàn) 40℃以上高溫天氣;至10月1日,全省大部分地區(qū)仍維持在35℃以上高溫天氣,其中出現(xiàn)37℃以上高溫天氣的縣市有47個,占比38.5%。2022年湖南地區(qū)持續(xù)性高溫長達3個月。
2.3 降 水
2022年湖南地區(qū)夏季降水嚴重偏少[10],從7月8日起,至7月31日,湖南平均降水46.2 mm,較常年(122.7 mm)偏少62.3%;至8月14日,全省平均降水55.9 mm,比同期(183.7 mm)偏少69.6%,70個縣市達到中旱以上等級,19個縣市區(qū)遭受重旱,慈利、新邵遭受特旱;至9月4日,108個縣市達到重旱以上等級,50縣市達到特旱等級;至10月4日,湖南氣象干旱達到階段性峰值,122個縣市區(qū)均達到重旱以上等級,其中113個縣市區(qū)達到特旱等級,且出現(xiàn)夏秋連續(xù)干旱現(xiàn)象。截至11月6日,76個縣市區(qū)連續(xù)重旱日數(shù)超過60 d,41個縣市區(qū)連續(xù)特旱日數(shù)超30 d,尤其是新邵縣經(jīng)歷了長達90 d的干旱天氣。
3 高溫干旱對湖南地區(qū)柑橘的影響
3.1 不同地理環(huán)境氣候下柑橘的受災情況
從調查區(qū)域看,湘北地區(qū)比湘南地區(qū)旱情更嚴重,果實受日灼影響更大,石門等光照強烈、缺水嚴重的地區(qū)蜜柑日灼率高達70%以上,許多果園出現(xiàn)了嚴重的落葉和死樹現(xiàn)象,損失慘重(圖1)。湘西保靖、瀘溪等地旱情也較重,在保靖比耳鎮(zhèn)臍橙老產區(qū)有60%~70%的果園出現(xiàn)樹葉枯萎的現(xiàn)象,大量果實停止生長,到8月中旬很多果實直徑才20~40 mm大小,比較嚴重的果實已發(fā)軟,難以恢復生長。湘南地區(qū)除少量廢棄果園外,大部分管理完善的果園果實日灼程度較輕,日灼果約占10%~20%。從土壤條件看,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的果園受日灼影響較輕,黏土壤土果園保濕能力強于砂土果園。從生態(tài)地理環(huán)境來看,南坡山地較北坡山地受干旱影響較重,光照好的平地較山地受日灼影響更大,擁有局地小氣候的區(qū)域受日灼和干旱影響較輕微,例如臨澧縣官亭水庫附近的臍橙受災程度比其他地區(qū)輕,山谷區(qū)域受山谷風和區(qū)域水分蒸發(fā)量的影響,日灼果現(xiàn)象較輕。
3.2 不同柑橘品種的受災程度
此次調研共調查了20余個柑橘品種,包括大分4號溫州蜜柑、興津、宮川、由良、南豐蜜橘、椪柑等寬皮橘類,紐荷爾臍橙、園豐臍橙、龍回紅早熟臍橙、血橙、冰糖橙等橙類,金秋砂糖橘、紅美人、沃柑、W默科特、永柑2號、永柑4號、春香、大雅柑、甘平、明日見、春見等雜柑類,菊花芯柚、沙田柚、矮晚柚等柚類品種,代代酸橙等藥用柑橘,道縣野橘、滑皮橘等野生資源。永州柑橘示范場中不同柑橘品種受干旱的影響程度見表1。調查發(fā)現(xiàn),早熟溫州蜜柑受高溫干旱影響最大,尤其是湘西湘北大多數(shù)地區(qū)蜜柑日灼率都達到了50%以上,特早熟蜜柑最嚴重。其次是橙類品種,湘西臍橙的日灼率為50%左右,果實嚴重偏小,但湘南地區(qū)臍橙整體受日灼影響較小。柚類品種受旱影響呈現(xiàn)地域性差異,張家界地區(qū)的菊花芯柚受旱嚴重,日灼率達到了30%~50%,許多樹體出現(xiàn)了落葉和枯萎現(xiàn)象;永州江永地區(qū)沙田柚日灼率約為10%,但對樹體有一定影響,干旱導致樹勢弱、果實偏小,果實可溶性固形物比往年高,但苦味比往年重。多數(shù)雜柑類品種日灼率不高,湘西湘北少量雜柑多采取設施栽培,因此日灼現(xiàn)象較輕。湘南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對干旱的適應性和自我調節(jié)能力較強,因此其露地栽培的雜柑日灼率也不高;永州沃柑日灼率為10%左右,紅美人為20%~30%,W默科特為10%左右。當?shù)胤N植戶反映,按以往經(jīng)驗,寒露至霜降以后的光照更易導致晚熟雜柑灼傷。湘中漣源地區(qū)金秋砂糖橘產區(qū)由于種植戶積極采取措施抗旱,其果實的日灼率約20%,但當?shù)氐拇岢仁芎祰乐兀?0%的樹體發(fā)生了葉片黃化萎縮現(xiàn)象,土層較薄區(qū)域20%~30%的樹體瀕臨死亡。道縣野橘、滑皮橘等野生資源、地方資源抗性較強,幾乎未受干旱影響。
