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是最讓人焦慮的。
芯子一夜一夜地等,直到零點后。該做的事情都做了,現(xiàn)在,她只能在深夜里,一遍遍刷新郵箱。
她還記得1月22日的那個零點。春晚倒計時結束,鐘聲敲響,全中國人都沉浸在迎接新年的快樂中。芯子對著沒有一點動靜的電子郵箱,痛哭起來。
那是香港理工大學發(fā)首批錄取offer的日子?!袄砉ひ恢笔沁@樣,喜歡在零點發(fā)offer,我們管它叫‘零點浪漫’?!毙咀诱f,這樣的浪漫,自己沒等到。
芯子畢業(yè)于內地一所雙非師范類院校。在這個時代,“雙非”很可能意味著更少的就業(yè)機會,更低的薪水。于是,她開始考研,連考兩年,終于上岸。一想到自己努力這么久,還是留在本校,依然是雙非,她就高興不起來。
不如,換條路?
在以前,內地畢業(yè)生最主要的選擇方向無外乎幾種:考研、考公/編、就業(yè)。芯子決定從那些傳統(tǒng)的、條件反射般的人生節(jié)奏里跳出來。她選擇了留學。
從一開始,芯子就知道申請留學同樣不易,但到最后才知道仍低估了競爭的難度。
全球化智庫(CCG)副主任鄭金連表示,伴隨著內地疫情管控措施結束,積攢下來的留學需求將在今、明兩年持續(xù)釋放,競爭短期內將走向白熱化;同時,就業(yè)情況不樂觀,不少人將留學作為緩沖。而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國際學生生源國,留學國家和地區(qū)也會考慮加大其他區(qū)域的招生比例,實現(xiàn)生源國多元化。這意味著,一邊是留學意愿在井噴,一邊是部分國家和地區(qū)的留學機會卻在減少。中國的留學市場從沒像今年這么卷過。
“想發(fā)瘋”
首批錄取榜上無名,抹干眼淚的芯子,覺得這不是好兆頭。
因為一個月后的2月21日,內地高校的考研成績開始放榜,這意味著,將有更多人卷入留學申請的賽道?!半S著候選人的名單越來越長,留下的位置只會越來越少?,F(xiàn)在的留學圈,如果港校內卷程度是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芯子重點瞄準了三所港校,分別是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按照她所在專業(yè)的錄取難度,中介曾建議她用香港浸會大學保底,沖刺其余兩所。結果,申請發(fā)出去不久,最先收到拒信的竟是這所保底院校。
過去三年,芯子目標院校的世界排名向前走了幾十位。以QS世界大學排名為例,香港理工大學從第91名躍升至第65名,香港浸會大學則從第340名升至第281名,香港城市大學穩(wěn)定在第52、53名之間。
“現(xiàn)在,大家都會比較在意大學綜合排名,往排名靠前的學校擠。”芯子會查閱“QS世界大學排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等各類高校排名榜單,這些會直接影響未來回內地擇業(yè)和落戶。
芯子加入了一個香港理工大學申請群,985、211院校的學生頻繁出沒,進群的人不斷增多。大家會在Excel表上登記院校、均分、語言成績和實習經(jīng)歷,一切信息一目了然。每天快到零點,群里會躁動一陣子,收到offer的人在線上報喜,但大多時候都是寂靜和哀嚎。隨著候選人越來越多,沒有消息就意味著拒絕。有人吐槽道:“精神狀態(tài)挺好的,除了想發(fā)瘋,想一拳打死這世界?!?/p>
競爭者一批一批陸續(xù)進場,競爭進入白熱化。就在芯子絕望地等待奇跡時,Nova也在今年3月入場了。她就是芯子擔心的那批人。
Nova本科畢業(yè)于內地一所211師范院校,擁有日語和傳媒雙學位,跨考武漢大學新傳碩士。但競爭太激烈,“二戰(zhàn)”無果,她身心俱疲,決定換個賽道——留學,目的地也是中國香港。
距離開學還剩4個月,Nova一邊考雅思,一邊給學校郵箱發(fā)“表白信”——圈內管它叫“l(fā)ove"letter”。
“學校就像一個idol(偶像)一樣,它就在那里?!鼻拜厒兘蘊ova,“要先自報家門,告訴校方,為了接近它,最近在雅思、實習方面又做了哪些精進,看了什么書,對申請的專業(yè)和學科有哪些新的感悟?!?/p>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會瞄準中國香港。在考量了港校的內卷程度后,來自內地211大學的齊然把目標鎖定英國,她學商科,那里院校更多,申請通道沒有香港擠,費用又比美國和澳洲便宜?!叭绻侨ツ辏疫€能申請到排名更靠前的學校,今年只能沖一把?!?/p>
