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運用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和比較方法,首次專門對湘版曾國藩圖書出版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趨勢進行較為系統(tǒng)、深入的考察。改革開放至今45年,湘版曾國藩圖書的作者多元化,絕大多數(shù)是湖南籍,所出圖書主要是資料性文集和通俗性解讀讀物。湖南是僅次于北京的中國曾國藩圖書出版中心,岳麓書社是全國曾國藩圖書出版的首要出版機構(gòu),唐浩明是曾國藩圖書的品牌編輯、核心作者和曾國藩研究的開創(chuàng)學者。湖南乃至全國出版界應當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前所未有地重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機遇,精益求精地做好曾國藩圖書的編輯出版工作,應著力強化選題與內(nèi)容的創(chuàng)新性和文化品位,理性區(qū)分曾國藩言行中的精華與糟粕,杜絕良莠不分的現(xiàn)象。
【關(guān)鍵詞】曾國藩圖書湖南出版曾國藩岳麓書社唐浩明
曾國藩圖書出版是湖南圖書出版的一個縮影,湘版曾國藩圖書出版又是觀察中國曾國藩圖書出版的一扇最明亮的窗口。受政治環(huán)境與意識形態(tài)的制約,1978年之前,中國大陸出版的曾國藩圖書寥若晨星,湖南更是一片空白。改革開放后,曾國藩圖書恢復出版,湖南雖未搶得先機,但后來居上,成為僅次于北京的中國曾國藩圖書出版中心。那么,湘版曾國藩圖書出版究竟有何特點?目前取得了哪些成就?又怎樣推進其進一步發(fā)展繁榮?目前發(fā)表的有著較大關(guān)聯(lián)度的成果主要有3種:一是《120年來曾國藩研究著作和資料出版述評》,二是《曾國藩研究著作述要》,三是筆者指導的碩士學位論文《改革開放以來曾國藩圖書出版熱研究》。但它們都不是專門研究湘版曾國藩圖書出版的成果。本文首次對湘版曾國藩圖書出版進行較為系統(tǒng)、深入的探討,剖析改革開放以來湘版曾國藩圖書出版的特點,揭示其已經(jīng)取得的成就,并提出繼續(xù)發(fā)力的舉措。
一、湘版曾國藩圖書的界定與溯源
(一)“湘版曾國藩圖書”的含義
首先看看“曾國藩圖書”的含義。它是指由曾國藩本人編撰,或者由他人編撰的直接關(guān)于曾國藩的圖書,包括兩大部分:一是曾國藩自己撰述、編訂的圖書,二是他人撰寫、編纂的專門介紹、研究曾國藩的圖書。前者的書名中不一定含有“曾國藩”(如《經(jīng)史百家雜鈔》),而后者的書名中都含有“曾國藩”(如《曾國藩思想簡論》)。這是狹義的“曾國藩圖書”。廣義的“曾國藩圖書”,則還包括由他人編撰的有關(guān)曾國藩,但書名中沒有“曾國藩”的圖書,如《曾國荃集》《三河之役——致李續(xù)賓兄弟函札》《湘軍為什么這么牛》《何道州金陵雜述》等??紤]到統(tǒng)計的確定性與研究的可行性,本文所論“曾國藩圖書”僅限狹義。另外,本文所談“曾國藩圖書”僅指由出版社正式出版的圖書,而有關(guān)曾國藩的內(nèi)部資料和非圖書載體的出版物均不在本文統(tǒng)計、討論的范圍。
“湘版曾國藩圖書”,是指由湖南的出版社出版的曾國藩圖書。湖南的出版社包括兩個部分:主體部分是直屬于湖南省出版行政管理機關(guān)的出版社,包括湖南人民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岳麓書社、湖南文藝出版社與湖南電子音像出版社;另一部分是不直屬于湖南省出版行政管理機關(guān)但地處湖南的出版社,包括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湘潭大學出版社、湖南大學出版社、中南大學出版社(其前身先后為中南礦冶學院出版社、中南工業(yè)大學出版社)、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湖南地圖出版社。這些出版社出版的曾國藩圖書統(tǒng)稱“湘版曾國藩圖書”。此外,地處北京的民主與建設(shè)出版社于2013年由中南出版?zhèn)髅郊瘓F收購,故其2013年以后出版的4種曾國藩圖書也應視為湘版曾國藩圖書。
(二)湘版曾國藩圖書的書目來源及其統(tǒng)計方式
書目來源有六種途徑:一是中國國家數(shù)字圖書館,從中可以找到湖南、其他各省(市、區(qū))乃至全國每一家出版社出版的曾國藩圖書的基本信息;二是孔夫子舊書網(wǎng),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就可以通過該圖書交易平臺檢索到非常齊全的圖書信息;三是《湘版書目40年(1951—1990)》,該書目收集了1951年(湖南和平解放后第一家國有出版社——湖南通俗讀物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1月)至1990年湖南出版的本版圖書書目,其中收錄狹義湘版曾國藩圖書21種;四是相關(guān)研究論著,主要是上文提及的3種;五是到岳麓書社的歲時紀書店現(xiàn)場查找,該社提供的征訂目錄也登載了曾國藩圖書目錄;六是筆者購買、收藏的一些曾國藩圖書。