綜合各地調查情況發(fā)現(xiàn),所有柑橘品種在此次旱災中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柑橘果實橫徑較以往整體偏小1.5~2.0 cm,各類樹體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縮和葉片黃化現(xiàn)象,但越早熟、果實越大的柑橘品種受此次旱情影響越大,日灼率和樹體受損程度越高。
3.3 不同培管措施應對柑橘干旱能力的效果
3.3.1 設施栽培應對柑橘旱情的效果 調查發(fā)現(xiàn),大棚設施栽培具有一定的抗旱效果,綜合比較,覆蓋遮陽網(wǎng)的大棚比覆膜大棚抗旱能力更強,連體大棚比小拱棚的抗旱效果更好。針對此次旱情,湖南各產區(qū)均在積極采取抗旱措施,傳統(tǒng)老果園多使用水管淋施、水帶或高噴系統(tǒng)抗旱,新建果園多采用水肥一體化滴灌或微噴灌系統(tǒng)灌溉抗旱。使用水肥一體化設施抗旱的果園損失率明顯低于未安裝水肥一體化系統(tǒng)的果園。對于不同抗旱設施而言,采用水肥一體化低噴灌系統(tǒng)的果園抗旱效果優(yōu)于單純使用滴灌系統(tǒng)的果園,許多地區(qū)滴灌系統(tǒng)在2022年嚴重旱情影響下由于流速過慢幾乎無抗旱作用;高噴灌系統(tǒng)的抗旱效果雖好,但其劣勢在于不能采用水肥一體化方式,水肥分開施用增加了人力成本。因此,水肥一體化的低噴灌系統(tǒng)抗旱效果最優(yōu),水流速可達到15~20 kg/min,不僅能有效抗旱,還能同時精準快速施用水肥。
3.3.2 不同培管方式應對柑橘旱情的效果 調查了柑橘修剪、土壤管理、生草栽培、抗旱措施、施肥措施等培管技術對柑橘樹體抗旱能力的影響,發(fā)現(xiàn)柑橘修剪樹形太開張的受干旱影響更嚴重,在長期干旱環(huán)境下,樹體應適當回縮,減輕干旱影響。在土壤管理方面,瀘溪椪柑園6—7月結合施壯果肥進行了翻地斷根的操作,其果樹比常規(guī)管理果園的果樹更耐旱,且深耕果園比淺耕果園的抗旱效果更好。生草栽培是目前備受推崇的果樹栽培技術之一,此次調查發(fā)現(xiàn),對于周邊水源充足、抗旱措施有力的柑橘園,生草栽培能增強樹體抗旱能力、降低熵值、減輕日灼,但對于抗旱條件有限、水源不足的果園,生草栽培并不能有效抵抗旱情,甚至會出現(xiàn)生草與樹體爭奪土壤水分導致樹體和果實受損程度更嚴重的情況。調查施肥培管方式時發(fā)現(xiàn),常用的施肥方式有溝施、灑施和水肥施用。對比樹體和果實的生長情況發(fā)現(xiàn),施用水肥的抗旱效果最好,有利于植物吸收和抵抗高溫干旱,撒施的肥料由于干旱缺水而難以被植株吸收,溝施的效果其次。調查湖南各地橘農的抗旱情況發(fā)現(xiàn),各地均采取了灌水等措施積極抗旱,且柑橘老產區(qū)農戶的抗旱意識更強,灌水已經(jīng)成為了一項標準化的柑橘栽培措施。水源條件好的地區(qū),果農基本能保持每天灌水,例如回龍圩果農通過打井取地下水,深度達200 m,最遠從3 km外的地區(qū)引入水源灌溉,保靖比耳、清水坪等地政府定點供水,橘農每天通宵灌水以搶救臍橙樹。安裝了水肥一體化的果園2022年抗旱壓力相對較輕,例如漣源吳某的金秋砂糖橘果園,2022年新裝水肥一體化系統(tǒng)后,抗旱基礎條件顯著改善,全園樹體正常生長,發(fā)秋稍情況遠優(yōu)于同地區(qū)的其他果園。
4 高溫干旱對柑橘生長影響程度的調查分析
4.1 高溫干旱對柑橘生長的影響