齊然也是被考研傷到的人。她一直考,考了三年?!拔铱傇谙耄褪且活^豬,三年也能考出來了吧,怎么我吭哧吭哧快把身體熬干了,還是考不上?”考研的日子,在她心里留下了一些傷,還有實習經(jīng)歷的缺口。
對于出國或出境,她不敢太抱期望。申請了五所QS世界排名在第60名至第100名之間的院校,這是一個保守的選擇。如果時間倒退兩三年,她可以在排名前50的學校中,選擇一個泛商科的專業(yè)。現(xiàn)在,她的預期是:能走就行。
距離開學還有不到半年,她進入極速沖刺狀態(tài):一邊考雅思,一邊四處聯(lián)系老師寫推薦信?!坝械睦蠋熀芩斓卮饝?,有的老師臨到簽字又反悔。”齊然經(jīng)歷了漫長的拉鋸,才備好了所有申請材料。好在結果不差,她被伯明翰大學、謝菲爾德大學和諾丁漢大學錄取,并在提交雅思成績后,決定去伯明翰大學讀經(jīng)濟學專業(yè)。
史上最“卷”一年
雖然并不認識芯子,但Nova與她確實存在著競爭。由于準備倉促,她沒有雅思成績,按照院校官網(wǎng)要求,目前Nova能申請的只有香港城市大學。
芯子與Nova相比,學術背景不算出挑:內地雙非師范類院校、均分80+。雖然她有四段實習,但自覺在同批競爭者里,是“最次的”。芯子說,諸如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頂級港校,自己已不指望。她聽說,幾年前自己學校有88分申請到香港中文大學的,現(xiàn)在這個分數(shù)已經(jīng)不夠看了。
Nova也很焦慮,她在社交媒體上觀察一起申請的同學們,本科成績普遍在85分以上。有一個中國傳媒大學的學生,均分超90分,為留學放棄了保研,結果至今沒被錄取。進入5月,又得知本科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的同學,剛收到offer。Nova的心一點點涼下來,“我的天,這輩子也排不到我了”。
在煎熬中,大家會在線上找“戰(zhàn)友”,這樣不那么孤單。社交媒體上出現(xiàn)大批“求雨”的人,“offer雨,給我下!”有人制作了表情包,春聯(lián)上的“?!弊直粨Q成“offer”,倒過來,意思是“offer到了”,評論區(qū)變成許愿池,“咱就是說,把這個offer拿捏得死死的!”
Nova說,這叫“賽博祈禱”,反正所有的辦法都用上了。
“這是申請最卷的一年,但目測是未來五年最寬松的一年?!庇辛魧W中介老師作出預測。
身處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畢業(yè)生浪潮,沒人能獨善其身。從教育部公布的數(shù)據(jù)來看,2022年考研人數(shù)為457萬人,創(chuàng)下了歷史紀錄。中國內地碩士研究生錄取率不到三成,失敗者眾。而海外院校并沒有呈現(xiàn)出明顯擴招的趨勢,不少高校還提高了招錄門檻。
“考研難,留學申請人數(shù)又增長了一大批?!币晃粏⒌铝魧W機構的老師承認,留學申請難度刷新歷史。除了港校,在她經(jīng)手的案例中,綜合排名前80的英國院校均分要求水漲船高。“985院校學生均分平均提升了1~2分,211院校均分漲幅更大,很多雙非院校被直接排除在清單外?!?/p>
做決定要快。一位申請人去年以均分81分申請到了世界排名60名左右的學校,他希望延期入學。今年,他的考研成績依然不理想,但那所學校要求他重新申請,原因是對方的成績要求已經(jīng)漲到85分以上。
看到申請難度,嚴陣以待的還有留學中介。由于分數(shù)已成定局,他們希望申請人能從實習、科研方面突出個人優(yōu)勢,增加勝算。一位中國內地大型留學機構的老師分享了一則案例,有學生申請美國的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他的GPA在3.2左右,最終因五段實習經(jīng)歷脫穎而出。
競爭的維度越來越多樣,中介機構也隨行就市,開發(fā)出更多服務。一家中介表示,該機構已經(jīng)牽線海外高校,請教授帶領學生做科研、發(fā)論文,2~3個月可發(fā)表。