統(tǒng)計種數(shù)的方式:第一,套書計1種,如小說《曾國藩》(上、中、下)計1種,但出版時間若有先后,則逐一計數(shù);第二,系列書、叢書的各書分別統(tǒng)計,但其中的套書只計1種,如《曾國藩全集》初版30冊,其中家書2冊,書信10冊,日記3冊,奏稿12冊,各部分都只計1種,但各部分的各冊若出版時間不一,則分別計數(shù),如書信部分的第一冊出版于1990年,第二冊出版于1991年,第三、四、五冊出版于1992年,第六冊出版于1993年,第七、八、九、十冊出版于1994年,同年出版的各冊只計1種,合計5種;第三,再版、新版另行統(tǒng)計。同一書如果由同一家出版社用新書號再版,或者由另一家出版社出版新版,則都分別計數(shù),《曾國藩家書》即如此。
(三)湖南以及全國出版曾國藩圖書溯源
在晚清和民國時期,曾國藩圖書在全國大量出版,湖南省和湖南人的成績斐然。1876年,長沙傳忠書局印行《曾文正公全集》,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版且較為齊全的曾氏全集。同年,《曾文正公年譜》附于該全集中刊行,該年譜是最早而又全面系統(tǒng)的曾國藩年譜。1879年,傳忠書局刊刻《曾文正公家書》(10卷)、《曾文正公家訓》(2卷),這是最早出版的曾氏家書家訓。1915年,湖南人蔡鍔選輯的《曾胡治兵語錄》由云南陸軍講武學堂石印,這是曾氏語錄書中最早出版,也是流傳最廣、影響最為深遠的一種。
從現(xiàn)有資料來看,新中國成立至改革開放啟動的1978年,中國大陸出版的曾國藩圖書只有5種。其中,研究性著作3種:一是歷史學家范文瀾的《漢奸劊子手曾國藩的一生》(最早發(fā)表于1944年),二是《從孔丘到曾國藩》(陜西人民出版社1975年1月),三是《尊孔派和賣國賊——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人民出版社1976年10月)。這3本小書都以當時的政治標準全盤否定曾國藩,實為政治批判和影射史學讀物。另2種是資料性著作:一是《曾國藩未刊信稿》(中華書局1959年9月);二是《捻軍史料叢刊(第三集)》(商務印書館1958年6月),書中收錄了曾國藩有關(guān)捻軍的書牘192篇,這屬于廣義曾國藩圖書。準確地說,新中國成立后30年間中國大陸出版的曾國藩圖只有4.5種。其間,在曾國藩的家鄉(xiāng)湖南,曾國藩圖書未見出版。
“文革”結(jié)束后的數(shù)年間,湖南出版界仍無動靜,有兩家外省的出版社搶先出版了曾國藩圖書:第一本是山東人民出版社1979年10月出版的《曾國藩》(一青編著),第二本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出版的《曾國藩》(卞哲著)。據(jù)《湘版書目40年(1951—1990)》可知,1951年1月以來,湖南出版的第一本狹義曾國藩圖書是《曾國藩及其幕府人物》,于1985年9月由岳麓書社出版,這是改革開放后國內(nèi)出版的第三本狹義曾國藩圖書;湖南出版的第一本廣義曾國藩圖書是曾紀澤撰寫的《使西日記(外一種)》(屬于《走向世界叢書》),于1981年1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梢姡c全國一樣,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南重啟曾國藩圖書出版是在改革開放以后。
二、改革開放以來湘版曾國藩圖書出版的特點
下面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為基礎(chǔ),從不同角度揭示改革開放以來(實為1985年9月以來)湘版曾國藩圖書出版的特點。
(一)改革開放以來湘版曾國藩圖書出版的歷史階段
1985年9月至2023年9月,歷年出版的湘版曾國藩圖書的種數(shù)見表1。
據(jù)上表可知,1985年9月至2023年9月間共出版161種湘版曾國藩圖書,平均每年出版約4.2種。整體而言,可以分為四個階段:1985—1990年是起步期,平均每年出版約2.8種;1991—2010年是緩慢發(fā)展期,平均每年出版2.5種;2011—2016年是井噴期,平均每年出版約11.8種;2017—2023年9月趨于平穩(wěn),平均每年出版約3.2種。
2011—2016年成為井噴期,應該是由于兩個因素。偶然因素是,湖南人民出版社在2014年出版了16種,占了該社自改革開放以來所出曾國藩圖書總數(shù)(25種)的64%,這16種中14種出自《曾國藩智慧經(jīng)典叢書》,而該叢書其實是由文化公司策劃出版的。必然因素是,2012年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共中央高度重視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弘揚。2014年3月,教育部印發(fā)了《完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指導綱要》。而曾國藩是晚清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集大成者,這激發(fā)了出版人出版曾國藩圖書的熱情。表3顯示,岳麓書社在1991—2010年20年間出版32種曾國藩圖書,而2011—2016年6年中出版了37種。有理由認為,這體現(xiàn)了時代風向?qū)Τ霭鏄I(yè)的重要影響。
(二)改革開放以來湘版曾國藩圖書的出版社布局