高溫干旱對樹體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樹葉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缺水萎焉現(xiàn)象,植株生長受阻,根系、果實、葉片生長發(fā)育緩慢或停滯等方面,干旱嚴重時會出現(xiàn)全樹枯萎、落葉、甚至枯死現(xiàn)象,秋梢推遲萌發(fā)或未萌發(fā)。對果實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果小、日灼、發(fā)軟、枯水和非正常落果等方面。除部分灌溉和大棚設施齊全精細培管的果園外,2022年湖南地區(qū)各柑橘品種的果實橫徑普遍較正常年份的小2 cm左右,產量預計減少30%以上。此次調查發(fā)現(xiàn),同等條件下,樹勢健壯中庸、光照均衡、新稍生長適度的樹體更耐旱,樹勢過強、葉片較豐茂的樹體由于蒸騰作用強而葉片枯萎現(xiàn)象更嚴重,樹勢較弱的耐旱能力弱。結果量太大、產量高的果園比低產果園耐旱能力弱,容易發(fā)生日灼、葉片萎蔫和樹體枯萎,可能的原因是高產樹體對水分的需求量更大。種植在山地背陰處的樹體鮮有日灼果,比例在5%以內,山地背陰處能有效遮陽防止日灼。從掛果部位看,內膛、有枝梢葉片遮蔭的果實日灼很少,比例在3%以內。從樹齡來看,小苗和老樹耐旱能力較弱,健壯樹耐旱能力更強。
4.2 高溫干旱對果實品質影響
調查發(fā)現(xiàn),長期高溫干旱導致蜜柑和部分雜柑品種出現(xiàn)提早成熟跡象,9月上旬紅美人、大雅柑等已經(jīng)開始著色。高溫干旱是否能脅迫柑橘提早成熟?這是一個值得后續(xù)精確研究的課題。在長沙寧鄉(xiāng)和永州江永地區(qū)的調查發(fā)現(xiàn),2022年三紅蜜柚和沙田柚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較往年有所提升,三紅蜜柚口感顯著優(yōu)于往年,但江永沙田柚苦味比往年重。在石門的調查發(fā)現(xiàn),2022年干旱后蜜橘果形由正常的扁球形緊縮成近似球形,果形指數(shù)顯著增大,味道偏酸。調查組于2022年9月8日分別對永州地區(qū)紅美人和蜜柑的正常果和日灼果進行果實外觀和內在品質的測定。從表2可以看出,紅美人日灼果在單果重、果皮厚度、縱橫徑比和出汁率等方面與正常果相比差異不大,這是因為日灼果在未成熟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果實受損,而測定時正常果尚未完全成熟,糖酸物質尚未完全形成,所以其酸含量顯著高于正常果和提早成熟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正常果高,但低于提早成熟果。從表3可以看出,2種蜜柑的正常果和日灼果之間皮厚均有顯著性差異,日灼易導致蜜柑果皮變厚;2種蜜柑的日灼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顯著高于正常果,因蜜柑為早熟品種、皮薄,高溫干旱促使糖酸提早形成,且日灼果枯水可導致糖酸占比高,因而日灼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更高,但因日灼果易枯水,所以其出汁率顯著低于正常果。
5 橘園抗旱減災的具體措施
5.1 灌水與施水肥抗旱
5.1.1 挖穴灌水 穴灌分普通穴灌和埋草穴灌。與地面直接澆灌相比,穴灌的水分利用率可提高3~5倍,是一種節(jié)水、省力、高效的灌溉方式。水源充足的果園,穴灌的同時對樹冠淋透至葉片滴水,通過補水、降溫改善橘園小氣候狀況,促使樹體葉片和果實恢復正常生長。普通穴灌是在樹冠滴水線下挖 3~5個寬、深20~35 cm的穴,每穴灌水 10~15 kg,待水滲入土壤后,再將土壤回填到穴內,同時鏟草覆蓋在穴面上,減少水分蒸發(fā)。下次繼續(xù)在原穴位灌水,每2~4 d灌水1次。埋草溝灌或穴灌是在樹冠滴水線附近挖 3~5 個寬、深30~40 cm的穴或樹盤兩邊各挖1條溝,穴或溝內用5~10 kg雜草或稻草混入少量表土壓實回填,干旱時每次往穴內灌水10~20 kg,每2~4 d灌水1次。
