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市美里湖第一小學北倚黃河,學校景觀、長廊、墻畫均體現(xiàn)著黃河元素,從?;铡⑿8璧叫@景致、課堂教學、主題活動和社會實踐,處處彰顯著黃河文化的魅力。師生努力在思考、實踐、創(chuàng)造中講述黃河故事、弘揚黃河精神、傳承中華文化。
學?;凇盀閷W生幸福人生奠基”辦學理念,依據地理優(yōu)勢,圍繞“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xié)同育人”六大育人途徑,分學段構建了循序漸進、縱橫交錯的“基于幸福理念下的黃河文化育人體系”。讓學生基于文化的視角認識家鄉(xiāng),成為具有勤學好問、開放包容、守正創(chuàng)新、開拓進取優(yōu)秀品質的新時代“黃河好少年”。
學?;诖蟮掠^,將黃河文化與德育有機融合,尋找兩者有機結合的切入點,拓寬德育的廣度,挖掘德育的深度,提煉出“合作向上,和諧共生”的文化核心,以學生為本,回歸自然,關注個性、生命和智慧。
黃河文化引領,凝心聚力。學校成立黃河文化研究中心,構建一支有溫度、有梯度、團結奮進、銳意進取的育人團隊。骨干班主任、骨干教師帶頭引領,成立黃河文化課題組,力求以“燈塔效應”促進普通教師成長,以點帶面,力求“延伸效應”帶動全員進步,促進育人體系的全面完善與實施。
黃河文化課程,全員育人。一是主題課程,學生通過線上“云”課堂和線下少先隊課,學習學校編制的黃河文化校本讀物,探尋黃河流域孕育的傳統(tǒng)文化,解讀黃河精神譜系的基因密碼。二是學科課程,在學科教學中融入黃河知識和黃河文化。如數(shù)學課上計算黃河大橋的長度,語文課上學習黃河經典詩詞,科學課上做黃河水土流失的實驗,道法課上講述黃河故事,等等。
黃河文化熏陶,啟智潤心。學校積極營造文化育人環(huán)境,凝聚和激勵發(fā)展活力。一是“一歌一書一代言”,營造黃河特色“軟文化”。音樂組創(chuàng)作了《黃河好少年》校歌,美術組設計了黃河少年形象代言人“美美”和“禮禮”,德育團隊自編了《黃河文化序列化校本讀物》,德育處建立了“黃河少年多元評價體系”。二是“一景兩梯六陣地”,打造黃河特色“硬文化”。一景即黃河文化主題浮雕;兩梯即主樓梯和側樓梯,主樓梯分層呈現(xiàn)黃河流域地理知識、民族搖籃內涵、千秋治河故事、生態(tài)體系等,側樓梯則以時間為節(jié)點,講述黃河大事記與人文故事;六陣地即一至六年級按照十二個黃河文化主題,打造鄉(xiāng)情教育、愛國教育、理想信念、傳統(tǒng)文化等師生互動展示空間。
黃河文化芳華,逐夢時代。學校大力弘揚黃河文化、傳承黃河精神,組建黃河舞臺劇、烙畫、腰鼓等十多個社團,舉辦黃河文化博覽會、黃河少年藝術節(jié)、健體節(jié)等活動,推動形成學習型校園、人本化學校,養(yǎng)成研究型教師、創(chuàng)造型學生。學校積極探尋家門口的鄉(xiāng)土資源,積極開發(fā)《黃河文化研學課程》,用腳丈量家鄉(xiāng)的土地、用眼欣賞家鄉(xiāng)的風景、用心感悟家鄉(xiāng)的變化。
黃河文化衍生,別具匠心。“文創(chuàng)熱”表現(xiàn)著年輕一代的生命活力,學校從學生審美習慣和視覺文化出發(fā),師生攜手依托黃河文化資源,開發(fā)潮玩文創(chuàng),比如“沿黃九省之旅”大富翁游戲棋、“黃河紅色精神”手機殼、“百年輝煌”海報、“濟南印象·話解放”書簽、“濟南印象·話新貌”手提袋等,黃河少年們用巧手體現(xiàn)對黃河文化的傳承和幸福生活的感悟。
黃河文化是實現(xiàn)幸福教育的載體,圍繞這個中心計劃,學校在各方面工作中,總結、反思、改進,進一步完善黃河文化育人體系,讓莘莘學子在內涵發(fā)展、個性突出、特色鮮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上幸福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