1985年9月以來,各社出版湘版曾國藩圖書的種數(shù)見表2:
岳麓書社14湖南人民社、湖南大學社、湖南文藝社各1種岳麓書社32湖南人民社8湘潭大學社5湖南文藝社3湖南大學社2湖南少兒社、湖南師大社各1種岳麓書社37湖南人民社16湘潭大學社、湖南文藝社各5種湖南大學社4湖南少兒社、民主與建設(shè)社各2種湖南師大社1岳麓書社14湖南大學社、民主與建設(shè)社、湖南文藝社各2種
除岳麓書社外,出版曾國藩圖書較多的出版社還有湖南人民出版社以及湖南文藝出版社、湘潭大學出版社、湖南大學出版社。值得注意的是,被中南出版?zhèn)髅郊瘓F收購的民主與建設(shè)出版社出版了4種,多于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三)改革開放以來湘版曾國藩圖書的作者結(jié)構(gòu)
據(jù)筆者統(tǒng)計,改革開放以來所出161種湘版曾國藩圖書的作者共有114人。反復查找其有關(guān)信息,可知以下事實:第一,參與整理??痹缆磿绨妗对鴩返淖髡叨噙_60人,約占湘版曾國藩圖書作者總數(shù)的52.6%,于此可見岳麓版曾氏全集的出版確實是一個龐大、艱辛的工程,初版有44位整理??弊髡撸抻喸侔嬗?2人,其中15人是新增加的作者,如郭漢民、馬固鋼等;第二,從所在年代來看,晚清作者4位,民國作者7位,而當代作者103位,占比約90.4%;第三,目前可知職業(yè)信息的作者100人,其中大學教師和在讀研究生共69人,其他是官員與公務員、文化事業(yè)單位(如圖書館)人員、出版社編輯、商人。作者多元化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曾國藩熱”的重要表現(xiàn),既活躍了曾國藩研究,又豐富了曾國藩圖書出版的選題資源。
(四)改革開放以來湘版曾國藩圖書的選題與內(nèi)容特點
按照選題、內(nèi)容的不同,湘版曾國藩圖書可劃分為5個類別。第一,曾國藩編選、編訂的古人的作品集,5種,如《經(jīng)史百家雜鈔》《鳴原堂論文》。第二,曾國藩文集,40種,包括全集、專輯兩種類型。岳麓版《曾國藩全集》的初版自1985年10月至1994年12月先后出版,修訂版于2011年推出。曾氏專輯中版次最多的是《曾國藩家書》。第三,對曾國藩文集、言論的評點、注譯、導讀、輯錄,52種。影響最大的是岳麓版“唐浩明評點曾國藩系列”。第四,曾國藩傳記及生平事跡介紹等,36種。文學傳記最著名的是唐浩明的《曾國藩》,歷史傳記有何貽焜的《曾國藩評傳》和易孟醇、張宏杰等人的《曾國藩傳》。第五,曾國藩學術(shù)研究著作,28種。這有兩種情形:一是專著,18種,如《王澧華六講曾國藩》《曾國藩的人格、學問與治術(shù)》《曾國藩傳統(tǒng)文化思想研究》《曾國藩理學思想研究》等;二是論文集與集刊及研究綜述,11種。如《學者筆下的曾國藩》、《曾國藩研究》(第1輯至第7輯)、《曾國藩研究著作述要》。前面3類是資料性、通俗性的圖書,共97種,約占60.2%;后面2類是原創(chuàng)性、學術(shù)性的圖書,共64種,約占39.8%。也就是說,湘版曾國藩圖書的選題、內(nèi)容豐富多彩,但主要是資料性文集和對文集進行評點、注譯的通俗性讀物。
(五)改革開放以來湘版曾國藩圖書的市場反響
湘版曾國藩圖書中不乏常銷書乃至暢銷書。
岳麓書社版《曾國藩全集》于1995年2月首次全部成套發(fā)行時,創(chuàng)下了一次印刷0.8萬套的紀錄,僅僅3個月差不多賣完,半年內(nèi)又加印0.5萬套,印數(shù)達1.3萬套,在當時“創(chuàng)古籍整理出版歷史人物全集之最高印量,這在中國出版史上極為罕見”。2011年修訂版各冊均首印0.2萬冊,截至2019年6月,共印6次,累計0.74萬套。家書部分是該全集中最早面世、累計印數(shù)最多的。湘版曾氏家書目前有20個單行本,都有不錯的印數(shù),如岳麓版《曾國藩教子書——讀書·作文·做人》出版7個月累計印刷12.2萬冊,湖南大學社版《曾國藩家書》1996年第4次印刷時累計5.2萬冊。
曾國藩選編的5種古人作品集中,印數(shù)最大的是《十八家詩鈔》(上、下),1995年第4次印刷時累計4.04萬套。
唐浩明的長篇歷史小說《曾國藩》是現(xiàn)象級暢銷書。從1990年11月至1992年2月,上中下三冊先后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至2000年第27次印刷時累計78萬多套,共計234萬多冊。該小說的其他版本也都有可觀印數(shù),如岳麓注釋本出版3年累計印刷2萬套,唐浩明講解版首印2萬套,湖南少兒版繪畫本首印5.03萬套。
三、改革開放以來湘版曾國藩圖書出版的成就
在上文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的基礎(chǔ)上,再結(jié)合全國曾國藩圖書出版的整體情況,可以歸納出湘版曾國藩圖書出版取得的成就。
(一)湖南成為僅次于北京的中國曾國藩圖書出版中心