5.1.2 補充稀薄水肥 若干旱期正好遇上柑橘果實膨大期,適當補充稀薄水肥既能抗旱又能增強果實營養(yǎng)吸收。水肥可用固定設施噴灌、滴灌或使用移動施肥槍將水肥注入樹盤。7月下旬、8月上中旬各施一次,每株樹沿滴水線6~8個點施水肥。發(fā)酵水肥施用量為速溶K2SO4復合肥10 kg/667m2+海藻魚蛋白液體肥10 kg/667m2+發(fā)酵枯餅水2 000 kg/667m2(枯餅水肥制作為50 kg/667m2菜籽枯餅+3 kg/667m2紅糖+300 kg/667m2水,蓋膜封閉發(fā)酵1~2個月,發(fā)酵液對水4 000 kg/667m2稀釋攪拌均勻)。施水肥須避開高溫時間段,建議上午10:00前、下午5:00后進行,以免引起落葉、落果。容易裂果的柑橘品種,高溫干旱期要均勻灌水,保證土壤有一定的濕潤度,在大雨來臨前1~2 d最好灌一次透水,可減少裂果。水源不充足的情況下不宜直接往地面澆水,干旱后澆在地面的水很難滲入到5 cm以下土層,且很容易蒸發(fā),水分利用率低。
5.2 土壤保濕降溫處理
采取地面覆蓋的方式對土壤進行保濕降溫。一是干旱來臨前對樹蔸周圍進行培土,特別是根系外露的樹盤一定要培土保濕,土層厚度在10 cm左右。二是結合除草鋤松表土,降低土壤水分流失。三是樹盤覆蓋,用玉米秸稈、雜草、稻草、稻谷殼、鋸末屑等覆蓋樹盤,避免樹盤被太陽直射,覆蓋厚度為10~20 cm,覆蓋范圍大概是距樹干5 cm至樹冠滴水線外50 cm左右處。
5.3 修剪與疏果
5.3.1 疏剪新梢 干旱嚴重且缺乏灌溉條件的果園,如果未成熟的新梢較多,應及時剪除或疏剪部分未成熟的新梢,同時剪除被曬傷枝葉,可有效減少樹體水分損失,增強抗旱能力。
5.3.2 疏 果 疏除過多果實,特別是樹冠頂部易日灼果實、密集果、小果、病蟲果、裂果、畸形果、無葉果等。
5.4 枝干包扎與涂白
受陽光直射的主干和大枝要用稻草或報紙等包扎,或噴涂石灰漿等,特別是高接換種樹一定要防止日灼曝皮。
5.5 樹冠遮蔭、抑蒸保水
有條件的果園或小樹苗,可用遮陽網(wǎng)進行樹冠遮蔭。葉面噴施1%左右的石灰水,可增強反光,降低葉面和果面溫度,減少水分蒸騰;還可結合噴灑抑蒸劑,1 kg抑蒸劑對水100~150 kg,攪勻后均勻噴施樹冠。但要注意,只能在早晨或傍晚葉面溫度低時噴施。
5.6 病蟲害防控
高溫干旱容易引起銹壁虱等蟲害的大發(fā)生,根據(jù)各地病蟲害的發(fā)生情況,采取物理、生物與化學防治。在高溫干旱期,葉面施肥、用藥要特別注意藥劑的種類、使用量、使用濃度及用藥時間,可在上午10:00前或下午5:00后氣溫低時噴霧,特別是忌噴石硫合劑、油乳劑類的農藥,以免灼傷果皮,防止出現(xiàn)肥害、藥害。
6 小 結
2022年這場曠日持久的最強高溫旱情是一次全球性的極端氣候事件,是一系列異常氣候因子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氣候因子的異常表現(xiàn),最終都與全球變暖有關,這場高溫過后,全球變暖進入全新階段。未來更多更強烈的氣候因子碰到一起的概率還會增加,對農作物而言,更旱、更澇、更極端、更激烈的影響很有可能會形成常態(tài)化。在柑橘栽培過程中,植株應對高溫脅迫機理的研究應逐漸深入[11–13],相關的抗災減災技術也應抓緊研究[14–15],以打破傳統(tǒng)栽培模式的束縛,提升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灌溉、防凍等基礎設施也將成為柑橘園建園的基本配置。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對水果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柑橘栽培也應順應市場要求,加強果實品質改良方面的技術研究[16-17]。