從決定申請港校之后,芯子也開始了連軸轉地“武裝”自己:實習、考教師證,加入項目組做論文,坐車去各個城市考雅思。境外高校從來不會只看成績,很多“軟背景”也能起到關鍵作用。那段時間,芯子與男友的戀情慘烈收場,她只敢在夜里崩潰,天一亮,就又頂著一雙腫眼,繼續(xù)向前推進申請準備進度。
浪潮的盡頭
就在5月末的一個夜里,來自香港理工大學的“零點浪漫”降落在芯子的郵箱。為了這封錄取通知書,她準備了一年多,個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又是零點,當時我整個人都非常激動?!毙咀宇櫜簧洗┬庵_跑去把父親喊醒。
“我不敢睡,怕醒了以后,這一切都是一個夢?!比昼姾?,芯子發(fā)了一個朋友圈,“零點浪漫我也有了。”
芯子從過去的狼狽中爬出來,短暫透了口氣,又開始規(guī)劃下一段路。經(jīng)歷了一年的嘗試,她開始認真思考,未來要做什么。如同很多學生一樣,她過去的人生,也是被慣性推著往前走,考試、升學、考試、畢業(yè)、考研……
“以前都在考試,總想拖到讀研之后再想。”芯子說,準備留學這一年,雖然很卷,壓力也很大,卻也在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斑@一年,我跟天南海北的人交流,做訪談、看文獻。我喜歡我的專業(yè),我想做老師,一直學下去。”她打算從入學起開始準備申博的事情。
“一路卷到大,我一直都在一種無形的壓力下?!鄙磉叺娜瞬皇亲x研就是出國或出境,有時候Nova想起畢業(yè)就回鄉(xiāng)或者考公的同學,從高考結束似乎就想好了自己的出路,他們邏輯自洽,她覺得這樣挺好的。
她想起自己的一些同學,目標明確,從入學時就為出國刷績點、刷實習。進入大三之后,有些同學消失在課堂上,老師還表達過不滿。Nova理解這些老師,但她也吐槽道:“他們一門心思做研究,不知道外面已經(jīng)天翻地覆了。”
Nova能感受到,這些年,留學好像變了:在久遠的故事里,那似乎是另一種人生,理想、浪漫,無限可能。如今,這段經(jīng)歷以文憑的方式變成通貨。有學姐去到排名不錯的學校,回到中國內地進了體制,過上了穩(wěn)定的生活。
齊然也在思考這條路。她覺得自己未來大概率進入體制內。齊然甚至想好了具體的執(zhí)行步驟,“回來先考定向選調,國考、省考、事業(yè)編和銀行,然后找一份差不多的工作先干著,再慢慢往體制里考”。
“21世紀初,歸國的海歸的確相對稀缺,基本是科教文衛(wèi)領域的精英群體?!编嵔疬B回顧歷年留學數(shù)據(jù),2000年當年出國留學人員只有3.9萬人,這個數(shù)字在2019年已經(jīng)變成了70.35萬人。2009年是一個坎,那年留學回國首次超過10萬人。自那以后的十年,一個大進大出的時代逐漸開啟。
“現(xiàn)在我們也在思考,如何在這樣的競爭環(huán)境里自處?”鄭金連說,“在時代浪潮下,我們總是說到‘卷’,用這個概念指代競爭激烈。大家很疲倦,像是被推著往前走,但任何時代都會卷。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貴在能向內求索,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p>
不過,經(jīng)歷過“二戰(zhàn)”考研失敗、留學無果之后,Nova對如何選擇自己的未來態(tài)度變得平和。
她不再像小時候那樣抵觸考公、考編,畢竟在糟糕的就業(yè)環(huán)境下,那是個不錯的出路。在過去的幾個月里,Nova以從未有過的強度在忙碌著。
她要準備雅思考試,還要聽課,備考事業(yè)編。這已經(jīng)成為很多年輕人的常態(tài),現(xiàn)實的確很內卷,然而選擇也更多元。人生終究有了不同的路徑,現(xiàn)在,Nova就站在岔路口上。
“以前我做什么事總問意義?!盢ova說,現(xiàn)在自己更珍惜自由做選擇的機會。無論最終選擇什么,是繼續(xù)留學,還是事業(yè)編,都能讓自己的人生有更多體驗?!暗医K究還是要讀書的?!?/p>
下期雜志,我們將關注那些去非洲、北歐等小眾國家讀書的中國留學生。留學小眾國家,他們到底圖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