縱向來看,改革開放以來,湖南同全國一樣,在曾國藩圖書出版方面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績。據(jù)上文可知,改革開放至今45年間湖南出版的曾國藩圖書(161種)約是改革開放前30年全國出版的曾國藩圖書(4.5種)的35.8倍。橫向來看,改革開放以來湘版曾國藩圖書出版的實力在全國又處于怎樣的地位?通過中國國家數(shù)字圖書館檢索并核查可知,從1950年至2023年9月,中國大陸31個?。ㄊ?、區(qū))除西藏外都至少出版了1種曾國藩圖書,其中,出版種數(shù)最多的是北京(702種,不含民主與建設(shè)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其次是湖南(247種),接下來依次是內(nèi)蒙古(69種)、吉林(67種)、遼寧(38種)、上海(35種)等。從總量而言,湘版曾國藩圖書的品種只有北京的35.2%左右,但從平均量而言,北京的702種來自96家出版社,平均每家約7.3種,而湖南的247種來自8家出版社,平均每家30.9種,約是北京的4.2倍。
而且,北京的702種中,只有2種出版于1994年以前:一是新華書店1950年重印的《漢奸劊子手曾國藩的一生》,二是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曾國藩與弟書》。在1985年9月以前的新中國歷史上,湖南雖然沒有出版過曾國藩圖書,但據(jù)上文表1可知,1985—1993年湖南出版了27種,而北京在此期間只出版了1種,而此書(《曾國藩與弟書》)的選編作者鐘叔河在湖南出版界工作。換句話說,是湖南的出版人在改革開放以后貢獻了第一種曾國藩圖書。如下文所言,湖南在新中國曾國藩圖書出版史上創(chuàng)造了諸多第一,更關(guān)鍵的是,湘版曾國藩圖書的文化品位與學術(shù)含量整體上高于京版曾國藩圖書。
(二)岳麓書社成為中國編輯出版曾國藩圖書的首要出版機構(gòu)
據(jù)表2,岳麓書社出版的曾國藩圖書(97種)約占湘版曾國藩圖書總數(shù)的60.2%,處于絕對領(lǐng)先地位,那么,在全國563家出版社(不含副牌出版社)中又處于什么位置呢?在中國國家數(shù)字圖書館檢索并核查后發(fā)現(xiàn),中國大陸出版曾國藩圖書前十名的出版社是:岳麓書社(175種,比筆者的統(tǒng)計多出78種,原因在注釋中已有交代)、中國華僑出版社(114種)、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33種)、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33種)、京華出版社(30種)、中華書局(26種)、中國戲劇出版社(25種)、中國致公出版社(24種)、遠方出版社(24種)、中央編譯出版社(22種)。岳麓書社出版的品種比第二名的中國華僑出版社多了61種,首次出版曾國藩圖書(《曾國藩及其幕府人物》)的時間(1985年9月)也比華僑社最早出版的曾國藩圖書(《曾國藩家書:文白對照全譯》)的時間(1994年9月)早了9年。而且,華僑版曾國藩圖書的文化品位與學術(shù)含量整體不如岳麓版,如2003年出版的《曾國藩全集》只是重印晚清舊籍《曾文正公全集》,篇幅(468萬字)只有岳麓版(1500萬字)的31.2%,其他除了出版曾氏家書單行本(6種)與曾文注譯、解讀讀物《曾國藩全書》(6種)外,其余的都是“曾國藩十三經(jīng)系列”(包括相經(jīng)、心經(jīng)、官經(jīng)、兵經(jīng)、挺經(jīng)、變經(jīng)、權(quán)經(jīng)、悟經(jīng)、鑒人經(jīng)等)之類的成功學讀物,學術(shù)研究專著1種都沒有,而岳麓書社出版了《曾國藩與湖湘文化》《曾國藩的藏書與刻書》《曾國藩文學研究》《曾國藩與道家思想》與《學者筆下的曾國藩》等9種學術(shù)專著以及論文集。
岳麓版“唐浩明評點曾國藩系列”的封底宣傳語曰:“要讀曾國藩,就讀岳麓版”“曾國藩系列圖書權(quán)威生產(chǎn)基地”。此言名副其實。難以否認,岳麓書社已經(jīng)成為中國曾國藩圖書出版的頭號品牌出版社。
(三)形成了以唐浩明為品牌的曾國藩圖書的編輯隊伍
湘版曾國藩圖書的編輯人員,20世紀80—90年代有唐浩明以及朱樹誠等。1984年,研究生畢業(yè)剛兩年的唐浩明擔任《曾國藩全集》的責任編輯。因未能成立編委會,他便成為事實上的主編。該全集奏稿部分的主要整理作者成曉軍感嘆道:“責任編輯鄧云生(即唐浩明)治學嚴謹,學識深厚,責任心極強。”更難能可貴的是,唐浩明不僅是一位優(yōu)秀編輯,而且是集編輯、作者、學者于一身的曾國藩圖書的名牌編輯、權(quán)威作者和曾國藩研究的杰出學者。長篇歷史小說《曾國藩》的成功,也有責任編輯朱樹誠的功勞。作者唐浩明自述,他當年寫出了5萬余字的中篇小說《曾國藩出山》,這是他第一次寫小說。他托人將書稿送給《芙蓉》雜志(湖南文藝出版社主辦的文學刊物)編輯部。半個月后,編輯部主任朱樹誠約其見面,很熱情地予以肯定,并說這是個大題目,要作長篇寫,中篇暫不發(fā),出版社等著出版長篇。這番話對唐浩明鼓舞很大?!爱斈晡覀兊谝淮我娒鏁r,雖彼此都在出版部門,卻并不認識。他從一個五萬字的中篇,能看出我一定可以寫好百萬字的長篇,并給予充分的信任,真是一位很有眼光又很熱情的編輯。”
進入21世紀后,湘版曾國藩圖書的編輯人員日益增多,主要有岳麓書社的曾德明、馬美著、劉文以及湘潭大學出版社的陽勇。曾德明責編了《曾國藩與湖湘文化》、《曾國藩》(線裝本)、《曾國藩與近代中國》、“唐浩明評點曾國藩系列”(線裝本)等11種曾國藩圖書;馬美著個人或與劉文一起責編了《王澧華六講曾國藩》、《王澧華評點曾國藩批牘》、《曾國藩與道家思想》、《曾國藩》(注釋本)、“唐浩明評點曾國藩系列”(超值版、典藏版)等17種;劉文個人或分別與許靜、馬美著一起責編了《曾國藩評傳》、《曾國藩讀書錄》(修訂全本)、《曾國藩年譜》(附事略、榮哀錄)、《曾國藩日記》(最全本)等17種,還擔任《兩江穿越:走讀曾國藩》與《曾國藩的生平與事業(yè)》的策劃編輯;陽勇責編了《曾國藩研究》(第2輯至第5輯)與《曾國藩的思想與事功》等6種。此外,丁雙平、彭衛(wèi)才、彭富強、聶雙武等人也都責編了2種以上曾國藩圖書。