湖南地區(qū)的傳統(tǒng)柑橘園大多數(shù)為老果園,種植技術落后,產量偏低,品質欠佳,是制約湖南柑橘產業(yè)發(fā)展的瓶頸問題。因此,必須打破傳統(tǒng)思路,通過標準化建園、精細化管理等手段,完善基礎配套設施,推行水肥藥一體化、營養(yǎng)診斷與精準施肥以及機械化生產等先進栽培技術,提高湖南柑橘的市場競爭力,推動全省柑橘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孫 博,王會軍,黃艷艷,等. 2022年夏季中國高溫干旱氣候特征及成因探討[J/OL]. 大氣科學學報,2022:1-9[2022-10-18]. https://mp.weixin.qq.com/s/6_1H3jmRYH7O4CiRV4FwLQ.
[2] 夏 軍,陳 進,佘敦先. 2022年長江流域極端干旱事件及其影響與對策[J]. 水利學報,2022,53(10):1143-1153.
[3] 裴桂泉. 簡述溫度變化對北方農作物生產的影響[J]. 種子科技,2021,39(14):131-132.
[4] 廖貴新,張卜芬,郭春艷,等. 2019年宜都市高溫干旱天氣對柑
橘主要病蟲害的影響及防控對策[J]. 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20(7):132-133.
[5] 謝合平,王文雁,張 月,等. 2016年夷陵區(qū)柑橘旱災調查分析及對策[J]. 基層農技推廣,2017,5(10):96-98.
[6] 韋秋鳳. 淺析干旱天氣對廣西柑橘生產的影響及對策措施[J]. 南方園藝,2019,30(3):27-29.
[7] 樊衛(wèi)國,李慶宏,吳素芳. 長期干旱環(huán)境對柑橘生長及養(yǎng)分吸收和相關生理的影響[J]. 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2012,20(11):1484-1493.
[8] 湖南省統(tǒng)計局. 湖南統(tǒng)計年鑒 2021[M]. 北京: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21.
[9] 黃友洪. 湖南省柑橘產業(yè)發(fā)展研究[D]. 長沙:湖南農業(yè)大學,2013.
[10] 鄒旭愷,高 榮,陳鮮艷,等. 2022年長江流域夏伏旱監(jiān)測評估[J]. 中國防汛抗旱,2022,32(10):12-16.
[11] 周 鐵,潘 斌,李菲菲,等. 膨大期干旱對溫州蜜柑品質形成的影響及復水后樹體水分吸收轉運規(guī)律[J]. 園藝學報,2022,49(1):11-22.
[12] 王利軍,李家承,劉允芬,等. 高溫干旱脅迫下水楊酸和鈣對柑橘光合作用和葉綠素熒光的影響[J]. 中國農學通報,2003,19(6):185-189.
[13] 潘 斌. 干旱脅迫對溫州蜜柑水分吸收分配及果實品質形成的影響[D]. 長沙:湖南農業(yè)大學,2019.
[14] 楊義伶,黃春輝,辜青青,等. 不同抗旱性柑橘砧木相關生理指標及基因表達差異分析[J]. 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2012,34(6):1118-1123,1162.
[15] 郭漢菊,陳于權,黃先彪,等. 高溫干旱氣候條件下植物調節(jié)劑在柑橘上的應用[J]. 湖北植保,2014(6):24-26.
[16] 普玉萍,張 勇,段建保. 柑橘高品質栽培技術[J]. 云南農業(yè),2013(10):23-24.
[17] 陳貴虎. 高品質柑橘品種紅美人的主要性狀及豐產栽培要點[J]. 果農之友,2020(8):4-5.
(責任編輯:肖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