(四)涌現(xiàn)了以唐浩明為核心的曾國藩圖書的當代作者群體
據(jù)筆者統(tǒng)計,實際出版1種湘版曾國藩圖書的作者有103人,實際出版2種以上者只有12位,其中1位是曾國藩本人,署名由其編纂的圖書有92種(實為59種)。除了曾國藩,另外10位是湘版曾國藩圖書的當代十大作者,分別是唐浩明、常萬里、王繼平、王澧華、張宏杰、成曉軍、鐘叔河、胡衛(wèi)平、易孟醇、趙世榮。其中,唐浩明撰著、校點、整理、評點、選編的湘版曾國藩圖書有46種(實為18種),約占總數(shù)的28.8%,遙遙領(lǐng)先于除曾國藩本人以外的湘版曾國藩圖書的所有作者。他校點并率先推出了《曾國藩全集》的家書部分;評點了曾國藩系列文集(包括家書、奏折、語錄、日記、書信、詩文6個部分),還出版了《唐浩明評點梁啟超輯曾國藩嘉言鈔》和《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家書(青少版)》等;他創(chuàng)作的長篇歷史小說《曾國藩》,除了初版,還出版了增訂本、線裝本、注釋本、講解版、精裝珍藏本、繪畫本、手稿本等版本,暢銷海內(nèi)外。唐浩明是海內(nèi)外曾國藩文學傳記作家第一人,是新中國曾國藩全集出版的開創(chuàng)者,是改革開放以來曾國藩學術(shù)研究的大力倡導者與積極踐行者,是曾國藩圖書出版的品牌編輯,是曾國藩圖書編撰的權(quán)威作者,是曾國藩研究的杰出學者。鐘叔河與易孟醇既為編輯,又是曾國藩圖書的活躍作者。前者曾任岳麓書社總編輯,作為作者,實際編纂了3種曾國藩圖書(《曾國藩教子書》《曾國藩與弟書》《曾國藩家書》);后者曾是湖南人民社編輯室主任,作為作者,實際撰寫了2種曾國藩圖書(《曾國藩傳》《曾國藩真相錄》)。
大學教師和在讀研究生是湘版曾國藩圖書的主要作者群體。十大作者中,王澧華、成曉軍與王繼平,曾經(jīng)都是湘潭大學的同事,前兩位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內(nèi)從事曾國藩學術(shù)研究的最早一批學者之一。承擔《曾國藩全集》初版整理工作的作者是來自湘潭大學以及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的教師與研究人員。“在整理和審稿中,大家所處理的學術(shù)上和技術(shù)上的問題,十年來,真可謂數(shù)以萬計,付出的辛勞則無法統(tǒng)計,以至《曾國落全集》二十多位整理者中有六位學者先后倒在書稿上?!边@些教研人員,忍受清貧,默默耕耘,終于整理出超越前人,又對得起讀者、無愧于后代子孫的岳麓版曾氏全集。
湘版曾國藩圖書的作者還有公務員、商人,還有非學院派的民間學者。曾國藩圖書的作者中有9位是公務員,如雙峰縣原縣委書記趙世榮撰寫了《曾國藩的故園》與《曾國藩故園的才女》,《曾國藩與湖湘文化》的作者歐陽斌(筆名“田澍”)曾任湖南省政協(xié)副主席,時任湖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的朱建綱編纂了《湘人手札——曾左彭胡書信珍跡:曾國藩卷》。富厚堂管理所所長胡衛(wèi)平是民間學者中研究曾國藩的杰出代表,他出版了《曾國藩文化世家》《曾國藩的藏書與刻書》《曾國藩聯(lián)語輯注(配手跡)》。對于這些研究成果,南京大學徐雁教授評論說:“草根學人并不遜于經(jīng)院學者。”
(五)在新中國曾國藩圖書出版的歷史上創(chuàng)造了諸多第一
前文已述,在晚清和民國時期,湖南在曾國藩圖書出版方面貢獻突出。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比較,湘版曾國藩圖書出版依然創(chuàng)造了許多第一。岳麓版《曾國藩全集》是新中國最早出版的曾國藩全集,也是影響力和累計印數(shù)最大的曾氏全集;1985年10月率先出版的該全集的家書部分(上下,100萬字)是新中國出版的第一部曾國藩家書。唐浩明創(chuàng)作并最早在湖南完整出版的《曾國藩》(上中下),開創(chuàng)了以長篇小說體裁展示曾國藩生平事跡的先河,是歷史上第一部以曾國藩為主人公的長篇小說,是迄今最暢銷的曾國藩傳記,當然也是最暢銷的曾國藩圖書。他現(xiàn)為岳麓書社首席編輯,是我國創(chuàng)作、編纂曾國藩圖書最多的作者,也是曾國藩圖書最著名的編輯。
四、推動湖南乃至全國曾國藩圖書出版進一步發(fā)展繁榮的路徑
改革開放以來湘版曾國藩圖書出版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并非盡善盡美。成功的經(jīng)驗要充分汲取,不足之處更要努力克服。應從以下三個方面發(fā)力,促進湘版乃至全國曾國藩圖書出版的進一步發(fā)展與繁榮。
(一)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前所未有地重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機遇
中斷36年之后,《曾國藩全集》終于在岳麓書社重新開始陸續(xù)出版發(fā)行,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產(chǎn)物,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征。1986年7月1日,美國紐約《北美日報》社論認為,曾氏全集的重新出版,“其重要性完全可以和中國發(fā)射一枚新的導彈或衛(wèi)星相比擬”。事實上,在改革開放初期,“左”傾思想仍然阻礙著曾國藩圖書的出版。由于爭議較大,長篇小說《曾國藩》(上中下)書稿在湖南文藝出版社擱置了一段時間,有位領(lǐng)導向時任湖南省新聞出版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滿之打招呼說:“現(xiàn)在,社會上又有一股為曾國藩翻案的風,要注意。”該小說最終能夠率先在湖南完整出版(當時香港、臺灣和外省的一家出版社都急著要求出版。第一部因故先在臺灣黎明文化公司出版,3個月后才在湖南文藝社出版),直接得益于當時湖南省新聞出版局領(lǐng)導的務實、開明、果敢。湘版曾國藩圖書出版已經(jīng)取得的突出成就,歸根結(jié)底,是因為湖南出版人積極擁抱改革開放的時代,牢牢把握改革開放所帶來的歷史機遇,勇于突破長期受“左”傾思想束縛而形成的出書禁區(qū),又嚴謹操作。
當今中國正處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個新時代的鮮明特征之一便是大力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新中國歷史上,近十年堪稱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受高層重視和全社會關(guān)注的時期,繼承與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成為全社會共識。而曾國藩被公認為中國近代最后一個集傳統(tǒng)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較之于周公、孔子、孟子、朱熹和王陽明等先哲先賢,曾國藩距離我們最近,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培育出來的最后一代出色人物。曾國藩已然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張名片,成為開發(fā)、利用傳統(tǒng)文化資源的一大抓手,成為傳播、普及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著力點。對于湖南人來說,曾國藩更顯親近感、親切感。湖南出版界更應該緊緊抓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大力繼承與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大好歷史機遇,繼續(xù)發(fā)揚20世紀80年代湖南出版人敢為人先、勇于改革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努力把曾國藩圖書的出版工作做得更細、更精、更好。
(二)既要利用地緣優(yōu)勢,又要積極面向全國乃至海外組稿
經(jīng)檢索、核查,能夠確知籍貫的湘版曾國藩圖書的作者有57人(不含曾國藩本人及其父親曾麟書),其中,籍貫湖南者44人,約占77.2%;籍貫外省者13人,約占22.8%。在44位湖南籍作者中,曾國藩的老鄉(xiāng)又有12人(湘鄉(xiāng)6人、雙峰6人),約占27.3%。44位湖南籍作者都在湖南或者曾經(jīng)長期在湖南工作、生活,如王澧華2002年才調(diào)離湘潭大學,成曉軍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離開湘潭大學。在12位外省籍作者中,又有4人是在湖南工作、生活。這樣,籍貫湖南以及在湖南工作、生活的外省籍作者共有48人,約占84.2%。這樣的作者結(jié)構(gòu)自然有其現(xiàn)實合理性。曾國藩是湖南歷史上的大人物,尤其在其家鄉(xiāng)湘鄉(xiāng)、雙峰赫赫有名?!对鴩c湘鄉(xiāng)》的作者譚運良說:“出生在湘鄉(xiāng)的人,孩童時就可從大人們茶余飯后的閑談中,聽到曾國藩的不少故事。”邵陽人張軍一直崇拜曾國藩,乃至以“湘軍”命名自己的咨詢公司,并創(chuàng)作了《曾國藩傳》。衡陽籍作者多達8位(唐浩明即籍貫衡陽),與湘潭籍作者(9人)、婁底籍作者(8人)人數(shù)比肩,而曾國藩的湘鄉(xiāng)始祖是由衡陽遷入的,曾國藩19歲時還前往衡陽唐氏宗祠讀書一年,這二者之間應該有某種關(guān)系。湖南人研習曾國藩,不僅源于家鄉(xiāng)之情,更因為湖南擁有豐富的曾國藩史料、資料,因而近水樓臺先得月。
在13個非湖南籍作者中,除田樹德、徐雷、唐增烈與郭漢民是在湖南工作、生活外,黎庶昌、王定安、梁啟超、李鼎芳與蕭一山是晚清、民國作者,湖南出版他們的書屬于舊籍新刊,美國人黑爾的書被出版也是印行舊書。湖南出版張宏杰、劉強與林乾的書屬于原創(chuàng)著作,可是,張宏杰的4本書都由博集天卷公司運作,其中2本(《曾國藩的正面與側(cè)面(全新修訂升級版)》《曾國藩傳》)是在北京的民主與建設(shè)出版社出版的,林乾的《曾國藩用人智慧全鑒》也由文化公司運作。總之,由湖南本地出版社的出版人員主動向省外非湖南籍作者組稿而出版的曾國藩圖書實際上只有同濟大學劉強(河南人)教授譯注導讀的《曾胡治兵語錄導讀》。
時至今日,在立足湖南的基礎(chǔ)上,湖南編輯出版人完全有理由積極面向全國乃至海外發(fā)掘曾國藩圖書作者。第一,改革開放至今,曾國藩研究已經(jīng)成為海內(nèi)外顯學。民國時期即有不少外國人用外文出版過研究曾國藩、李鴻章等晚清名人的著作,湖南文藝社翻譯出版的黑爾的《曾國藩傳》就是其中一種。第二,迄今已有8個省(市、區(qū))的26家出版社出版了26種曾國藩全集。第三,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查閱、收集、購買文獻資料極其方便,而且,曾國藩全集、文集也有了電子版。第四,湘版曾國藩圖書的品種數(shù)畢竟只占全國極少部分,其中北京出版的曾國藩圖書的品種數(shù)約是湖南的2.8倍。這意味著,從全國來看,曾國藩圖書的龐大作者還是非湖南人,如京版曾國藩圖書的高頻作者,除了唐浩明,還有史林(林乾)、張宏杰、司馬烈人、龍子民、馬道宗、常峰瑞、馬北海、林之滿、岳鑫、朱東安等。第五,湖南出版界特別是岳麓書社已經(jīng)成為中國乃至全球華文世界曾國藩圖書出版的大本營,對相關(guān)學術(shù)界、文學界具有品牌號召力。
(三)曾國藩圖書的選題與內(nèi)容應強化創(chuàng)新性和文化品位
1.優(yōu)化選題結(jié)構(gòu),避免資料性圖書的低層次重復出版。前文提到,資料性、通俗性湘版曾國藩圖書的種數(shù)約占60.2%,而原創(chuàng)性、學術(shù)性圖書約占39.8%。曾國藩全集全國已有26個版本,沒有必要再出新版。曾國藩的專題文集版本更多,特別是曾國藩家書,版本何其多也!光是湘版曾國藩家書,就已有21種,約占湘版曾國藩圖書的13%。如無創(chuàng)新之處,再出曾氏家書實無必要。在現(xiàn)有資料性、通俗性湘版曾國藩圖書中,有個別選題顯得新穎、獨特,如《曾國藩聯(lián)語輯注(配手跡)》《湘人手札——曾左彭胡書信珍跡:曾國藩卷》《曾彩初書曾國藩楹聯(lián)詩詞作品集》融合史料、文學、書法多種內(nèi)容,具有閱讀、鑒賞、收藏多種價值。從選題策劃的角度來看,這種選題思路即是筆者所說的“培育雜交法”。
2.加強通俗性圖書的文化含量,防止媚俗、低俗、庸俗的傾向。自20世紀90年代興起“曾國藩熱”以來,曾國藩圖書如雨后春筍般面世,其中既有曾氏全集、文集和曾氏傳記、曾氏論著,更有眾多解讀曾氏言行、旨在古為今用的通俗讀物,包括曾氏政治術(shù)、謀略術(shù)、做官術(shù)、人際關(guān)系術(shù)、看相術(shù),形形色色,其中,解讀《冰鑒》與《挺經(jīng)》的讀物占了較大比例(其實它們是假托曾氏所著),甚至曾氏家書也被當成成功學寶典。對此亂象,唐浩明先生指出:“通過對曾國藩的研究來探索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我認為這是研究曾國藩的正途,也是這樁事業(yè)的價值所在。如果偏離這個軌道,一味熱心于窺視曾氏成功背后的各種權(quán)術(shù),那么,出版和研究曾國藩將會失去它的重要意義?!被诖苏J識,從2001年起,他再次潛心研讀曾氏文本,推出了“唐浩明評點曾國藩系列”,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
3.理性區(qū)分曾國藩言行中的精華與糟粕,杜絕良莠不分的現(xiàn)象。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也并非十全十美。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化身的曾國藩,也同時承載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與糟粕,在他身上既顯示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強勁生命力,也暴露了它的致命弱點。體現(xiàn)在曾國藩身上、著作中的傳統(tǒng)文化精華究竟有哪些,糟粕又有哪些?哪些是可以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的,哪些是必須拋棄的?對于這些具有重大現(xiàn)實意義的問題,有些曾國藩圖書如《曾國藩的正面與側(cè)面》試圖做出回答。然而,總體來看,這方面的工作尚不理想。還有很多具體問題需要深入思考、準確闡釋,譬如,曾國藩具有愛國主義精神嗎?如果有,究竟體現(xiàn)在哪里?滲透在曾氏家書中的忠、孝思想,是否存在不適宜于當今時代之處?如何將其轉(zhuǎn)化?有學者指出:“曾國藩是以一個正經(jīng)本分的農(nóng)民所具有的全部的優(yōu)良品格來要求自己塑造自我的”“在用人治軍方面,也極重視農(nóng)民品格的保持和貫穿?!蹦敲?,貫穿曾國藩一生的農(nóng)民品格、習性,在如今商業(yè)時代、信息時代是不是還能行得通?等等。對于這些問題,今天的許多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其實是模糊不清,甚至有認識誤區(qū)的。不搞清楚這些問題,就很難充分發(fā)揮曾國藩圖書對今天讀者的積極作用,甚至會產(chǎn)生消極影響。例如,針對許多中國企業(yè)家迷戀曾國藩權(quán)術(shù)、謀略的現(xiàn)象,北京錫恩企業(yè)管理顧問公司總裁姜汝祥說,他對這些東西“讀不進去”。他認為:“管理的出發(fā)點是事的順序,而權(quán)術(shù)的出發(fā)點是人的服從。管理的本質(zhì)是規(guī)律,權(quán)術(shù)的本質(zhì)是謀略?!彼挠^點發(fā)人深思。法家的“權(quán)術(shù)”是典型的使人服從的技巧,而且大多屬于陰謀詭計,故而稱為“心術(shù)”。古代社會有著悠久的集權(quán)專制歷史和神秘、獨斷的政治傳統(tǒng),缺乏協(xié)商、透明的政治基因,所以,在建設(shè)現(xiàn)代民主政治、法治社會的今天,權(quán)術(shù)不值得宣揚,更不能直接借鑒,但是市井坊間流布的諸多曾國藩成功學類讀物卻大肆兜售這些東西,這是本末倒置。
對于曾國藩這個本身充滿著矛盾,后來又被賦予太多政治因素的著名歷史人物,有學者提出對其進行評價的正確態(tài)度應是:“是其所當是,非其所當非?!碧子眠@句話,從繼承與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對待曾氏其人、其思想的正確態(tài)度應是:“揚其所當揚,棄其所當棄?!苯裉炀烤箲摾^承、弘揚什么?應該舍棄什么?圍繞此根本問題以及上述種種具體問題,曾國藩研究仍大有文章可做,曾國藩圖書出版同樣還有相當大的選題空間。全國特別是湖南的學術(shù)界、出版界,有責任也有義務繼續(xù)努力,做出更大成就。
〔作者易圖強,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網(wǎng)絡(luò)傳播學院教授、湖南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生導師〕
Characteristics, Achievements and Prospects of Books about Zeng Guofan Published in Huna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Yi Tuqiang
Abstract:By using data statistics and comparative methods, this aritcle for the first time systematically and deeply investigates the recent condition of publishing and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books about Zeng Guofan published in Hunan. For the 45 year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authors of books about Zeng Guofan published in Hunan have been diversified. Most of them are from Hunan. And the books are mainly collections of documents and popular books. Hunan, after Beijing, is the second largest center in China of publishing books about Zeng Guofan. Yuelu Publishing Hous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ublishing agency in China to publish books about Zeng Guofan. Tang Haoming is a brand editor, a core author of books about Zeng Guofan, and a pioneering scholar studying Zeng Guofan. Publishers in Hunan, and also of the whole country,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in the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which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catches unprecedented attention. They should strive for excellence in editing and publishing books about Zeng Guofan, and should improve the creativity and the taste in topic selection and content making, distinguishing the essence from the dross in Zeng Guofans words and deeds.
Keywords:books about Zeng Guofan, publishing in Hunan, Zeng Guofan, Yuelu Publishing House, Tang Haoming